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清未民初著名畫家馬駘

馬駘(1886~1937)清未民初著名畫家、美術理論家和教育家。 字企周, 又字子驤, 別號環中子, 又號邛池漁父。 四川西昌人, 寓居上海。 回族。 曾任上海美專教授。 于畫無不能, 尤工北派山水, 佈置嚴整, 渲染深秀, 惟作家氣較重。 著有《馬駘畫問》, 其《馬駘畫寶》于1928年成書。 抗戰前卒, 年約五十許。

馬駘幼孤貧, 勤敏嗜學, 酷好繪畫而聰慧過人。 稍長, 從名師周開鑒學畫, 為周的入室弟子。 其後離鄉漫遊, 足跡幾遍全國, 既而東渡日本, 回國後寓居上海, 受到書法南宗曾熙的青睞, 將他正式收列門牆為弟子。 馬駘有幸得這樣的大師真傳, 學益大進,

詩書畫並稱“三絕”。

馬駘在滬上聲名日著, 受聘為上海美術專科學校教授, 與黃賓虹、張善開、俞劍華等教授過從甚密。 後來張善開之弟大幹由川赴滬, 亦拜曾熙為師, 與馬駘為師兄弟關係。

民國19年(1930), 馬駘應日本畫院邀請, 赴日舉辦了個人畫展。 後又參加過倫敦、巴拿馬、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畫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