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它是怪獸中的哺乳動物 難怪總是那麼深情!

我們都熟知好萊塢的把戲, 一個東西取得了成功, 就把它打造成系列, 在系列的基礎上不斷創造出衍生品, 直到它的剩餘價值被全部榨幹。

過了幾年, 或者幾十年, 當新一代觀眾成為電影消費的主力, 又重生它。 而且, 大概是電影觀眾層的更迭速度已經加快, 好萊塢也加快了故伎重施的腳步。 《金剛:骷髏島》離上一部彼得·傑克遜的《金剛》有12年的時間, 除了依然是一隻大猩猩作為銀幕奇觀外, 其他的變化還是很多。

《金剛:骷髏島》這個怪獸故事所作出的改變, 很明顯也是為了能夠延續開發它的價值, 而不局限於十來年一次的復活, 它要打造一個世界觀框架, 在此框架中, 延續出新的系列。 這是整個影片立足的根本, 基於此, 最終的矛盾並沒有像以往的金剛電影一樣, 建立在野蠻與文明的衝突之上, 而是落在自然本質的戰爭。

從這個角度來說, 其實《金剛:骷髏島》在試圖走《侏羅紀公園》的世界觀路線。

《侏羅紀公園》與《金剛:骷髏島》有幾個共同元素:一是這兩部電影的主要發生地都在孤島, 是個相對封閉且自給自足的空間, 在這裡有一個自我閉合的生物鏈和一個較為完整有效的生態系統。 二是瘋狂的科學家, 他們一直都是這類電影裡難以逃避的角色, 大部分時候, 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偏執, 導致了災難。 三是巨大的怪獸, 如果把怪獸片歷史裡出現過的怪獸種類稍加梳理, 巨型生物還是占比很大的。 對於比自己體型大的生物, 人類有一種天生的恐懼。

怪獸片中的巨型怪獸要麼是天生巨大, 像是《白鯨》, 要麼就是變得巨大以及醜陋。 這是一種陌生化的過程, 是為了把殺戮變得合理。

這些怪獸一般也不會脫離人們對已知生物的認識, 往往是將幾種恐怖的生物進行拼接, 造就出一個不太令人熟悉的怪獸。 這樣聽起來, 好像金剛沒有什麼特別的, 它又是已知生物又很大, 實則不然, 因為大部分走紅的怪獸都是冷血動物, 金剛卻是其中少有的一隻哺乳動物。

正因為它是哺乳動物, 所以就會多出不同的情感, 比如與金髮女郎的戀情。 諸多影片都有拍攝人與哺乳動物的感情, 何況金剛還是一隻類人猿。 這種情感一方面來源於人類對相似物種的移情,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它的類人猿形象, 很適宜被作為一種情感的投射和隱喻。 從最初的《人猿泰山》, 到《馬克思, 我的愛》中的夏洛特·蘭普林和黑猩猩的戀愛。

有趣的是, 《金剛:骷髏島》並沒有延續金髮女主角的傳統, 女主角也不再尖叫。 新的金剛女郎是新晉奧斯卡影后布麗·拉爾森, 她是棕發, 而且她的身份從女演員變成了女記者。 女演員是攝影機矚目的被攝物件, 而記者, 是用攝像機拍攝他人的人,

這個身份設定的改變, 本身很有意思。 同時也因此, 去掉了金剛和金髮女郎之間的愛情故事, 拆掉了野蠻和文明之間的橋樑, 變成了一個純粹的冒險片。 雖然在視覺效果上極具衝擊力, 但也少了一些厚重和深思。

無論是1933年的《金剛》, 還是幾乎就是把這個版本拉長的彼得·傑克遜版《金剛》, 都並不是在以怪獸的噱頭恫嚇文明世界, 反倒是造成了一種野蠻與文明顛倒的警世效果。 金剛在野蠻的世界裡, 近似於一種神明, 《金剛:骷髏島》延續了這個設定, 並且更加神化了它。 當它從野蠻的世界來到文明的世界, 文明卻野蠻地展覽它, 最終屠殺它。 其實大可將《金剛》看作一部文明悲劇, 野獸為了純粹而真摯的愛情, 倒在了文明的高塔下。

影片的故事背景則從好萊塢的拓荒時期變成了越南戰爭結束時期,也就是美蘇冷戰期間。可以看出這部電影隱約透露出的一點政治隱喻的野心,尤其在開往孤島時的一場會議戲裡,一面是穿著全綠的軍人,一面是穿著全藍的科學家,所謂的士兵和精英兩個陣營,頗有深意。

因為是在越戰背景下,影片對不少越戰電影有所致敬,比較明顯的是《現代啟示錄》。一個二戰時期的士兵,掉落荒島,並融入當地土著人的生活,雖然不是他們的領導者,但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趣的是,這部電影裡有不少領導者角色,現實生活裡有政界的領導者,科學家隊伍裡有科學家的領導者,軍人裡有軍人的領導者,四散開來的探險者們,也有自己的領導者。人類群體裡的領導者,總有一種游離的感覺,不一定固定在某個人。但始終穩固的兩個領導者,就是軍隊領導者和金剛。它們有一種對應關係,在某種層面上來說,他們都是獨夫,絕對的統治者,可以為了自己所認定的利益進行殺戮。

當然,這個剛剛離開越戰的軍人,很明顯帶有戰爭的後遺症,在所有的軍人裡,也不曾提及過關於他家庭的事情,好似刻意把他設計成一個絕對冷酷的人。大概也因為是冷戰背景,總體而言還是帶有反戰的大主題,在這個大主題下,又稍微藏著一點小的思索。對於文明和野蠻的探討,可以說是對於前輩們的一種延續。但最後,影片還是把一切問題歸還給了自然自己去解答。人類在這部電影裡,居然被塑造得渺小到無法成為金剛的對手,算是一種敬畏自然的進步。所有的矛盾,都歸結給了同類,人和人對立,自然和自然對立。但在這之間,還是保留了一個小小的橋樑。金剛最終打敗另一個怪獸的武器,來自沉船的螺旋槳,一個文明世界的產物。

在這個超級英雄氾濫的觀影時代,《金剛:骷髏島》幾乎淪為了一種為了製造銀幕奇觀而生的流水線產品。不過,導演在其中也注入了巧思,畢竟這是導演喬丹·沃格特·羅伯茨從聖丹斯電影節進入到主流商業片的第一步。在這些巧思的支撐下,《金剛:骷髏島》雖然看上去千篇一律,至少沒有太過無聊,就保護骷髏島治安這點上來說,它依然是一隻太過深情的怪獸。

文:耳朵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往期精選

影片的故事背景則從好萊塢的拓荒時期變成了越南戰爭結束時期,也就是美蘇冷戰期間。可以看出這部電影隱約透露出的一點政治隱喻的野心,尤其在開往孤島時的一場會議戲裡,一面是穿著全綠的軍人,一面是穿著全藍的科學家,所謂的士兵和精英兩個陣營,頗有深意。

因為是在越戰背景下,影片對不少越戰電影有所致敬,比較明顯的是《現代啟示錄》。一個二戰時期的士兵,掉落荒島,並融入當地土著人的生活,雖然不是他們的領導者,但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趣的是,這部電影裡有不少領導者角色,現實生活裡有政界的領導者,科學家隊伍裡有科學家的領導者,軍人裡有軍人的領導者,四散開來的探險者們,也有自己的領導者。人類群體裡的領導者,總有一種游離的感覺,不一定固定在某個人。但始終穩固的兩個領導者,就是軍隊領導者和金剛。它們有一種對應關係,在某種層面上來說,他們都是獨夫,絕對的統治者,可以為了自己所認定的利益進行殺戮。

當然,這個剛剛離開越戰的軍人,很明顯帶有戰爭的後遺症,在所有的軍人裡,也不曾提及過關於他家庭的事情,好似刻意把他設計成一個絕對冷酷的人。大概也因為是冷戰背景,總體而言還是帶有反戰的大主題,在這個大主題下,又稍微藏著一點小的思索。對於文明和野蠻的探討,可以說是對於前輩們的一種延續。但最後,影片還是把一切問題歸還給了自然自己去解答。人類在這部電影裡,居然被塑造得渺小到無法成為金剛的對手,算是一種敬畏自然的進步。所有的矛盾,都歸結給了同類,人和人對立,自然和自然對立。但在這之間,還是保留了一個小小的橋樑。金剛最終打敗另一個怪獸的武器,來自沉船的螺旋槳,一個文明世界的產物。

在這個超級英雄氾濫的觀影時代,《金剛:骷髏島》幾乎淪為了一種為了製造銀幕奇觀而生的流水線產品。不過,導演在其中也注入了巧思,畢竟這是導演喬丹·沃格特·羅伯茨從聖丹斯電影節進入到主流商業片的第一步。在這些巧思的支撐下,《金剛:骷髏島》雖然看上去千篇一律,至少沒有太過無聊,就保護骷髏島治安這點上來說,它依然是一隻太過深情的怪獸。

文:耳朵

文藝能超脫

評論是態度

北青藝評

往期精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