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位宰相上朝時吟了一首詩,群臣以為是神仙降世

有唐一朝, 詩歌是文人士大夫之間的社交媒體, 不會寫詩, 就好像今天你不玩微信, 怎麼和同僚打成一片?詩寫得好壞與否還直接關係到你的前程。

唐高宗時, 天下承平, 皇宮內經常舉行各種類型的詩歌競賽, 君臣之間其樂融融, 寫得好的就在皇帝那裡留了個好印象, 加官進爵隨之而來。

宰相上官儀就是其中翹楚, 他的詩歌追求形式技巧和聲辭之美, 詩風綺錯婉媚, 很受時人追捧, 形成風靡一時的“上官體”。

唐朝東都洛陽的皇城, 傍洛水, 城門外是天津橋, 入夜鎖閉, 斷絕交通, 到天明才開鎖放行。 當時, 百官上早朝沒有待漏院可供休息, 必須在破曉前趕到皇城外等候, 宰相也不例外。

有一天, 上官儀淩晨入朝, 騎著一匹白馬, 路過洛水時, 忽然詩興大發, 於是即興吟了一首詩:

《入朝洛堤步月》

脈脈廣川流, 驅馬曆長洲。

鵲飛山月曙, 蟬噪野風秋。

上官儀本人是個大帥哥, 自有一派名士風度, 再加上白馬的襯托, 那天早上簡直帥翻了天。 據史書記載, 一起等候入朝的官僚們, 都覺得此詩“音韻清亮”, “望之猶神仙焉”。

從藝術角度來說, 這首詩也頗為可觀。 上官儀有意擺脫了當時從類書掇拾辭藻的陳規舊習, 而是注重對景物的細緻體察, 從而構成情隱於內而秀髮於外的詩境。

這種筆法精細而秀逸渾成的詩作, 把五言詩的體物寫景技巧大大地推進了一步, 對於唐詩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在初唐開一代風氣之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