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緋紅女巫和鷹眼聯手,居然跑到雪山查少女慘死案

2015年, 三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邊境殺手》, 展現了美國墨西哥邊境的毒品交易;

2016年, 四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的《赴湯蹈火》, 把德克薩斯的次貸危機搬上銀幕;

這兩部作品雖說導演不同, 但都帶有淩冽的西部片味道, 因為劇本都出自同一人之手。

他就是泰勒·謝裡丹。

泰勒·謝裡丹的《邊境殺手》、《赴湯蹈火》和《獵凶風河谷》被稱作“美國邊境三部曲”。

三部作品關注的都是邊緣人, 都體現了泰勒·謝裡丹強烈的個人風格——冷峻克制。

專業龍套20年

成為編劇之前, 泰勒·謝裡丹其實做過很久的演員。

跑了二十多年的龍套,

一直都沒演過什麼像樣的角色, 更別提讓觀眾記住了。

可以說泰勒·謝裡丹是個相當“失敗”的演員。

漂泊了二十多年都沒穩住, 失落的泰勒·謝裡丹一度想回老家養馬算了。

開畜牧場難道不需要錢嗎?

別說養馬了, 養活家人都費勁泰勒·謝裡丹迫于現實壓力, 只得放棄自己的田園夢。

選擇了做起了“無本生意”——寫劇本。

做編劇打響名號

畢竟當了二十多年的演員, 劇本看過無數, 特別是爛劇本。

“避開劇本裡有問題的地方, 說不定就可以了”, 泰勒·謝裡丹抱著這種天真的想法, 開始了劇本創作。

第一個劇本《邊境殺手》便得到了大導演鄧尼斯·維倫紐瓦的青睞, 並獲得了美國編劇工會“最佳原創劇本”獎。

《赴湯蹈火》是泰勒·謝裡丹的第二劇本,

獲得了包括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金球獎最佳編劇在內的八個大獎的提名, 這兩部作品一下讓泰勒·謝裡丹在好萊塢打響了名號。

泰勒·謝裡丹也得到了機會成為一名導演, 自編自導了電影《獵凶風河谷》, 這部處女作還在今年的坎城奪得了一種關注單元最佳導演獎。

導演處女作《獵凶風河谷》

《獵凶風河谷》的故事是由一起少女被QJ, 慘死冰天雪地中的案件引出的。

之所以拍這部片子, 是因為導演關注到美國印第安自留地女性失蹤頻發卻無人管。

美國印第安人自留地是印第安部落自行管理的區域, 政府發放自治權, 實際上是對印第安土著的放逐、隔離, 任其在這片荒蕪中自生自滅。

寇里從祖輩開始就生活在美國西部懷俄明州的印第安自留地,

這裡地處偏僻, 與世隔絕, 當地土著居民的反抗和常年冰凍積雪是這裡貧瘠的原因, 一直以來都是政府的三不管地帶。

與美國主流的生活方式不同, 當地人主要靠畜牧業為生。 寇里是一名狩獵者, 在穿梭於白茫茫的雪地裡尋找獵物時, 意外發現了一具赤腳的少女屍體。

為何少女會慘死在這荒郊野嶺?是誰謀殺了她?

接到報案的部落員警向FBI尋求支援, 誰知只等來了一位探員, 還是沒啥經驗的菜鳥探員, 顯然是隨便調了個人來應付事兒的。

本以為是謀殺案, 少女的屍檢結果卻表明雖有被QJ的痕跡, 但死於肺出血, 並非謀殺。

“劇烈運動下, 肺部吸入低於零度的空氣, 會導致肺泡, 也就是肺部的小氣囊爆裂,

肺部積血不斷增加導致的死亡。 ”

方圓六英里沒有人煙, 現場也沒有交通工具來過的痕跡, 也就是說, 那名少女是自己跑過來的。

赤腳在雪地裡跑那麼久, 是什麼讓她這麼恐懼?她又是從哪裡逃出來的?

現場勘探的證據有限, 現在能做的就是確定死者身份, 尋找蛛絲馬跡。

就像職場菜鳥雖然能力不強, 但往往工作熱情都很高漲, 女探員簡一股腦的撲到案件上, 根本沒考慮這裡與她生活的地方規則不同。

印第安土著經常會受到美國主流群體白人的歧視, 同樣的, 白人也不受印第安原住民待見。

被害的少女便來自當地的印第安土著家庭, 走訪受害人家屬時, 白人女探員簡什麼都沒問出來。

寇里的女兒幾年前也慘死雪地,

同樣的境遇讓受害人家屬更願意向寇里傾訴。

在寇里的幫助下, 簡得到一點線索, 得知案發當天少女是去找自己的男朋友馬特, 一個跟死者爸爸年紀差不多的男人。

馬特是附近鑽井點的保安, 無疑, 他成為最大嫌疑人。

而接下來卻找到了馬特被咬爛的屍體。

剛有點眉目的案件陷入僵局, 兇手究竟是誰?

《獵凶風河谷》是由少女慘死案牽扯出來的, 但影片的重點並不是案件的真相, 而是在這個遵循原始法則的荒野之地生存的艱難。

在這裡, 你只有兩條路, 為生存鬥爭或者繳械投降, 能活下來無關運氣, 靠的是勇敢與毅力。

有意思的是影片的兩位主人公的設置, 一個是“鷹眼”傑瑞米·雷納扮演的, 代表著荒蠻和野性的當地獵人。

另一個是“緋紅女巫”伊莉莎白·奧爾森出演的,代表文明與法制的FBI探員,用探員簡的介入,帶著觀眾深入到這片”原始“的法外之地。

除了展現原始與文明的差異,在更深層次上,《獵凶風河谷》探討了原著印第安人和外來人的意識衝突,白人對土著的蔑視,土著對白人的仇恨。

這個問題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美國的西進運動,廣袤無垠的西部地區在美國人眼中就是一片待開發的處女地,國家的領土擴張,個人的發財夢,掀起了西部大開發的熱潮。

對於土著來說,他們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想要土地的“開發者”大肆屠殺印第安人。

現在看來,西進運動可以說是印第安人的血淚史,是美國領土擴張不容抹去的污點。

這段歷史也經常被搬上銀幕,不過早期都是頌揚美國人不畏艱苦的開拓精神,印第安人則被刻畫成暴虐的野蠻人。

這也導致了對印第安文化的蔑視以及對印第安人的偏見,並且持續很久,到現在印第安土著的形象也沒有完全糾正過來。

“文明與野蠻”的衝突,強者生存是美國西部片的明顯特徵,也是這部《獵凶風河谷》所著眼的。

最後對罪犯的處決,並不是用司法審判,在FBI調查員簡的默許下,獵人對待罪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做法,是這片原始土地特有的裁決辦法。

作為“美國邊境三部曲”的終結,《獵凶風河谷》更壓抑也更淩厲,泰勒·謝裡丹對於印第安土著被放逐命運充滿悲憫,但他所傳達卻更殘酷。

“狼群殺死的不是倒楣的鹿,而是體弱的鹿”。

強者生存是這片土地上唯一的生存法則。

代表著荒蠻和野性的當地獵人。

另一個是“緋紅女巫”伊莉莎白·奧爾森出演的,代表文明與法制的FBI探員,用探員簡的介入,帶著觀眾深入到這片”原始“的法外之地。

除了展現原始與文明的差異,在更深層次上,《獵凶風河谷》探討了原著印第安人和外來人的意識衝突,白人對土著的蔑視,土著對白人的仇恨。

這個問題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美國的西進運動,廣袤無垠的西部地區在美國人眼中就是一片待開發的處女地,國家的領土擴張,個人的發財夢,掀起了西部大開發的熱潮。

對於土著來說,他們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想要土地的“開發者”大肆屠殺印第安人。

現在看來,西進運動可以說是印第安人的血淚史,是美國領土擴張不容抹去的污點。

這段歷史也經常被搬上銀幕,不過早期都是頌揚美國人不畏艱苦的開拓精神,印第安人則被刻畫成暴虐的野蠻人。

這也導致了對印第安文化的蔑視以及對印第安人的偏見,並且持續很久,到現在印第安土著的形象也沒有完全糾正過來。

“文明與野蠻”的衝突,強者生存是美國西部片的明顯特徵,也是這部《獵凶風河谷》所著眼的。

最後對罪犯的處決,並不是用司法審判,在FBI調查員簡的默許下,獵人對待罪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做法,是這片原始土地特有的裁決辦法。

作為“美國邊境三部曲”的終結,《獵凶風河谷》更壓抑也更淩厲,泰勒·謝裡丹對於印第安土著被放逐命運充滿悲憫,但他所傳達卻更殘酷。

“狼群殺死的不是倒楣的鹿,而是體弱的鹿”。

強者生存是這片土地上唯一的生存法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