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明代吳偉《武陵春圖》堪稱一代名作,餘音至今繞梁

武陵春圖

明代 吳偉

紙本, 設色

縱:27.5釐米 橫:93.9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此圖作者吳偉(1459—1508), 17歲時闖蕩南京, 受到成國公朱儀賞識。 朱儀驚呼吳偉為小仙人,

從此, 吳偉便以“小仙”為號。 其人物畫宗吳道子、李公麟, 以秀勁見長。 此幅便是吳偉晚期白描畫中的精品。

畫上無名款。 鈐“小仙”“次翁”二印。 後有洞涇居士題二行“武陵已矣, 不復作矣。 傅子之字, 殆有趨於思乎。 太息太息。 洞涇居士頓首。 ”

洞涇居士不可考,

疑為清代文人。

此圖後附吳偉同時代的金陵著名文士兼畫家徐霖所作《武陵春傳》, 從這篇文字可知, 武陵春是當時江南名妓, 原名齊慧真, 自幼喜讀書, 能詩, 且能譜曲。 她與傅生相愛五年, 後傅生獲罪被徙, 慧真傾其資財營救不得, 竟憂鬱哀傷成疾而逝。 徐霖寫小傳歌頌她, 吳偉便據此畫了這幅畫。

徐霖所作《武陵春傳》

妓女齊慧真者, 號武陵春。 自少喜讀書, 能短吟五七言絕句, 鼓琴自能譜調。 過客不以箏琶取憐, 客有強其歌者, 歌宋詩餘數闋酬之, 客莫之解, 多不樂。 真自嗟曰:“墮落業境豈儂本心也。 ”與江南傅生往來最密, 生警敏, 亦善吟。 締好者五載, 生偶以詿誤出戍廣西, 真竭其幣貲拯之, 不得。 每寄書, 輒以死許。 生從戍, 真憂惋成疾, 不數月遂死。 所存有珠璣囊雞肋集傳於人間。 端居生曰:武陵春一娼家女流, 狎客其分內事也。 工文翰已為奇絕, 而必擇所合者委之, 此殆有所見歟。 既得其人, 遂以死相守, 其用情亦當矣, 假使其初不失身焉, 安知其不可以鐘李哥哥之跡乎?

說起徐霖,

此人也是一代文人中的奇才。

他6歲喪父, 隨兄居南京, 7歲能詩, 時稱奇童。 善書法, 9歲即能寫大字。 14歲中秀才, 隨即被誣告革去。 於是致力於書畫和戲曲創作。 正楷出入歐陽詢、顏真卿之間, 擘窠大字學朱晦翁, 幾可亂真。 後又喜摹趙孟頫, 而筆力遒勁, 結構端謹, 自成一家。 尤精篆字, 造詣極深。 當時號稱 “篆聖”的李東陽和喬宇, 見徐霖所書篆字, 皆自歎不及, 推為“當代第一”。 遠及朝鮮、日本, 皆爭購其墨蹟, 視為至寶。 所書《千字文卷》(分草、楷、篆三幅, 現藏故宮博物院), 字形玉潤可愛, 筆力勁麗蒼古, 神采燦然。 又精繪事, 與沈周友善。 所作山水、花卉, 皆奕奕有致。 傳世作品有《菊石野兔圖》(現藏故宮博物院)、《初日蟠桃圖》。

吳偉與沈周、文徵明、祝允明、徐霖等皆有交往,

是一個圈子裡的人, 留此《武陵春圖》為後人唏噓, 實在是造化使然。 此圖細讀, 頗耐尋味。

表面看, 此圖既有琴書筆墨, 也有盆景石桌, 頗有讀書人意境, 因此一般讀畫者以為, 此圖在於展示武陵春不同於俗世的高素質, 可是再細讀便會發現:盆景雖有梅, 卻為病梅, 稀疏寥落, 生機黯然, 且原本兩盆的盆景, 如今只餘其一, 旁側已空, 這與此刻對景獨憐的武陵春恍如照鏡一般;書在匣內, 女主人已無心去翻, 雖然那是她的才情所在, 也是她與所愛之人的紅線所系;琴已無弦, 只是用來撐拄女主人的肘墊;此刻女主人的全部心思, 都在手中之物上——一冊卷軸, 這卷軸又是什麼呢?我們看石桌之上, 筆蓋尚且旁置, 顯然主人剛剛使用過筆墨, 因此女主人手中的不是別物,而是錦書一封。錦書是女主人的唯一期冀,那裡面寫著她給所愛之人的話,是關於情感的生死所托……

在這樣的中國畫面前,我們震驚了。吳偉用淡淡的筆墨,為我們濃墨重彩地表現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愛情故事,展現了一位為愛情執著至極的女性形象。這樣的作品,放在全世界的文化背景中,都是具有強大震撼力的頂尖之作。當我們在《蒙娜麗莎》面前心懷敬畏時,我們也應該回頭重新審視一下中國人自己曾經的藝術風範。

再讓我們欣賞一下這幅畫現存的全卷面貌——

此圖引首近代溥儒書:“武陵春色,大千先生命題。溥儒。”鈐“舊王孫”“溥儒之印”印二方。鈐張大千“不負古人告後人”“大千好夢”等鑒藏印共六方。後幅有明徐霖書“武陵春傳”,近、當代葉恭綽、吳湖帆、向迪宗、羅惇暖、顧飛、溥儒、吳定山、謝稚柳等十家題記。共鈐印三十六方。

因此女主人手中的不是別物,而是錦書一封。錦書是女主人的唯一期冀,那裡面寫著她給所愛之人的話,是關於情感的生死所托……

在這樣的中國畫面前,我們震驚了。吳偉用淡淡的筆墨,為我們濃墨重彩地表現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愛情故事,展現了一位為愛情執著至極的女性形象。這樣的作品,放在全世界的文化背景中,都是具有強大震撼力的頂尖之作。當我們在《蒙娜麗莎》面前心懷敬畏時,我們也應該回頭重新審視一下中國人自己曾經的藝術風範。

再讓我們欣賞一下這幅畫現存的全卷面貌——

此圖引首近代溥儒書:“武陵春色,大千先生命題。溥儒。”鈐“舊王孫”“溥儒之印”印二方。鈐張大千“不負古人告後人”“大千好夢”等鑒藏印共六方。後幅有明徐霖書“武陵春傳”,近、當代葉恭綽、吳湖帆、向迪宗、羅惇暖、顧飛、溥儒、吳定山、謝稚柳等十家題記。共鈐印三十六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