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別再說趙麗穎高攀了,她到底配不配得上迪奧,你們心裡沒點數嗎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 娛樂圈和時尚圈慢慢地不分家了, 甚至很多人開始把時尚資源作為衡量一個演員事業高低的標準。

比如, 火的如日中天的趙麗穎, 跟時尚好不沾邊的她拿下了迪奧新晉中國區品牌大使。 本來這是一件值得高興和自豪的事, 卻不料, 從官宣的那一刻起, 趙麗穎被噴慘了……

從傳出趙麗穎要代言迪奧開始, 大家反對的聲音就沒有停過。

但是真正爆發的, 是這段視頻廣告, 趙麗穎瞬間變成了眾矢之的。

1

這個廣告由趙麗穎, Angelababy和劉嘉玲共同完成, 她們代表著不同的風格, 拍了一組“愛與傳遞”系列短片。 短片中, 每個人都需要對著鏡頭, 用英語說一句:And you, What would you do for love?

裡面, 英文發音最好的是劉嘉玲, 舉手投舉止間都盡顯知性魅力。

播放GIF

其次就是baby, 曾經在香港生活了好幾年的她, 英語功底自然不會差, 英語說的既大方又自信。

但是, 對比另外兩位, 趙麗穎一板一眼的英語令人“尷尬”, What would you do for love 甚至被網友翻譯成:窩汙丟肚, 佛辣五……

不少網友認為她早年出道的造型太過於“小家碧玉”(可能有點村), 加上她的出身不高, 不適合代言迪奧, 因此開啟了“冷嘲熱諷模式”。

有的網友這樣說:

事情越鬧越大, 這個視頻也被迪奧秒刪了, 就假裝自己從來沒發過……

看過趙麗穎的劇的人也許多少都對她的出身履歷有些瞭解,一個農村出身的女孩子,憑藉自己的努力,摸爬滾打才能拿到今天的成績。可以說,她本人就是“勵志”的代言詞,是加分項,可是,她的履歷恰恰是這次事件“爭端”的開始。

2

因為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之中,時尚圈是刻薄挑剔的,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

Dior,曾被《Vogue》雜誌曾經評價為“畢達哥拉斯之後,最美的三角”,並且評為世界四大時裝屋之一的頂級時尚服裝品牌,它是高貴和形象的代言詞。

高級時裝曾經是歐洲上流社會的階級象徵,而Dior最著名的一個商品,戴妃包,是以英國戴安娜王妃命名的。

Dior最經典的廣告,是站在花牆前,曾經演過公主的奧黛麗赫本。

Dior的同名創始人是個徹徹底底的“時尚人”。

1905年克裡斯汀·迪奧出生在法國的格蘭維爾一個富有的商人家庭,父親從事肥料生意,母親瑪德林(Madeleine)是一個溫柔典雅、氣質高貴的婦人,母親美麗的形像一直是迪奧源源不斷創作靈感的源泉。

他曾經說:“Dior女人就是女皇,一如玫瑰豔壓群芳。”

(1951年,Dior在雅典舉辦的時裝秀)

進入大陸市場之後,Dior和許多以衣品氣質聞名的女明星合作,比如:章子怡,劉亦菲,李冰冰。

所以很多人想像著,買了Dior的衣服和包包,我可以變成這樣的↓↓↓

而趙麗穎的定位是“鄰家女孩”,沒有任何身份背景,靠自己實力走紅的“勵志楷模”,讓大家覺得她和Dior的品牌定位不符。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點,迪奧這一期形象大使的主題就是“平凡+蛻變”。

這是Dior這期的口號:

“每一個平凡女孩的征途都可以是星辰大海。”

所以,當你以為迪奧在自降身價太傻,噴趙麗穎高攀、農村出身不配的時候,迪奧的心中卻是清清楚楚的。

3

小編先給大家舉一個來自公眾號《大家》的例子。

曾經,2015年,中國一線時尚雜誌《時尚Cosmo》做了一個專題,採訪的物件是:TFboys。他們的內容被計畫放6滿頁紙的篇幅,主編卻問了一句:他們是誰?

經過編輯們滔滔不絕地解釋之後,主編還是斃掉了選題,理由是:採訪對象與讀者定位不符。

最後,是在發行部門的溝通之下,主編做出讓步,可以放兩頁。

可萬萬沒想到是,這本只放了TFboys兩頁紙的雜誌,卻在網路預售不到兩個小時就賣出了一萬六千本,這個遠遠超乎了雜誌社的預想,也讓主編大跌眼鏡。

然而,這並不是個例,只要是小鮮肉橫掃過的時尚雜誌,哪怕和雜誌定位大相徑庭,銷量數位都會是一個創造性的成績。所以,到了最後,再高冷再倔強的雜誌也不得不低頭。

再來看看Dior的今年的業績:

今年上半年,Dior時裝部門銷售額同比猛漲17.2%至10.47億歐元,淨利潤則暴漲58%至1.17億歐元。LVMH集團在第三季度財報中強調,其於今年以65億美元收購的Dior時裝部門對銷售額的增長作出很大貢獻。據資料顯示,在前三個季度內,Dior錄得12%的有機增長,集團預計Dior時裝銷售額有望在2020年擴大至30億歐元。

十分欣欣向榮的樣子。

所以,一個品牌不僅僅只有價值和意義,它所對應的報表和營收也一樣重要。

所以,很少會有人去否認一個平凡的女孩,在圈子裡摸爬滾打而闖蕩出來的成績,而迪奧也十分清楚他們的受眾愛好,品牌的定位。

真正有問題的其實是人們的戾氣,而是人們可以接受公主一直是公主,卻無法接受普通女孩成為公主。

就假裝自己從來沒發過……

看過趙麗穎的劇的人也許多少都對她的出身履歷有些瞭解,一個農村出身的女孩子,憑藉自己的努力,摸爬滾打才能拿到今天的成績。可以說,她本人就是“勵志”的代言詞,是加分項,可是,她的履歷恰恰是這次事件“爭端”的開始。

2

因為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之中,時尚圈是刻薄挑剔的,是拒人於千里之外的。

Dior,曾被《Vogue》雜誌曾經評價為“畢達哥拉斯之後,最美的三角”,並且評為世界四大時裝屋之一的頂級時尚服裝品牌,它是高貴和形象的代言詞。

高級時裝曾經是歐洲上流社會的階級象徵,而Dior最著名的一個商品,戴妃包,是以英國戴安娜王妃命名的。

Dior最經典的廣告,是站在花牆前,曾經演過公主的奧黛麗赫本。

Dior的同名創始人是個徹徹底底的“時尚人”。

1905年克裡斯汀·迪奧出生在法國的格蘭維爾一個富有的商人家庭,父親從事肥料生意,母親瑪德林(Madeleine)是一個溫柔典雅、氣質高貴的婦人,母親美麗的形像一直是迪奧源源不斷創作靈感的源泉。

他曾經說:“Dior女人就是女皇,一如玫瑰豔壓群芳。”

(1951年,Dior在雅典舉辦的時裝秀)

進入大陸市場之後,Dior和許多以衣品氣質聞名的女明星合作,比如:章子怡,劉亦菲,李冰冰。

所以很多人想像著,買了Dior的衣服和包包,我可以變成這樣的↓↓↓

而趙麗穎的定位是“鄰家女孩”,沒有任何身份背景,靠自己實力走紅的“勵志楷模”,讓大家覺得她和Dior的品牌定位不符。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點,迪奧這一期形象大使的主題就是“平凡+蛻變”。

這是Dior這期的口號:

“每一個平凡女孩的征途都可以是星辰大海。”

所以,當你以為迪奧在自降身價太傻,噴趙麗穎高攀、農村出身不配的時候,迪奧的心中卻是清清楚楚的。

3

小編先給大家舉一個來自公眾號《大家》的例子。

曾經,2015年,中國一線時尚雜誌《時尚Cosmo》做了一個專題,採訪的物件是:TFboys。他們的內容被計畫放6滿頁紙的篇幅,主編卻問了一句:他們是誰?

經過編輯們滔滔不絕地解釋之後,主編還是斃掉了選題,理由是:採訪對象與讀者定位不符。

最後,是在發行部門的溝通之下,主編做出讓步,可以放兩頁。

可萬萬沒想到是,這本只放了TFboys兩頁紙的雜誌,卻在網路預售不到兩個小時就賣出了一萬六千本,這個遠遠超乎了雜誌社的預想,也讓主編大跌眼鏡。

然而,這並不是個例,只要是小鮮肉橫掃過的時尚雜誌,哪怕和雜誌定位大相徑庭,銷量數位都會是一個創造性的成績。所以,到了最後,再高冷再倔強的雜誌也不得不低頭。

再來看看Dior的今年的業績:

今年上半年,Dior時裝部門銷售額同比猛漲17.2%至10.47億歐元,淨利潤則暴漲58%至1.17億歐元。LVMH集團在第三季度財報中強調,其於今年以65億美元收購的Dior時裝部門對銷售額的增長作出很大貢獻。據資料顯示,在前三個季度內,Dior錄得12%的有機增長,集團預計Dior時裝銷售額有望在2020年擴大至30億歐元。

十分欣欣向榮的樣子。

所以,一個品牌不僅僅只有價值和意義,它所對應的報表和營收也一樣重要。

所以,很少會有人去否認一個平凡的女孩,在圈子裡摸爬滾打而闖蕩出來的成績,而迪奧也十分清楚他們的受眾愛好,品牌的定位。

真正有問題的其實是人們的戾氣,而是人們可以接受公主一直是公主,卻無法接受普通女孩成為公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