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記住!這6個不經意的動作對嬰兒傷害不可挽回!

哭鬧是嬰兒與生俱來的本能, 而對於許多新手爸媽來說, 很習慣用搖晃的方式來安撫, 但有時候沒有找到嬰兒哭鬧的原因,

再怎麼搖晃也沒有用, 而更劇烈的搖晃反而會讓嬰兒的腦受到損傷、癱瘓, 甚至死亡。

所謂“嬰兒搖晃症候群”是指施加于嬰幼兒頭部劇烈並且快速來回搖晃所產生的結果, 這種病例主要集中在三到八個月大的新生兒時期, 而發生年齡範圍則是從新生兒到四歲之間。

高雄市有一名九個月大的男嬰因為不斷嘔吐、昏睡, 被診斷腦出血, 視力也受到損害, 而經過調查, 可能是生父騎機車載送男嬰前往保母家時, 路況顛簸再加上背巾的支持力不佳, 導致男嬰的頭部過度晃動, 造成“嬰兒搖晃症”。

根據《TVBS新聞網》, 社會局擔心此為虐嬰案件而介入調查, 而男嬰的父親表明自己沒有虐待兒子, 不過男嬰還是被帶往社會局安置, 目前手術順利,

受損的視力也在恢復當中。

因為小嬰兒的頸部較為柔軟、支撐力較差, 所以在抱小孩的時候常常會被提醒要注意頭頸部, 不能讓他沒有可以靠著或支撐的地方, 另外, 嬰兒的腦部水分含量較高, 被搖晃時, 腦部相對來說更容易受到壓迫。

不要以為自己只是在哄寶寶開心, 嬰兒搖晃症候群是被視為兒童虐待的, 雖然許多保母或家長都是無心之過, 但如果造成嬰兒昏迷癱瘓, 甚至死亡, 還是會被判業務過失致重傷害罪、過失致死罪等罪嫌, 除了判處刑期之外, 也有可能要為此進行賠償。

有六件事情不能對嬰兒做, 分別是:

前後來回晃動

玩類似“飛高高”的拋接

打嬰兒耳光或是使他頭部撞擊硬物

把嬰兒抱著翻滾或是放在肩膀上

把嬰兒抱著快速旋轉

抱嬰兒起床時沒有支撐他的頭頸部, 使其直接往後仰。

大人的頭部約占全身的六分之一, 而嬰兒的頭部約占全身的四分之一, 所以小孩的頭部所需要支撐的重量都比大人來得重, 劇烈搖晃、拋接等動作都會讓本來就像豆腐一樣的腦因受到牽扯而破裂,

不僅腦內的神經線會被扯斷, 視神經也會因此受損, 導致失明。

所以家裡在面對新生兒時, 除了耐心找到他們哭鬧的原因之外, 也可以請教一些比較有育兒經驗的人或是醫生, 至於想和孩子玩旋轉遊戲或是拋接, 最好還是等到年紀大一點, 頸部肌肉比較穩固之後會比較適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