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徐和誼:做品質時代的“中國品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消費穩定增長;增加高品質消費產品;引導企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更好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

隨著國民消費水準的提高, 汽車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 汽車行業如何實現消費升級, 如何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更好滿足老百姓的生活需求, 為此, 我們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 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和誼。

半月談記者:您認為目前汽車領域的消費升級有哪些特點和趨勢?

徐和誼:2003年中國正式步入汽車社會,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 消費者的消費趨勢發生很大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汽車從高檔消費品逐漸轉變為家庭必需品。 過去汽車代表地位、形象, 現在逐漸變為一種家庭必備的出行工具, 消費門檻降低了。 第二個變化, 過去汽車的消費主流市場是一、二線城市。 現在汽車消費的主要增量在三、四線城市, 甚至更多的農村市場成為車輛消費的主力。

第三個變化是汽車消費的高科技化、智慧化。 過去汽車不帶智慧, 而現在一些車輛更多地傾向於高科技化、智慧化。 比如, 搞貨運物流的, 誰都希望車輛帶GPS、帶導航、帶語音辨識等。

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相關內容, 實際上是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一步細化, 它針對製造業包括汽車行業, 提出一些明確的要求。 消費需求發生變化後, 作為汽車製造廠家, 就要順應市場的變化, 適應消費升級的變化, 及時調整產品結構。

半月談記者: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發展現狀如何?未來還應該在哪些方面有所突破, 以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 更好滿足老百姓不斷升級的需求?

徐和誼:這兩年中國自主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得到大幅提升。

去年我國汽車行業完成2800萬輛的銷售, 其中自主品牌占1000萬輛。 自主品牌的增速遠遠高於整個行業的平均增速。 自主品牌的市場佔有率也在大幅度提升, 這是非常好的信號。 但是, 目前自主品牌與合資車企的產品相比, 不管是品質, 還是造型、做工、內飾, 包括技術含量, 都存在差距。 消費者在選擇購車的時候合資品牌還是占主流。

中國由一個製造大國成為一個製造強國, 汽車產業在這當中必須走在前面、做在前面, 必須充當主力。 提高自主品牌, 一是要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 不管是研發資金投入, 研發人才的鍛煉、培養以及廣納人才, 還是研發的技術手段和研發體系的建設, 都要用上力量。

二是樹品牌。 走到今天, 國內的自主品牌還沒有一個真正的國際品牌, 最多是在國內有一定的影響力, 或者有一定的消費群體, 離國際品牌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三是培育汽車文化。 未來的競爭是產品的競爭, 更是文化的競爭。 通過這些年的實踐來看, 我們某一種產品可能可以和國際上一些產品比肩競爭, 而在文化競爭上, 尤其在汽車文化上, 我們才剛剛起步。

半月談記者: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培育眾多“中國工匠”, 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 推動中國進入品質時代。 對此, 您怎麼看?

徐和誼:從工匠精神到品質時代, 提法循序漸進。 品質的基礎、根基是什麼?誠信。 沒有誠信, 不要講品質。 沒有工和匠的精神, 咋做出能夠享譽世界的產品?全社會一定要營造一種對品質的尊重、崇尚和發自內心的認知。

談工匠精神, 談品質時代, 歸根結底是人的問題, 尤其是人的教育問題。 過去我們國家在職業教育這方面出現搖擺, 大起大落。 現在我國產業面臨轉型升級, 職業教育擺在頭等位置, 沒有一大批有高素質的, 具有職業素養的人才, 怎麼談高品質, 品質時代?

教育是根本, 職業教育是基礎。 不是說有勞動力就行, 以現在的自動化水準, 一線藍領工人、操作人員要沒有經過高素質培訓, 根本不行。 以現在北京賓士的生產線為例, 一線三分之一以上都是本科生。 對我們來講, 受過職業教育的優秀人才, 缺得很厲害, 需求迫在眉睫。 不過, 職業教育三年左右就能培養出一批人。 我們到實現中國製造2025,還有八年的時間,只要這一段時間全社會共同努力,我國成為製造強國是完全有可能的。

半月談記者: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使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這些話語都是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亮點。能否結合北汽集團發展現狀談談打造“中國品牌”的創新舉措?

徐和誼:大企業是創新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北汽圍繞打造自主品牌,正在臥薪嚐膽。我們重點在抓兩塊,一是越野車,另一個是新能源。北汽的歷史起步就是越野車BJ212。我們高舉“越野世家”這杆大旗,採取了一系列創新舉措,也取得相當的實效。北京牌越野車的定位是硬派越野,不同於SUV,不是城市多功能車,是帶車架的純越野。如今,軍隊更換了新的“勇士”車,那就是北京牌B80。現在我國維和部隊開始列裝,它已走出國門。同時,我們也努力樹立新能源汽車品牌,推出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中端品牌紳寶。兩個品牌要做成國際化品牌,當然需要很長時間,不能一蹴而就。

半月談記者:2016年,北汽集團自主品牌板塊增長迅速。在打造“中國品牌”方面,北汽集團有何品牌戰略?

徐和誼:三年前,北汽集團從自主品牌發展的實際出發,與昌河汽車進行重組,啟動實施“雙品牌”戰略。所謂“雙品牌”就是北汽和昌河兩個品牌體系。近年來,北汽集團在資金、技術、產品、管理等方面不斷投入集團資源,積極將昌河汽車培育成集團“雙品牌”戰略的重要支撐。

按照北汽集團的“雙品牌”戰略,昌河汽車在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領域中的定位將更加青春、活潑、高性價比。儘管目前昌河汽車剛建立起來的乘用車形象還是相對偏低,但其品質將不斷提升,隨著消費者從過去的感性需求向實用需求轉變,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潛力釋放,以及SUV、MPV產品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這些都將成為昌河未來重要的增長點。

我們自主品牌的產品一大優勢就是性價比好,產品變化快。我們最瞭解中國市場,我們自主品牌產品也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我們將進一步做好雙品牌的區隔與定位,在差異化上做足文章,在創新供給上有所作為。現在汽車市場上人無我有的產品、品種可以說幾乎不存在,但小的細分市場仍然存在可以挖掘開拓的空間。只有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加大新產品投入和推廣力度,公司產品譜系才能進一步得到優化,新產品銷量才能迅速提升。

我們到實現中國製造2025,還有八年的時間,只要這一段時間全社會共同努力,我國成為製造強國是完全有可能的。

半月談記者:持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使小企業鋪天蓋地,大企業頂天立地。這些話語都是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亮點。能否結合北汽集團發展現狀談談打造“中國品牌”的創新舉措?

徐和誼:大企業是創新活動的主要參與者。北汽圍繞打造自主品牌,正在臥薪嚐膽。我們重點在抓兩塊,一是越野車,另一個是新能源。北汽的歷史起步就是越野車BJ212。我們高舉“越野世家”這杆大旗,採取了一系列創新舉措,也取得相當的實效。北京牌越野車的定位是硬派越野,不同於SUV,不是城市多功能車,是帶車架的純越野。如今,軍隊更換了新的“勇士”車,那就是北京牌B80。現在我國維和部隊開始列裝,它已走出國門。同時,我們也努力樹立新能源汽車品牌,推出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中端品牌紳寶。兩個品牌要做成國際化品牌,當然需要很長時間,不能一蹴而就。

半月談記者:2016年,北汽集團自主品牌板塊增長迅速。在打造“中國品牌”方面,北汽集團有何品牌戰略?

徐和誼:三年前,北汽集團從自主品牌發展的實際出發,與昌河汽車進行重組,啟動實施“雙品牌”戰略。所謂“雙品牌”就是北汽和昌河兩個品牌體系。近年來,北汽集團在資金、技術、產品、管理等方面不斷投入集團資源,積極將昌河汽車培育成集團“雙品牌”戰略的重要支撐。

按照北汽集團的“雙品牌”戰略,昌河汽車在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領域中的定位將更加青春、活潑、高性價比。儘管目前昌河汽車剛建立起來的乘用車形象還是相對偏低,但其品質將不斷提升,隨著消費者從過去的感性需求向實用需求轉變,三四線城市的市場潛力釋放,以及SUV、MPV產品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這些都將成為昌河未來重要的增長點。

我們自主品牌的產品一大優勢就是性價比好,產品變化快。我們最瞭解中國市場,我們自主品牌產品也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我們將進一步做好雙品牌的區隔與定位,在差異化上做足文章,在創新供給上有所作為。現在汽車市場上人無我有的產品、品種可以說幾乎不存在,但小的細分市場仍然存在可以挖掘開拓的空間。只有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加大新產品投入和推廣力度,公司產品譜系才能進一步得到優化,新產品銷量才能迅速提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