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訪北京市烹飪服務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屈浩

對話亞洲廚王 大匠傳承中和新國菜

----訪北京市烹飪服務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屈浩

本報記者 宋延濤

10月23日—24日, 由中國烹飪大師、北京屈浩烹飪學校校長屈浩與國學大師、知名中醫、企業家以及美食作家共同反復研究所產生的中和新國菜全國系列高級研修班走進遼寧營口鮁魚圈, 開壇授課, 現場講授精品魯菜、中和新國菜的做法。 本報記者應邀走進屈浩大師高級研究班, 近距離接觸和瞭解中和新國菜, 並感受屈浩大師的亞洲廚王的魅力。

據介紹, 中和新國菜是在繼承中華八大菜系傳統的基礎上,

實現前所未有的古今中外大融合、大創新。 新國菜口號是打造中華美食的傳世之作。 新國菜是集天下美食之大成, 運用傳統及現代烹飪之技藝, 詮釋美食的新境界!中和新國菜的定位是集天下美味之大成, 堅持以中餐的烹飪技法烹製菜品, 用中國文化體現烹飪, 有傳統、不守舊、有創新、不離宗。 隨著屈浩大師高級研究班在全國各地的不斷開課, 大匠傳承中和新國菜已經引領中國餐飲界新的風尚。

感受屈浩

說起屈浩大師, 在當代中國餐飲界那是一個金字招牌。 翻閱屈浩大師的個人履歷, 我們看到屈浩,1962年10月出生, 北京人, 北京屈浩烹飪學校校長,畢業于北京教育學院烹飪教育系本科。 師從國寶 級烹飪大師、中國十大名廚、魯菜泰斗王義均先生。 所獲榮譽:國際烹飪藝術大師、八項國際金獎得主、亞洲大廚等屈浩:高級烹調技師、中國烹飪大師, 中國烹飪協會理事。 系國家級考評員, 第五屆全國烹飪大賽評委、中央電視臺“滿漢全席”電視擂臺賽評委。 入廚三十多年來,

以其精湛的廚藝, 在國內、國際大賽中多次榮獲金獎與殊榮。 曾獲“首屆北京市食品雕刻大賽”金牌:世界金廚大賽熱菜特金獎;在第十一、十二屆FAH 國際烹飪藝術大賽上共獲六金二銀二銅, 被世界烹飪協會授予“亞洲大廚”稱號的同時, 獲最高獎“鑽石獎”。 他赴國外工作多年, 廚藝精湛, 多次服務于國內外元首, 在國內外烹飪界享有盛譽。

說起自己的成長道路, 屈浩說, 從小熱愛廚藝, 常到鄰居家觀看別人做菜。 一次五一勞動節, 學校組織看電影, 在電影開播前的新聞簡報上, 看見了全國勞動模範中有廚師現場烹飪的圖像, 深深被廚師的技藝所打動, 從此立志做一名廚師, 並邀同學初中畢業共同學藝。 父母見狀便多加阻攔, 希望屈浩能夠遂他們心願, 順利考上大學好好讀書。 為了讓屈浩回心轉意, 以陳景潤為楷模, 不斷向他輸入讀書思想。 但是, 當時的屈浩不為所動, 堅持到烹飪學校學藝。 當屈浩初中畢業後, 與他有約定的同學去了北京市服務管理學校就讀, 而他不得不在父母的安排下就讀高中。

在學校裡屈浩一名老師與他交情甚好, 在得知屈浩有志做一名廚師後非常支持, 並向屈浩講解了許多有關中國烹飪飲食文化的知識, 從此他更堅定了當廚師的理想。 1980年, 屈浩高中畢業, 時值北京服務管理學校招高中畢業生, 也是僅此一屆招的高中畢業生, 屈浩有意向去學校就讀。 父母在屈浩的一再堅持下, 終於同意了他的要求。 在學校, 屈浩認識了他學習廚藝中第一個啟蒙老師張晨。 當時, 張晨擔任他們班的班主任, 不僅教授他們有關烹飪的技藝, 還給他們傳授了許多行業中、企業中碰到的人情世故, 應注意的各種事項等等。 讓他們不但學會做菜, 還懂得了如何做人。 用屈浩的話說, 張晨是把他們引上了道,帶領他們瞭解了一個真實的社會。 張晨除了在學校的課堂上教授烹飪的知識,還常帶領班級裡的同學到自己就職的酒店裡實踐操作。在張晨的言傳身教下,聰穎的屈浩很快能獨撐一場宴席。很快,他從加工間的主管升職為二號炒鍋,這為他經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2年,屈浩從北京市服務管理學校畢業,被分配到豐澤園工作。 在那裡,屈浩認識了他烹飪生涯中的第二個恩師,當時擔任豐澤園廚師長的王義均。 在豐澤園,屈浩刻苦學習,勤快做事,4個月後被王義均看上,提拔為加工間主管。升任主管後,屈浩變得更加勤快、認真,中午、晚上空閒的時候就去灶台找機會炒菜。 可是,在加工間調配一人去料青間時,屈浩考慮到部門唯一一名女同事的辛苦,將其調去了料清部,自己仍舊留下廚房最低等也最辛苦的加工部工作。這一點讓王義均很賞識,稱讚其實一名很體貼人的孩子。 後來,豐澤園開分店。在王義均的舉薦下,屈浩被調往分店並擔任店內的二號炒鍋。這在豐澤園的歷史中是絕無僅有的,對於屈浩來說這與他的努力及老師的栽培是分不開的。 1988年,屈浩踏上了出國學藝之途,先後在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擔任過廚師職務,並成績斐然。2003年起,屈浩在北京開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烹飪學校,聘請多名高級烹飪師擔任培訓老師,在北京的寫字樓裡培養了搭配的烹飪人才。此外,他還擔任多項廚藝比賽的評委。

說起屈浩所獲榮譽可以說那是精彩無限。1988年6月獲北京市朝陽區首屆冷葷藝術拼擺有獎大賽第一名; 1990年9月獲首屆全國青大賽北京地區第一名,同時獲北京市新長征突擊手,北京市青工技術能手稱號; 1990年11月獲首屆全國青工大賽第三名,同時獲全國新長征突擊手,全國青工技術能手和“首都五•一勞動獎章”稱號; 1996年5月獲“亞洲大廚賽”中國北京地區第一名,獲“優秀大廚”稱號; 1996年6月獲第二屆中國烹飪世界大賽銅獎; 1996年7月赴新加坡,由世界烹飪協會授予“亞洲大廚”稱號,同時獲最高獎“鑽石獎”; 2000年獲第十二屆FAH國際烹飪藝術賽金、銀獎牌; 2002年10月北京烹飪協會授予北京特級烹飪大師; 2002年11月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烹飪大師”稱號; 2004年10月法國廚皇協會授予國際烹飪藝術大師稱號; 2005年4月法國廚皇會授予榮譽會長和五星優越獎; 2005年10月獲俄羅斯克林姆林宮杯國際烹飪大賽雙項冠軍; 2007年4月,獲中國烹飪大師金爵獎。

屈浩目前是國際烹飪藝術大師八項國際金獎得主、 世界金廚大賽全場總冠軍 、中國唯一亞洲大廚、 國家一級評委 中國烹飪大師 、 北京特級烹飪大師 、 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 全國新長征突擊手、 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 、 新加坡酒樓公會培訓中心導師 法國廚皇會榮譽主席及五星優越獎 、 中央電視臺“滿漢全席”評委 天津衛視綜藝食八街專業評委。

大匠傳承

10月23-24日,屈浩大師高級研修班,攜手楊朝輝老師、王中偉老師走進遼寧鮁魚圈,開壇授課,現場講授了精品魯菜,中和新國菜的做法!以“大匠傳承”為主題,主講“中和新國菜”的運用傳統及現代烹飪技法,為學員傳道解惑。屈浩大師蒞臨營口鮁魚圈引起了當地及周邊地區餐飲從業人員的高度關注並積極報名,行業翹楚、知名人士紛紛捧場。對於這次的全國高級研修班,屈浩強調做菜要講究“質地”。“質地”是根,是本,因此,做菜如同做人,要腳踏實地,這也是“工匠”精神在廚師身上的具體體現,對廚師來說至關重要。他在培訓中說,做廚師要具備三要素:精通廚藝、善於言談、修養有素。作為一名優秀廚師,有責任把我國的烹飪文化發揚光大,要學文化懂文化,這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做好每一道菜,把菜的內涵做出來,讓人們在品味美食的同時感受中國的文化。

據瞭解,為期兩天的培訓中,屈浩大師與學員們“面對面”實操演練經典魯菜、中和新國菜的做法及現代烹飪技法。屈浩用這麼一段話形容練就“功夫”的過程:見自己。練就本領,百煉成鋼,實現夢想;見天地。追求更廣闊的天與地,不斷提升完善自我的過程,最終做到天地人合一,見蒼生。當能力達到一定高度時,就要普度眾生,傳道、授業、解惑。 屈浩先生寥寥數語,道出了學習一項技術的精與髓,同時指出的也是人生的格局和境界。培訓中,屈浩大師從我國四大名菜的起源、發展和變化,講到了如何在把握傳統精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他在培訓中講道,做廚師要具備三要素:精通廚藝、善於言談、修養有素。他說,烹飪與中醫、戲曲、書畫共稱為中國的四大文化,作為一名優秀廚師,有責任把我國的烹飪文化發揚光大,要學文化懂文化,這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做好每一道菜,把菜的內涵做出來,讓人們在品味美食的同時感受中國的文化。在談到做菜的技法上,屈浩大師說,做菜要講究“質地”。“質地”是根,是本,因此,做菜如同做人,要腳踏實地,這也是“工匠”精神在廚師身上的具體體現,對廚師來說至關重要。此外,廚師不管做任何事,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點睛之筆。做一件事基礎技能是必要的,但是天分也非常重要,天分就是這個點睛之作。不管你的刀工多麼純熟,炒菜時炒勺玩得多麼精妙,最後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吃到嘴裡的感覺。 培訓之後,屈浩大師還親自為廚師們演示了蔥燒海參、油燜大蝦、糟溜魚片、九轉大腸等魯菜經典菜品的烹飪技法。可以說,在屈浩的大匠傳承中和新國菜的高級研修班上,我們所見所聞不但是感受飲食文化的魅力,也學會從菜品種感悟人生。

張晨是把他們引上了道,帶領他們瞭解了一個真實的社會。 張晨除了在學校的課堂上教授烹飪的知識,還常帶領班級裡的同學到自己就職的酒店裡實踐操作。在張晨的言傳身教下,聰穎的屈浩很快能獨撐一場宴席。很快,他從加工間的主管升職為二號炒鍋,這為他經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2年,屈浩從北京市服務管理學校畢業,被分配到豐澤園工作。 在那裡,屈浩認識了他烹飪生涯中的第二個恩師,當時擔任豐澤園廚師長的王義均。 在豐澤園,屈浩刻苦學習,勤快做事,4個月後被王義均看上,提拔為加工間主管。升任主管後,屈浩變得更加勤快、認真,中午、晚上空閒的時候就去灶台找機會炒菜。 可是,在加工間調配一人去料青間時,屈浩考慮到部門唯一一名女同事的辛苦,將其調去了料清部,自己仍舊留下廚房最低等也最辛苦的加工部工作。這一點讓王義均很賞識,稱讚其實一名很體貼人的孩子。 後來,豐澤園開分店。在王義均的舉薦下,屈浩被調往分店並擔任店內的二號炒鍋。這在豐澤園的歷史中是絕無僅有的,對於屈浩來說這與他的努力及老師的栽培是分不開的。 1988年,屈浩踏上了出國學藝之途,先後在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擔任過廚師職務,並成績斐然。2003年起,屈浩在北京開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烹飪學校,聘請多名高級烹飪師擔任培訓老師,在北京的寫字樓裡培養了搭配的烹飪人才。此外,他還擔任多項廚藝比賽的評委。

說起屈浩所獲榮譽可以說那是精彩無限。1988年6月獲北京市朝陽區首屆冷葷藝術拼擺有獎大賽第一名; 1990年9月獲首屆全國青大賽北京地區第一名,同時獲北京市新長征突擊手,北京市青工技術能手稱號; 1990年11月獲首屆全國青工大賽第三名,同時獲全國新長征突擊手,全國青工技術能手和“首都五•一勞動獎章”稱號; 1996年5月獲“亞洲大廚賽”中國北京地區第一名,獲“優秀大廚”稱號; 1996年6月獲第二屆中國烹飪世界大賽銅獎; 1996年7月赴新加坡,由世界烹飪協會授予“亞洲大廚”稱號,同時獲最高獎“鑽石獎”; 2000年獲第十二屆FAH國際烹飪藝術賽金、銀獎牌; 2002年10月北京烹飪協會授予北京特級烹飪大師; 2002年11月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烹飪大師”稱號; 2004年10月法國廚皇協會授予國際烹飪藝術大師稱號; 2005年4月法國廚皇會授予榮譽會長和五星優越獎; 2005年10月獲俄羅斯克林姆林宮杯國際烹飪大賽雙項冠軍; 2007年4月,獲中國烹飪大師金爵獎。

屈浩目前是國際烹飪藝術大師八項國際金獎得主、 世界金廚大賽全場總冠軍 、中國唯一亞洲大廚、 國家一級評委 中國烹飪大師 、 北京特級烹飪大師 、 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 全國新長征突擊手、 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 、 新加坡酒樓公會培訓中心導師 法國廚皇會榮譽主席及五星優越獎 、 中央電視臺“滿漢全席”評委 天津衛視綜藝食八街專業評委。

大匠傳承

10月23-24日,屈浩大師高級研修班,攜手楊朝輝老師、王中偉老師走進遼寧鮁魚圈,開壇授課,現場講授了精品魯菜,中和新國菜的做法!以“大匠傳承”為主題,主講“中和新國菜”的運用傳統及現代烹飪技法,為學員傳道解惑。屈浩大師蒞臨營口鮁魚圈引起了當地及周邊地區餐飲從業人員的高度關注並積極報名,行業翹楚、知名人士紛紛捧場。對於這次的全國高級研修班,屈浩強調做菜要講究“質地”。“質地”是根,是本,因此,做菜如同做人,要腳踏實地,這也是“工匠”精神在廚師身上的具體體現,對廚師來說至關重要。他在培訓中說,做廚師要具備三要素:精通廚藝、善於言談、修養有素。作為一名優秀廚師,有責任把我國的烹飪文化發揚光大,要學文化懂文化,這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做好每一道菜,把菜的內涵做出來,讓人們在品味美食的同時感受中國的文化。

據瞭解,為期兩天的培訓中,屈浩大師與學員們“面對面”實操演練經典魯菜、中和新國菜的做法及現代烹飪技法。屈浩用這麼一段話形容練就“功夫”的過程:見自己。練就本領,百煉成鋼,實現夢想;見天地。追求更廣闊的天與地,不斷提升完善自我的過程,最終做到天地人合一,見蒼生。當能力達到一定高度時,就要普度眾生,傳道、授業、解惑。 屈浩先生寥寥數語,道出了學習一項技術的精與髓,同時指出的也是人生的格局和境界。培訓中,屈浩大師從我國四大名菜的起源、發展和變化,講到了如何在把握傳統精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他在培訓中講道,做廚師要具備三要素:精通廚藝、善於言談、修養有素。他說,烹飪與中醫、戲曲、書畫共稱為中國的四大文化,作為一名優秀廚師,有責任把我國的烹飪文化發揚光大,要學文化懂文化,這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做好每一道菜,把菜的內涵做出來,讓人們在品味美食的同時感受中國的文化。在談到做菜的技法上,屈浩大師說,做菜要講究“質地”。“質地”是根,是本,因此,做菜如同做人,要腳踏實地,這也是“工匠”精神在廚師身上的具體體現,對廚師來說至關重要。此外,廚師不管做任何事,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點睛之筆。做一件事基礎技能是必要的,但是天分也非常重要,天分就是這個點睛之作。不管你的刀工多麼純熟,炒菜時炒勺玩得多麼精妙,最後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吃到嘴裡的感覺。 培訓之後,屈浩大師還親自為廚師們演示了蔥燒海參、油燜大蝦、糟溜魚片、九轉大腸等魯菜經典菜品的烹飪技法。可以說,在屈浩的大匠傳承中和新國菜的高級研修班上,我們所見所聞不但是感受飲食文化的魅力,也學會從菜品種感悟人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