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向A股發起衝擊 新三板湘企轉板之路

2014年新三板擴容, 掛牌企業數量呈爆發式增長。 如今, 1.1萬多家新三板掛牌企業中, 不少企業向A股發起衝擊, 湖南的新三板企業亦摩拳擦掌——

新三板湘企轉板之路

製圖/張楊

記者 黃利飛

近日, 湖南九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敲鐘上市, 成功登陸創業板, 湖南新三板企業轉板上市, 由此實現零的突破。

隨著IPO提速、A股市場發展漸趨成熟, 越來越多達到A股上市標準的企業, 由新三板轉而向主機板、中小板或創業板, 發起上市衝擊。

在九典製藥之前, 全國還有34家新三板掛牌企業完成轉板上市;在其之後, 還有600多家新三板掛牌企業IPO在審, 其中包括兩家湖南企業。

有企業順利轉板, 也有企業在IPO征程中折戟。

漫長轉板路, 等待他們的, 是比新三板上市嚴格數倍的要求:業績達標、財務規範、經營有序、“三類股東”清理……

九典製藥創業板上市, 新三板湘企轉板第一股

10月10日上午9點30分, 深交所企業上市儀式現場, 隨著前方大螢幕出現“九典製藥, 14.93元, 漲幅43.97%”字樣, 九典製藥正式開啟A股資本市場之旅。

截至10月19日收盤, 九典製藥股票連續拉出8個漲停板, 股價從發行價10.37元/股, 漲至29.11元/股, 累計漲幅180.7%。

作為湖南新三板企業轉板第一股, 九典製藥刷新了當時新三板企業IPO速度紀錄。

“九典製藥2015年7月掛牌新三板時, 我們就是按照IPO的標準來輔導企業的。 ”九典製藥上市保薦代表人、西部證券投資銀行總部執行董事鄒揚說。

鄒揚介紹, 西部證券作為九典製藥上市主承銷商, 對照證監會發佈的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一系列規定, 輔助九典製藥做了大量準備工作。

如, 梳理公司歷史沿革, 明晰股權結構;確保企業獨立、經營合規,

同業競爭與關聯交易符合相關規定;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結構, 不存在資金佔用及對外擔保等情況;規範財務, 明確影響公司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的主要因素等

頗值得其他新三板擬轉板企業借鑒的, 是九典製藥在遞交IPO申請之前, 就對“三類股東”作了清理。

為了增強市場流動性, 新三板明確規定, 資產管理計畫、契約型基金和信託計畫這“三類股東”, 可以投資新三板掛牌企業;但“三類股東”是委託持股的一種表現形態, 且部分“三類股東”背後出資人眾多, 難以滿足“股權清晰”之要求, 故, 在企業IPO初審會上, 發審委或會對此著重關注, 可能降低企業過會的概率。

鄒揚說, 九典製藥“三類股東”的持股比例不高, 不到兩個月時間,

就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將一隻契約型私募基金持有的股份, 轉讓給了另一股東。

轉板後備力量強勁, 6家湘企嚴陣以待

繼九典製藥之後, 湖南新三板企業衝擊A股走在前列的, 是五新隧裝和湘佳牧業。

湖南新三板企業協會秘書長王禹平介紹, 目前, 我省新三板掛牌企業共235家, 其中五新隧裝、湘佳牧業兩家公司IPO在審;湘村股份、宇晶機器、力天高新、湘財股份4家公司, 處於上市輔導期。

五新隧裝2015年12月29日掛牌新三板, 主營隧道施工智慧裝備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 2017年6月1日向證監會提交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申請文件, 並於6月12日獲得受理。

五新隧裝董事會秘書崔連蘋告訴記者, 8月23日, 公司收到了證監會出具的回饋意見通知書,

公司及相關仲介機構將按照要求, 對相關問題逐項落實, 已經在規定的期限內, 將有關材料報送至證監會行政許可審查部門。

作為湖南省知名優質家禽養殖、屠宰、銷售全產業鏈供應商, 湘佳牧業比五新隧裝更早啟動IPO計畫, 2015年7月30日報送申請檔, 擬在中小板上市。

然而, 繼今年2月第一次申請中止IPO審查, 並於5月恢復審查後, 今年9月底, 其再一次申請中止, 此次原因系為公司出具上市法律意見書的簽字律師, 及公司審計機構簽字會計師, 雙雙發生變動。

湘佳牧業表示, 公司將在完成更換簽字律師、簽字會計師等相關程式後, 及時向證監會提交恢復審查申請。

“借力新三板, 湖南一大批創新型及科技型公司成長起來, 單從業績指標上來說,有20餘家企業初步具備A股上市條件。”王禹平說,湖南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在全國省市中排名第12位,其中長沙市掛牌企業135家,在中部6省省會城市排名第一。

財富證券提供的新三板市場研究資料顯示,湖南省新三板掛牌企業淨資產均值1.28億元,在全國省市排名第11位;營業收入均值1.72億元,排名第12位。

“儘管新三板湘企整體盈利能力在全國處中等水準,但有不少企業出類拔萃。”財富證券投資銀行管理部資深經理黃志程說。

目前已申請在新三板終止掛牌的湘村股份,2017年上半年營收2.89億元,同比增長13.95%,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035.2萬元,同比增長43.3%;去年歸屬掛牌公司股東淨利潤淨利潤為1.02億元,同比增長34.64%。

轉戰IPO,企業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新三板主要服務的中小微企業,大多不具備A股上市條件,或者確實不適宜在A股上市;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符合條件的企業多有轉板意向,並且不少已經付諸行動。”財富證券投資銀行管理部資深經理黃志程說。

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10月14日,全國合計有35家新三板企業完成轉板上市,目前還有624家新三板掛牌公司進行IPO申報。

與A股市場相比,新三板市場目前在企業估值、交投活躍度、流動性、投資人層次等方面,都有較大差別。

一位擬IPO的新三板企業的董秘坦言,公司轉而申請IPO,是因為公司發展需要更強的交投活躍度,希望得到符合公司發展水準的估值。

黃志程分析,新三板企業轉板熱情持續高漲,或與公司的投資機構有關係,投資機構想要退出,對市場的流動性要求較高;IPO排隊時間縮短,企業上市的時間成本降低,亦是吸引優質新三板企業轉板的重要原因。

廣證恒生投資諮詢公司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各月,新三板企業轉板上市的平均排隊時間逐漸縮短,1月平均排隊時間為1.8年,9月已降至0.85年。

2017年前3季度成功過會的17家新三板企業中,今年4月過會的新天藥業排隊時間最長,花費1.82年;9月底過會的藥石科技排隊時間最短,耗時僅6個多月。

記者隨機調查了10家新三板湘企,不管公司目前的業績是幾百萬元或是上千萬元,幾乎都有A股上市意願。

2015年1月30日掛牌新三板的眾益傳媒,其董秘宋翼湘告訴記者,公司一直有轉板上市的戰略規劃,但目前條件不成熟,等業績做上來再做進一步計畫。

資料顯示,2016年,眾益傳媒實現營業收入8058.97萬元,實現淨利潤716.96萬元。

“企業轉板上市,只能說是選擇了一條更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新三板在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壯大、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方面,仍然發揮著巨大作用。”王禹平表示。

王禹平介紹,2014年以來,新三板湘企累計通過股權融資約80億元,間接融資約30億元。僅今年上半年,就有29家企業完成增發,累計融資額近17億元,其中貴太太、中惠旅等6家企業的融資金額均過億,融資效果不輸IPO。

在黃志程看來,隨著證監會進一步完善市場分層的制度與辦法,掛牌企業對資本市場之路的選擇差異化,會越來越明顯。

審核嚴格,業績只是成功轉板的指標之一

越來越多新三板企業順利登陸A股,但也有企業在IPO征程中遭遇坎坷。

“業績是重要指標,這不僅僅是指淨利潤規模,而是企業需具備可持續的盈利能力。”財富證券投資銀行管理部資深經理黃志程說。

放眼成功過會的新三板企業,無一不是業績優良。

如九典製藥2014至201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66億元、2.9億元、3.76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3778.67萬元、4464.28萬元、5452.73萬元;公司10月13日修正業績預告,預計2017年1至9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00萬至4600萬元,同比變動47.98%至62.07%,發展動能強勁。

然而,企業是否最終能順利通過發審會,業績並非唯一考核指標。

今年前3季度上會的21家新三板企業中,有4家企業被否。廣證恒生投資諮詢公司將這些企業被否的原因總結為8點:會計核算、關聯關係、持續盈利、內部控制、操作規範、任職資格、規範運營、資訊披露。

成功過會的企業,無一不是經過千錘百煉後,才拿到進入A股的“門票”。

去年12月過會的廣東拓斯達,證監會回饋意見時,從企業規範等4個方面提出了47個問題,並要求公司和仲介機構在30日內逐項落實。

“新三板市場監管日益嚴格,掛牌企業作為公眾公司,在公司治理、財務規範、資訊披露、高管的資本市場意識、人才儲備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這並不代表發審委就會對新三板企業降低要求。”西部證券投資銀行總部執行董事鄒揚說。

當下,證監會強調,“對新三板掛牌企業直接轉板或開通IPO綠色通道的制度設計,需統籌市場公平與監管秩序,審慎研究推進”,新三板企業的IPO之路,與其他擬上市企業一樣,充滿考驗。

■連結

今年下半年轉板上市

新三板企業情況

佩蒂動物營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4月掛牌新三板,今年7月11日登陸創業板,成為“A股狗糧第一股”,主營寵物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去年淨利潤超8036萬元。

萬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2月掛牌新三板,今年8月31日創業板上市,主營通信與資訊化設備的研發與銷售,上市後連獲19個“一”字漲停板,現價33.97元/股。

安徽眾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6月掛牌新三板,今年9月7日在上交所上市,主營紫銅帶箔材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銀都餐飲設備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7月掛牌新三板,今年9月11日上交所上市,主導產品為廚房冰箱、陳列櫃等商用製冷設備,去年營收11.48億元,淨利潤2.42億元。

山東世紀天鴻文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9月掛牌新三板,今年9月26日登陸創業板,主營助學讀物的製作與發行,截至10月19日收盤,已連續13個交易日漲停。

單從業績指標上來說,有20餘家企業初步具備A股上市條件。”王禹平說,湖南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在全國省市中排名第12位,其中長沙市掛牌企業135家,在中部6省省會城市排名第一。

財富證券提供的新三板市場研究資料顯示,湖南省新三板掛牌企業淨資產均值1.28億元,在全國省市排名第11位;營業收入均值1.72億元,排名第12位。

“儘管新三板湘企整體盈利能力在全國處中等水準,但有不少企業出類拔萃。”財富證券投資銀行管理部資深經理黃志程說。

目前已申請在新三板終止掛牌的湘村股份,2017年上半年營收2.89億元,同比增長13.95%,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035.2萬元,同比增長43.3%;去年歸屬掛牌公司股東淨利潤淨利潤為1.02億元,同比增長34.64%。

轉戰IPO,企業選擇更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新三板主要服務的中小微企業,大多不具備A股上市條件,或者確實不適宜在A股上市;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符合條件的企業多有轉板意向,並且不少已經付諸行動。”財富證券投資銀行管理部資深經理黃志程說。

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10月14日,全國合計有35家新三板企業完成轉板上市,目前還有624家新三板掛牌公司進行IPO申報。

與A股市場相比,新三板市場目前在企業估值、交投活躍度、流動性、投資人層次等方面,都有較大差別。

一位擬IPO的新三板企業的董秘坦言,公司轉而申請IPO,是因為公司發展需要更強的交投活躍度,希望得到符合公司發展水準的估值。

黃志程分析,新三板企業轉板熱情持續高漲,或與公司的投資機構有關係,投資機構想要退出,對市場的流動性要求較高;IPO排隊時間縮短,企業上市的時間成本降低,亦是吸引優質新三板企業轉板的重要原因。

廣證恒生投資諮詢公司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各月,新三板企業轉板上市的平均排隊時間逐漸縮短,1月平均排隊時間為1.8年,9月已降至0.85年。

2017年前3季度成功過會的17家新三板企業中,今年4月過會的新天藥業排隊時間最長,花費1.82年;9月底過會的藥石科技排隊時間最短,耗時僅6個多月。

記者隨機調查了10家新三板湘企,不管公司目前的業績是幾百萬元或是上千萬元,幾乎都有A股上市意願。

2015年1月30日掛牌新三板的眾益傳媒,其董秘宋翼湘告訴記者,公司一直有轉板上市的戰略規劃,但目前條件不成熟,等業績做上來再做進一步計畫。

資料顯示,2016年,眾益傳媒實現營業收入8058.97萬元,實現淨利潤716.96萬元。

“企業轉板上市,只能說是選擇了一條更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新三板在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壯大、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方面,仍然發揮著巨大作用。”王禹平表示。

王禹平介紹,2014年以來,新三板湘企累計通過股權融資約80億元,間接融資約30億元。僅今年上半年,就有29家企業完成增發,累計融資額近17億元,其中貴太太、中惠旅等6家企業的融資金額均過億,融資效果不輸IPO。

在黃志程看來,隨著證監會進一步完善市場分層的制度與辦法,掛牌企業對資本市場之路的選擇差異化,會越來越明顯。

審核嚴格,業績只是成功轉板的指標之一

越來越多新三板企業順利登陸A股,但也有企業在IPO征程中遭遇坎坷。

“業績是重要指標,這不僅僅是指淨利潤規模,而是企業需具備可持續的盈利能力。”財富證券投資銀行管理部資深經理黃志程說。

放眼成功過會的新三板企業,無一不是業績優良。

如九典製藥2014至201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66億元、2.9億元、3.76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3778.67萬元、4464.28萬元、5452.73萬元;公司10月13日修正業績預告,預計2017年1至9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200萬至4600萬元,同比變動47.98%至62.07%,發展動能強勁。

然而,企業是否最終能順利通過發審會,業績並非唯一考核指標。

今年前3季度上會的21家新三板企業中,有4家企業被否。廣證恒生投資諮詢公司將這些企業被否的原因總結為8點:會計核算、關聯關係、持續盈利、內部控制、操作規範、任職資格、規範運營、資訊披露。

成功過會的企業,無一不是經過千錘百煉後,才拿到進入A股的“門票”。

去年12月過會的廣東拓斯達,證監會回饋意見時,從企業規範等4個方面提出了47個問題,並要求公司和仲介機構在30日內逐項落實。

“新三板市場監管日益嚴格,掛牌企業作為公眾公司,在公司治理、財務規範、資訊披露、高管的資本市場意識、人才儲備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但這並不代表發審委就會對新三板企業降低要求。”西部證券投資銀行總部執行董事鄒揚說。

當下,證監會強調,“對新三板掛牌企業直接轉板或開通IPO綠色通道的制度設計,需統籌市場公平與監管秩序,審慎研究推進”,新三板企業的IPO之路,與其他擬上市企業一樣,充滿考驗。

■連結

今年下半年轉板上市

新三板企業情況

佩蒂動物營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4月掛牌新三板,今年7月11日登陸創業板,成為“A股狗糧第一股”,主營寵物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去年淨利潤超8036萬元。

萬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2月掛牌新三板,今年8月31日創業板上市,主營通信與資訊化設備的研發與銷售,上市後連獲19個“一”字漲停板,現價33.97元/股。

安徽眾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6月掛牌新三板,今年9月7日在上交所上市,主營紫銅帶箔材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銀都餐飲設備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7月掛牌新三板,今年9月11日上交所上市,主導產品為廚房冰箱、陳列櫃等商用製冷設備,去年營收11.48億元,淨利潤2.42億元。

山東世紀天鴻文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9月掛牌新三板,今年9月26日登陸創業板,主營助學讀物的製作與發行,截至10月19日收盤,已連續13個交易日漲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