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贏合科技第三季淨利下降26% 拋“金手銬”推半價股權激勵

10月23日晚間, 贏合科技(300457)為投資者帶來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 今年1~9月該公司完成營業收入11.86億元, 同比增長108.42%;實現淨利潤1.4億元, 同比增長51%。 與此同時, 贏合科技還欲將高管層及核心骨幹進行利益綁定, 拋出半價股權激勵計畫。

但在2017年第三季度單季中, 贏合科技卻出現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儘管營收依然同比增長逾八成, 而淨利潤則無奈下滑26%。 這或許是“成長的煩惱”, 有券商認為, 隨著贏合科技規模的擴大, 其外購成本增加, 導致產品毛利率下降。

毛利率下滑9%

資料顯示, 贏合科技專業從事鋰電池自動化生產設備的研發、設計、製造、銷售與服務,

與下游鋰電池的市場需求和固定資產投資密切相關。

2017年前三季度, 受益於鋰電池市場的快速增長, 進而對鋰電池設備需求量增加, 贏合科技主營業務量出現大幅增加。 由此, 隨著銷售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前三季度贏合科技實現了淨利潤超過五成的大幅增長。

但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 在2017年第三季度單季中, 贏合科技出現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7~9月期間, 贏合科技完成營業收入4.49億元, 同比增長84.87%;而淨利潤卻僅為2614萬元, 同比下降25.9%。 除此之外, 按照財報數據粗略計算, 贏合科技前三季度毛利率為30%, 而去年同期該資料指標則是39.71%, 毛利率同比下滑超過9個百分點。

對此平安證券研報指出, 隨著贏合科技整線銷售覎模的持續增長, 外購覎模不斷擴大, 導致產品毛利率有所下降。 同時, 贏合科技期間財務費用為2157萬元, 同比增長244%。 由於銷售訂單持續增長, 贏合科技流動資金需求量增大, 導致籌資費用增加。

83人獲股權激勵

在此背景之下, 為了進一步建立、健全長效激勵機制,

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 贏合科技拋出“半價”股權激勵, 欲綁定公司、股東及核心團隊的利益。

據公告披露, 贏合科技擬向其核心管理團隊共83名物件, 授予限制性股票數量為628萬股, 約占該上市公司總股本3.1億股的2.03%。 其中, 首次授予528萬股, 並預留100萬股;而包括贏合科技CEO何愛彬、董事林兆偉、董秘王晉、財務總監謝霞等7名高管將合計獲授128萬股, 約占此次股權激勵總數的20.38%。

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此次股權激勵計畫公告前1個交易日, 贏合科技股票交易均價為32.07元/股, 此價格的50%為16.04元/股;截至10月23日收盤, 贏合科技前120個交易日股票均價則是34.08元, 其均價的50%為17.04元。 贏合科技決定, 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不低於股票票面金額, 且不低於上述價格較高者, 最終將股權激勵價格敲定為17.05元/股。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 贏合科技為此次股權激勵計畫設定了三個解除限售期, 即自首次授予的股份登記完成之日起的12個月、24個月和36個月, 而每次解鎖比例分別為30%、30%、40%。

針對此次股權激勵, 贏合科技還制定了較高的解鎖條件,

2017年~2019年以2016年淨利潤為基數, 贏合科技的淨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於60%、140%和260%。

假定授予日為2017年11月, 授予日贏合科技的收盤價為32.2元/股, 經測算, 該次股權激勵計畫的股份支付費用總額約為4858.26萬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