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順豐要參軍了!未來中國空軍運輸或可以實現“戰略包郵”

昨天, 中國物流業主要企業——順豐集團官方首次披露了一條耐人尋味的消息, 其已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後勤部在京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就空軍後勤軍民融合軍事物流體系建設開展長期合作, 並獲頒發“空軍後勤物流軍民融合戰略合作單位”資質牌。 據報導稱, 23日, 空軍後勤部同順豐集團、中鐵快運、中郵速遞、德邦物流、京東物流等五家物流細分領域領軍企業高管簽署了《軍民融合戰略合作協定》。 這五家物流公司以及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同時獲得“空軍後勤物流軍民融合戰略合作單位”資質牌照。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 當前, 新形勢下的資訊化局部戰爭, 具有突發性強、節奏快、強度高等特點, 尤其是高原高寒地區戰場環境更加複雜、惡劣, 戰場物資消耗品種多、數量大, 不同於一般寒冷的東北地區, 也不同于一般類似於陝甘寧交界這種高原地區,

其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條件惡劣、地形地貌複雜、生存條件差、戰場割裂、戰役容量小、主要作戰方向相對獨立, 使得軍事物流的組織與實施更加困難, 特別是空軍戰機在這些高原高寒地區難以進行保障, 極大限制了空軍作戰行動。

而且, 我國幅員遼闊,

地形種類交錯分佈, 同時我國鄰國接壤地形多為高寒山地, 加之西部邊境地區長期以來存在歷史爭議, 局勢緊張, 加之海拔高、氣候寒冷, 屬於高原高寒地區, 軍事物流活動極為困難。 尤其是當今資訊化條件下的一體化聯合作戰具有突發性、高強度、高技術等特點, 對軍事物流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軍事專家雷澤告訴記者, 進入2010年以來, 我國軍事物流軍民融合式發展進入快車道, 航空軍事物流作為一種以航空運輸為主要運輸方式、滿足軍隊平時與戰時需要的物流活動, 是軍事物流的重要分支。 但長期以來, 在鐵路軍事運輸“一枝獨秀”的現實背景下, 我軍航空軍事物流發展建設相對滯後。

目前, 我國商業航空物流快速發展、軍事物流保障需求以及當前物流資訊技術的廣泛應用,

為航空軍事物流軍民融合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現實環境, 據悉, 2016年我國完成貨郵輸送量1510.4萬噸, 排名世界第二, 而未來至2025年, 我國商業航空物流總貨運量很可能將排名世界第一, 實際上, 在新形勢下, 我軍還擔負搶險救災、國際維和與人道主義救助等多樣化軍事任務, 對軍事裝備物資保障的快速性、遠端性與精確性要求越來越高, 特別是在撤僑、國際維和、跨國聯合軍演等任務中, 充分利用商業航空物流能夠確保軍事裝備物資供應, 為部隊走出去創造便利條件。 未來, “你下單的制導炸彈已出庫, 預計2小時後到達停機坪。 ”這句話可能不再只是一個段子,
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 為加快推進空軍戰略轉型, 提高空軍全域部署和遠端遠海多兵機種作戰綜合保障能力, 在綜合考慮我軍場站建設現狀、充分借鑒外國空軍基地建設發展經驗的基礎上, 中國空軍實施了綜合保障基地建設, 根據基地發展規劃,未來中國空軍將形成以基地為樞紐,多機種保障基地為骨幹,基本任務場站為支撐的空天作戰保障體系,目前,基地是中國空軍作戰體系的關鍵節點,不僅擔負著多機種飛行保障,還要承擔空軍甚至全軍作戰物資的存儲,集散和對周邊機場,部隊的保障供應等等,上面我們看到的我國商業航空物流參與空軍軍民融合建設,就是大基地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手段之一。

圖片為我軍參與撤僑行動的大型伊爾76運輸機。

實際上,國際上一些先進國家早都實現了大基地化建設,美國空軍的航空基地可以實現對美軍現役主戰機型的綜合保障及對周邊部隊的支援作戰,已經成為美國空軍的戰鬥堡壘和保障中心。一般來說,基地一般占地在萬畝以上,建有多條能適應各種機型要求的跑道和附屬設施,軍用運輸機、直升機和民航貨機都可以起降,基地周邊地形開闊,可飛空域大,淨空條件好,可滿足較多密次的飛行需要。

因而,基地航空運輸能力遠高於目前軍事物流體系中的骨幹樞紐。在阿富汗戰爭期間,美軍利用商業航空物流,將軍事物資從其大型基地運輸到關鍵的中心地域,然後再由軍事力量空運,以較低的成本增加了美軍空運的能力。隨著中國空軍加速戰略空軍建設和大基地化建設的步伐加快,未來充分利用商業航空物流為部隊作戰和戰備服務,是我軍軍事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今後一段時間,一個具備“大物流”助力的中國空軍將具備更強大的海外投送能力。

根據基地發展規劃,未來中國空軍將形成以基地為樞紐,多機種保障基地為骨幹,基本任務場站為支撐的空天作戰保障體系,目前,基地是中國空軍作戰體系的關鍵節點,不僅擔負著多機種飛行保障,還要承擔空軍甚至全軍作戰物資的存儲,集散和對周邊機場,部隊的保障供應等等,上面我們看到的我國商業航空物流參與空軍軍民融合建設,就是大基地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手段之一。

圖片為我軍參與撤僑行動的大型伊爾76運輸機。

實際上,國際上一些先進國家早都實現了大基地化建設,美國空軍的航空基地可以實現對美軍現役主戰機型的綜合保障及對周邊部隊的支援作戰,已經成為美國空軍的戰鬥堡壘和保障中心。一般來說,基地一般占地在萬畝以上,建有多條能適應各種機型要求的跑道和附屬設施,軍用運輸機、直升機和民航貨機都可以起降,基地周邊地形開闊,可飛空域大,淨空條件好,可滿足較多密次的飛行需要。

因而,基地航空運輸能力遠高於目前軍事物流體系中的骨幹樞紐。在阿富汗戰爭期間,美軍利用商業航空物流,將軍事物資從其大型基地運輸到關鍵的中心地域,然後再由軍事力量空運,以較低的成本增加了美軍空運的能力。隨著中國空軍加速戰略空軍建設和大基地化建設的步伐加快,未來充分利用商業航空物流為部隊作戰和戰備服務,是我軍軍事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今後一段時間,一個具備“大物流”助力的中國空軍將具備更強大的海外投送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