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吳彥祖都救不了的“慢綜藝”,到底哪得罪觀眾了?

作者|張家欣

編輯|李春暉

很遺憾, 在《跑男》、《極限挑戰》等主流快綜藝頹勢盡顯的情況下, 霸屏新寵“慢綜藝”仍然沒能拿下綜藝江山, 反而讓硬糖君這樣的吃瓜路人大歎無節目可看。

由《嚮往的生活》打頭, 《中餐廳》接棒, 目前各衛視第四季度的綜藝編排, 儼然一場“慢綜藝”混戰:東方衛視打造《青春旅社》, 湖南衛視開張《親愛的客棧》, 浙江衛視築造《漂亮的房子》, 江蘇衛視也即將推出《三個院子》。

在娛樂化綜藝“下架潮”的大背景下, “慢綜藝”成了電視臺共同選擇的安全牌。 與剪輯節奏快、環節設置動感、流量明星紮堆的“快綜藝”相比,

所謂“慢綜藝”, 指的是節奏舒緩、環節設置自然、不以流量為唯一選角標準的綜藝節目, 多以體驗類真人秀為內容, 主打逃離俗世、淨化心靈的高逼格概念。

按理說, 那些曾被“逃離北上廣”、“北京有2000萬人在假裝生活”打動的年輕人, 慢綜藝正是滿足了他們對慢生活的幻想。 然而卻事與願違, 收視口碑的雙失利, 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綜藝新風向。

“一間客棧、兩棟民宿、三個院子、四處古居”

“慢綜藝”的基本內容是, 在有限的時間內, 把明星和素人置於客棧、民宿、院子、古居等“文藝範”的環境中, 進行一系列日常體驗。

以“慢下來, 去生活”為口號的《親愛的客棧》, 請來劉濤王珂夫婦、闞清子紀淩塵情侶, 以及單身狗陳翔當常駐嘉賓,

再投入易烊千璽等飛行嘉賓, 讓明星們用20天的時間, 在瀘沽湖畔經營一家客棧。

情侶夫妻如何虐狗, 客棧經營能否順利, 明星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等等, 可以發展出許多話題。 雖然這是一檔人數不算多, 節目形式也並不複雜的慢綜藝, 但到了芒果台手上,

還是誕生了“陳翔哭了”、“闞清子生氣”、“千璽你不用覺得尷尬”等熱搜話題。

表示要“和青春有一場聚會”的《青春旅社》, 由《嚮往的生活》團隊製作, 登場人物最多, 嘉賓年齡層從70後到00後, 包括王源、景甜、李小璐、何穗、李靜、戴軍、趙英俊、程曉玥、郭勁岐、狄倩伊、王自如共11人。

演員、歌手、主持人、運動員、創業者, 身份各異的嘉賓們被分為兩隊, 在“老闆跑路”的設定下開始管理AB兩棟旅社。

目前王源的新鮮綜藝感, 景甜的放空吃貨人設, 李靜的理性睿智, 以及戴軍的絮叨大廚形象已經漸漸樹立, 而戴軍李靜的“老友記”搭檔模式, 也從主持延續到了綜藝領域。

以吳彥祖綜藝首秀為噱頭的《漂亮的房子》, 是他與馮德倫繼《美少年之戀》後, 久違20年的再次合體。 節目被觀眾戲稱:“看顏就夠了”。

與上述節目有些許不同, 這是一檔戶外建築創意類節目, 幹的不是民宿經營, 而是房屋改造, 可以理解為明星版《夢想改造家》或《暖暖的新家》。 吳彥祖、馮德倫、唐藝昕、伊一、黃仁德、潘宥誠組成“築夢小隊”, 在專業設計師幫助下, 用60天和60萬, 造出理想中“漂亮的房子”。

目前唯一一檔不見廬山真面目的Q4慢綜藝, 是由《跑男》總導演岑俊義打造的《三個院子》。 該節目主打“共用生活Life Sharing”概念, 已經確定大張偉、陳小春和朱楨將加盟。 明星們要打理好各自的院子, 並邀請世界各地的Life Sharer來做客。

收視一言難盡,無聊又用力過度

今年Q4,各台押寶慢綜藝,番茄台的《青春旅社》和芒果台的《親愛的客棧》,甚至選擇在10月7日晚10點同時開播,為此還投入了TFBOYS三小只中的三分之二來確保流量。

被業界看好的慢綜藝全面爆發,只是這種爆發還只停留在數量上,收視率毫無亮點。可謂戰場黎明前的黑暗,正是死人最多的時候。

《親愛的客棧》乍看之下獲得多個“第一”,但那是限制條件後的結果,光看收視數字,首播不過1.1%,三期之後依舊在1%附近徘徊。

而《青春旅社》首播的收視率僅為0.7%,往後更有下降趨勢,本該在10月21日播出的第三期,甚至還“因編排調整”停播了。

再看慢綜藝“前輩”們,《嚮往的生活》當初以1.7%的收視率開播,隨即迅速下降到1.1%,後略有回升卻難有突破;《中餐廳》以1.3%開局,最高也沒有超過1.6%。

慢綜藝作為提升逼格的綜藝“清流”,一不小心卻成了收視率上的“清湯寡水”。

而此前誕生過爆款的傳統綜藝類型,收視勢頭均一路往上、勢如破竹。親子類綜藝領頭羊《爸爸去哪兒》第一季以1.4%開播,持續走高直至破5;明星競技類領跑者《奔跑吧兄弟》第一季以1.1%開局,最終也到達破4記錄。

慢綜藝遲遲未能爆發,似乎再次印證了當前的流量市場中,粉絲經濟的重要性。

《親愛的客棧》本身咖不夠大,劉濤夫婦還算有知名度,但說到帶動收視的能力,必然不如流量明星。而紀淩塵情侶和陳翔,恐怕還有很多路人不認識。唯一的“流量”易烊千璽,則是個隨時都要“飛走”的飛行嘉賓。

吳彥祖領銜的《漂亮的房子》,只有0.3%的收視率。看來不管當年多男神,在瞬間拉動收視率上,還是不如現役小鮮肉。

在明星流量受限的情況下,就得靠節目本身的內容了。奈何《親愛的客棧》結構單薄,設置簡單,雖說這是慢綜藝的特性決定的,但很容易讓觀眾產生疲勞感和換台衝動。

但不愧是炒話題炒得得心應手的芒果台,迅速對應,利用明星本身自帶的話題拉熱度。比如剛剛恢復單身的陳翔,就在節目中賣失戀梗,以及紀淩塵闞清子這對年輕情侶之間的矛盾,都成了吸引流量和話題的最佳材料。

不過要小心反作用。在觀眾早已熟知人設道理、話題套路的今天,熬人設不再是討喜的手段,反而有引來反感的風險。

節目設置太簡單了難以衍生話題,太複雜了又很難控制局面。

《中餐廳》也就5個明星,剛開播時還有人嫌棄周冬雨和靳夢佳“不知幹嘛的”。《青春旅社》嘉賓有11人,更不可避免有的嘉賓坐“冷板凳”、毫無存在感。由此造成的故事線和視覺效果過於混亂,也直接影響了觀看體驗。

《漂亮的房子》嘉賓6人組,除了早已熟識的吳彥祖和馮德倫,其他人互動平淡,雖說是“吳彥祖綜藝首秀”,但也不能淪為其他人的“群演日記”呀。

除此之外,觀眾的消費習慣也需要重新培養。從習慣節奏性強的內容編排,到靜下心來接受完全不同的綜藝種類;從奔著明星來,到願意感受素人的有趣之處,都需要時間和作品積累。而觀眾的口味變化,還沒有跟上業界對慢綜藝的熱情探索。

流量明星、噱頭、話題、衝突、劇情設計,人設……才能吸引觀眾,此前的綜藝套路,與“慢”的理念是相悖的。但脫離套路,就面臨沒人看的窘境。

自詡“清流”,請先提升業務水準

《嚮往的生活》、《中餐廳》開啟的慢綜藝風潮,從一開始就伴隨著“抄襲韓綜”的負面新聞。上樑不正下樑歪,正式進入全面爆發期的慢綜藝,還是逃不開拿人手軟的尷尬。

《親愛的客棧》就因涉嫌抄襲韓綜《孝利家民宿》,而遭受了不小的輿論壓力。由此造成的觀眾抵制、路人反感,也是影響收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豆瓣評論更充斥著對該節目抄襲的抨擊。

從口碑上看,豆瓣評分由低到高排行是《親愛的客棧》6.0,《青春旅社》5.9,《漂亮的房子》5.4,不止全部沒過及格線,目前還在下降趨勢中。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慢綜藝要迎來黃金時代,不僅需要觀眾審美的升級,也需要製作團隊過硬的業務水準。

拒絕生搬硬套甚至抄襲是底線,此外慢綜藝離不開的就是“接地氣”,接中國的地氣。

比起重娛樂性的快綜藝,慢綜藝更需情懷。快綜藝講究觀看瞬間能有多“入戲”,看完可以對玩了什麼遊戲、撕了誰的名牌沒有印象。但慢綜藝是要給人一些回味的,節目設置與主打概念至少不能互相矛盾,讓觀眾感到太大的違和感。

《親愛的客棧》中,比起來“慢生活”,王珂更像來做生意的,連人設都是“王老闆”,他給普通房間定價1500,樓上房間定價1880,更將酒水按照進價的十倍賣,宰客也不能這麼明顯吧。這是《親愛的客棧》不是《贏在中國》啊親!

而《漂亮的房子》,號稱是“集合了建築美學和生活方式的大型明星戶外建築創意挑戰真人秀”。如此強調的建築要素,卻跑題太遠——房屋改造大部分交由設計師、施工隊負責,嘉賓們也就搬搬磚、種種菜、做做飯……網友吐槽:“以為他們是來過《嚮往的生活》的”。

此前《漂亮的房子》因為融入建築改造元素,開播前就受到了建築圈的關注,而吳彥祖也因美國俄勒岡大學建築系畢業的身份備受期待。

然而,慢綜藝顯然還沒想好明星與主題之間的合體方式。抓住一個有戲的噱頭就大力宣傳,但噱頭能成功吸引第一波關注,被拉高了期待值的觀眾卻也最容易倒戈吐槽:“吳工(吳彥祖)根本就是甲方工程部的頭兒,跟設計脫節得厲害。”

快綜藝是一入口就夠爽夠勁的川菜,慢綜藝則是廣式細熬的老火靚湯。只是對賺快錢利益至上的綜藝界來說,“慢綜藝”究竟是國產綜藝的新出路,還是一種跟風避險機制?人們對“慢生活”的渴望絕對是真實的,但“慢綜藝”提供的這種生活,卻實在是假到我們無法去假裝相信。

收視一言難盡,無聊又用力過度

今年Q4,各台押寶慢綜藝,番茄台的《青春旅社》和芒果台的《親愛的客棧》,甚至選擇在10月7日晚10點同時開播,為此還投入了TFBOYS三小只中的三分之二來確保流量。

被業界看好的慢綜藝全面爆發,只是這種爆發還只停留在數量上,收視率毫無亮點。可謂戰場黎明前的黑暗,正是死人最多的時候。

《親愛的客棧》乍看之下獲得多個“第一”,但那是限制條件後的結果,光看收視數字,首播不過1.1%,三期之後依舊在1%附近徘徊。

而《青春旅社》首播的收視率僅為0.7%,往後更有下降趨勢,本該在10月21日播出的第三期,甚至還“因編排調整”停播了。

再看慢綜藝“前輩”們,《嚮往的生活》當初以1.7%的收視率開播,隨即迅速下降到1.1%,後略有回升卻難有突破;《中餐廳》以1.3%開局,最高也沒有超過1.6%。

慢綜藝作為提升逼格的綜藝“清流”,一不小心卻成了收視率上的“清湯寡水”。

而此前誕生過爆款的傳統綜藝類型,收視勢頭均一路往上、勢如破竹。親子類綜藝領頭羊《爸爸去哪兒》第一季以1.4%開播,持續走高直至破5;明星競技類領跑者《奔跑吧兄弟》第一季以1.1%開局,最終也到達破4記錄。

慢綜藝遲遲未能爆發,似乎再次印證了當前的流量市場中,粉絲經濟的重要性。

《親愛的客棧》本身咖不夠大,劉濤夫婦還算有知名度,但說到帶動收視的能力,必然不如流量明星。而紀淩塵情侶和陳翔,恐怕還有很多路人不認識。唯一的“流量”易烊千璽,則是個隨時都要“飛走”的飛行嘉賓。

吳彥祖領銜的《漂亮的房子》,只有0.3%的收視率。看來不管當年多男神,在瞬間拉動收視率上,還是不如現役小鮮肉。

在明星流量受限的情況下,就得靠節目本身的內容了。奈何《親愛的客棧》結構單薄,設置簡單,雖說這是慢綜藝的特性決定的,但很容易讓觀眾產生疲勞感和換台衝動。

但不愧是炒話題炒得得心應手的芒果台,迅速對應,利用明星本身自帶的話題拉熱度。比如剛剛恢復單身的陳翔,就在節目中賣失戀梗,以及紀淩塵闞清子這對年輕情侶之間的矛盾,都成了吸引流量和話題的最佳材料。

不過要小心反作用。在觀眾早已熟知人設道理、話題套路的今天,熬人設不再是討喜的手段,反而有引來反感的風險。

節目設置太簡單了難以衍生話題,太複雜了又很難控制局面。

《中餐廳》也就5個明星,剛開播時還有人嫌棄周冬雨和靳夢佳“不知幹嘛的”。《青春旅社》嘉賓有11人,更不可避免有的嘉賓坐“冷板凳”、毫無存在感。由此造成的故事線和視覺效果過於混亂,也直接影響了觀看體驗。

《漂亮的房子》嘉賓6人組,除了早已熟識的吳彥祖和馮德倫,其他人互動平淡,雖說是“吳彥祖綜藝首秀”,但也不能淪為其他人的“群演日記”呀。

除此之外,觀眾的消費習慣也需要重新培養。從習慣節奏性強的內容編排,到靜下心來接受完全不同的綜藝種類;從奔著明星來,到願意感受素人的有趣之處,都需要時間和作品積累。而觀眾的口味變化,還沒有跟上業界對慢綜藝的熱情探索。

流量明星、噱頭、話題、衝突、劇情設計,人設……才能吸引觀眾,此前的綜藝套路,與“慢”的理念是相悖的。但脫離套路,就面臨沒人看的窘境。

自詡“清流”,請先提升業務水準

《嚮往的生活》、《中餐廳》開啟的慢綜藝風潮,從一開始就伴隨著“抄襲韓綜”的負面新聞。上樑不正下樑歪,正式進入全面爆發期的慢綜藝,還是逃不開拿人手軟的尷尬。

《親愛的客棧》就因涉嫌抄襲韓綜《孝利家民宿》,而遭受了不小的輿論壓力。由此造成的觀眾抵制、路人反感,也是影響收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豆瓣評論更充斥著對該節目抄襲的抨擊。

從口碑上看,豆瓣評分由低到高排行是《親愛的客棧》6.0,《青春旅社》5.9,《漂亮的房子》5.4,不止全部沒過及格線,目前還在下降趨勢中。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慢綜藝要迎來黃金時代,不僅需要觀眾審美的升級,也需要製作團隊過硬的業務水準。

拒絕生搬硬套甚至抄襲是底線,此外慢綜藝離不開的就是“接地氣”,接中國的地氣。

比起重娛樂性的快綜藝,慢綜藝更需情懷。快綜藝講究觀看瞬間能有多“入戲”,看完可以對玩了什麼遊戲、撕了誰的名牌沒有印象。但慢綜藝是要給人一些回味的,節目設置與主打概念至少不能互相矛盾,讓觀眾感到太大的違和感。

《親愛的客棧》中,比起來“慢生活”,王珂更像來做生意的,連人設都是“王老闆”,他給普通房間定價1500,樓上房間定價1880,更將酒水按照進價的十倍賣,宰客也不能這麼明顯吧。這是《親愛的客棧》不是《贏在中國》啊親!

而《漂亮的房子》,號稱是“集合了建築美學和生活方式的大型明星戶外建築創意挑戰真人秀”。如此強調的建築要素,卻跑題太遠——房屋改造大部分交由設計師、施工隊負責,嘉賓們也就搬搬磚、種種菜、做做飯……網友吐槽:“以為他們是來過《嚮往的生活》的”。

此前《漂亮的房子》因為融入建築改造元素,開播前就受到了建築圈的關注,而吳彥祖也因美國俄勒岡大學建築系畢業的身份備受期待。

然而,慢綜藝顯然還沒想好明星與主題之間的合體方式。抓住一個有戲的噱頭就大力宣傳,但噱頭能成功吸引第一波關注,被拉高了期待值的觀眾卻也最容易倒戈吐槽:“吳工(吳彥祖)根本就是甲方工程部的頭兒,跟設計脫節得厲害。”

快綜藝是一入口就夠爽夠勁的川菜,慢綜藝則是廣式細熬的老火靚湯。只是對賺快錢利益至上的綜藝界來說,“慢綜藝”究竟是國產綜藝的新出路,還是一種跟風避險機制?人們對“慢生活”的渴望絕對是真實的,但“慢綜藝”提供的這種生活,卻實在是假到我們無法去假裝相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