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白居易憑弔李白墓寫的一首詩,最後兩句道破李白的命運

李白墓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東南的青山西麓, 緊鄰寧蕪高速。 筆者曾經多次路過此地, “太白墓”的標識極為顯眼, 可惜未能前往瞻仰。

在李白六十二年的顛沛流離生涯中, 他曾經六次到過當塗, 對青山鍾愛不已。 762年, 李白病逝于李陽冰家中, 李陽冰將其安葬于龍山, 離採石磯約十幾公里遠。

葬於此地後, 很多詩人慕名而來, 並留下了許多悼念的詩作。 799年, 白居易前往當塗遊玩, 特意前往憑弔, 並留下了一首情真意切的詩:

《李白墓》

採石江邊李白墳, 繞田無限草連雲。

可憐荒壟窮泉骨, 曾有驚天動地文。

但是詩人多薄命, 就中淪落不過君。

首兩句是描寫李白墓所在的位置, 採石江邊李白的墳孤零零的聳立著, 環繞四周的是良田, 青草離離, 沒入天際, 似乎與雲彩相接。

後四句是白居易的感慨:可悲的是這荒塚深穴中的枯骨, 曾寫出驚天動地的文章;但是, 自古以來, 詩人大多是薄命的, 還有誰比你更為淪落呢?

身為一個詩人, 白居易自然能體會到李白悲涼的心境, 並對他的命運給予了深切的同情。 尤其是最後兩句, 將心中的悲憤之情一語道破。

十八年後, 即西元817年, 距離李白去世已經55年。 和他同時代的人早已煙消雲散,

但他卻並沒有被忘記, 依然熠熠生輝, 活在無數人的記憶裡。

他的生前好友范作之子範傳正, 時為宣歙觀察使, 經過幾年的明察暗訪, 得知李白兒子李伯禽雖然定居當塗, 但已於25年前離開人世。

李白的孫子離家出走, 不知所終, 唯有兩個孫女,

已嫁于當地農民。 她們告訴範傳正:“先祖志在青山, 殯于龍山東麓, 地近而非本意。 ”

聽聞此言, 範傳正親自前往青山勘察, 會同當塗縣令諸葛縱一起將李白墓遷葬于青山西麓, 並建了一座享堂, 後來改建成太白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