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麥愛文化完成千萬級人民幣A+輪融資,方創資本擔任財務顧問

10月23日, 中國電音第一品牌北京麥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愛文化)宣佈於近日完成千萬級人民幣A+輪融資, 由專注文旅大消費投資的知名投資機構左馭和文娛領域知名機構乾元資本投資, 方創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財務顧問。

本輪融資是方創資本與麥愛文化第二次深度合作, 今年上半年方創資本曾幫助麥愛文化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

麥愛文化成立於2009年, 2015年下半年將業務重心轉至“推動電子音樂文化”上, 並於2016年初獲微影資本千萬元融資, 2017年上半年獲得由松禾資本領投, 聚航文化產業基金、水滴資本跟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

麥愛文化作為中國電音第一品牌及電音跨界第一娛樂平臺, 旗下品牌有娛樂性大型電子音樂節“幻境HYPER”、室外專業性大型音樂節“INTRO”、先鋒電子音樂以及藝術跨界為主軸的中小型活動廠牌“Shadow Play”以及電音教學機構“電廠P-STATION”。

今年麥愛文化收購了出人頭地OTTNO品牌, 已拍攝完成三集紀錄片, 將真正的嘻哈文化展示在大眾面前。 同時, 成功簽約了張薔、徐夢圓、Weng Weng、Yang Bing、Mickey Zhang、Zhiqi、Zen、T.O.B戲子等眾多藝人, 並與“中國第一音樂現場”的MAO Livehouse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除此之外, 麥愛文化於今年和中國搖滾孵化器——迷笛共同創辦了“電迷音樂節”品牌, 打造了國內第一個“電音+搖滾”的全新音樂節體驗模式, 並於“十一”長假期間在蘇州太湖迷笛營成功舉辦, 為期三天的電迷音樂節, 引來數萬樂迷狂歡。

INTRO現場—廈門

值得一提的是, INTRO是中國最資深的戶外電子音樂品牌, 2017年麥愛文化分別於北京和廈門成功主辦了INTRO電子音樂節和INTRO電子樂音樂盛會, 每一場觀眾人數均達到近萬人, 這代表著中國電子音樂市場的潛力依然非常巨大。

電子音樂可以與遊戲, 電影, 戲曲和動漫等多種娛樂形式碰撞融合, 在歐美市場, 電音已成為主流, 中國電子音樂的發展仍然處於起步階段, 但是依然有很多先驅者, 麥愛文化CEO宋洋先生預測, 未來全球的電子音樂市場增速最大的地區一定是在中國。

同時, 中國的電子音樂也越來越受到國外專業人士的認可, 今年十月, 麥愛文化受邀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最大的電子音樂盛宴——ADE(全稱Amsterdam Dance Event)。

在ADE中, INTRO作為官方開幕活動, 同時也是唯一一個中國品牌而備受世人關注。 ADE是世界領先的電子音樂平臺, 麥愛文化在ADE中不僅吸收了國際最前沿的電音文化, 同時也引領中國的電子音樂人走向了國際的舞臺, 完成與國際潮流輸入和輸出的首次對接。

麥愛文化CEO宋洋

隨著嘻哈音樂在中國市場的火速發展, 可以預見, 未來電子音樂也必將發展成為中國音樂市場的又一主流, 中國電子音樂的新時代正在來臨, 麥愛文化今後將繼續推動電音領域的全面發展。

左馭執行董事韓澤認為, 投資麥愛文化秉承著左馭在生活方式、內容投資的一貫邏輯:在小眾、細分市場佈局有產業鏈整合能力的頭部企業。 麥愛文化憑藉創始團隊行業中多年的經驗與資源, 以版權為切入口, 快速佈局線下演出、藝人經濟、電音教育, 已初步建立電音文化全產業鏈生態,本次作為ADE唯一深度參與的中國電音文化品牌,獲得海內外業界廣泛認可。

海外已有諸如Tomorrow Land、EDC、Ultra等數十個知名電音節品牌,頭部電音節體量一般可達數十萬人次,電音其獨特的音色和節奏感與前沿科技、藝術、體育專案天然融合,電音文化對語言限制較低,大眾參與門檻不高,日常活動場景豐富。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在麥愛文化等公司的宣導和引領下,電音對於新生代消費者不再是“小眾”消費,而是具備鮮明文化、性格屬性標籤的主流文化活動。

乾元資本合夥人王晨宇表示,為什麼看好麥愛文化的發展前景?

一是電音行業本身迎來爆發期,從Ultra等國際知名電音節品牌引進後的火爆程度就能看得出來,電音符合年輕化的消費習慣,而在中國消費升級的環境下,年輕群體具備一定的消費潛能,他們參與和體驗電音節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潮流和方式;

二是由於政策管控電音節規模受限等原因,儘管國內一些電音節品牌尚且較難盈利,但麥愛文化在藝人經紀、版權曲庫、線下音樂節等方面做了電音行業的全產業鏈佈局,打法扎實、穩妥,已經形成了既定的盈利模式。

三是麥愛文化團隊的跨界資源整合能力相對較強,將為IP的延伸開發提供充足的保障,我們相信它是有十足的發展潛力的,而且已經成為電音這一垂直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

已初步建立電音文化全產業鏈生態,本次作為ADE唯一深度參與的中國電音文化品牌,獲得海內外業界廣泛認可。

海外已有諸如Tomorrow Land、EDC、Ultra等數十個知名電音節品牌,頭部電音節體量一般可達數十萬人次,電音其獨特的音色和節奏感與前沿科技、藝術、體育專案天然融合,電音文化對語言限制較低,大眾參與門檻不高,日常活動場景豐富。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在麥愛文化等公司的宣導和引領下,電音對於新生代消費者不再是“小眾”消費,而是具備鮮明文化、性格屬性標籤的主流文化活動。

乾元資本合夥人王晨宇表示,為什麼看好麥愛文化的發展前景?

一是電音行業本身迎來爆發期,從Ultra等國際知名電音節品牌引進後的火爆程度就能看得出來,電音符合年輕化的消費習慣,而在中國消費升級的環境下,年輕群體具備一定的消費潛能,他們參與和體驗電音節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潮流和方式;

二是由於政策管控電音節規模受限等原因,儘管國內一些電音節品牌尚且較難盈利,但麥愛文化在藝人經紀、版權曲庫、線下音樂節等方面做了電音行業的全產業鏈佈局,打法扎實、穩妥,已經形成了既定的盈利模式。

三是麥愛文化團隊的跨界資源整合能力相對較強,將為IP的延伸開發提供充足的保障,我們相信它是有十足的發展潛力的,而且已經成為電音這一垂直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