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傳恒大、萬達將入局樂視,怎麼就成了香餑餑?

今日, 有消息稱, 恒大集團和萬達集團或將入股樂視網, 但雙方並未回應。 有人戲言, 本身就風雨飄搖中的樂視網卻成了資本市場上的香餑餑, 讓一干跨界大佬們垂涎。

一眾大佬“追逐”樂視

之前, 樂視網第二大股東融創中國與萬達集團有過一筆關於文旅專案的交易。 2017年7月, 融創曾花費296億元拿下萬達13個文旅城項目91%的股權。 孫宏斌在融創中國2017年中期業績會上稱, 融創在並購萬達13個文旅城項目之後, 將再與萬達繼續合作7個文旅城。

恒大集團也並非“師出無名”。 恒大在在文化產業方面的佈局一直在加速。 2017年年初, 恒大童世界在全國拿下6個項目, 恒大童世界的定位是, “不僅要做世界規模最大的主題公園, 而且檔次也必須是世界頂級”。

房產商跨界染指其他行業, 這並非“怪事”。 當前, 房地產市場已經結束了野蠻生長階段, 萬達、SOHO中國等紛紛轉型, 不將精力放到過去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上,

轉而在物業持有和服務上加大投入。 互聯網、智慧家居等與房地產業務本身就存在著強關聯性, 因此, 萬達、恒大如果真入股樂視網的話, 也並非沒有可能。 截止目前, 恒大和萬達官方就意向投資樂視網一事尚未作出回應。

而更早前, 有消息稱, 百度、騰訊、阿裡、京東等互聯網圈裡的大佬都與樂視網有所接觸, 談過融資事宜, 據說劉強東對智慧電視及依託這一平臺的內容產業相當感興趣, 阿裡本身已經投資了海爾, 又有阿裡大文娛的產業, 手裡有優酷土豆、阿裡影業、淘票票等板塊, 幾乎涵蓋了文娛產業的各個鏈條, 唯一缺乏的就是硬體終端, 樂視致新恰好能補上短板。

目前, 樂視網處於停牌狀態,

且超過6個月。 2017年4月16日晚間, 樂視網發佈公告稱, 擬調整收購樂視影業方案, 自4月17日起停牌。 停牌接近6個月的10月9日, 樂視網以“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涉及重大無先例事項”為由繼續停牌。

樂視網業績大變臉

雖然樂視網備受外界“追逐”, 但實際上, 樂視網的業績早已急轉而下, 高層管理團隊更是頻頻爆出離職。 近日, 媒體報導, 接替賈躍亭的樂視網CEO梁軍已經遞交了辭呈, 在家休養。 而之前, 梁軍重掌樂視網的帥印, 深得孫宏斌的賞識, 但目前來看, 梁軍也僅僅是幫助樂視網度過了最混亂、最動盪的5個月。 據悉, 樂視網市場傳播行銷高級副總裁任冠軍、樂視網CMO張旻翬等高管也將離職。

而且, 樂視網的業績更是大變臉。 2017年10月13日晚間,

樂視網發佈業績預告, 預計今年前三季度繼續虧損。 報告顯示, 今年前三季度, 樂視網虧損16.58億元-16.63億元, 而去年前三季度盈利4.9億元。 其中, 第三季度, 樂視網虧損10.21億元-10.26億元, 而去年同期盈利2.09億元。

樂視網給出的解釋是, 由於受到關聯方資金緊張、流動性風波影響, 社會輿論持續發酵並不斷擴大, 對公司聲譽和信用度造成影響;同時, 由於關聯方債務風險、現金流緊張波及公司供應商合作體系, 從產品供應到賬期授予等均產生負面壓力。

在整個動盪期, 樂視網、樂視致新都受到重創, 不僅線上的京東、天貓等電商管道電視銷量不理想, 線下LePar店今年的銷量也一片慘澹, 門店數量從高峰期的上萬家縮減到4000多家。

業績上的乏善可陳,

高層團隊的動盪, 這讓本剛剛架構上趨於穩定的樂視網再度陷入了輿論“旋渦”, 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此時, 各界大佬趁機而入, 或許可以拿到一個“合適”的交易價格。 但最終, 樂視花落誰家, 還是要等待時間給出答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