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當藝術遇上茶 會碰出哪些新鮮名堂?

“神農嘗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 ”自古以來, 中國人都喜好喝茶, 它揉合了佛、儒、道諸派思想, 獨成了奇特的茶文化。 到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 茶葉已經飲料式的廣為眾人飲用。 一壺茶, 格局靜雅, 或自斟自飲, 或二三老友討些意趣。

在很多人眼裡, 茶是一種古典文化, 更是一種故鄉味道。 有好茶喝, 會喝好茶, 是享清福。

品茶, 要心境。 茶的清淡, 濃香, 從嗅茶香, 飲茶, 品味回甘, 口齒留下香氣, 不品味, 是不知道的。

據考證, 雲南是茶的發源地, 原始森林裡生長著很多上千年的野生大茶樹。 而亞洲最大的有機烏龍茶莊園也是在雲南。 有機烏龍茶是一種規範化種植生產的茶葉, 它的特點就是無污染、純天然。

烏龍茶, 也叫青茶, 中國的六大茶類之一, 其製作工藝屬於半發酵, 烏龍茶的半發酵界限, 不是完全的百分之五十的概念, 而是介於綠茶的不發酵和紅茶的全發酵之間的跨度。 烏龍茶製作工藝包括:萎凋、做青、炒青、包揉、揉撚、乾燥等工序。 其中搖青和半發酵則是形成烏龍茶的關鍵。

地處北回歸線上的雙江縣, 被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 雙江猛庫鎮位於北緯23.45°和東經100°的交匯處, 這也是世界茶樹生長的唯一“黃金十字中心”。 這裡立體氣候明顯, 也被叫做“世界茶葉的靈魂之灣”, “猛庫十八寨, 寨寨出好茶”。

雙江的高山烏龍茶種植基地就是榮康達莊園(芯仙茗堂), 它位於雙江自治縣沙河鄉尾帕自然村, 是集茶葉種、養、加工、旅遊休閒度假、茶文化精品酒店為一體的大型茶文化休閒度假莊園, 莊園裡栽培的烏龍茶種是從臺灣阿里山引進的。

芯仙茗堂是以有機生態理念和生活態度詮釋的有機茶, 堅持善待土地的精耕細作,在雲南太陽轉身的地方,不斷尋找土地的記憶、傾聽歷史脈落,尊重自然及在地的人文風情。

當藝術遇上茶,會有怎樣的清香悠長與創意無限呢?

“2017年第三屆798創新設計節暨設計嘉年華”在北京798藝術區舉行,由兩岸茶人攜手合作的“芯仙茗堂”推出了由馬雲題寫“福”字的貨郎茶等茶品以及創意茶具。“芯仙茗堂”將在創新設計節舉辦期間帶來《茶經》解讀、芯仙茗堂回歸展等持續5天的茶主題藝術盛宴。

798藝術展唯一受邀的茶葉品牌,芯仙茗堂帶來與阿裡巴巴太極禪苑合作的新版“貨郎茶”,意在結合芯仙茗堂的新鮮生活有茗堂”品牌理念,與太極禪苑“心懷感恩、勇於承擔、樂於分享”的生活態度理契合。更有與北京1925合作的“英式下午茶”新品包裝。兩岸茶人攜手合作的“芯仙茗堂”推出了由馬雲題寫“福”字的貨郎茶等茶品以及創意茶具。

參加本次回歸展主題活動的嘉賓有雲頂築巢茶莊園莊主、雲南築巢投資集團執行董事魯繼勝,中華美學文化基金會長林振中,楠氏物語CEO付勇,1925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創始人邱豐順,多聊茶創始人、中華茶人聯誼會特約講師楊多傑,北京清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1925文化創意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合夥人孔祥意,芯仙茗堂堂主、雲南築巢投資集團CEO(聯合創始人)李立等兩岸設計界、文化界知名人士。

發佈會上,芯仙茗堂堂主李立與1925創始人邱豐順、楠氏物語CEO付勇、臺灣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茶業技術應用系主任藍芳仁、中華美學基金會會長林振中、雲頂築巢茶莊園莊主魯繼勝就“尋找自己心中理想的一杯茶”展開探討。

從臺灣到大陸;從鷺島廈門到彩雲之南;從臺北的華山文創園到與大陸知名的阿裡巴巴的合作;從IT男到新茶人,他看好“互聯網+茶業+文創”的新天地是未來可期、空間無限。

在又苦又甜的茶裡,可以領悟到生活的本質和哲理。客從遠方來,多以茶相待。平地人不離糍粑,高山人不離苦茶。茶的滋味,大抵在其或苦或甜,或濃或淡色味交織之中,品出一種笑看風輕雲淡的人生。

堅持善待土地的精耕細作,在雲南太陽轉身的地方,不斷尋找土地的記憶、傾聽歷史脈落,尊重自然及在地的人文風情。

當藝術遇上茶,會有怎樣的清香悠長與創意無限呢?

“2017年第三屆798創新設計節暨設計嘉年華”在北京798藝術區舉行,由兩岸茶人攜手合作的“芯仙茗堂”推出了由馬雲題寫“福”字的貨郎茶等茶品以及創意茶具。“芯仙茗堂”將在創新設計節舉辦期間帶來《茶經》解讀、芯仙茗堂回歸展等持續5天的茶主題藝術盛宴。

798藝術展唯一受邀的茶葉品牌,芯仙茗堂帶來與阿裡巴巴太極禪苑合作的新版“貨郎茶”,意在結合芯仙茗堂的新鮮生活有茗堂”品牌理念,與太極禪苑“心懷感恩、勇於承擔、樂於分享”的生活態度理契合。更有與北京1925合作的“英式下午茶”新品包裝。兩岸茶人攜手合作的“芯仙茗堂”推出了由馬雲題寫“福”字的貨郎茶等茶品以及創意茶具。

參加本次回歸展主題活動的嘉賓有雲頂築巢茶莊園莊主、雲南築巢投資集團執行董事魯繼勝,中華美學文化基金會長林振中,楠氏物語CEO付勇,1925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創始人邱豐順,多聊茶創始人、中華茶人聯誼會特約講師楊多傑,北京清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1925文化創意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合夥人孔祥意,芯仙茗堂堂主、雲南築巢投資集團CEO(聯合創始人)李立等兩岸設計界、文化界知名人士。

發佈會上,芯仙茗堂堂主李立與1925創始人邱豐順、楠氏物語CEO付勇、臺灣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茶業技術應用系主任藍芳仁、中華美學基金會會長林振中、雲頂築巢茶莊園莊主魯繼勝就“尋找自己心中理想的一杯茶”展開探討。

從臺灣到大陸;從鷺島廈門到彩雲之南;從臺北的華山文創園到與大陸知名的阿裡巴巴的合作;從IT男到新茶人,他看好“互聯網+茶業+文創”的新天地是未來可期、空間無限。

在又苦又甜的茶裡,可以領悟到生活的本質和哲理。客從遠方來,多以茶相待。平地人不離糍粑,高山人不離苦茶。茶的滋味,大抵在其或苦或甜,或濃或淡色味交織之中,品出一種笑看風輕雲淡的人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