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黃河之水究竟從何處來?李白《將進酒》暗藏玄機

眾所周知, 中國的“母親河”是黃河, 黃河全長5464千米, 上千條支流與無數溪川相連, 猶如無數的毛細血管, 源源不斷地為中華大地輸送著生機與活力。 但黃河的源頭究竟是哪裡, 千百年來一直是人們爭議的話題。

據史載, 黃帝曾問風後氏:“我想知道黃河之源頭在什麼地方?”風後氏答到:“黃河源頭有五處, 它們全都開始於昆侖之墟”。 由此可見, 遠在幾千年前, 我國古代先民就已經開始了對黃河源頭的調查和研究。

生活在古代中原王朝得人們, 對黃河這條浩蕩大河源出何處更是充滿了好奇, 但沿河溯源之路艱險異常。 中原王朝的使節在通往西域(今新疆地區)的路途上, 驚駭于羅布泊的浩瀚無比, 驚駭於塔里木河的充沛水量。 更讓他們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塔里木河水注入羅布泊, 源源不絕, 羅布泊卻沒有溢出來。

於是, 古人的想像穿越了千里河西走廊, 把羅布泊與黃河聯繫在了一起。 他們認為:塔里木河水注入羅布泊後, 一定是通過一條暗藏地下的河流, “潛流千里”, 在積石山下複又露出地表, 這才有了黃河。

到元朝時期, 古人尋黃河之本源, 尋到了青海附近的星宿海, 因見其“小泉億萬似星, 不可勝數”,

故名其為星宿海。 星宿海, 在藏語裡讀作“錯岔”, 意為大片沼澤以及許多小湖組成的低窪灘地。 現如今, 這裡密密的短草成堆形成堆形塊狀, 散步在水中, 枯葉爛根年年積累, 形成了表面鬆軟的沼澤地帶。 然而, 星宿海並不是真正的黃河源頭。

新中國成立後,

國家曾多次派出黃河源頭堪查對, 歷經千辛萬苦, 尋找黃河的源頭。 在一次次的探尋中, 學術界也一直爭論不休, 目前, 主要有兩種看法:

一種認為黃河有多個源頭、分別是紮曲、卡日曲和約古宗列曲。

另一種意見認為, 卡日曲應為正源。 因為在一年之中, 紮曲大部分時間是乾涸的。 約古宗列曲僅僅只有一個泉眼。 而卡日曲最長, 流域面積也最大, 在旱季也不乾涸, 因此能夠提供豐富的水量。

對於這條“母親河”, 我們不但沒有弄清楚它的上流來源, 即便是對它的下流河道也無法掌握?黃河的下流河道變化無常, 忽而入渤海, 忽而入黃海, 忽而又入渤海。 自古至今變遷較大者至少已有八九次, 究竟哪一處是它本來的流路?恐怕沒有人能準確指出。 就是在大禹治水的年代, 曾分黃河下流為九條, 究竟哪一條才是主幹, 我們如今也很難得知。

正如唐代詩仙李白在《將進酒》所說的:黃河之水天上來。滔滔黃河水,既哺育了黃河兩岸的人們,又見證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其真正的源頭成為縈繞在所有炎黃子孫心中久久揮之不去的一個巨大疑問。

正如唐代詩仙李白在《將進酒》所說的:黃河之水天上來。滔滔黃河水,既哺育了黃河兩岸的人們,又見證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其真正的源頭成為縈繞在所有炎黃子孫心中久久揮之不去的一個巨大疑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