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僅3年半市值百億美金,趣店創業神話背後凸顯“暴力”問題

10月18日晚9點30分, 趣店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僅用3年半時間就造就市值100億美金, 從2015年的虧損2.33個億到2017年盈利9.74個億, 創造了一個互聯網創業的神話。

這家據稱是“中國最大的線上小額借款平臺”, 其中83.3%的利潤來源於向客戶收取的金融服務費。 有資訊顯示, 趣店做的是一種互聯網次級貸款/(高利息小額借貸貸)生意, 收割的是一群消費水準超出了消費能力的低收入群體。 他們普遍財商不高, 自控不行, 難以掙扎出生活的泥淖。 這也引起網路中一片道德的質疑之聲。

監測資料顯示, 截至6月30日的2017年上半年趣店總營收約為人民幣18.33億元。 其中, 融資收入約為人民幣15.27億元;銷售傭金費為人民幣2.51億元;罰金費用為人民幣0.03億元;貸款便利收入及其他費用為人民幣0.52億元。

而據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接到的使用者投訴顯示, 趣分期消費投訴主要問題為收取首付金額不退、退貨退款難、訂單取消難和商品品質差等。

上半年, 趣分期用戶投訴占互聯網金融整體投訴的2.04%, 平臺回饋率為0, 用戶滿意度較差, 排名同比下降4名。

這也是趣店遭受質疑的一個重要因素。

而該中心發佈的《2016趣分期用戶格式條款審查報告》審查結果顯示, 趣分期存在免除自身對用戶主體身份的審查認證義務、單方濫用協議條款變更修改權利、豁免自身資訊安全保障義務、濫用終(中)止服務的權利、收集與使用使用者資訊違反合法正當和必要性原則、未盡到相關資訊審核監控義務、濫用解釋格式條款的權利等問題。 對於條款變更修改、合同條件等均是霸王條款。

對此, 有律師表示, “趣店”暴力背後暴露出整個行業的問題。


首先, 趣店起家的現金貸、校園貸在近年來一次次挑戰公眾的神經, “裸條”、“自殺”、“暴力”、“高利貸”等聳人聽聞的關鍵字背後都是一個個血淋淋的案例, 當鮮活的生命來成就行業的暴利時, 不時需要承受道德的拷問, 三觀是個大問題, 行業的龍頭趣店更是不可回避, 是非曲直,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評判。

其次, 監管部門正在全面的啟動, 行業正處在清理整頓的風暴前夕, 是否合規是否合法, 如何監管如何整頓, 這一切都是趣店們不可逾越的界限, 遊走在灰色地帶能夠每一次都踩著紅線, 尋求監管縫隙, 攥起最大的監管空白, 無盡的紅利, 能否成功經受監管, 不僅僅是趣店, 更是每一個通過監管縫隙牟利者的終極審判。

再者, 當金融遇到科技, 金融遇到互聯網, 就如魔力般, 將故事昇華, 資本估值的神話傳說, 難道大多數的A股公司都不如趣店般有價值嗎?傳統銀行們更是被秒殺?為什麼是趣店, 為什麼這種模式能夠在短期內爆發增長, 暴利背後的合理性, 融資成本, 金融監管, 行業轉型, 新時代的變遷, 值得思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