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她曾經是央視的臺柱子,如今卻煙不離手,衰老發福

有人說, 央視節目《朗讀者》聚集著今年的全部“催淚彈”, 每個故事, 都足以直戳內心, 讓人感動到眼眶泛紅、淚流滿面……

最近, 倪萍也作為嘉賓出現在了《朗讀者》的現場。

兩代央視一姐同框, 自然意義非凡, 而董卿也在現場含淚擁抱了倪萍。

44歲的董卿正憑藉著《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再度走向人生巔峰。

而44歲時的倪萍, 正準備離開央視主持人的席位, 也正是從那時起, 大眾才發現, 倪萍, 正離著我們熟悉的形象, 越走越遠。

倪萍出生于一個單親家庭, 在她很小時, 父母就離異了。 是媽媽和姥姥用心撫養她長大。

儘管是數一數二的主持人, 倪萍卻並非科班出身。 她大學讀的是山東藝術學院, 畢業後被分配到山東話劇院工作。

關於倪萍的前半生, 從表面看來, 是一個無比勵志的故事:她從地方台借調到央視主持《綜藝大觀》, 就此開啟了央視的“倪萍時代”。

那時, 她31歲。 從那之後的十幾年, 我們每年都能在春晚及許多重要晚會上看到她, 有她在, 就宛如定海神針。

當時,倪萍就是央視毋庸置疑的一姐。親切自然的主持風格,總能觸動觀眾。

那時的她,高挑苗條,臉龐圓潤漂亮,氣質也是落落大方。

她曾創下了主持13屆春晚的記錄,倪萍這個名字堪稱全中國家喻戶曉。

倪萍成了央視的臺柱子,也成了那個時代的女神。

烈火烹油,鮮花簇錦,那時的倪萍一路走來,事業都順極了,名氣聲望絕對不輸今天的董卿。

但是,很可惜,我們並不知道,這個一直在臺上笑語晏晏的女主持人,正經歷著灰暗的人生。走入央視走入大眾心中的她,當時卻為此離婚了,放棄了女兒的撫養權。

然後,她的第二段戀情也以悲劇收場。

1997年,倪萍和攝影記者王文瀾結婚,婚後生下了兒子虎子。

當時倪萍已經40歲了,看上去似乎一切圓滿了。

但命運再度給了她一個沉重的打擊。

在虎子11個月的時候,倪萍卻發覺虎子老是摔跤,很難站穩,眼睛好像有點不正常,不能注視,也抓不到眼前的物品。

醫院檢查的結果讓倪萍感覺天都塌了:虎子得的是先天性白內障。白內障已經很難治癒了,更何況是先天性白內障。

而給孩子看病,需要一大筆費用。她想到了賣房子,可賣了房子住在哪裡呢?於是,她徹底離開了自己熱愛的主持人行業,去拍電影,去賺錢。

導演勸她做完這次春晚再陪兒子出國看病。

倪萍痛定思痛,為了對得起觀眾十幾年的陪伴,她不能因為個人的事情敗下陣來。

於是,在那一年的春晚,倪萍和往年一樣,鎮定自若地主持著,喜氣洋洋地笑著給觀眾拜年。

《美麗的大腳》、《泥鰍也是魚》……倪萍演了很多經受磨難的女人,她和故事中的人物感同身受。

也許是因為當時倪萍的狀態實在是和她塑造的人物太契合,2004年她還獲得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最喜愛電視劇女演員。

為了治好兒子,倪萍也是幾乎放棄了一切。她白天跑醫院,晚上坐在沙發上一根一根抽煙,哭得自己“都快先看不見了”。國內沒法治,那就去美國。那幾年,家底兒都掏出去了。

為了省錢,她一個人抱著孩子去美國,坐經濟艙;英文水準神跡一般突飛猛進,醫生說什麼她都能聽懂;治療期間,只要國內有工作收入能超過往返飛機票價,她就坐10幾個小時回來,完了再飛回去……

但她從來不向外人說這些。2008年汶川地震時,倪萍一下子捐了100萬。

其實,倪萍之前也給母親水窖和青少年基金都捐過100萬。兒子問她:媽媽,咱們家還有錢嗎?倪萍回答:有,我們家有的是錢,但你別亂花。

也許是因為給兒子治病的壓力太大,也許是因為夫妻感情的逐漸變淡,這期間,倪萍的丈夫王文瀾跟她離婚了。

姥姥一直替我看孩子了。姥姥走前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只是感覺一定是有大事兒,叮囑我: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你。你要是救不了孩子,誰也救不了。

只有知道了她的經歷,才會理解她被人“詬病”的那些行為。

2011年,倪萍被獲得“共和國脊樑十大卓越人物”的稱號時,有人抨擊說“確實是共和國脊樑,只是得了頸椎病”。倪萍則回應說,“真的不配拿這個獎,如果能退的話,這個獎我退了吧。”

2014年,倪萍重返舞臺主持《等著我》時,更是被很多觀眾痛駡。在節目中,她讓被拐賣的婦女為了孩子回到買了她的家庭,讓父親扇離家的兒子耳光,讓被遺棄的孩子認回當初拋棄她的家庭……

這些煽情而“正能量”的風格,曾經是倪萍獲得大眾喜愛的法寶,但等她再返舞臺時,卻成了她的“原罪”。很多人認為她是嘩眾取寵。

然而,平心而論,變的不是倪萍,而是大眾的意識。對於50多歲的倪萍來說,那就是她的價值觀,是她的人生帶給她的價值觀。

她曾這麼評價自己:我們真的有那麼優秀能獲得觀眾的喜愛嗎?不是,是這個身份帶給我們的光輝——所以,她對於她所獲得的榮譽都是報以感恩的心態;

她關於家庭的概念也是傳統的以孝為先。她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小時候,重男輕女的媽媽對她關心並不多,但媽媽老了之後,一直是倪萍而不是哥哥在照顧老人。

她對於女人的價值也是極為傳統的“孩子在哪兒,你就在哪兒”。

她追求的一切,其實是一個最樸素和最傳統的女人所要求的。而我們要求的她,是一個無論外貌和內心都永不遲暮的女神。

當時,倪萍就是央視毋庸置疑的一姐。親切自然的主持風格,總能觸動觀眾。

那時的她,高挑苗條,臉龐圓潤漂亮,氣質也是落落大方。

她曾創下了主持13屆春晚的記錄,倪萍這個名字堪稱全中國家喻戶曉。

倪萍成了央視的臺柱子,也成了那個時代的女神。

烈火烹油,鮮花簇錦,那時的倪萍一路走來,事業都順極了,名氣聲望絕對不輸今天的董卿。

但是,很可惜,我們並不知道,這個一直在臺上笑語晏晏的女主持人,正經歷著灰暗的人生。走入央視走入大眾心中的她,當時卻為此離婚了,放棄了女兒的撫養權。

然後,她的第二段戀情也以悲劇收場。

1997年,倪萍和攝影記者王文瀾結婚,婚後生下了兒子虎子。

當時倪萍已經40歲了,看上去似乎一切圓滿了。

但命運再度給了她一個沉重的打擊。

在虎子11個月的時候,倪萍卻發覺虎子老是摔跤,很難站穩,眼睛好像有點不正常,不能注視,也抓不到眼前的物品。

醫院檢查的結果讓倪萍感覺天都塌了:虎子得的是先天性白內障。白內障已經很難治癒了,更何況是先天性白內障。

而給孩子看病,需要一大筆費用。她想到了賣房子,可賣了房子住在哪裡呢?於是,她徹底離開了自己熱愛的主持人行業,去拍電影,去賺錢。

導演勸她做完這次春晚再陪兒子出國看病。

倪萍痛定思痛,為了對得起觀眾十幾年的陪伴,她不能因為個人的事情敗下陣來。

於是,在那一年的春晚,倪萍和往年一樣,鎮定自若地主持著,喜氣洋洋地笑著給觀眾拜年。

《美麗的大腳》、《泥鰍也是魚》……倪萍演了很多經受磨難的女人,她和故事中的人物感同身受。

也許是因為當時倪萍的狀態實在是和她塑造的人物太契合,2004年她還獲得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最喜愛電視劇女演員。

為了治好兒子,倪萍也是幾乎放棄了一切。她白天跑醫院,晚上坐在沙發上一根一根抽煙,哭得自己“都快先看不見了”。國內沒法治,那就去美國。那幾年,家底兒都掏出去了。

為了省錢,她一個人抱著孩子去美國,坐經濟艙;英文水準神跡一般突飛猛進,醫生說什麼她都能聽懂;治療期間,只要國內有工作收入能超過往返飛機票價,她就坐10幾個小時回來,完了再飛回去……

但她從來不向外人說這些。2008年汶川地震時,倪萍一下子捐了100萬。

其實,倪萍之前也給母親水窖和青少年基金都捐過100萬。兒子問她:媽媽,咱們家還有錢嗎?倪萍回答:有,我們家有的是錢,但你別亂花。

也許是因為給兒子治病的壓力太大,也許是因為夫妻感情的逐漸變淡,這期間,倪萍的丈夫王文瀾跟她離婚了。

姥姥一直替我看孩子了。姥姥走前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只是感覺一定是有大事兒,叮囑我:自己不倒,啥都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你。你要是救不了孩子,誰也救不了。

只有知道了她的經歷,才會理解她被人“詬病”的那些行為。

2011年,倪萍被獲得“共和國脊樑十大卓越人物”的稱號時,有人抨擊說“確實是共和國脊樑,只是得了頸椎病”。倪萍則回應說,“真的不配拿這個獎,如果能退的話,這個獎我退了吧。”

2014年,倪萍重返舞臺主持《等著我》時,更是被很多觀眾痛駡。在節目中,她讓被拐賣的婦女為了孩子回到買了她的家庭,讓父親扇離家的兒子耳光,讓被遺棄的孩子認回當初拋棄她的家庭……

這些煽情而“正能量”的風格,曾經是倪萍獲得大眾喜愛的法寶,但等她再返舞臺時,卻成了她的“原罪”。很多人認為她是嘩眾取寵。

然而,平心而論,變的不是倪萍,而是大眾的意識。對於50多歲的倪萍來說,那就是她的價值觀,是她的人生帶給她的價值觀。

她曾這麼評價自己:我們真的有那麼優秀能獲得觀眾的喜愛嗎?不是,是這個身份帶給我們的光輝——所以,她對於她所獲得的榮譽都是報以感恩的心態;

她關於家庭的概念也是傳統的以孝為先。她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小時候,重男輕女的媽媽對她關心並不多,但媽媽老了之後,一直是倪萍而不是哥哥在照顧老人。

她對於女人的價值也是極為傳統的“孩子在哪兒,你就在哪兒”。

她追求的一切,其實是一個最樸素和最傳統的女人所要求的。而我們要求的她,是一個無論外貌和內心都永不遲暮的女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