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究竟還考慮房產投資嗎

最近周圍朋友討論最多的話題除了房子、還是房子。 不僅是在糾結該不該買, 還有人在糾結要不要賣!今天就這個這個話題跟大家一起來看看房子現狀。

2016年年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 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 要求回歸住房居住屬性。 經過10多個月的變革, 房屋價格上漲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尤其是在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從今年三月以來, 越來越多城市的樓市調控政策不僅僅局限在以往的“限購”、“限貸”和“限價”上, 截至目前,

52個城市陸續出臺了樓市“限售”政策。 不僅如此, 各地還紛紛加強了樓市“限購”政策的力度。

尤其是今年的國慶日前後, 從9月22日起, 西安、南昌、南寧、長沙、貴陽、石家莊、武漢等多個省會城市和重慶市在兩天時間裡密集出臺樓市調控新政, 10月12日, 太原也不甘心,

義無反顧地一頭紮進“限售”大軍。

目前房地產市場因調控政策實施, 使得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從需求和供給兩端採取措施控制房價過快上漲, 三四線城市去庫存成效明顯。 近期, 多地還開展住房租賃試點, 一切措施都讓住房市場回歸到基本居住功能上來。

根據國家統計局10月23日發佈的資料顯示, 9月份, 70個大中城市中15個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繼續保持穩定。 據測算, 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漲幅均連續12個月回落, 9月份比8月份分別回落3.5和3.8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 9月份, 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環比均下降0.2%。 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2%, 漲幅與上月相同, 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2%, 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 據測算, 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同比漲幅均連續12個月回落, 9月份比8月份分別回落3.5和3.8個百分點。

與8月相比, 9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為44個, 持平的有8個, 下跌的有18個。 房價上漲的城市數量在減少。

8月下降的城市有18個, 上漲的城市有46個, 持平的城市有6個。

其中, 15個熱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繼續全部下降或持平, 同比漲幅全部回落, 回落幅度在1.8至8.8個百分點之間。 回落幅度也較8月有所增加。

今年銀行在額度管控下積壓待發按揭貸款的現象普遍, 房貸利率提高也比較明顯, 9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22%, 相當於基準利率1.06倍, 為年內第九次上漲。 上調首套房貸利率的範圍可能繼續擴大, 個人按揭貸款政策將繼續從嚴。

隨著銀行資金成本持續走高, 利率優惠繼續“縮水”, 超九成銀行不再提供利率優惠。 值得一提的是, 因銀行額度受限, 房貸放款時間或再度延長。 隨著租售並舉、加大共有產權房供應等房地產長效機制正在逐漸落地, 而更清晰的長效機制也在加快制定中。 房貸利率即將進入平穩期。

近期, 房地產圈內都在激烈地討論這個樓市房產稅相關新政策: 《寧夏回族自治區房產稅實施細則》,自2018年1月1日起執行。 檔指出,房產稅依照房產原值一次減除30%後的餘值計算繳納的,稅率為1.2%;房產出租的,以房產租金收入為房產稅的計稅依據,稅率為12%。

新政可以理解為,“每年房產原值×70%×1.2”。舉例:假如你的房子總價100萬元,如果按減除30%後的餘值計算的話,你每年要繳納的房產稅金額為:房產稅=100萬×70%×1.2%=8400元。

有資料顯示,截止到今年9月份,我國房地產稅共徵收1800億元,同比增加近18%,而占總稅收的比例大約為30%。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房產稅的這部分稅費在整體房地產相關的稅收中占比並不算太高。

並且,寧夏版的房地產稅細則經細心人觀察發現,該政策的最後一條明確:本細則自2018年1月1日起執行,《寧夏回族自治區房產稅實施細則》(寧政發〔1987〕3號)同時廢止。

也就是說該房產稅細則並非新政,也就是說,該細則早在1987年便已經開始實施,此次只是新老條例的更替。對比兩個細則可以發現,新舊兩個條例內容並沒有明顯區別,個人非營業房產依然免征房產稅,只不過免征條款相比原來新增了幾項。

不過,這也從側面說明,房地產稅落地的預期已經越來越強,尤其是隨著國內房地產調控的持續加碼,“早晚得征房地產稅”成了不少人認定的事。然而實際上,房地產稅只是一個綜合性概念,“房產稅”只是“房地產稅”的一個組成部分。可見被業內人士寄予降房價厚望的房地產稅的出臺是一個系統工程,要通過人大立法等諸多流程,並非短時間內可以達到。

從限購、價格、貸款、稅收等角度看近期購房政策,不難發現如今的投資型購房市場已經坍塌。並在共有產權住房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將進一步解決剛需性住房需求,徹底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如今房地產市場隨著整改調整,已經逐漸步入正軌,房屋價值與房租逐漸開始靠攏。投資房地產的回報率更是從之前的暴利,開始回歸理性,年增值僅僅在5個點左右。然而同樣的理財產品或者基金投資收益與其相比較更有優勢,但固定資產的賣出確操作週期較長,變現價格還會降低,以投資角度不適合作為大額資產配比。反而金融產品的資產靈活性較高,比如說靠譜的P2P產品。

新政可以理解為,“每年房產原值×70%×1.2”。舉例:假如你的房子總價100萬元,如果按減除30%後的餘值計算的話,你每年要繳納的房產稅金額為:房產稅=100萬×70%×1.2%=8400元。

有資料顯示,截止到今年9月份,我國房地產稅共徵收1800億元,同比增加近18%,而占總稅收的比例大約為30%。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房產稅的這部分稅費在整體房地產相關的稅收中占比並不算太高。

並且,寧夏版的房地產稅細則經細心人觀察發現,該政策的最後一條明確:本細則自2018年1月1日起執行,《寧夏回族自治區房產稅實施細則》(寧政發〔1987〕3號)同時廢止。

也就是說該房產稅細則並非新政,也就是說,該細則早在1987年便已經開始實施,此次只是新老條例的更替。對比兩個細則可以發現,新舊兩個條例內容並沒有明顯區別,個人非營業房產依然免征房產稅,只不過免征條款相比原來新增了幾項。

不過,這也從側面說明,房地產稅落地的預期已經越來越強,尤其是隨著國內房地產調控的持續加碼,“早晚得征房地產稅”成了不少人認定的事。然而實際上,房地產稅只是一個綜合性概念,“房產稅”只是“房地產稅”的一個組成部分。可見被業內人士寄予降房價厚望的房地產稅的出臺是一個系統工程,要通過人大立法等諸多流程,並非短時間內可以達到。

從限購、價格、貸款、稅收等角度看近期購房政策,不難發現如今的投資型購房市場已經坍塌。並在共有產權住房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將進一步解決剛需性住房需求,徹底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如今房地產市場隨著整改調整,已經逐漸步入正軌,房屋價值與房租逐漸開始靠攏。投資房地產的回報率更是從之前的暴利,開始回歸理性,年增值僅僅在5個點左右。然而同樣的理財產品或者基金投資收益與其相比較更有優勢,但固定資產的賣出確操作週期較長,變現價格還會降低,以投資角度不適合作為大額資產配比。反而金融產品的資產靈活性較高,比如說靠譜的P2P產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