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追蹤一個公僕的靈魂——讀《我的父親王壽臣》

2006年,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父親王壽臣》面世。 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文學作品, 也不具備暢銷與炒作的一切條件, 甚至書中的小標題看上去都有些過於工作化, 不像是一本精緻的人物傳記。 但靜心讀下去, 卻從字裡行間看到一種深情和一股正氣。 如今十一年過去了, 這本書仍然歷久彌新。

人民公僕王壽臣清正廉潔, 不准“下海”的愛女沾他一絲光;共產黨員王壽臣剛直不阿, 寧願關“牛棚”也不與造反派做“交易”;領導幹部王壽臣求真務實, 帶隊去大寨參觀時, 竟當眾質疑大寨是“靠大批促大幹發展起來的?”繼而被再次打倒;軍墾赤子王壽臣苛待自己,

情系蒼生, 職務已是兵團領導, 還40年如一日住在五家渠一套破舊的小平房裡過著極簡樸的生活, 卻大把拿自己的錢資助無數貧困者;男子漢王壽臣一輩子都愛著妻子, 卻為這深愛孑然一身52年……

書的內容殷實豐厚、情感質樸動人。 孟丁山先生的《追蹤一個公僕的靈魂》, 是對這本書最好的詮釋。

—— 董紅編輯按

作者/孟丁山

一部從女兒的視角解讀父親的長篇紀實文學《我的父親王壽臣》於2006年6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 作者卡佳又選擇在父親逝世周年祭的父親節, 在邊城烏魯木齊舉行了首發式。

“女兒的視角”“父親的周年祭”“父親節”——從獨特的眼光和刻意的安排中, 使我們呼吸到了一種濃濃的親情;呼吸到了一種人類走出叢林後發育起來的人性的溫馨;呼吸到了一部文學作品特有的情感含量和人文氣息。

讀《我的父親王壽臣》(以下簡稱《父親》), 與一位渴望解讀父親的女兒一路同行, 走進父親的心路歷程, 追蹤一個公僕的靈魂。

父親是矗立在遼遠地平線上的一座山

卡佳筆下《父親》中所描寫的父親, 1923年出生在冀中平原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15歲參加了八路軍;16歲加入共產黨;28歲擔任了團黨委書記兼政委;38歲擔任農六師師長。 十年動亂, 被打倒靠邊;58歲擔任新疆兵團副司令員兼農六師黨委書記。

65歲離休, 82歲病逝。 他的一生親身經歷了民族解放戰爭, 打敗了小日本。 親歷了人民解放戰爭, 建立了新中國。 親歷了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 親歷了改革開放, 從解決溫飽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他的一生是中華民族一部現、當代史的縮影和見證。 無需雕飾, 無需作秀, 對他的一生無論怎樣評價也不為過分。 具有大學本科學歷, 曾擔任過國企領導, 又下海自主創業的卡佳很讚賞父親的老上級, 97歲高齡的羅元發將軍給父親的題詞:“軍墾赤子, 人民公僕”, 她認為這是名符其實的, 當之無愧的。

卡佳從小就父母離異, 跟隨母親長大。 父親很愛卡佳, 親自為她取名卡佳, 是希望她象前蘇聯衛國戰爭中的女英雄卡佳一樣,

今生不要枉度年華。

父親對卡佳要求極嚴:上大學時, 假期不准從蘇州乘臥鋪回家;卡佳結婚後帶著丈夫來看父親, 不准用小車接送;卡佳自主創業, 父親約法三章, 不准借父親關係從事任何經營活動。

卡佳說:“在我的人生歷程裡, 父親離我很遙遠, 遙遠得象天邊地平線上的一座山。 我可以瞭望, 但很難走近”, “他是一個讓人難以讀懂的父親”。 2005年6月, 在經受了“永遠失去了父親”的悲痛後, 她孤獨地清理著父親的遺物, 下決心要“追思父親”“解讀父親”。 她歷時一年, 行程萬里, 深入到了父親生前戰鬥、工作和生活過的城市、農村、團場、連隊, 她流著淚傾聽了父親生前的上級、下級、戰友、同事和普通百姓的介紹和傾訴, 她發現父親不再是“只可以遠望”“很難走近”的“天邊地平線上的一座山”。 他是紮根於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沃土,吮吸著中華文明的精華發育成長起來的一個真誠的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追求完美善於成人之美的人,一個崇尚真善美、進入了人生的最高境界的人。

父親是一個求真務實寧折不彎的人

求真務實,是指一個人用科學的態度對事物的現象與本質的探求與認知。面對現實,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堅持真理,是一種做人的責任、勇氣和精神。

1957年,八一農場共青團委向黨委呈送了一份要對一名拖拉機手開除團籍、清洗出機耕隊的報告。父親帶秘書親自到機耕隊進行調查,原來是一件揭發人動機不純、調查人對當事人進行誘供逼供造成的冤假錯案。父親回到場部,對上報材料的團委書記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並要求團委向當事人賠禮道歉。他語重心長地告誡機關幹部“對人的處理,必須實事求是,慎之又慎,稍有差錯,就會傷害好人,就會給一個人造成一生的痛苦。即使事後平反,也補救不了對人家心靈的創傷”。

文化革命中父親進了牛棚,造反派頭頭找他談話,要他與舊黨委決裂,支持革命左派,就可以作為革命幹部被結合進新領導班子。父親說:“我是師黨委書記,要我和自己的黨委決裂,那是不可能的,還是送我回牛棚吧”。

作者在訪問“文革”中與父親一起被打倒的農六師趙予征政委時,他說:“我一生中有過很多經歷,一起相處共事的人也不少,唯有壽臣最難得。在困難時期能給人支持,敢說真話,實在太不容易了”。

但在當時那個年代,說真話是要擔風險並付出代價的。

1975年剛從牛棚解放出來的父親,被任命為石河子地委副書記,革命委員會第一副主任,有幸參加了在大寨召開的全國農業工作會議。會後他帶一批縣團級幹部去大寨大隊參觀學習,一位陪同的隊幹部說:“大寨人全靠自力更生,沒有要過國家一分錢”。“今天的大寨就是靠大批促大幹發展起來的”。心直口快的父親覺得他沒說實話,就不經意地隨口反問:“你們怎麼沒要國家一分錢?梯田是修出來的,還是批出來的?”她一時語塞,實難應答。

有人向上面反映了這一“新動向”,上面要求新疆清查。被查出來的父親,第二次被打倒,軟禁起來寫交待材料。直到一年後,粉碎了“四人幫”,才重新分配了工作。

對父親講真話再次獲罪,人們都說他太傻。但歷史是一個發展的概念。今人看來唐·吉訶德持長矛鬥風車固然荒唐,但他那真誠、執著、勇敢的騎士精神,畢竟營造過一個時代的輝煌。也正是講真話帶來的磨難,見證了父親求真務實,寧折不彎的人格力量。

父親是一個“尚善若水”情系蒼生的人

善,是以和諧為重要內容的中華文明中處理人際關係的倫理範疇。是做人的道德底線。“從善如流”“善待蒼生”“善待生命”都是人們對人道的呼喚和肯定。《父親》中描寫的父親,就是一個“尚善若水”“心系蒼生”的人。

1956年的一天,父親到基層檢查工作。路上碰到一輛送病號的牛車,停車親自詢問,得知是一位患突發性盲腸炎的戰士,他讓司機調轉車頭,把病人扶上吉普車,讓秘書親自送到衛生隊緊急搶救。自己步行去分場場部。秘書趕到衛生隊,找到衛生隊長,安排好病人,立即趕到分場接父親。正在分場聽彙報的父親問秘書的第一句話是“病人脫險了沒有?”並批評秘書不該沒有看到病人手術脫險就來接他。晚上,先繞道衛生隊,看到病人術後一切正常,才返回場部。

父親官居高位,但一生清貧。他身為兵團副司令員,從38歲任農六師師長、兵團副司令,到65歲退居二線,82歲病逝,一直住在五家渠一幢60年代建築的平房裡。在《父親》中是這樣描寫的:“一套老掉牙的沙發,鋪著破舊的毛巾;一張硬邦邦的木板床,連農場的職工都不用了,他卻說睡著舒服;一張陳舊的辦公桌;一把破舊的藤條椅,他說還能用,扔了可惜。牆皮脫落了,地上泛堿了,他說沒啥不好。農六師三屆領導苦口婆心地勸他搬新房,他不肯,只好趁他外出時,重新刷了牆,打了地平。”

平時在家吃飯始終是一菜一湯。下基層調研,不准搞接待,最好的飯是一盤餃子一碗湯。打開他正省級待遇的醫療卡,從未開過一粒保健藥,日常也很少看病吃藥。國家規定離休老幹部可以到內地考察療養,有人勸他出去走走,他說:“還是為國家省點錢吧!”

在為國家省錢的同時,請看卡佳筆下的父親是怎樣使用自己的錢的:

五十年代父親月工資只有二百元左右,每月總要拿出一部分資助身邊有困難的同志。“文革”後補發了一筆文革被扣的工資,聽說家鄉農村打井缺錢,拿出了一半給了高陽。西沙河發洪水,職工受災,他立刻送去一萬元幫助救災。國家給兵團級領導幹部安排了五萬元的房屋修繕費,他馬上送到共青團農場,讓分發給農場的貧困戶。他常到基層考察,遇到困難戶,多則千元,少則數百,幫助他們度過難關。他一生資助別人的錢無法計算。

一個省級幹部,為什麼這樣苛待自己,厚待蒼生,不僅使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尚善若水”“情系蒼生”的傳統美德,更使我們看到了一個共產黨員,一個領導幹部“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公僕精神。

父親是一個追求完美成人之美的人

在《父親》中,最使人動情的章節,是《聆聽媽媽如是說》中作者所講述的父親與母親相識、相愛、結婚又分手的悲情人生。

1951在新疆軍區政治部召開的全體幹部大會上,曾滌副主任動員機關幹部報名參加伊犁地區土地改革運動。

“話音剛落,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舉手要求發言。她有條不紊地陳述了聽了報告的認識與感想,要求參加土改工作。她,就是我的媽媽,一個隨八千湘女進新疆,參軍才三個月的湖南女兵周婉榮”。

父親當時是新疆軍區幹部部組織科副科長。“也許是受了媽媽的影響,他也報了名”。

在伊犁土改工作團裡,父親是分團領導,母親先是普通團員,後來擔任了村工作組組長。父親當時28歲,是年輕的團級幹部,長得很帥,工作能力很強,他成了女同志追逐的目標。有人給他介紹了一個最漂亮的文工團員,但父親還是喜歡性格開朗,作風潑辣,能寫能講,能力出眾的母親,“父親向母親求婚了”。

他們1953年8月結婚,但在階級鬥爭的第一線,沒有屬於自己的新房。沒住在一起,沒在一起吃過飯,沒在一起看過電影、散過步。一直生活在不和諧的婚姻狀態中。

“有天夜裡,媽媽找父親談了一次話,希望他能改變生活態度。沒想到作為丈夫、男人的爸爸對媽媽大加訓斥:你這是用小資產階級那一套要求我,我不會滿足你那些小資產階級的情調”。父親一直認為自己這是無產階級化的表現。

“父親對母親要求很嚴,嚴得不可理喻”。五十年代末,農場精兵簡政,機關要下放三分之二的幹部到連隊去勞動。父親在黨委會上提出要帶頭下放自己的老婆,被會議否決。六十年代初,三年困難時期,又讓母親帶著幼小多病的女兒到四分場去任副政委,整天忙碌在連隊的大田裡。對父親的“不近情理”,母親忍無可忍,于1964年提出與父親離婚。父親說:“你想用離婚逼我滿足你小資產階級的要求,永遠辦不到”。當他看到母親態度十分堅定時,才真著了急。找了許多人勸說我母親。當一切都無濟於事時,他無奈地說:“真要離那就離吧”。他們就這樣分手了。

離婚後的父親痛苦不已。他五十多年如一日,深愛著母親。文革期間自己處境很困難,還托人去打聽母親的消息。文革後母親調回長沙工作,父親還讓在內地出差的秘書轉道長沙去探望母親。五十年來,他沒有再對別的女人動過心。

父親逝世後,母親曾對卡佳說,“從表面看,你爸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人,對自己家的人從來沒有在行動上關心過,但他是一個把愛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的人。”

卡佳在《父親》中說:“我很感動母親能夠這麼公正、平靜、真誠的對待我的父親……”

但作為讀者,使我更為感動的是父親那種為了真愛,忍痛尊重了母親的選擇,給了母親自由的博大胸懷。

作者對父母聚散悲情的描寫,看起來好象是一個性格剛毅、情感內斂的北方漢子,與一個性格外向、情感豐富的湘女之間個性衝突的結果。但其實質是一個時代的要求和歷史的局限之間的衝突。如果當年沒有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時代壯舉,母親盡可以在芙蓉國裡花前月下;如果沒有時代要求駐疆部隊必須以身許國,屯墾戍邊,父親也無需西出陽關,盡可在燕趙大地頤養天年。但歷史只有真實,沒有如果。正因為父親、母親們為祖國,為民族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才造就了兵團人人性的崇高和人生的悲壯和偉大。

卡佳在《父親》的後記中說:“父親留給我的財富是自強”,沒錯。但父親的一生還告訴我們,支撐父親自強不息奮鬥終身的精神支柱,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念和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優良傳統——這就是我們所要追蹤的一個人民公僕的靈魂。(2006年6月於烏魯木齊)

他是紮根於五千年中華文明的沃土,吮吸著中華文明的精華發育成長起來的一個真誠的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追求完美善於成人之美的人,一個崇尚真善美、進入了人生的最高境界的人。

父親是一個求真務實寧折不彎的人

求真務實,是指一個人用科學的態度對事物的現象與本質的探求與認知。面對現實,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堅持真理,是一種做人的責任、勇氣和精神。

1957年,八一農場共青團委向黨委呈送了一份要對一名拖拉機手開除團籍、清洗出機耕隊的報告。父親帶秘書親自到機耕隊進行調查,原來是一件揭發人動機不純、調查人對當事人進行誘供逼供造成的冤假錯案。父親回到場部,對上報材料的團委書記進行了嚴厲的批評,並要求團委向當事人賠禮道歉。他語重心長地告誡機關幹部“對人的處理,必須實事求是,慎之又慎,稍有差錯,就會傷害好人,就會給一個人造成一生的痛苦。即使事後平反,也補救不了對人家心靈的創傷”。

文化革命中父親進了牛棚,造反派頭頭找他談話,要他與舊黨委決裂,支持革命左派,就可以作為革命幹部被結合進新領導班子。父親說:“我是師黨委書記,要我和自己的黨委決裂,那是不可能的,還是送我回牛棚吧”。

作者在訪問“文革”中與父親一起被打倒的農六師趙予征政委時,他說:“我一生中有過很多經歷,一起相處共事的人也不少,唯有壽臣最難得。在困難時期能給人支持,敢說真話,實在太不容易了”。

但在當時那個年代,說真話是要擔風險並付出代價的。

1975年剛從牛棚解放出來的父親,被任命為石河子地委副書記,革命委員會第一副主任,有幸參加了在大寨召開的全國農業工作會議。會後他帶一批縣團級幹部去大寨大隊參觀學習,一位陪同的隊幹部說:“大寨人全靠自力更生,沒有要過國家一分錢”。“今天的大寨就是靠大批促大幹發展起來的”。心直口快的父親覺得他沒說實話,就不經意地隨口反問:“你們怎麼沒要國家一分錢?梯田是修出來的,還是批出來的?”她一時語塞,實難應答。

有人向上面反映了這一“新動向”,上面要求新疆清查。被查出來的父親,第二次被打倒,軟禁起來寫交待材料。直到一年後,粉碎了“四人幫”,才重新分配了工作。

對父親講真話再次獲罪,人們都說他太傻。但歷史是一個發展的概念。今人看來唐·吉訶德持長矛鬥風車固然荒唐,但他那真誠、執著、勇敢的騎士精神,畢竟營造過一個時代的輝煌。也正是講真話帶來的磨難,見證了父親求真務實,寧折不彎的人格力量。

父親是一個“尚善若水”情系蒼生的人

善,是以和諧為重要內容的中華文明中處理人際關係的倫理範疇。是做人的道德底線。“從善如流”“善待蒼生”“善待生命”都是人們對人道的呼喚和肯定。《父親》中描寫的父親,就是一個“尚善若水”“心系蒼生”的人。

1956年的一天,父親到基層檢查工作。路上碰到一輛送病號的牛車,停車親自詢問,得知是一位患突發性盲腸炎的戰士,他讓司機調轉車頭,把病人扶上吉普車,讓秘書親自送到衛生隊緊急搶救。自己步行去分場場部。秘書趕到衛生隊,找到衛生隊長,安排好病人,立即趕到分場接父親。正在分場聽彙報的父親問秘書的第一句話是“病人脫險了沒有?”並批評秘書不該沒有看到病人手術脫險就來接他。晚上,先繞道衛生隊,看到病人術後一切正常,才返回場部。

父親官居高位,但一生清貧。他身為兵團副司令員,從38歲任農六師師長、兵團副司令,到65歲退居二線,82歲病逝,一直住在五家渠一幢60年代建築的平房裡。在《父親》中是這樣描寫的:“一套老掉牙的沙發,鋪著破舊的毛巾;一張硬邦邦的木板床,連農場的職工都不用了,他卻說睡著舒服;一張陳舊的辦公桌;一把破舊的藤條椅,他說還能用,扔了可惜。牆皮脫落了,地上泛堿了,他說沒啥不好。農六師三屆領導苦口婆心地勸他搬新房,他不肯,只好趁他外出時,重新刷了牆,打了地平。”

平時在家吃飯始終是一菜一湯。下基層調研,不准搞接待,最好的飯是一盤餃子一碗湯。打開他正省級待遇的醫療卡,從未開過一粒保健藥,日常也很少看病吃藥。國家規定離休老幹部可以到內地考察療養,有人勸他出去走走,他說:“還是為國家省點錢吧!”

在為國家省錢的同時,請看卡佳筆下的父親是怎樣使用自己的錢的:

五十年代父親月工資只有二百元左右,每月總要拿出一部分資助身邊有困難的同志。“文革”後補發了一筆文革被扣的工資,聽說家鄉農村打井缺錢,拿出了一半給了高陽。西沙河發洪水,職工受災,他立刻送去一萬元幫助救災。國家給兵團級領導幹部安排了五萬元的房屋修繕費,他馬上送到共青團農場,讓分發給農場的貧困戶。他常到基層考察,遇到困難戶,多則千元,少則數百,幫助他們度過難關。他一生資助別人的錢無法計算。

一個省級幹部,為什麼這樣苛待自己,厚待蒼生,不僅使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尚善若水”“情系蒼生”的傳統美德,更使我們看到了一個共產黨員,一個領導幹部“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公僕精神。

父親是一個追求完美成人之美的人

在《父親》中,最使人動情的章節,是《聆聽媽媽如是說》中作者所講述的父親與母親相識、相愛、結婚又分手的悲情人生。

1951在新疆軍區政治部召開的全體幹部大會上,曾滌副主任動員機關幹部報名參加伊犁地區土地改革運動。

“話音剛落,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舉手要求發言。她有條不紊地陳述了聽了報告的認識與感想,要求參加土改工作。她,就是我的媽媽,一個隨八千湘女進新疆,參軍才三個月的湖南女兵周婉榮”。

父親當時是新疆軍區幹部部組織科副科長。“也許是受了媽媽的影響,他也報了名”。

在伊犁土改工作團裡,父親是分團領導,母親先是普通團員,後來擔任了村工作組組長。父親當時28歲,是年輕的團級幹部,長得很帥,工作能力很強,他成了女同志追逐的目標。有人給他介紹了一個最漂亮的文工團員,但父親還是喜歡性格開朗,作風潑辣,能寫能講,能力出眾的母親,“父親向母親求婚了”。

他們1953年8月結婚,但在階級鬥爭的第一線,沒有屬於自己的新房。沒住在一起,沒在一起吃過飯,沒在一起看過電影、散過步。一直生活在不和諧的婚姻狀態中。

“有天夜裡,媽媽找父親談了一次話,希望他能改變生活態度。沒想到作為丈夫、男人的爸爸對媽媽大加訓斥:你這是用小資產階級那一套要求我,我不會滿足你那些小資產階級的情調”。父親一直認為自己這是無產階級化的表現。

“父親對母親要求很嚴,嚴得不可理喻”。五十年代末,農場精兵簡政,機關要下放三分之二的幹部到連隊去勞動。父親在黨委會上提出要帶頭下放自己的老婆,被會議否決。六十年代初,三年困難時期,又讓母親帶著幼小多病的女兒到四分場去任副政委,整天忙碌在連隊的大田裡。對父親的“不近情理”,母親忍無可忍,于1964年提出與父親離婚。父親說:“你想用離婚逼我滿足你小資產階級的要求,永遠辦不到”。當他看到母親態度十分堅定時,才真著了急。找了許多人勸說我母親。當一切都無濟於事時,他無奈地說:“真要離那就離吧”。他們就這樣分手了。

離婚後的父親痛苦不已。他五十多年如一日,深愛著母親。文革期間自己處境很困難,還托人去打聽母親的消息。文革後母親調回長沙工作,父親還讓在內地出差的秘書轉道長沙去探望母親。五十年來,他沒有再對別的女人動過心。

父親逝世後,母親曾對卡佳說,“從表面看,你爸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人,對自己家的人從來沒有在行動上關心過,但他是一個把愛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的人。”

卡佳在《父親》中說:“我很感動母親能夠這麼公正、平靜、真誠的對待我的父親……”

但作為讀者,使我更為感動的是父親那種為了真愛,忍痛尊重了母親的選擇,給了母親自由的博大胸懷。

作者對父母聚散悲情的描寫,看起來好象是一個性格剛毅、情感內斂的北方漢子,與一個性格外向、情感豐富的湘女之間個性衝突的結果。但其實質是一個時代的要求和歷史的局限之間的衝突。如果當年沒有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時代壯舉,母親盡可以在芙蓉國裡花前月下;如果沒有時代要求駐疆部隊必須以身許國,屯墾戍邊,父親也無需西出陽關,盡可在燕趙大地頤養天年。但歷史只有真實,沒有如果。正因為父親、母親們為祖國,為民族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才造就了兵團人人性的崇高和人生的悲壯和偉大。

卡佳在《父親》的後記中說:“父親留給我的財富是自強”,沒錯。但父親的一生還告訴我們,支撐父親自強不息奮鬥終身的精神支柱,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念和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優良傳統——這就是我們所要追蹤的一個人民公僕的靈魂。(2006年6月於烏魯木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