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專訪林采宜:我喜歡的是有思考意義的電影

今年 8 月林采宜離開工作六年的國泰君安, 調任華安基金任首席經濟學家, 成為金融 圈內的熱話。 她在朋友圈曬出新辦公室的照片,

坐在辦公桌前, 透過落地玻璃窗一覽黃浦江, 一副怡然自得的樣子。

從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興業證券研究所負責人、銀聯戰略發展部副總經理到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 林采宜作為經濟學領域少數的女性, 成就絲毫不輸男性。 即使從事經濟學是命運的選擇, 而非興趣所在, 她一路走來仍遊刃有餘。

事實上, 出身書香門第的林采宜更願意在生活中尋找樂趣——看書寫作。 她用自己獨特的理性思維, 觀察經濟現象, 也思考社會生活。 散文集《肆無忌憚》《假裝思考》都是她對生活的領悟。

N=Newstar

L=林采宜

N:跟我們分享一下您在國泰君安的6年時光?

L: 我在國泰君安主要做的是大類資產配置和中長期宏觀研究, 這個領域此前在國內是個空白。

國內外券商在研究體系上有重大差別。 國外券商比如瑞銀有不同層面的業務, 有針對證券在二級市場的買賣, 有強大的理財研究幫富人打理財務, 還有給投行做的行業深度研究。 而國內做得最多的就是針對二級市場的證券研究, 瘋狂推薦股票債券。

所以我到國泰君安, 組建了業內獨樹一幟的團隊, 著手做高端客戶的財富管理業務。 我針對理財型客戶和企業客戶比如保險公司, 在戰略層面對公司資產做決策。 和賣方分析師不同, 我的投資建議是針對所有領域, 畢竟不能把錢都丟到股市裡去。 所以之前外界傳聞都是瞎說的, 國泰君安的兩個宏觀團隊定位不一樣, 做的事情也不同。

N:對於您的工作成果還滿意嗎?

L: 我挺滿意的。 我做了一塊目前沒人做的事情出來, 而且這塊是客戶有迫切需求的。 在商業銀行和私人銀行等客戶裡, 我的成果挺受用的。 海外買房去哪裡買, 資產怎麼分配, 配點美元還是黃金, 證券分析員不會回答這些。 但現在中產對這個有迫切的需求, 這是中產階級和富豪的焦慮, 是我這個團隊要解決的。

N:您對今年在多個場合發表過房價見頂的觀點, 並不看好樓市?

L: 我是看空房地產的。 房地產週期是18-20年, 不像股票, 所以房地產頂部時間可以是1-2年, 但下跌後可以跌很多年。 我覺得這段調整期可以是5至8年。 (那股市呢?)股市是跟著宏觀經濟週期的, 結構性的機會永遠都在。 每次經濟調整期, 總有新生的行業、代表未來的行業會崛起的。

整個宏觀經濟目前來看不支 持一些大牛市, 但機會還是在。

N:針對70、80後為代表的新中產階級, 您有什麼投資建議?

L: 資產在百萬級別的話, 投資效果最好的就是投資自我, 提高自己的教育水準, 增加自己的見識, 多讀書多旅行, 多嘗試不同的行業, 充分挖掘自己的個人潛力。 因為你還年輕, 提高自己將來賺錢的能力比較重要, 未來帶來的回報會是最大的。 如果年紀很大了還只有百萬級資產, 那最保險的就是投現金類資產, 因為虧不起。

N:作為一個女性在經濟學領域是不是壓力很大?

L: 沒有壓力。 我不認為女人和男人智商上有太大的差別, 只是個體之間思維模式上有些不同。 但我的思維模式挺男性化的,

我和女人之間的差別遠遠大於和男人之間的差別。 我是個很理性的人。 而男人也有很感性的, 比如文學家、藝術家。

N:你寫了很多文化隨筆, 當中沒有感性的成分?

L: 我的文化隨筆從頭到尾都是理性的邏輯和思考, 最吸引人的不是美的文字, 而是思想。 作家和人文學者的區別在於, 前者寫的是對生活的自我感受, 比如今天去菜場看到帥哥好有感覺, 但我寫的不是感受而是思考。 我和龍應台一樣, 用理性的思維, 不僅僅觀察財經領域的經濟現象, 同時去觀察社會生活。 我寫愛情也是理性的思維, 比如我認為女性優秀嫁不出去是個偽概念, 你可能很優秀, 但你嫁不出去肯定不是這個原因。

N:為什麼熱愛文學?

L: 與生俱來, 12歲以前你所接觸的東西會塑造你的品味, 除了審美還有口味。我父母家境好,文化修養很高,我從小耳融目染。父親有很多藏書,我就經常看書,對儒家、道家、古代文學比較興趣。從小生長的環境,決定了我是個很精緻的人,我對生活很講究,低俗的東西看不下去。

N: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還堅持寫作?

L: 我只是把你們在咖啡館喝東西、用微信聊天的時間拿來寫作。我不逛街、不閒聊,也不追劇。我的審美比較挑剔,接受不了現在人們消磨時間的娛樂方式。大量連續劇我都看不下去,很多人跟我推薦《人民的名義》,我看了半小時就關掉了。現在很多娛樂活動都在培養一些低智商人群,不用思考,有藝術欣賞價值、能給思考的有幾部?我能接受的就是看看書寫點東西。

N:那您喜歡看什麼樣的影視劇?

L: 我喜歡的是有思考意義的電影。比如《大衛·戈爾的一生》的主人公致力於廢除死刑卻被冤殺,這是有社會意義的。丹麥片《狩獵》,講的是你認為的真相並不是真相,代表了一種社會心理,很深刻。

N:如何看待時尚潮流?

L: 時尚潮流在每個時代都有。有一種人能體會時尚潮流背後的審美價值,把它吸收在自己打扮、生活方式中,這就是時尚的人。還有一種人完全被時尚左右,流行什麼就穿什麼,那就只是趕時髦的人,時尚對她來說就是陷阱。統治這個社會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政治、宗教的方式,另一種就是時尚、流行。其實時尚就是一種宗教,以流行的方式來綁架很多人,過於追求時尚的人都像是得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別人怎樣我跟著怎麼來,沒有自我,不會獨立思考。只有創造時尚引導潮流的人才是有腦子的。

除了審美還有口味。我父母家境好,文化修養很高,我從小耳融目染。父親有很多藏書,我就經常看書,對儒家、道家、古代文學比較興趣。從小生長的環境,決定了我是個很精緻的人,我對生活很講究,低俗的東西看不下去。

N: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還堅持寫作?

L: 我只是把你們在咖啡館喝東西、用微信聊天的時間拿來寫作。我不逛街、不閒聊,也不追劇。我的審美比較挑剔,接受不了現在人們消磨時間的娛樂方式。大量連續劇我都看不下去,很多人跟我推薦《人民的名義》,我看了半小時就關掉了。現在很多娛樂活動都在培養一些低智商人群,不用思考,有藝術欣賞價值、能給思考的有幾部?我能接受的就是看看書寫點東西。

N:那您喜歡看什麼樣的影視劇?

L: 我喜歡的是有思考意義的電影。比如《大衛·戈爾的一生》的主人公致力於廢除死刑卻被冤殺,這是有社會意義的。丹麥片《狩獵》,講的是你認為的真相並不是真相,代表了一種社會心理,很深刻。

N:如何看待時尚潮流?

L: 時尚潮流在每個時代都有。有一種人能體會時尚潮流背後的審美價值,把它吸收在自己打扮、生活方式中,這就是時尚的人。還有一種人完全被時尚左右,流行什麼就穿什麼,那就只是趕時髦的人,時尚對她來說就是陷阱。統治這個社會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政治、宗教的方式,另一種就是時尚、流行。其實時尚就是一種宗教,以流行的方式來綁架很多人,過於追求時尚的人都像是得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別人怎樣我跟著怎麼來,沒有自我,不會獨立思考。只有創造時尚引導潮流的人才是有腦子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