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中信證券市值從100億到2000億,多虧了誰?

導讀:中信證券從2003年開始做市值管理, 其市值也從當年的100億增長到如今的近2000億, 連續10年在中國券商中排名第一, 這當然得益於其市值管理的戰略定位。 那什麼是市值管理?市值管理到底該怎麼做呢?

全面市值管理

什麼是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 是指公司以市值最大化為經營目標, 通過分析公司現狀、市場環境, 對經營模式、資本運作、投資者關係管理等一系列層面進行戰略調整, 優化資源配置, 為股東創造最大化價值。

虞滌新 果睿投資董事長、前德隆集團執行總裁

市值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1.聚焦主業

縱觀古今中外那些具備持久競爭力的優秀品牌, 其主業均集中而突出, 品牌定位簡單而清晰, 從而在品牌、技術和生產經營等領域建立起了較強的門檻, 進而享有了一定的產品定價權, 公司估值也就享受更多的市場溢價。

2.加強公司治理和管理規範

管理是企業持續成長的根本, 也是投資人越來越看重的要素。 麥肯錫調查表明:在財務狀況類似的情況下, 投資者願意為 “治理良好”的亞洲公司多付20%-27%的溢價, 願為“治理良好”的北美公司多付14%的溢價, 因為管理可以出效益。

3.壟斷稀缺資源

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

比較青睞稀缺或壟斷性資源, 如果公司能形成區域市場壟斷、資源壟斷、或技術壟斷, 就會產生產品溢價、公司溢價, 從而獲得資本市場的格外追捧。

4.整體上市

整體上市, 一方面可以減少關聯交易, 促使公司經營透明;另一方面可以注入優質資產, 提升公司增長速度, 這都可以讓市值上升。

5.利用市場週期快速做大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固有的繁榮和低谷週期, 在行業繁榮期從市場募集資金, 在行業低谷期實施並購, 可以讓主業快速做大。 同樣的, 資本市場也有自己的週期, 即在市場低迷的時候吸納股權,在市場繁榮的時候出售股權。

中信證券就是反週期的典範, 在行業低迷期, 並購同行, 在估價低迷期回購公司股權。

在行業和市場繁榮時, 通過增發的方式, 募集資金, 為“冬天”的並購儲備糧食。 如此反復應用, 讓公司的市值實現了快速增長。

6.維護好投資者關係

維護好投資者關係, 主要就是提高公司經營透明度, 保持與資本市場和社會各界的有效溝通, 減少公司和投資人之間的資訊不對稱。

市值管理誤區

市值管理的誤區有哪些?

1.市值管理與股價管理

市值管理的確需要關注股價, 但關注決不等於直接管理甚至操縱。 因為股價由市場形成, 不能、也不容許管理。 從這個角度說, 市值管理是價值管理, 重心在決定價格基礎的價值上。

2.市值管理與迎合市場

市值管理需要考慮市場因素(週期、規律、市場人氣、投資偏好、估值標準等), 但考慮市場因素決不等於迎合市場。 市值管理要遵循市場規律, 貴在因勢利導。

3.市值管理和追求股價的最高化

股價上揚的確對提升市值有直接影響, 但股價最高化決非市值管理追求的目的;公司和股東價值最大化也不等於股價最高化。 踏實經營好公司, 提升公司的內在價值,才是市值管理的目的所在。

提升公司的內在價值,才是市值管理的目的所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