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滬港通的“實名制”意味著什麼:還記得當初那張天價罰單嗎?

A股市場實行的實名制交易, 可能在港股市場落地, 而滬港通、深港通的北向交易將率先推行。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日前出席論壇時表示,

實名制是國際發展趨勢, 香港證監會的目標是, 到2018年年中, 在和內地的互聯互通機制下推行實名制, 至於會否將實名制擴展至股票以外的其他產品, 則需要再觀察。

雖然歐達禮沒有詳細解釋何為“互聯互通機制下的實名制”, 但市場普遍認為, 這應該指的是參與滬股通和深股通交易的北向資金, 將率先實行實名制。

一旦正式推行, 未來香港投資者通過滬港通、深港通買賣A股的情況, 將可以被兩地證監會及時掌握。

不過有部分對沖基金和其他機構人士擔心, 實名制會把他們置於資訊洩露的風險之下, 使其他投資者獲知他們的交易策略。

香港現有交易制度是什麼?

實名制交易, 指的是每一個市場參與者都可以對應到真實的身份。 目前, 滬深交易所實行的是一戶一碼的託管制度, 簡單來說, 就是可以直接根據帳戶的動向找到背後下單的人。

但香港市場並非如此。

香港交易所的市場監測體系是建立在會員, 即券商的基礎上, 看到的只是券商的交易情況,

卻無法直接穿透券商看到這家券商旗下每個投資者的動作。 也正因如此, 過去港股市場每每發生需要監管層介入調查的異動時, 就會出現香港證監會前往涉事券商要求提取客戶資料的情況。

此外, 香港T+0的交易制度, 也使得香港成為對短線日內交易者頗具誘惑力的市場。

為何要推進實名制?

1、南下遊資北上炒作

隨著滬港通和深港通的開啟, 大量資金南下, 金融資本玩的花樣也越來越多。

美圖公司3月剛一登陸“深港通”就出現十個交易日暴漲80%, 隨後高位跳水約三成的戲劇性畫面。 不光是美圖公司, 同為“深港通”標的的順豐控股也一樣出現股價上躥下跳, 而這正是典型的內地活躍遊資炒作標的和炒作手法。

當時就有市場消息傳出, 稱港交所致函部分券商, 要求提交深股通由今年月初至月中買賣順豐控股的交易紀錄, 包括參與買賣的客戶資料。

一般情況下, 港交所很少向券商索取交易紀錄, 而索取深港通紀錄就更加罕見, 港交所很可能是應深交所要求才會索取資料。

對內地遊資借道深港通“搞事情”的揣測並非沒有道理。

今年年初, 證監會通報稱, 成功查處一起利用“滬港通”交易機制跨境實施操縱市場的典型案件:不法投資者唐漢博及其“唐家班”繞道香港開立證券帳戶, 借道滬股通交易機制反向操縱A股。

通過操縱“滬股通”標的股票“小商品城”, “唐家班”短短幾個月交易金額高達30億, 非法獲利4188萬。 在該案調查期間, 證監會根據其他線索, 同步查實了唐漢博等人涉嫌利用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操縱其他5只內地股票, 非法獲利近2.5億元的另一起操縱案件。

證監會對唐漢博及其“唐家班”的多位涉案當事人作出了頂格行政處罰, 罰沒款合計逾12億元。

2、港股“A股化”:投機性與波動性加大

滬港通開通已有近三年,深港通開通也將近一年。兩地股市互聯互通之後,港股的波動性與投機性進一步加大,顯然,內地投資者對香港市場的影響力更大。

最有力的證明即是香港股市也開始流行“炒概念”。以中國恒大和融創中國為首的內房股今年表現格外優異,股價累計翻了約四倍。

而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一句“北京正在考慮制定傳統燃油車禁售時間表”,當即推動比亞迪股價飆漲至歷史新高,整個9月累計上漲60%。辛國斌沒有給出具體時間表,專家也表示這更多是一種遊說行為,但炒慣了概念的資金還是不由分說的湧入比亞迪股票。

“實際上香港市場正變得更像內地,而不是反過來。”悉尼投資管理公司Maple-Brown Abbott亞洲股票分析師Howard Ho感歎道。

交銀國際研究主管洪灝也表示,今年港股大贏家都顯示出極強的動量交易特徵,這是典型的A股策略。其中部分股票漲了一倍甚至更多。這種事在香港不容易發生,但在A股市場往往發生在有故事的股票身上,它們就是概念股。

過去兩年,恒生指數的年化波動率分別為21.5%和18.5%,遠高於同期MSCI明晟全球指數的15.6%和15%的年化波動率。

今年迄今,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流入香港的資金分別達到5200億元和3150億元,而內地投資者在港股交易額中份額也在進一步擴大,9月份已經從今年前8個月的平均水準10.3%升至11.9%。

但究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還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我們拭目以待……

滬港通開通已有近三年,深港通開通也將近一年。兩地股市互聯互通之後,港股的波動性與投機性進一步加大,顯然,內地投資者對香港市場的影響力更大。

最有力的證明即是香港股市也開始流行“炒概念”。以中國恒大和融創中國為首的內房股今年表現格外優異,股價累計翻了約四倍。

而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一句“北京正在考慮制定傳統燃油車禁售時間表”,當即推動比亞迪股價飆漲至歷史新高,整個9月累計上漲60%。辛國斌沒有給出具體時間表,專家也表示這更多是一種遊說行為,但炒慣了概念的資金還是不由分說的湧入比亞迪股票。

“實際上香港市場正變得更像內地,而不是反過來。”悉尼投資管理公司Maple-Brown Abbott亞洲股票分析師Howard Ho感歎道。

交銀國際研究主管洪灝也表示,今年港股大贏家都顯示出極強的動量交易特徵,這是典型的A股策略。其中部分股票漲了一倍甚至更多。這種事在香港不容易發生,但在A股市場往往發生在有故事的股票身上,它們就是概念股。

過去兩年,恒生指數的年化波動率分別為21.5%和18.5%,遠高於同期MSCI明晟全球指數的15.6%和15%的年化波動率。

今年迄今,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流入香港的資金分別達到5200億元和3150億元,而內地投資者在港股交易額中份額也在進一步擴大,9月份已經從今年前8個月的平均水準10.3%升至11.9%。

但究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還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我們拭目以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