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六十四名將之一張遼

張遼本是聶壹的後人, 其家族為了避怨而改張姓。 張遼少年時便已舉郡吏。 東漢末年, 並州刺史丁原以張遼武力過人, 召其為從事,

命他帶兵往赴京都。 何進又遣張遼往河北募兵, 共得千餘人。 可是當張遼募兵尚未還時, 京中的何進已因剿宦失敗而死, 因此張遼所領兵盡歸董卓所有。 董卓死時, 張遼統兵歸屬于呂布, 遷任騎都尉(相當於騎兵隊長, 地位略低於將軍)。 [2]

張遼畫像

不久, 呂布為李傕、郭汜等擊敗, 張遼跟從呂布往東奔至兗州, 為曹操所敗後前往徐州。

建安二年(197年), 張遼任北地太守、魯相等職, 時年二十八歲。 [3]

建安三年(198年), 呂布遣張遼與高順等攻破劉備, [4]但其後曹操破呂布於下邳, 張遼率領呂布軍餘眾歸降, 被拜為中郎將, 賜爵關內侯。 [5]

建安五年(200年), 袁紹派顏良襲擊白馬, 曹操命張遼與關羽同為解白馬之圍的前鋒, 擊破袁軍。 數有戰功, 累遷裨將軍。 [6]等到曹操擊敗袁紹的主力部隊後, 另派張遼平定魯國諸縣。 [7]

招降昌豨

建安六年(201年), 張遼與夏侯淵同圍昌豨於東海, 歷經數月, 糧秣將盡, 眾人商議先引軍而還, 但張遼卻向夏侯淵說:“這些天以來, 每次我們巡視圍城軍情時, 昌豨就兩眼盯著我看。 而且他的士兵所發射的箭日益稀少,

此必是昌豨心懷猶豫, 所以才沒有力戰。 我希望能挑試一下他, 並與之洽談, 倘若可以成功誘使昌豨下山, 不是很好嗎?”於是命人向昌豨說:“曹公有命令, 讓張遼來對你傳達。 ”昌豨果然下山與張遼對話。 張遼便說:“曹公神智武勇, 正在用他的仁德感化四方各派的勢力, 先歸附的可以受大賞。 ”於是昌豨便答應投降。 張遼知其肯降, 於是隻身上三公山, 入昌豨家中, 並拜候其家人。 昌豨見張遼如此坦誠相對, 心中歡喜, 便隨之往見曹操。 [8]

共27張

動漫遊戲版張遼

曹操先遣昌豨還東海, 隨後訓責張遼說:“隻身赴敵巢穴, 這不是大將所為。 ”張遼卻拜答道:“憑著明公達于四海的威信, 我拿著聖旨, 昌豨必然不敢害我,

所以我才敢去。 ”[9]

攻破袁氏

建安七年(202年), 張遼從討袁譚、袁尚于黎陽時, 累有功勞, 行中堅將軍。 [10]

建安八年(203年), 曹操攻袁尚於鄴城, 袁尚堅壁守壘, 曹軍久攻不下。 因此曹操採納郭嘉之計讓二袁自行內鬥而先還許都, 同時令張遼與樂進攻拔陰安, 把當地百姓遷移到黃河以南。 [11]

建安九年(204年), 張遼再次隨曹操攻打鄴城, 這次終於攻破鄴城, 張遼奉命別巡趙國、常山, 招降了緣山一帶的賊眾及黑山孫輕等。 [12]此後再度隨曹操攻擊袁譚。

建安十年(205年), 袁譚敗亡後, 張遼受命安撫海濱一帶, 征破公孫度所置的營州刺史柳毅、與長廣太守何夔合兵討平矣平賊從錢等。 曹操上表漢獻帝, 稱張遼、于禁、樂進說:“武力強大, 計謀周全, 品性忠正, 操守高潔,

每次征戰, 身先士卒, 勇猛頑強, 無堅不摧;親自擂動戰鼓, 忘了疲倦。 他們單獨領兵征討, 統率全軍, 撫慰將士, 紀律嚴明, 秋毫無犯;臨敵決策, 沒有失誤。 論功記職, 應該給予顯要榮寵。 ”收復東萊諸縣後的張遼引軍還鄴城, 曹操親自出城迎接, 邀請他同乘一輛車, 任命他為蕩寇將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