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周全球公司十大要聞:美國科技巨頭在印度遭遇中國同行阻擊

上周, 韓國三星電子發佈了寄託巨大希望的新款手機S8, 騰訊成為特斯拉第五大股東。 不過, 華為卻公佈了不大樂觀的年報, 日本東芝旗下核電公司西屋電氣也終於宣佈破產保護。 企業並購方面, 歐盟批准了陶氏和杜邦的合併, 否決了德交所和倫交所的合併。

01 ▎三星寄望Galaxy S8帶來“新開始”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3月29日在紐約林肯中心舉行新旗艦手機Galaxy S8發佈會。 S8系列採用超大屏占比, 新增語音辨識AI助手Bixby, 搭載指紋、虹膜、人臉識別感測器。 Galaxy S8 Plus的功能與Galaxy S8相同, 螢幕和電池容量更大。 在推介S8最新創意的同時, 三星還主動提到了去年Note 7手機數十億美元的召回。 該公司表示, S8經受了帶有八重電池安全檢測的三星“史上最嚴安全檢測”。

簡評:三星寄希望於發佈新的Galaxy S8智慧手機, 為近期遭遇一連串危機的公司本身帶來一個“新開始”。 去年經歷Note7失利的三星能否憑藉S8挽回顏面受到關注。

02 ▎華為2016年淨利潤僅微增

中國通訊設備暨智慧手機製造商華為(Huawei)表示﹐2016年受利潤率下降及在消費者業務中投入更多資金影響﹐其利潤增長有所放緩。 華為2016年全年淨利潤微增0.4%, 至人民幣371億元, 2015年淨利潤為人民幣369億元。 收入攀升32%, 至人民幣5,216億元, 旗下三大業務部門均實現增長。

包括智慧手機業務的消費者業務部門收入增長44%, 至人民幣1,798億元, 在總收入中的占比超過三分之一。 2016年華為智慧手機發貨量超過1.39億部。

簡評:儘管華為2016年營收增長了30%多, 但淨利增幅為2011年以來最小。 華為也表示, 2017年運營商業務增長率將放緩, 未來的淨利潤率目標為7%。 這也表明華為這種特大企業或將遭遇發展瓶頸。

03 ▎美國科技巨頭在印度遇中國同行阻擊

中國科技巨頭正向其印度本土競爭對手投入數十億美元資金, 並帶來了相關業務經驗。 電商巨頭阿裡巴巴、社交媒體巨頭騰訊控股和叫車應用滴滴出行等中國科技巨擘加入了對印度新互聯網用戶的爭奪。 中國科技公司2015年和2016年對印度初創公司總投資32億美元, 是同期美國公司對印度初創公司14億美元投資額的兩倍多。 印度本土初創公司在中國科技公司的幫助下奮起直追, 與亞馬遜、Facebook、優步等美國巨頭相抗。

簡評:近年來美國多家互聯網巨頭都在印度宣佈了雄心勃勃的計畫, 並迅速擴張業務,

稱之為最後一批未開發的大型互聯網經濟。 這些美國公司本打算利用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在印度市場佔據主導地位, 不料卻遭遇了中國對手的阻力。

04 ▎軟銀千億基金或投資滴滴60億美元

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就向中國滴滴出行(Didi Chuxing Technology Co.,)投資約60億美元與後者進行了接觸, 這一投資旨在幫助這家網約車公司發展無人駕駛技術。其中大部分投資可能會來自於軟銀計畫成立的規模1,000億美元的Vision Fund。與騰訊控股、阿裡巴巴集團和百度一樣,軟銀一直在尋求收購網約車應用企業的股份。這家日本集團去年牽頭對總部位於新加坡的Grab進行了一輪總額為7.5億美元的融資。

簡評:軟銀此前已經是滴滴出行的投資者。不過,眼下投資滴滴出行已經算不上一個特別創新的舉措,這凸顯出軟銀管理的這只千億美元基金想找到非常好的目標也很難。因此,也不得不投資于一些眾說周知的獨角獸企業。

05 ▎騰訊成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東

據特斯拉提交美國證交會的檔,中國騰訊已持有特斯拉5%的股份,成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東。騰訊本次持股為非積極持股,這意味著騰訊目前尚不會主動介入特斯拉的運營。騰訊以特斯拉3月17日定向增發和公開市場收購的方式獲得這些股份。目前特斯拉前四大股東分別是CEO馬斯克持股21%,基金巨頭富達(Fidelity)持股14%,獨立資產管理公司Baillie Gifford持股8.2%,機構普信(T. Rowe Price)為7.3%。

簡評:馬斯克歡迎科技巨頭騰訊成為特斯拉的投資者和顧問,暗示未來兩家公司之間的關係可能進一步深化。這家矽谷電動汽車製造商在中國獲得了一個重要的潛在合作夥伴,騰訊可對特斯拉在華建立製造業務起到輔助作用。

06 ▎SpaceX發射衛星成功使用回收助推器

企業家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公司在一次高標準商業發射任務中成功使用了一枚回收助推器。該公司管理層預計翻新後的火箭和飛船將會頻繁升空,本次發射成功為這一目標鋪平道路。SpaceX通過一枚重複使用的助推器將一顆商業衛星送入軌道,這在改造企業和政府未來幾年進入太空的方式方面跨過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簡評:本次成功發射這標誌著SpaceX取得了期待已久的一項成就,這一史無前例的壯舉也極大提振了商業航太行業。

07 ▎核電公司西屋電氣申請破產保護

日本東芝(Toshiba)表示,旗下美國西屋電氣(Westinghouse Electric)截至12月底共有負債98億美元,該業務已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東芝稱,到本月底為止,西屋電氣將不會出現在該公司的合併報表中。東芝稱,其自身本財年的淨虧損可能達到1萬億日元(90億美元),這將創下日本國內國內製造業迄今為止的最大虧損額。西屋電氣表示,將制定一項重組方案,從而在重組後成為一家更強大的公司,繼續在全球核電技術擔當領導者。

簡評:審計方普華永道對於東芝截至2016年3月財年的財報有疑問,東芝可能將第三次無法按時公佈季度財報,迫使該公司再次請求延期,或者可能被東京證券交易所(TSE)摘牌。

08 ▎陶氏和杜邦合併案獲歐盟有條件批准

陶氏化學(Dow Chemical)和杜邦(DuPont)的1300億美元合併案獲得歐盟反壟斷機構的有條件批准,條件是兩家公司同意進行大額資產出售。杜邦將出售很大一部分農藥業務,甚至包括該領域的全球研發部門。歐盟表示,資產銷售將確保該行業的競爭,並使歐洲農民和消費者受益。

簡評:作為大額資產出售的一部分,杜邦馬上與FMC Corp達成部分資產互換協定,將把旗下部分作物保護業務出售給FMC,以換取12億美元的現金和FMC的健康和營養部門。

09 ▎歐盟否決德交所和倫交所合併

歐盟反壟斷機構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正式阻止了德意志交易所(Deutsche Boerse AG)與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ondon Stock Exchange Group PLC)計畫中規模280億美元的合併,此前上述兩家公司未能提供足夠的補救措施以消除該機構的顧慮。去年3月份,德意志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達成合併協定,意在打造歐洲最大的股票交易所運營商,從而更有力地挑戰美國大型競爭對手的地位。

簡評:這起合併從最初開始就一直不被人看好,特別是在英國公投宣佈脫歐之後,幾乎就已經沒有把握能夠成功。

10 ▎複星創始人之一梁信軍辭職

複星國際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梁信軍由於“健康原因”自3月28日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及薪酬委員會委員。丁國其則同日起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及高級副總裁,理由是“為投入更多時間於家庭”。同時,兩人于辭任後不會再擔任公司任何職位。汪群斌自3月28日起調任復興國際首席執行官,執行董事陳啟宇、徐曉亮同時獲任聯席總裁。作為複星集團創始人之一的梁信軍自複星高科技於1994年11月成立起,一直擔任該公司副董事長。

簡評:這條消息在中國企業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對未來複星集團的發展恐怕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這一投資旨在幫助這家網約車公司發展無人駕駛技術。其中大部分投資可能會來自於軟銀計畫成立的規模1,000億美元的Vision Fund。與騰訊控股、阿裡巴巴集團和百度一樣,軟銀一直在尋求收購網約車應用企業的股份。這家日本集團去年牽頭對總部位於新加坡的Grab進行了一輪總額為7.5億美元的融資。

簡評:軟銀此前已經是滴滴出行的投資者。不過,眼下投資滴滴出行已經算不上一個特別創新的舉措,這凸顯出軟銀管理的這只千億美元基金想找到非常好的目標也很難。因此,也不得不投資于一些眾說周知的獨角獸企業。

05 ▎騰訊成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東

據特斯拉提交美國證交會的檔,中國騰訊已持有特斯拉5%的股份,成為特斯拉的第五大股東。騰訊本次持股為非積極持股,這意味著騰訊目前尚不會主動介入特斯拉的運營。騰訊以特斯拉3月17日定向增發和公開市場收購的方式獲得這些股份。目前特斯拉前四大股東分別是CEO馬斯克持股21%,基金巨頭富達(Fidelity)持股14%,獨立資產管理公司Baillie Gifford持股8.2%,機構普信(T. Rowe Price)為7.3%。

簡評:馬斯克歡迎科技巨頭騰訊成為特斯拉的投資者和顧問,暗示未來兩家公司之間的關係可能進一步深化。這家矽谷電動汽車製造商在中國獲得了一個重要的潛在合作夥伴,騰訊可對特斯拉在華建立製造業務起到輔助作用。

06 ▎SpaceX發射衛星成功使用回收助推器

企業家馬斯克(Elon Musk)的SpaceX公司在一次高標準商業發射任務中成功使用了一枚回收助推器。該公司管理層預計翻新後的火箭和飛船將會頻繁升空,本次發射成功為這一目標鋪平道路。SpaceX通過一枚重複使用的助推器將一顆商業衛星送入軌道,這在改造企業和政府未來幾年進入太空的方式方面跨過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簡評:本次成功發射這標誌著SpaceX取得了期待已久的一項成就,這一史無前例的壯舉也極大提振了商業航太行業。

07 ▎核電公司西屋電氣申請破產保護

日本東芝(Toshiba)表示,旗下美國西屋電氣(Westinghouse Electric)截至12月底共有負債98億美元,該業務已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東芝稱,到本月底為止,西屋電氣將不會出現在該公司的合併報表中。東芝稱,其自身本財年的淨虧損可能達到1萬億日元(90億美元),這將創下日本國內國內製造業迄今為止的最大虧損額。西屋電氣表示,將制定一項重組方案,從而在重組後成為一家更強大的公司,繼續在全球核電技術擔當領導者。

簡評:審計方普華永道對於東芝截至2016年3月財年的財報有疑問,東芝可能將第三次無法按時公佈季度財報,迫使該公司再次請求延期,或者可能被東京證券交易所(TSE)摘牌。

08 ▎陶氏和杜邦合併案獲歐盟有條件批准

陶氏化學(Dow Chemical)和杜邦(DuPont)的1300億美元合併案獲得歐盟反壟斷機構的有條件批准,條件是兩家公司同意進行大額資產出售。杜邦將出售很大一部分農藥業務,甚至包括該領域的全球研發部門。歐盟表示,資產銷售將確保該行業的競爭,並使歐洲農民和消費者受益。

簡評:作為大額資產出售的一部分,杜邦馬上與FMC Corp達成部分資產互換協定,將把旗下部分作物保護業務出售給FMC,以換取12億美元的現金和FMC的健康和營養部門。

09 ▎歐盟否決德交所和倫交所合併

歐盟反壟斷機構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正式阻止了德意志交易所(Deutsche Boerse AG)與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London Stock Exchange Group PLC)計畫中規模280億美元的合併,此前上述兩家公司未能提供足夠的補救措施以消除該機構的顧慮。去年3月份,德意志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達成合併協定,意在打造歐洲最大的股票交易所運營商,從而更有力地挑戰美國大型競爭對手的地位。

簡評:這起合併從最初開始就一直不被人看好,特別是在英國公投宣佈脫歐之後,幾乎就已經沒有把握能夠成功。

10 ▎複星創始人之一梁信軍辭職

複星國際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梁信軍由於“健康原因”自3月28日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副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及薪酬委員會委員。丁國其則同日起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及高級副總裁,理由是“為投入更多時間於家庭”。同時,兩人于辭任後不會再擔任公司任何職位。汪群斌自3月28日起調任復興國際首席執行官,執行董事陳啟宇、徐曉亮同時獲任聯席總裁。作為複星集團創始人之一的梁信軍自複星高科技於1994年11月成立起,一直擔任該公司副董事長。

簡評:這條消息在中國企業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動,對未來複星集團的發展恐怕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