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一分鐘學會看年報:利潤表中的秘密

上市公司的年報或季報, 都會包括以下幾種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 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利潤表。

利潤表是反映企業一定期間內生產經營成果及其分配的財務報表。

它反映企業在特定時期內發生的各類收入、成本、費用支出及盈虧情況, 編制原理為:收入成本=利潤。

利潤表可用來分析企業利潤增減變化的原因, 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 幫助投資者和債權人作出決策, 也是用來預測未來盈虧的基礎。 利潤表是資本市場人士最為關注的財務報表, 尤其關注淨利潤一欄的結果。 上市公司同樣知道, 所以會充分利用各種會計政策和估計將利潤做好, 經過層層計算得出的利潤資料或許早已面目全非。

利潤表最主要的分析方法是結構分析和趨勢分析。 結構分析就是將公司的銷售收入作為分母, 計算利潤表中的各個科目占收入的比重。

趨勢分析就是將利潤表中的科目進行歷史資料的同比、環比分析。

(一)營業收入

利潤表的第一行就是公司收入, 可見其重要性, 公司以營業收入為基礎, 減去營業成本、各項稅費等科目後得到淨利潤。 分析公司的收入首先要清楚收入的驅動因素, 一般來說, 產品銷售的數量、價格與結構這三種因素決定了收入, 而公司自身的競爭優勢與外部環境共同在中長期裡決定了上述三種因素的變動。

收入分析還有一個更為直觀的切入點就是收入增長的速度與波動。 無疑, 增長速度越快的公司一般競爭力更強, 收入的增速快過同業, 市場份額將越來越高。 收入的波動性越大, 收入的品質越差, 說明競爭力不夠穩定。

分析波動性時, 將公司的銷售收入與行業景氣度或者宏觀經濟週期的波動結合在一起考察可以判斷公司的行業地位和抵禦宏觀經濟週期波動的能力。

不過值得注意得是有些公司的收入的高速增長是以承擔更高風險為代價的, 例如次貸中的美國金融機構, 次級貸款業務為某些金融機構帶來了高增長但代價卻是它們的倒閉, 能夠抵制誘惑的保守公司更令人欽佩。 高速增長的行業也掩蓋了很多問題, 例如中國的風電行業曾經連續5年每年增長100%以上, 爆發式的市場增長背後是很多風電場趕工建成, 品質問題與事故頻出, 產品使用壽命縮短, 被政府驟然整頓。

收入的分析中還需要關注公司大客戶對收入的貢獻程度,

在財報中一般會披露前五名顧客資訊, 如果公司絕大部分的收入由前幾名客戶貢獻, 一定要小心, 因為這些客戶關係一旦破裂, 公司的收入就會大幅下降。

(二)營業成本與毛利

營業成本是指已銷售產品或者服務的生產(採購)成本, 是生產過程中直接發生的成本, 不包含生產之外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 單位產品成本低的公司往往具備低成本競爭優勢, 能夠在行業低谷中存活下來。

毛利, 是指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後的差額, 產品的毛利越大, 可用於廣告促銷等銷售費用的空間就越大, 用於研究開發產品的研發費用空間越大, 用於支付行政管理費用的空間就越大, 最終可能獲得的淨利潤也就越大。

研究營業成本主要研究其成本構成, 固定的營業成本有折舊、攤銷、房租、員工工資等, 可變的營業成本有原材料、運輸費、能源費、員工獎金等。 一般而言, 成本結構中固定成本比重大的公司運營杠杆高, 收入略微波動, 息稅前利潤就會變動得更加劇烈, 而毛利率(毛利/收入)越低, 運營杠杆越高, 處於盈虧平衡點附近的公司運營杠杆最大。

高固定成本比例的行業陷入行業低迷的時間會更久, 因為高固定成本不論生不生產都在那裡, 即便全行業都在虧損, 只要能夠彌補變動成本, 企業就會生產, 退出壁壘高, 市場不易出清。

營業成本的可控與否也是研究的另一切入點。 例如, 航空業從收入的角度看, 提供的服務較為同質, 所以競爭激烈,從成本的角度,大部分的成本航空公司無法依靠自身的運營和管理效率控制,很難做到比同行其他家公司的成本更低,競爭更為激烈。航空公司中燃油成本占成本比重高達40%,這部分成本變動幾乎全和國際油價相關,公司無法控制。成本中10%為機場起降費用,這部分費率機場對所有的航空公司都是一樣的。職工薪酬占成本比例也為10%左右,這部分基本也沒有將低的可能。至於飛機成本,航空公司所採購的飛機不是來自波音就是空客,這兩家的議價能力更強,航空公司只能在飛機的利用率上下功夫。所以航空業不但收入上無法差異化,就連成本也無法形成差異。

隨著交易所要求的年報披露格式越來越規範,投資者相比以前會掌握更多營業收入驅動因素和營業成本結構資訊,那些披露越詳盡的公司總是值得鼓勵,一是公司的透明度高,二是公司足夠優秀,不怕這些涉及商業機密的資訊被公開,被競爭對手研究。

(三)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是為了銷售商品或服務所產生的費用,例如廣告費、促銷費、銷售人員工資福利、銷售機構的固定資產折舊等。銷售費用多與少說明不了問題。有的行業不需要行銷或者僅需要很少的行銷,例如一些壟斷行業或者客戶不是社會大眾的行業。而有的行業必須行銷,你花的行銷費用少,或者不懂花都不行,例如競爭激烈的日化行業,關鍵就在於銷售的效率如何。

此外,通過考察公司營業利潤/銷售費用比例判斷公司的銷售效率,看公司每花出的一塊錢銷售費帶來的營業利潤是否不斷增加。除了財務判斷外,可以從行銷的角度看銷售效率,公司做的廣告或者行銷活動,是否花費不高,卻又令人印象深刻。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費品行業,銷售費用事實上是一種不斷增長的固定成本,幾乎不可能被壓縮,要特別小心那些衰落的品牌,銷售費用無法降低,但仍然無法挽回消費者,收入卻在不斷下降,直接導致了公司的虧損。

(四)管理費用

企業管理和組織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工資福利、工會經費、行政開支、業務招待費等等諸多內容。值得注意的是研發費用進行資本化處理就計入無形資產,當成期間費用的話就會計入管理費。公司最好不需要研發,所生產的產品或服務永不過時,當然在講究技術創新的行業,研發不可或缺,也無法直接說研發費用是高好還是低好,仍然需要結合研發所得出的成果價值,從研發效率的角度分析。

(五)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籌資費用,包括利息支出、匯兌損失、相關手續費等。所謂利息資本化是指,固定資產建造、購進過程中發生的各項借款利息,在竣工決算投產前的支出,計入固定資產的價值。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達到可銷售狀態的存貨以及投資性房地產等所發生的借款利息支出,亦是利息資本化的範圍。所以,在分析財務費用時一定要小心來年是否有巨額的在建工程投產,轉為固定資產,一旦變為固定資產,相關的借款利息就不能夠資本化,財務費用就會大幅增加。對應的是也要小心那些遲遲不投產的在建工程,會存在利潤調節的空間,在建工程一旦投產,必須計提折舊和利息費用化,這些都會減少利潤。

當公司具備一定的行業地位和規模優勢後,營業成本和三項費用的增長會慢於收入的增長,淨利潤增長速度大於營業收入增長速度,淨利率提升的良性狀況。

(六)可持續的利潤

利潤分析的要點是究竟公司獲得的利潤是否由主營業務產生,是否具備可持續性而非是偶發的。具備可持續性的利潤也是日後評價公司價值的基石。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三費和資產減值損失後,再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等科目就得到了營業利潤。

這兩塊收益存在偶然的因素。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是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本期變動,簡單來說就是上市公司炒股、炒樓還沒賣,但是又有浮盈的帳面盈利,這種盈利顯然是不穩定的,炒股、炒樓有漲就有跌,上市公司也不是專業的金融機構。投資收益,分為兩種情況,如果是收到被投資企業分得現金股息或者分享被投資企業的利潤,這種投資收益是有持續性的。但如果是賣掉長期股權投資,或者各類金融資產所得到的投資收益則不具備持續性。

營業利潤加上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後就得到利潤總額。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確認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係的各種收入,包括固定資產處置利得和無形資產出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企業合併損益,企業合併損益、政府補貼等科目,營業外收入從邏輯上是不具備可持續性,但的確存在例如政府持續補助上市公司的情況,至於未來能否繼續下去,就看投資人判斷。利潤總額扣除所得稅後就得到公司的淨利潤。有些上市公司是有所得稅優惠的,這些優惠一般也有一定的期限。稅收對於投資者並不完全是壞事,稅交得越多,財務造假風險反倒越小。

免責申明:

本資訊中的資訊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 資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做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因依賴本報告進行投資決策而導致的財產損失平安證券不承擔法律責任。

所以競爭激烈,從成本的角度,大部分的成本航空公司無法依靠自身的運營和管理效率控制,很難做到比同行其他家公司的成本更低,競爭更為激烈。航空公司中燃油成本占成本比重高達40%,這部分成本變動幾乎全和國際油價相關,公司無法控制。成本中10%為機場起降費用,這部分費率機場對所有的航空公司都是一樣的。職工薪酬占成本比例也為10%左右,這部分基本也沒有將低的可能。至於飛機成本,航空公司所採購的飛機不是來自波音就是空客,這兩家的議價能力更強,航空公司只能在飛機的利用率上下功夫。所以航空業不但收入上無法差異化,就連成本也無法形成差異。

隨著交易所要求的年報披露格式越來越規範,投資者相比以前會掌握更多營業收入驅動因素和營業成本結構資訊,那些披露越詳盡的公司總是值得鼓勵,一是公司的透明度高,二是公司足夠優秀,不怕這些涉及商業機密的資訊被公開,被競爭對手研究。

(三)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是為了銷售商品或服務所產生的費用,例如廣告費、促銷費、銷售人員工資福利、銷售機構的固定資產折舊等。銷售費用多與少說明不了問題。有的行業不需要行銷或者僅需要很少的行銷,例如一些壟斷行業或者客戶不是社會大眾的行業。而有的行業必須行銷,你花的行銷費用少,或者不懂花都不行,例如競爭激烈的日化行業,關鍵就在於銷售的效率如何。

此外,通過考察公司營業利潤/銷售費用比例判斷公司的銷售效率,看公司每花出的一塊錢銷售費帶來的營業利潤是否不斷增加。除了財務判斷外,可以從行銷的角度看銷售效率,公司做的廣告或者行銷活動,是否花費不高,卻又令人印象深刻。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費品行業,銷售費用事實上是一種不斷增長的固定成本,幾乎不可能被壓縮,要特別小心那些衰落的品牌,銷售費用無法降低,但仍然無法挽回消費者,收入卻在不斷下降,直接導致了公司的虧損。

(四)管理費用

企業管理和組織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工資福利、工會經費、行政開支、業務招待費等等諸多內容。值得注意的是研發費用進行資本化處理就計入無形資產,當成期間費用的話就會計入管理費。公司最好不需要研發,所生產的產品或服務永不過時,當然在講究技術創新的行業,研發不可或缺,也無法直接說研發費用是高好還是低好,仍然需要結合研發所得出的成果價值,從研發效率的角度分析。

(五)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籌資費用,包括利息支出、匯兌損失、相關手續費等。所謂利息資本化是指,固定資產建造、購進過程中發生的各項借款利息,在竣工決算投產前的支出,計入固定資產的價值。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達到可銷售狀態的存貨以及投資性房地產等所發生的借款利息支出,亦是利息資本化的範圍。所以,在分析財務費用時一定要小心來年是否有巨額的在建工程投產,轉為固定資產,一旦變為固定資產,相關的借款利息就不能夠資本化,財務費用就會大幅增加。對應的是也要小心那些遲遲不投產的在建工程,會存在利潤調節的空間,在建工程一旦投產,必須計提折舊和利息費用化,這些都會減少利潤。

當公司具備一定的行業地位和規模優勢後,營業成本和三項費用的增長會慢於收入的增長,淨利潤增長速度大於營業收入增長速度,淨利率提升的良性狀況。

(六)可持續的利潤

利潤分析的要點是究竟公司獲得的利潤是否由主營業務產生,是否具備可持續性而非是偶發的。具備可持續性的利潤也是日後評價公司價值的基石。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三費和資產減值損失後,再加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投資收益等科目就得到了營業利潤。

這兩塊收益存在偶然的因素。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是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本期變動,簡單來說就是上市公司炒股、炒樓還沒賣,但是又有浮盈的帳面盈利,這種盈利顯然是不穩定的,炒股、炒樓有漲就有跌,上市公司也不是專業的金融機構。投資收益,分為兩種情況,如果是收到被投資企業分得現金股息或者分享被投資企業的利潤,這種投資收益是有持續性的。但如果是賣掉長期股權投資,或者各類金融資產所得到的投資收益則不具備持續性。

營業利潤加上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後就得到利潤總額。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確認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係的各種收入,包括固定資產處置利得和無形資產出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企業合併損益,企業合併損益、政府補貼等科目,營業外收入從邏輯上是不具備可持續性,但的確存在例如政府持續補助上市公司的情況,至於未來能否繼續下去,就看投資人判斷。利潤總額扣除所得稅後就得到公司的淨利潤。有些上市公司是有所得稅優惠的,這些優惠一般也有一定的期限。稅收對於投資者並不完全是壞事,稅交得越多,財務造假風險反倒越小。

免責申明:

本資訊中的資訊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資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 資訊中的內容和意見僅做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因依賴本報告進行投資決策而導致的財產損失平安證券不承擔法律責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