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張艾嘉《相親相愛》只有拍好愛情片的歌手才是好導演

推薦語

你確定你喜歡她嗎?如果確定那麼來看她一貫的臺灣小清新, 如果不確定, 那麼來看她的真情流露, 然後喜歡她——因為她是張艾嘉。

——胖哥電影俱樂部創始人 小胖哥

張艾嘉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女導演, 歌手, 演員。 我是因為一首《愛的代價》認識作為歌手的她, 《阿郎的故事》認識作為演員的她, 《心動》認識作為導演的她。 在她的歌聲中, 她對於情感的表達細膩真切, 在她的電影中, 愛情總是在殘酷中泛著溫情。

張艾嘉導演在她的電影和故事中, 一直在輸出著最現實的外殼和最動人的情感。 我們可以從她的電影中看到許多, 男男女女在愛情都會遇到的殘酷的事情, 最後的結局, 或好, 或壞, 但總不如初。

她在心動的結尾, 給了我們最大的寬慰以及無限的唏噓, 那一張張‘想你的日子’最終也沒有讓愛情生根結果, 然後, 就沒有然後了。

而這一次, 在《相愛相親》當中,

張艾嘉導演在這些殘酷的現實中, 給了我們一個最接近我們生活, 又有著超脫的細膩和感動的結局。 它嘲諷著我們的各種登記制度的缺失, 各種職能部門的踢皮球, 各種專家的不作為, 各種媒體的無情無良, 雖然著墨點不多, 但是懂的人一眼就明白。

似乎從《20,30,40》開始, 張艾嘉就特別喜歡用‘三段式敘事’(此段非彼段), 在《相愛相親中》中, 它陳述了三代人的人愛情, 用三種不同的表達, 告訴我們, 那原本美麗的愛情, 在庸碌的生活和流逝的時間中最終蛻變出的樣子。

上一代的愛情

一個女人, 她在農村嫁了個好男人, 入了他家的家譜。

後來男人進城打工, 再也沒有回來。

除了開頭的幾封家書和幾塊錢的工資, 他再也沒有任何音訊。

女人就一直等啊等, 她都把男人的父母養老送終了, 男人還是沒有回來。

最後, 她等來了一具屍體, 她男人去世了, 說是要入土歸鄉, 就抬回來了。

她沒說什麼, 一直守著她男人的墳。

她沒有她男人的照片, 只能繡了他的姓掛在牆上以示悼念。

為了一個男人, 一個承諾, 她等了一輩子, 守了一輩子。

看著她守在墳前的樣子, 好孤獨。

她蒼老的眼中, 卻依然有著對愛情的美好憧憬, 即使她因此承受著無盡的孤獨。

而她的男人, 在城市裡去了一個老婆, 組建了家庭, 有一個女兒, 闔家幸福。

這一代的愛情

這個男人的女兒, 是一個老師, 嫁給了一個駕校教練, 有一個女兒。

她和每一個年過半百的女人一樣, 一方面操心著家裡的老公的健康, 一方面操心著自己女兒的婚姻大事。

她有她的生活瑣碎, 也有她的良苦用心。 她和我們所熟知的每一個媽媽一樣, 潔癖, 嘮叨, 刻板, 規矩多, 有時候還很蠻不講理。

但你又能感受到, 她是把自己的所有的人生和愛都撲到了這個家裡, 你會感受到她的溫暖, 體貼與無微不至的溫情。

而她的丈夫, 也和我們印象中的那些頭髮花白的老男人們一樣, 善良笨拙不善言辭, 有點老年病, 還沒有退休, 恪盡職守, 不太懂得表達自己的愛, 連媳婦生日送個賀卡都扭扭捏捏。

他們的結婚30餘年, 年過半百, 卻還會彼此吃醋, 互不相讓。

也許,我們認為愛情在婚姻和生活中都要磨沒了,但這部影片的結局,給了我們最淚流滿面的答案。

因為,淡淡的相守,才是愛情最終應該有的模樣。

下一代的愛情

這種相守對於他們年輕的女兒來說有些難了。

她年紀不大不小,快三十的年紀,愛上一個還在追逐夢想的民謠青年。

他存款不多,每天就是唱歌,生活簡單,但是有詩意。他沒有什麼壞毛病,心地善良,靈魂赤誠。

微微很愛他,真的愛,為了這份愛,她甚至包容了他從故鄉來找他的前任和孩子,並且包容他把積蓄全部給了這對母女。

並且最終,她讓他去北京尋夢,還哭著抱著他說,我不會等你,我不會像姥姥那樣等你。

也許,只因為他說過:你不要拿我和你外公比。

年輕的愛情就是那麼簡單,那麼執著,那麼認真,也許最後沒有結果,那些愛卻真摯的刻畫在我們的心裡。

當這三代人的這些故事串聯起來的時候,在那些細節中,前後的呼應中,演員們精湛的表演中,不同年紀的我們,總會為其中的某一個點滑落淚滴吧。

畢竟,一部電影裡有愛情裡最古典的從一而終,有最溫情的相伴相守,有最純真的勇往直前,我覺得,這就足夠了。

本著不劇透的原則,我的推薦就寫到這裡,等電影上映之後,我會有一篇劇透版本的影評,那麼,11月3號,等電影上映之後,我們再來重述感動吧。

作者簡介

騎士日記,國內著名影評人,時光、豆瓣專欄評論達人,自詡為一個寫影評,漫評,劇評,球評,書評的只動嘴皮子不動手的遊手好閒的散漫評論者。喜歡從別人的作品中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和人性。曾任職胖哥電影俱樂部訂閱號編輯,是胖哥電影俱樂部電影公益平臺重要合作夥伴。

互不相讓。

也許,我們認為愛情在婚姻和生活中都要磨沒了,但這部影片的結局,給了我們最淚流滿面的答案。

因為,淡淡的相守,才是愛情最終應該有的模樣。

下一代的愛情

這種相守對於他們年輕的女兒來說有些難了。

她年紀不大不小,快三十的年紀,愛上一個還在追逐夢想的民謠青年。

他存款不多,每天就是唱歌,生活簡單,但是有詩意。他沒有什麼壞毛病,心地善良,靈魂赤誠。

微微很愛他,真的愛,為了這份愛,她甚至包容了他從故鄉來找他的前任和孩子,並且包容他把積蓄全部給了這對母女。

並且最終,她讓他去北京尋夢,還哭著抱著他說,我不會等你,我不會像姥姥那樣等你。

也許,只因為他說過:你不要拿我和你外公比。

年輕的愛情就是那麼簡單,那麼執著,那麼認真,也許最後沒有結果,那些愛卻真摯的刻畫在我們的心裡。

當這三代人的這些故事串聯起來的時候,在那些細節中,前後的呼應中,演員們精湛的表演中,不同年紀的我們,總會為其中的某一個點滑落淚滴吧。

畢竟,一部電影裡有愛情裡最古典的從一而終,有最溫情的相伴相守,有最純真的勇往直前,我覺得,這就足夠了。

本著不劇透的原則,我的推薦就寫到這裡,等電影上映之後,我會有一篇劇透版本的影評,那麼,11月3號,等電影上映之後,我們再來重述感動吧。

作者簡介

騎士日記,國內著名影評人,時光、豆瓣專欄評論達人,自詡為一個寫影評,漫評,劇評,球評,書評的只動嘴皮子不動手的遊手好閒的散漫評論者。喜歡從別人的作品中體驗不一樣的生活和人性。曾任職胖哥電影俱樂部訂閱號編輯,是胖哥電影俱樂部電影公益平臺重要合作夥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