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不負半世紀的等待!我僅能給這部電影打100分,因為滿分只有100

文 | 思嘉

我要給《銀翼殺手2049》打100分, 好遺憾, 滿分只有100, 否則, 不管是多少分制, 我都會毫不猶豫地給它滿上。

因為它是本世紀以來, 最偉大的科幻電影——我不喜歡人們把它視為續集, 即使在獨立成章的意義上, 這個結論不變。

《銀翼殺手》誕生于1982年, 我們在苦苦等待35年——四捨五入就是半個世紀啊——之後, 終於迎來了這部堪和原作比肩的《2049》。

《銀翼殺手2049》最偉大的是什麼?

說白了, 就是「電影感」, 這是我們熱愛電影的最終極理由, 這是我們必須要到電影院去膜拜它的第一大原因。

是的, 只有膜拜這個詞, 才能形容《銀翼殺手2049》在影像上的出神入化。

《銀翼殺手2049》的攝影師是13次提名奧斯卡的「無冕之王」羅傑·迪金斯, 而這一次, 在明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 我不信他會再度空跑。

故事中這個三十年以後的世界, 比2019年更加瘋狂, 也更加迷人。

高斯林飾演的K, 既在充滿廢墟和黃沙的荒蕪城市空間中行走。

也在巨大的現代螢幕投下的光影中, 被無限壓制。

地球上最有生氣的地方, 變成了充滿色彩的, 擁擠的, 時刻發生著消費的交易所。

以及鴿籠一般的聚集地, 濕潤的地面所反射的陰影, 是這個城市無可救藥的未來。

維倫紐瓦和迪金斯, 可以說相當瞭解「圖像」的力量。 在人們注意力越來越有限的當下, 只有這些極具風格化的、巨大的、壓制性影像, 才能抓住人們的注意力。

在不同的段落中, 影片會使用與故事情緒相對應的主色調, 在搭載上高對比的輔助色塊, 幾何式的構圖, 來營造未來世界的賽博朋克氣質。 同時, 也與主流科幻片拉開了距離, 跟前作《銀翼殺手》的影像風格, 亦產生了連貫性。

冰冷的戶外影像

而冰冷的、擁擠的、幹朽的戶外城市,又和複製人華萊士公司的空曠、奢擲、精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代表科技的華萊士公司對空間的奢靡浪費

科幻,以及賽博朋克的氛圍,都只是《銀翼殺手2049》的「容器」,它們被維倫紐瓦和迪金斯用影像小心包裹,裡面裝的,是新黑色電影式的「內核」。

這些畫面美不美?

非常美。

它們們冷不冷?

不僅冷,而且還相當暗黑。

在一部主流的、R級的大製作中,看到這樣的氛圍、這樣的畫面,實在是太少見了。

可以拍著胸脯說,《銀翼殺手2049》,絕對是本世紀以來,在影片類型和視覺風格的實驗上,走得最遠的一部影片——唯一可與之比擬的,大概是諾蘭的《蝙蝠俠》系列。

但,《銀翼殺手2049》居然還能夠讓如此驚豔的影像,不喧兵奪主。這些讓你每一秒都發出驚歎的畫面,在維倫紐瓦的謹慎把控下,一直在為影片的主題服務。

每一秒都讓人驚豔的畫面

這個曾經讓人新生期待的未來,是毫無生機的廢土世界;是一個被污染,被耗費,以及被填滿的墮落都市。

而維倫紐瓦和迪金斯所打造的這些影像,則在視覺層面上,毫不吝嗇地把這些絕望暗黑的未來,都真實化了。

廢土感的都市

《銀翼殺手2049》的故事發生在《銀翼殺手》的三十年後,維倫紐瓦還專門讓渡邊信一郎執導了短片《銀翼殺手:2022黑暗浩劫》,雷德利·斯科特的兒子盧克·斯科特也為影片拍攝了另外兩部前傳《銀翼殺手:2036複製人黎明》《銀翼殺手:2048無處可逃》,來鋪陳這三十年裡都發生了什麼。

在2022年,由於人類屠殺複製人,複製人發起了反抗,他們在洛杉磯上空投放了核彈,引發了「大停電」事件,在這以後,所有有關複製人的數位資訊都丟失了。

《銀翼殺手2049》的故事就建立在這個核彈爆炸的背景之後,洛杉磯員警K,在追殺一款舊型號複製人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秘密。這個秘密,和三十年前,哈里森·福特飾演的的銀翼殺手戴克有關。

戴克

預告片裡,傑瑞德·萊托飾演的複製人公司老闆華萊士說過這樣一句話——

「人類將無法生存,複製人才是物種的未來。」

這是《銀翼殺手2049》偉大的第二點,華萊士的這句話,點出了《銀翼殺手2049》立足的根本,也就是對複製人和人類之間的差異性、合法性、合理性,甚至是否合乎宗教性的探討。

華萊士

與原作沒有挑明戴克的複製人身份不同,這一部,從一開始就告訴了大家K的複製人身份。複製人殺複製人的劇情依舊在這一部中延續。

這個世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副本社會」和「商品社會」。新版本的複製人,已經高效而迅速地融入社會,甚至成為消費主義追逐的目標。

我們在預告片中看到的,大看板上的女性幻像;在街頭圍繞在K身邊的服務性女子;以及被K買回家的AI女友喬伊,都是這個世界充斥滿消費、廣告、圖像和複製品的證明。

K和AI女友

K和AI女友喬伊的關係,甚至說不好是一種諷刺,還是一種跨越。

「沒有情感的常識系統是不完整的。」

K與喬伊,共用了某種情感,對於底層都是「常識系統」的二人而言,這是通過圖靈測試的根本。但相反的,在這個後現代的社會中,生存下來需要「情感成本」,這對於人類和複製品而言,都是奢侈,甚至已經升級成了昂貴的商品。

關於這一點,斯嘉麗·詹森主音的《她》中,已經做了諸多探討,《銀翼殺手2049》卻用了一個更加類型化的矛盾,重議了這個有些傷感、有些理想主義、又有些geek的話題。

《她》(2013)

《銀翼殺手:2049》偉大的第三點,在於它從頭至尾都展示了一種矛盾感。這種矛盾感,貫穿在從主演、到情節、到影像風格,甚至到每一格畫面的細節處的方方面面。

這種矛盾感,同時也是影片的內核。

我很少見到哪一部影片,能夠做到如此貫通的統一。

作為主角的K,首先是這個矛盾的承擔者。

我相信維倫紐瓦一定對高斯林進行了調教,他在影片中既是一個執行者,也是一個遲疑者。在執行任務的時候,K的表情和行動之間,出現了很強的分裂感和矛盾感。很多時候,你會覺得是任務在拖著K走,而非K推進著任務。

這種矛盾和分裂,同時也貫穿於整個故事情節中,正如我們上面所說的,在科技高度發達的2049年,我們所要面對的,卻是逐漸腐化的、荒蕪的、被棄用的城市。

科技帶來了生活環境的優化嗎?似乎並沒有。

迪金斯的攝影則為「高度發達的科技」與「低調的城市景觀」之間的落差,提供了切實可觸的感官體驗。

影調的強烈對比

而在結局中,這種矛盾和分裂,也被推向了極致。

維倫紐瓦將複製人和人類走向的議題,放回到了與第一部相互呼應的矛盾中。

通常的科幻片,要麼是展現對未來美好的、烏托邦式的幻想;要麼是憑弔一種晦暗的、混亂的敵托邦未來。

複製人和真人,到底誰更接近人類?複製人,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可以被看做真人?真人就天生比複製人優越,而站在物種的頂端嗎?

這些問題現在可能都沒有答案。

維倫紐瓦實在是太聰明了,他深知當下的我們,還沒有到達探討這些問題的奇點。因此,在《銀翼殺手2049》中,他既展示了科技無上的可能性,又毫不掩飾技術的消極面。

他展示了,充滿榮光的過去和無量的未來。

這就是科技本身。

在看《銀翼殺手2049》的時候,我總是想到《駭客帝國》裡,史密斯說過的一段臺詞。

《駭客帝國》(1999)

「我想跟你分享一點兒心得。當我試圖給你們分類的時候,我才發現你們其實不算是哺乳動物。地球上每種哺乳動物都會本能地和周圍的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可你們人類不會。你們遷徙到一個區域,然後不斷繁殖、繁殖,直到耗盡所有自然資源,你們生存下去的唯一方式就是侵佔另一個區域。地球上還有一種生物是這樣生存的,你知道是什麼嗎?病毒。人類是地球的疾病和癌症。你們是瘟疫,而我們是解藥。」

換句話說,人類才是地球上最大的病毒。

不斷侵佔地球空間、耗費資源、佔領生存資本的人類,真的沒有比複製人,高級到哪裡去。

因為這種毫不留情的反思,《銀翼殺手2049》將毫無愧色地進入偉大科幻電影的行列。

而冰冷的、擁擠的、幹朽的戶外城市,又和複製人華萊士公司的空曠、奢擲、精密,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代表科技的華萊士公司對空間的奢靡浪費

科幻,以及賽博朋克的氛圍,都只是《銀翼殺手2049》的「容器」,它們被維倫紐瓦和迪金斯用影像小心包裹,裡面裝的,是新黑色電影式的「內核」。

這些畫面美不美?

非常美。

它們們冷不冷?

不僅冷,而且還相當暗黑。

在一部主流的、R級的大製作中,看到這樣的氛圍、這樣的畫面,實在是太少見了。

可以拍著胸脯說,《銀翼殺手2049》,絕對是本世紀以來,在影片類型和視覺風格的實驗上,走得最遠的一部影片——唯一可與之比擬的,大概是諾蘭的《蝙蝠俠》系列。

但,《銀翼殺手2049》居然還能夠讓如此驚豔的影像,不喧兵奪主。這些讓你每一秒都發出驚歎的畫面,在維倫紐瓦的謹慎把控下,一直在為影片的主題服務。

每一秒都讓人驚豔的畫面

這個曾經讓人新生期待的未來,是毫無生機的廢土世界;是一個被污染,被耗費,以及被填滿的墮落都市。

而維倫紐瓦和迪金斯所打造的這些影像,則在視覺層面上,毫不吝嗇地把這些絕望暗黑的未來,都真實化了。

廢土感的都市

《銀翼殺手2049》的故事發生在《銀翼殺手》的三十年後,維倫紐瓦還專門讓渡邊信一郎執導了短片《銀翼殺手:2022黑暗浩劫》,雷德利·斯科特的兒子盧克·斯科特也為影片拍攝了另外兩部前傳《銀翼殺手:2036複製人黎明》《銀翼殺手:2048無處可逃》,來鋪陳這三十年裡都發生了什麼。

在2022年,由於人類屠殺複製人,複製人發起了反抗,他們在洛杉磯上空投放了核彈,引發了「大停電」事件,在這以後,所有有關複製人的數位資訊都丟失了。

《銀翼殺手2049》的故事就建立在這個核彈爆炸的背景之後,洛杉磯員警K,在追殺一款舊型號複製人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秘密。這個秘密,和三十年前,哈里森·福特飾演的的銀翼殺手戴克有關。

戴克

預告片裡,傑瑞德·萊托飾演的複製人公司老闆華萊士說過這樣一句話——

「人類將無法生存,複製人才是物種的未來。」

這是《銀翼殺手2049》偉大的第二點,華萊士的這句話,點出了《銀翼殺手2049》立足的根本,也就是對複製人和人類之間的差異性、合法性、合理性,甚至是否合乎宗教性的探討。

華萊士

與原作沒有挑明戴克的複製人身份不同,這一部,從一開始就告訴了大家K的複製人身份。複製人殺複製人的劇情依舊在這一部中延續。

這個世界,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副本社會」和「商品社會」。新版本的複製人,已經高效而迅速地融入社會,甚至成為消費主義追逐的目標。

我們在預告片中看到的,大看板上的女性幻像;在街頭圍繞在K身邊的服務性女子;以及被K買回家的AI女友喬伊,都是這個世界充斥滿消費、廣告、圖像和複製品的證明。

K和AI女友

K和AI女友喬伊的關係,甚至說不好是一種諷刺,還是一種跨越。

「沒有情感的常識系統是不完整的。」

K與喬伊,共用了某種情感,對於底層都是「常識系統」的二人而言,這是通過圖靈測試的根本。但相反的,在這個後現代的社會中,生存下來需要「情感成本」,這對於人類和複製品而言,都是奢侈,甚至已經升級成了昂貴的商品。

關於這一點,斯嘉麗·詹森主音的《她》中,已經做了諸多探討,《銀翼殺手2049》卻用了一個更加類型化的矛盾,重議了這個有些傷感、有些理想主義、又有些geek的話題。

《她》(2013)

《銀翼殺手:2049》偉大的第三點,在於它從頭至尾都展示了一種矛盾感。這種矛盾感,貫穿在從主演、到情節、到影像風格,甚至到每一格畫面的細節處的方方面面。

這種矛盾感,同時也是影片的內核。

我很少見到哪一部影片,能夠做到如此貫通的統一。

作為主角的K,首先是這個矛盾的承擔者。

我相信維倫紐瓦一定對高斯林進行了調教,他在影片中既是一個執行者,也是一個遲疑者。在執行任務的時候,K的表情和行動之間,出現了很強的分裂感和矛盾感。很多時候,你會覺得是任務在拖著K走,而非K推進著任務。

這種矛盾和分裂,同時也貫穿於整個故事情節中,正如我們上面所說的,在科技高度發達的2049年,我們所要面對的,卻是逐漸腐化的、荒蕪的、被棄用的城市。

科技帶來了生活環境的優化嗎?似乎並沒有。

迪金斯的攝影則為「高度發達的科技」與「低調的城市景觀」之間的落差,提供了切實可觸的感官體驗。

影調的強烈對比

而在結局中,這種矛盾和分裂,也被推向了極致。

維倫紐瓦將複製人和人類走向的議題,放回到了與第一部相互呼應的矛盾中。

通常的科幻片,要麼是展現對未來美好的、烏托邦式的幻想;要麼是憑弔一種晦暗的、混亂的敵托邦未來。

複製人和真人,到底誰更接近人類?複製人,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可以被看做真人?真人就天生比複製人優越,而站在物種的頂端嗎?

這些問題現在可能都沒有答案。

維倫紐瓦實在是太聰明了,他深知當下的我們,還沒有到達探討這些問題的奇點。因此,在《銀翼殺手2049》中,他既展示了科技無上的可能性,又毫不掩飾技術的消極面。

他展示了,充滿榮光的過去和無量的未來。

這就是科技本身。

在看《銀翼殺手2049》的時候,我總是想到《駭客帝國》裡,史密斯說過的一段臺詞。

《駭客帝國》(1999)

「我想跟你分享一點兒心得。當我試圖給你們分類的時候,我才發現你們其實不算是哺乳動物。地球上每種哺乳動物都會本能地和周圍的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可你們人類不會。你們遷徙到一個區域,然後不斷繁殖、繁殖,直到耗盡所有自然資源,你們生存下去的唯一方式就是侵佔另一個區域。地球上還有一種生物是這樣生存的,你知道是什麼嗎?病毒。人類是地球的疾病和癌症。你們是瘟疫,而我們是解藥。」

換句話說,人類才是地球上最大的病毒。

不斷侵佔地球空間、耗費資源、佔領生存資本的人類,真的沒有比複製人,高級到哪裡去。

因為這種毫不留情的反思,《銀翼殺手2049》將毫無愧色地進入偉大科幻電影的行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