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中國電影巔峰之一,唯一奪得奧斯卡金像獎,豆瓣9.5高分!

為什麼是中國電影的巔峰之一

這部電影就是1993年, 由陳凱歌執導, 張國榮、鞏俐、領銜主演的《霸王別姬》!

張國榮

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

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 此外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 並且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

張國榮最經典的角色

2005年《霸王別姬》入選美國《時代週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

我只看過一遍《霸王別姬》, 因為這部電影實在太好, 不敢看第二遍。 我給《霸王別姬》的評價是:華語電影最高峰。

演員

我們拿幾個大家都熟悉的演員來說, 張國榮, 張豐毅, 鞏俐, 英達, 葛優, 蔣雯麗, 這幾個演員的表演方式其實可以劃分為兩個類型。

一種是自然流暢型, 表演樸素自然大方, 符合大眾想像, 另一種是看起來好像跟影片風格不搭, 一看上去會覺得突兀, 有人說葛優陰陽怪氣, 有人說張國榮用力過度話劇感強烈, 其實細緻分析, 簡直是搭配得不得了, 導演挑演員的功力是很厲害的。

鞏俐劇照

張豐毅演出了段小樓性格裡的“虛硬”, 看起來是大男人, 其實一輩子大部分時間被兩“女人”挾持著, 程蝶衣和菊仙, 他整個人是沒什麼大主義的, 只是面子上裝得像“大爺”。

菊仙跟程蝶衣兩個人簡直是硬幣的正反面, 一樣能演, 只是程蝶衣演是“虛”演, 追求很虛, 而菊仙是實演。

段小漏和菊仙

看她在窯子裡遭到調戲, 跳到段小樓懷裡那段戲, 她是多麼懂得去迎合段小樓“虛張聲勢”的虛榮, 最後從良, 抓著段小樓, 扮可憐, 她這是算准了段小樓這種性格的人會鑽她的套子。

片中的這三個人物, 他們採取的樸素自然演法來自於人物設置,

他們就是“實實在在”的人, 所以他們“實演”, 本本分分, 初看不驚豔, 但是細分析, 幾乎人物全部到位, 一點問題都沒有。

葛優飾演袁四爺

第二種類型的:張國榮, 葛優, 蔣雯麗, 這三個人的表演風格是現實裡“漾"出來的那一筆, 粗看不對勁, 細想韻味悠長。

張國榮, 葛優,蔣雯麗,這三個人的表演風格是現實裡“漾"出來的那一筆,粗看不對勁,細想韻味悠長。

從劇情來說,小蝶衣,青年蝶衣已經幫張完成了蝶衣人格的轉型,所以當張出現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已經是“人戲不分”的程蝶衣了,在他這裡,沒有政治,沒有時代,只有舞臺和一生一世的“虞姬守著霸王”這樣的“空幻”的內容。

少年程蝶衣

最佩服他的地方之一就是在“小四與蝶衣搶演虞姬”一齣戲中,脂紅粉白下,不靠面部肌肉的大幅度牽動,僅僅憑藉眼神的語言就接連完成了吃驚、氣惱、疑問、自嘲、無奈、鄙視、厭惡、感激、得意、不屑、焦慮、失望、絕望、傷痛、委屈、堅決等十余種微妙情緒的轉化!

表情變化

劇本厲害

《霸王別姬》的故事結構嚴謹,每條線索都做到了前後呼應。

再來看看《霸王別姬》的編劇:李碧華,蘆葦。大家是不是發現了什麼,所以我覺得影片的成功並不是導演的功勞,而在於編劇。

中國電影一直有這麼件有趣的事情,一部電影拍的好,大家都會說是導演的功勞,但一部電影拍得不好,大家立馬會甩鍋給編劇。這個劇本給任何一個收過專業教育的導演拍,都不會是一部爛片。是的,《霸王別姬》的劇本太過硬了。

穿西裝的張國榮

《霸王別姬》的好在於超長的時間跨度把人物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影片時間跨度極大,就片中明確出現的年份來說,電影故事中經過了1924年北洋政府時代,1932年,1937年七七事變前夕,1945年日本投降,1948年內戰結束前。

1945年日本投降

1949年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1966年文革前夕,直到11年過後文革結束平反,個人猜測應該是1978年左右,超過半個世紀的故事,清清楚楚地講了許多人的一生、大半生。

大家可以看片中出現過的所有主要人物:程蝶衣(小豆子)、段小樓(小石頭)、袁四爺(袁世卿)、菊仙、張太監、那坤、戲班師父、小四、小賴子,每一個人都具備代表性,每個人的故事都有頭有尾,甚至是每個人做每件事的動機都交代得清清楚楚。這是在人物設定中非常出彩的一個地方。

電影中吸食鴉片的張國榮

最後總結,一部好的電影離不開一個超強的編劇、專心講故事的導演、諸多細節的刻畫與精准的留白。《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不愧是永恆的經典,說出了一個時代,傳播一種思想,給人留下一種深深的感想!

葛優,蔣雯麗,這三個人的表演風格是現實裡“漾"出來的那一筆,粗看不對勁,細想韻味悠長。

從劇情來說,小蝶衣,青年蝶衣已經幫張完成了蝶衣人格的轉型,所以當張出現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已經是“人戲不分”的程蝶衣了,在他這裡,沒有政治,沒有時代,只有舞臺和一生一世的“虞姬守著霸王”這樣的“空幻”的內容。

少年程蝶衣

最佩服他的地方之一就是在“小四與蝶衣搶演虞姬”一齣戲中,脂紅粉白下,不靠面部肌肉的大幅度牽動,僅僅憑藉眼神的語言就接連完成了吃驚、氣惱、疑問、自嘲、無奈、鄙視、厭惡、感激、得意、不屑、焦慮、失望、絕望、傷痛、委屈、堅決等十余種微妙情緒的轉化!

表情變化

劇本厲害

《霸王別姬》的故事結構嚴謹,每條線索都做到了前後呼應。

再來看看《霸王別姬》的編劇:李碧華,蘆葦。大家是不是發現了什麼,所以我覺得影片的成功並不是導演的功勞,而在於編劇。

中國電影一直有這麼件有趣的事情,一部電影拍的好,大家都會說是導演的功勞,但一部電影拍得不好,大家立馬會甩鍋給編劇。這個劇本給任何一個收過專業教育的導演拍,都不會是一部爛片。是的,《霸王別姬》的劇本太過硬了。

穿西裝的張國榮

《霸王別姬》的好在於超長的時間跨度把人物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影片時間跨度極大,就片中明確出現的年份來說,電影故事中經過了1924年北洋政府時代,1932年,1937年七七事變前夕,1945年日本投降,1948年內戰結束前。

1945年日本投降

1949年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1966年文革前夕,直到11年過後文革結束平反,個人猜測應該是1978年左右,超過半個世紀的故事,清清楚楚地講了許多人的一生、大半生。

大家可以看片中出現過的所有主要人物:程蝶衣(小豆子)、段小樓(小石頭)、袁四爺(袁世卿)、菊仙、張太監、那坤、戲班師父、小四、小賴子,每一個人都具備代表性,每個人的故事都有頭有尾,甚至是每個人做每件事的動機都交代得清清楚楚。這是在人物設定中非常出彩的一個地方。

電影中吸食鴉片的張國榮

最後總結,一部好的電影離不開一個超強的編劇、專心講故事的導演、諸多細節的刻畫與精准的留白。《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不愧是永恆的經典,說出了一個時代,傳播一種思想,給人留下一種深深的感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