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馮唐易老:機遇與本事缺一不可

馮唐易老:機遇與本事缺一不可

馮唐, 一個很平凡的人, 他獨自地坐在家裡, 看著已經太平朗朗的世界, 想起了他的祖父曾經的戎馬生涯,

他歎一口氣:“哎, 我們要出頭, 難喲!”

時間已經是漢朝的文帝時期, 這個時候的中國, 史載是一個很繁榮的小農黃金歲月。 天下收集起來的糧食把糧倉都給喂飽了。 倉庫裡串銅錢用的繩子堆久了都腐斷了, 散落的銅錢滾落得滿屋都是。

官兒們也開始墨守成規了, 皇帝垂拱而治, 好一幅海晏河清的情形啊。

漢朝的時候, 人們想做官, 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 世襲的豪門望族的人要做官, 那只是像吃一碗豆腐腦一樣容易。 但是, 他們往往越來越只偏向於做那些好玩的待遇高的官職, 而那些品級低、待遇差和辛苦的官職, 就很難有人願意去做了。 於是, 朝廷為了充實擴大官僚隊伍, 就開設了幾種方式錄用人才。

最早的軍功舉仕,

漸漸地淡出後, 舉孝廉就成了中央選拔官吏的一條重要的途徑。 各地要按照一定的民聲, 選拔出一定人數的孝廉來, 讓他們充任後備官吏的選拔。 當然, 在舉孝廉外, 征辟也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選拔官吏的重要管道。 只是, 征辟不僅是中央的統一征辟, 各個府州以上的官府都可以征辟, 所以, 相對比較混亂。 而被征辟者也是可以不應徵的。

在五十來歲的時候, 馮唐被舉為孝廉。 他還算運氣不錯, 在中央任職, 成了京師的一員中郎署長。 相當於現在的文書之類的官職。 專門給文帝皇帝準備御覽的文書和書籍。

由是, 馮唐得到了很多面見皇帝的機會。 皇帝也聽說了馮唐是一個大孝子, 對他很是青睞。 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主動地與這個小小的文書搭起話來:“老先生,

你這麼來給朝廷任職?家裡還有什麼人?”

“上有老父, 下有子女, 家在代國。 舉孝廉出身。 ”“哦, 你也是代國的。 是故人啊, 我從前在代國, 我們算是故人哦。 ”

“代國在戰國算是趙國的地盤, 我呀, 就常常想, 趙國的大將廉頗、李牧。 老先生知道廉頗和李牧嗎?”

“小臣知道。 小臣的祖父與李牧是朋友, 與廉頗將軍也有數面之緣。 小臣的祖父也是趙國的將軍。 ”

“老先生也是趙將的後人, 我願意請教廉頗和李牧二位將軍的故事。 老先生不吝賜教否?”

“小臣願意傾其所知……”滔滔而論, 馮唐把他從他爺爺那裡聽來的關於廉頗與李牧的故事, 全都講給文帝聽了。 文帝聽得出神, 連身體都坐到了席子以外也沒有覺察到。

“哎, 趙王何德, 可以得到廉頗與李牧二位將軍輔助, 我卻得不到啊, 老天不眷顧我哦。 ”

“陛下, 您就是得到了廉頗與李牧, 也是不能使用的。 他們會馬老駢間。 ”

說皇帝不能用人, 無異於說他說一個昏君, 那當然是很侮辱人的。 文帝再賢明, 他也是一個人, 而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泥塑木偶, 他生氣了, 拂袖而去。

馮唐啊馮唐, 你簡直是活膩了, 你一個小小的中郎署長, 也敢於公開說賢明的皇帝是昏君?你不想活了嗎?皇帝很生氣, 回到後宮去了。

馮唐卻一點危機的意識也沒有, 他依舊工作到天黑。 在快下班的時候, 一個黑衣使者, 那是皇帝的秘密使臣, 悄悄地在馮唐的小小官衙等候者他的下班。

這個黑衣使臣帶著皇帝的口諭來的,

要召見馮唐。 於是, 在馮唐還沒有回屋見老父之前, 就被皇帝的使者帶到了皇宮。 進皇宮, 這是馮唐經常的事情。 他每天都要給皇帝呈送文書、書籍, 只是他官卑位低, 不能進入禁中。 而這次, 皇帝的使臣一直把他給帶到了皇帝的書案下面。

“先生啊, 你為什麼要當眾侮辱我, 你就是要說點啥, 也可以我們單獨的時候說嘛, 留點面子給我也還是不過分的。 ”文帝的話與其說是責備, 還不如說是請求。 他一個皇帝, 這樣說話了, 已經是給馮唐很大的面子了, 按理, 馮唐就應該見好就收借坡下驢了。 但是, 他卻不, 馮唐說:“陛下, 君臣只有公事, 公事不能避嫌疑。 小臣只能在公開的場合這樣說陛下, 就算是現在有李牧和廉頗, 陛下還是不能用的。 ”

馮唐走了,依然當他中郎署長,而皇帝依然還是皇帝。幾年過去了。他們之間還是一樣地平靜,只是皇帝不再找馮唐拉家常了。他算是怕了這個直言的馮唐了吧。我不惹你,看你怎麼可以羞辱我啊?文帝的小心眼裡,可能是這樣想的。

然而,連皇帝也不能垂拱而治的事情來了,匈奴大舉入侵。皇帝又想起馮唐來,他知道不拍馬屁的人才是有真才華的人,這個時候皇帝要找幾個有真本事的人來議論朝事,漢文帝一般來說,還是不喜歡吹牛拍馬的。

他現在要選用將帥了,就又想起馮唐說的,自己就是有廉頗與李牧也不能用,他要追問這個話的原因了。知錯才可以改嘛。皇帝在朝政上,在許多大員間,向這個小小的破格擴大進來參加會議的小小的中郎署長提問了:“請問,朕為什麼就不能用廉頗與李牧呢?”

“哦,是這樣,先趙用將,是把宮廷以外的賞罰大權、爵位升遷都賦予了大將的,而不是現在什麼都是陛下說了算。爾後,趙王收回大將的這個權柄,廉頗與李牧這才雙雙連性命都給丟掉的,更何況是大軍了。……”

馮唐在袞袞諸公中,侃侃而談,說了很多趙國明君的用將之道和趙國後期失敗的緣由,以及現在用將的過失。只聽得那些一二品的大員個個汗顏。

“你說得有理,但是,現在匈奴當道,朕該如何辦理呢?”“我們大漢有人勝過廉頗與李牧,他就是故雲中太守魏尚。他在雲中鎮守,匈奴就不敢越雷池半步,而今,這個魏尚剛剛被罷免不到三月,匈奴就來進攻我們漢朝。陛下,魏尚鎮守雲中,一共殲滅來犯匈奴一十三萬人,只是誤報了區區六個首級,就被罷免。這哪是賞罰升遷都由大將說了算呢?我看,要驅逐匈奴,最好的策略還是重用魏尚。”“好,我們贊成。”三公先說話了。“臣等也附議!”九卿與各大臣一起說。

“好,准奏。馮唐聽旨,朕任命你為雲中宣慰使,即刻赴雲中赦免魏尚,讓他官復原職,並讓現雲中太守就地為魏尚副手。欽此。”

連夜,馮唐連老父親也沒有見,就拖著自己六十餘歲的身軀,乘車持節,來到了雲中……

七年後,漢景帝登基。馮唐做了楚國的國相,不久被罷免。在漢武帝時代,武帝尋求賢良,馮唐再次被徵召,只可惜,他已經九十餘歲,不能再為官了。

一言留後,馮唐易老啊!

(本篇完)

馮唐走了,依然當他中郎署長,而皇帝依然還是皇帝。幾年過去了。他們之間還是一樣地平靜,只是皇帝不再找馮唐拉家常了。他算是怕了這個直言的馮唐了吧。我不惹你,看你怎麼可以羞辱我啊?文帝的小心眼裡,可能是這樣想的。

然而,連皇帝也不能垂拱而治的事情來了,匈奴大舉入侵。皇帝又想起馮唐來,他知道不拍馬屁的人才是有真才華的人,這個時候皇帝要找幾個有真本事的人來議論朝事,漢文帝一般來說,還是不喜歡吹牛拍馬的。

他現在要選用將帥了,就又想起馮唐說的,自己就是有廉頗與李牧也不能用,他要追問這個話的原因了。知錯才可以改嘛。皇帝在朝政上,在許多大員間,向這個小小的破格擴大進來參加會議的小小的中郎署長提問了:“請問,朕為什麼就不能用廉頗與李牧呢?”

“哦,是這樣,先趙用將,是把宮廷以外的賞罰大權、爵位升遷都賦予了大將的,而不是現在什麼都是陛下說了算。爾後,趙王收回大將的這個權柄,廉頗與李牧這才雙雙連性命都給丟掉的,更何況是大軍了。……”

馮唐在袞袞諸公中,侃侃而談,說了很多趙國明君的用將之道和趙國後期失敗的緣由,以及現在用將的過失。只聽得那些一二品的大員個個汗顏。

“你說得有理,但是,現在匈奴當道,朕該如何辦理呢?”“我們大漢有人勝過廉頗與李牧,他就是故雲中太守魏尚。他在雲中鎮守,匈奴就不敢越雷池半步,而今,這個魏尚剛剛被罷免不到三月,匈奴就來進攻我們漢朝。陛下,魏尚鎮守雲中,一共殲滅來犯匈奴一十三萬人,只是誤報了區區六個首級,就被罷免。這哪是賞罰升遷都由大將說了算呢?我看,要驅逐匈奴,最好的策略還是重用魏尚。”“好,我們贊成。”三公先說話了。“臣等也附議!”九卿與各大臣一起說。

“好,准奏。馮唐聽旨,朕任命你為雲中宣慰使,即刻赴雲中赦免魏尚,讓他官復原職,並讓現雲中太守就地為魏尚副手。欽此。”

連夜,馮唐連老父親也沒有見,就拖著自己六十餘歲的身軀,乘車持節,來到了雲中……

七年後,漢景帝登基。馮唐做了楚國的國相,不久被罷免。在漢武帝時代,武帝尋求賢良,馮唐再次被徵召,只可惜,他已經九十餘歲,不能再為官了。

一言留後,馮唐易老啊!

(本篇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