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白謙慎書法研究重口味:從娟娟髮屋到公廁等

白謙慎(1955—), 美國波士頓大學藝術史系教授。 主要從事中國書法研究工作。 從傅山入手, 討論中國書法的嬗變;從重慶鄉野一個理髮店的招牌,

引出對有關書法經典問題的獨特思考。 研究之余, 亦有書法創作。

著作: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紀中國書法的嬗變》(哈佛大學亞洲中心, 2003年)

《天倪——王方宇、沈慧藏八大山人書畫》(與張子寧等合作。 佛利爾美術館, 2003年)

《傅山的交往和應酬——藝術社會史的一項個案研究》(上海書畫出版社, 2003年)

《與古為徒和娟娟髮屋——關於書法經典問題的思考》(湖北美術出版社, 2003年)

《傅山的世界》中文繁體字精裝本2005年由臺北石頭出版社出版, 簡體字版2006年由三聯書店出版。

1990年以後用中英文發表多篇關於中國書法、繪畫、印章、的論文, 其中有些被譯成日文、韓文。 和華人德合編《蘭亭論集》(蘇州大學出版社, 2000年)獲首屆“蘭亭獎”編輯獎(2002年)。

2004年在美獲古根漢研究獎金。

2005年初, 因《與古為徒和娟娟髮屋》一書“立論的時代性和反思的深刻性”而被《書法》雜誌評為2004年中國書法界“十大年度人物”之一。

傅山對他同時代文化水準不高、書法造詣不深的人們的有趣味書寫的激賞, 把我們引向對當代非名家書寫的關注。 在我們的生活中, 還能見到類似猛參將的書寫嗎?在21世紀的今天, 還有沒有類似康有為所禮贊的那種“窮鄉兒女造像”類型的書寫和刻劃呢?回答是肯定的。 只要去尋訪, 我們就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時見到類似的字跡。

大概是受了傅山和碑學的影響, 以及當代西方藝術史和其他人文學科學者的一些研究(如物品文化[material culture]研究)的啟發, 我從90年代初便開始廣泛地收集當代書寫環境的視覺資料,

大凡商店的牌匾、領導人在各種場合的題詞、一般民眾有意趣的書寫刻劃、報刊上的印刷體等等, 我都加以關注。

▲上海富民路、長樂路口的滬警會堂, 牌匾出自名家之手

回國在各地旅行時, 我常攜帶著照相機, 走到哪兒拍到哪兒, 並無預定的計畫。

在我拍攝的書跡中, 也有不少出自普通人之手。 有時候我拍下馬路旁電線杆上一些用軟筆寫的廣告, 有時拍下房屋牆上的標語。 這些書寫雖然技法上相當稚拙(有的簡直無技法可言), 但常常有著出人意料的趣味。

數年前(1998年或之前), 我到北京做研究, 曾過訪住在報國寺附近的劉濤兄。 離開時, 他送我上車站, 在胡同裡見到一張被風吹雨打日曬夜露弄得十分陳舊的居民委員會的告示, 頗有意趣, 拿出相機就拍。 一位過路的大伯見了甚是好奇, 駐足觀看。 待我和劉兄走遠, 回頭一看, 那位老伯還站在那舊告示前仔細端詳琢磨。 大概他在想, 為什麼一張早已過時的舊告示居然被人拍照, 難道這裡面有什麼秘密?

1998年夏, 我到蘇州訪問老友華人德。

那時, 他的宿舍樓前正是一個建築工地。 在工地的一所簡易房上, 我見到牆上掛著一塊牌子, 上面寫著“施工場地, 嚴禁入內”八個大字, 頗有意思, 當即拍了照。 字是用紅油漆寫的。 “嚴”字是個繁體字的異體, 下部由一個“祘”取代了“敢”。

▲建築工地上寫著“施工場地,嚴禁入內”的牌子

這個字筆劃最多,但寫得並不大。反之,只有兩劃的“入”字則是所有字中最大的一個。這種無意識造成的結構上簡單與繁複的反差對比,相當有趣,又絕無造作之習。牌子上的字,筆劃相當的質直。從點劃的起筆收筆頓挫來看,書寫牌子的人也曾用毛筆寫過字。不知怎的,看到這個牌子時,我想起了當代已故名家徐生翁的書法。並思考兩者的關係。這是個聯想,並非誰學了誰,而是兩者之間有一些相似的東西引起我琢磨的興趣。

研究書史的人們,常喜歡在風格上找淵源,這種思路存在一個問題:它沒有仔細分析,由臨摹產生的風格上的近似性和書寫形態上的巧合完全不同。如果說這塊牌子上的字和徐生翁的書法還有些風格上的相似處的話,這種相似也不過是巧合而已。徐生翁早已在這塊牌子的書寫的多少年前就去世了,而書寫這塊牌子的人也不太可能學過徐生翁的字。所以,我們不能認為當兩件書跡在書寫風格上有某些近似處時,早的那件就一定影響了晚的那件。這點對我們考察和推斷一些古代名家是否學過非名家的書寫很重要,我在下面還要舉例進行討論。

2002年12月底,我回上海探親和觀摩《晉唐宋元書畫展》。一天,坐汽車到福州路一帶筆墨莊買筆墨,在浙江路站下車後,由延安東路向河南路走去,在延安東路立交橋下的路旁,我見到一塊三合板,上面寫著﹕“公共廁所,在弄堂,走30米”。

▲在繁華的上海延安東路上,依然可見一塊三合板做的指示牌

這塊牌子上的書寫引起了我的注意。當時沒帶照相機,打算過一兩天再來拍照。誰知,接下來的幾天不是陰天就是下雨,返美行期漸近,我開始為能否拍下那塊臨時性的牌子擔心起來。2003年1月初的一天,天氣終於放晴,坐車趕去,見牌子還在,心裡放下一段牽掛,立即把牌子攝下。雖說這件事情發生在一個大都市,當時我卻想起了前面引過的三百多年前顧炎武在《金石文字記序》中關於他訪碑的那段描述,格外會心:

比二十年間,周遊天下,所至名山、巨鎮、祠廟、伽藍之跡,無不尋求,登危峰,探窈壑,捫落石,履荒榛,伐頹垣,畚朽壤,其可讀者,必手自抄錄,得一文為前人所未見者,輒喜而不寐。

這些年來,我在祖國的大地上四處尋訪拍攝各種使用文字的實況,自嘲起來,像是現代的“訪碑”活動。不同的是,顧炎武收集的是比他自己生活的時代要早得多的古代金石文字,而我收集的則是和我同時代人們的書寫。但是,發現的喜悅在這裡是完全相同的。由於當代類似的書寫遍地都是,所以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尋找我所認為“有意思”或者“有趣味”的書寫。

上海在80年代建了很多收費的公共廁所,一般的公共廁所在附近馬路旁都有醒目的標誌和指示牌,以方便居民和旅客。我所注意的那處廁所大概是新建,指示牌還沒裝好,管理者不願因此影響服務和收入,臨時寫了塊牌子告示行人。牌子上的字是用扁刷子寫的,寫得比較隨意,油漆蘸多了,還有往下滴的痕跡。

▲三合板做的公廁指示牌

“公共廁所”四字筆劃橫平豎直,十分厚重。“共”字橫劃的右端微微向上一挑,倒也頗有些隸書的意味。更有味道的是左邊的“在弄堂”三個稍小些的字。“在”字像行書,筆劃粘連後更覺渾厚。“弄堂”二字的橫劃起筆有一停頓,小有油漆凝聚於此,刷子向右端移動時,由於刷中油漆下注的速度跟不上行筆的速度,留下了“飛白”的痕跡。當筆運行至右端,收筆時刷子向上側提了一下,也造成了隸書或章草收筆達到的那種效果。由於兩端都有停筆的動作,增加了書寫的節奏感。這些字,很有些用短鋒羊毫書寫顏體行書的味道,元氣淋漓,渾厚蒼茫。

▲“在弄堂”三字局部

在弄堂口的牆上,還有“公廁”兩個大字,旁有一大箭頭外加小字“30米”,向行人指示那裡有方便之處。“公”字僅四劃,卻比下麵八劃的“廁”字大一倍還多,真是“疏可走馬”,兩字構成十分有趣的章法。

▲寫在牆上的“公廁”二字

在一本討論書法的書中,談及“公廁”似乎不是很雅。但是,我所關心的當代日常生活中非名家的書寫本來就有很多類似的文字內容。其實,和我們今天在博物館裡見到的、清洗得乾乾淨淨的古代的一些器皿和武器相比,我所討論的這塊牌子要“乾淨”得多。有多少人知道那些器皿和武器曾沾染過多少人的鮮血,後面又有多少殘酷、恐怖、淒涼、心酸的故事呢?血被洗去了,淚被擦乾了,“只有疼痛從不提起,被刀鏃鏽住/疼痛懸掛在很久以前,早已一代代地臣服”。(本書第一章所引楊小濱詩)

當代日常生活中的書寫中,有時也能見到一些出自訓練有素之手的字跡。也就在2003年1月,我在上海雁蕩路散步時,見到一個叫元昌齋的飯館門前放著一塊招徠顧客的牌子,上面用紅油漆寫著“面”字。字是繁體,用筆也很是流暢,一望便知書寫者有相當的書法素養。

▲蕩路元昌齋

▲元昌齋前寫著“面”行書大字的木板

在我所見到的眾多當代人日常書寫中,促使我拿起筆來撰寫這本書的,是2001年我在重慶見到的一塊招牌。那年6月,我抵達重慶,準備順長江而下,遊覽三峽。在重慶與闊別十多年的老友周永健重逢。短暫的逗留期間,周兄和當時西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的講師曹建先生陪我參觀了重慶的一些名勝。路過青木關時,公路旁一個十分簡陋的理髮店的招牌《娟娟髮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們停車拍了照。

▲重慶青木關路旁的一個理髮店 —娟娟髮屋

招牌看來是寫在白色的油漆漆過的三合板上(由於當時要趕路,沒有仔細核實)。從字跡上來判斷,這一招牌並非出自訓練有素的書手。不過,和上面提到的“禁止入內”和“公共廁所”的牌子相比,“娟娟髮屋”的書寫多少帶有一些審美創作的意識,因為它明顯地受到了美術字的影響,應該就是模仿和毛筆書法比較接近的美術字來書寫的。

▲娟娟髮屋的招牌

由於書寫者技術上還不是很熟練,字跡反少了美術字中程式化的那些東西。板子的長度不夠,四個字寫成上下兩排,書寫者斜角佈局,以求錯落變化之致。“娟娟”二字中,兩個“女”字偏旁處理得又很不一樣,第一個“娟”字的“女”字偏旁,第一劃收筆甚是果斷有力,筆劃的重心在下部。橫劃的起筆有逆鋒態勢,看得出書寫者想把它寫好的努力。右邊“肙”上面的“口”寫成一圓圈。第二個“娟”字下面“月”部的橫豎鉤很有魏碑的意趣,它使我想起清代書法家張裕釗的用筆,其中的兩點也寫得厚重。“屋”字中“至”的一豎,並沒有寫在正中,偏左了,由於書寫者控筆能力不強,筆劃還出現歪曲。但這一切都來得如此自然,沒有絲毫的造作。這塊招牌沒有金框,沒有署款,沒有印章,既簡單又土氣,但不失質樸的意趣。至於其介於美術字和毛筆書法之間、成熟和不成熟之間的諸種特點,又為我們留下了想像的空間。

我無意把娟娟髮屋的招牌捧得很高,但它無疑屬於我所說的“有趣味的書寫”。如果讀者您能夠欣賞龍門石窟中一些相當潦草粗率的北魏造像記蘊含的趣味的話,那麼,我想您應該也可以程度不同地欣賞當代人日常生活中那些有趣味的書寫,那些書寫也完全可能和我上面列舉的娟娟髮屋的招牌媲美,甚至更有意思。您如果不欣賞,也沒有關係,我只是希望您能瞭解,從清初碑學開始萌芽以來,就有人(包括像傅山那樣有成就的人)欣賞這樣的書寫。不管您欣賞與否,我們不應否認這樣一個事實:在當代中國的土地上,有著千千萬萬這樣的普通人書寫,不但普通人自己不把它們當回事,研究書法的人也往往對它們漠不關心,它們在屬於自己應該屬於的地方,無聲無息地在歲月中自生自滅。這是它們的命運!

摘選自白謙慎著《與古為徒和娟娟髮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建築工地上寫著“施工場地,嚴禁入內”的牌子

這個字筆劃最多,但寫得並不大。反之,只有兩劃的“入”字則是所有字中最大的一個。這種無意識造成的結構上簡單與繁複的反差對比,相當有趣,又絕無造作之習。牌子上的字,筆劃相當的質直。從點劃的起筆收筆頓挫來看,書寫牌子的人也曾用毛筆寫過字。不知怎的,看到這個牌子時,我想起了當代已故名家徐生翁的書法。並思考兩者的關係。這是個聯想,並非誰學了誰,而是兩者之間有一些相似的東西引起我琢磨的興趣。

研究書史的人們,常喜歡在風格上找淵源,這種思路存在一個問題:它沒有仔細分析,由臨摹產生的風格上的近似性和書寫形態上的巧合完全不同。如果說這塊牌子上的字和徐生翁的書法還有些風格上的相似處的話,這種相似也不過是巧合而已。徐生翁早已在這塊牌子的書寫的多少年前就去世了,而書寫這塊牌子的人也不太可能學過徐生翁的字。所以,我們不能認為當兩件書跡在書寫風格上有某些近似處時,早的那件就一定影響了晚的那件。這點對我們考察和推斷一些古代名家是否學過非名家的書寫很重要,我在下面還要舉例進行討論。

2002年12月底,我回上海探親和觀摩《晉唐宋元書畫展》。一天,坐汽車到福州路一帶筆墨莊買筆墨,在浙江路站下車後,由延安東路向河南路走去,在延安東路立交橋下的路旁,我見到一塊三合板,上面寫著﹕“公共廁所,在弄堂,走30米”。

▲在繁華的上海延安東路上,依然可見一塊三合板做的指示牌

這塊牌子上的書寫引起了我的注意。當時沒帶照相機,打算過一兩天再來拍照。誰知,接下來的幾天不是陰天就是下雨,返美行期漸近,我開始為能否拍下那塊臨時性的牌子擔心起來。2003年1月初的一天,天氣終於放晴,坐車趕去,見牌子還在,心裡放下一段牽掛,立即把牌子攝下。雖說這件事情發生在一個大都市,當時我卻想起了前面引過的三百多年前顧炎武在《金石文字記序》中關於他訪碑的那段描述,格外會心:

比二十年間,周遊天下,所至名山、巨鎮、祠廟、伽藍之跡,無不尋求,登危峰,探窈壑,捫落石,履荒榛,伐頹垣,畚朽壤,其可讀者,必手自抄錄,得一文為前人所未見者,輒喜而不寐。

這些年來,我在祖國的大地上四處尋訪拍攝各種使用文字的實況,自嘲起來,像是現代的“訪碑”活動。不同的是,顧炎武收集的是比他自己生活的時代要早得多的古代金石文字,而我收集的則是和我同時代人們的書寫。但是,發現的喜悅在這裡是完全相同的。由於當代類似的書寫遍地都是,所以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尋找我所認為“有意思”或者“有趣味”的書寫。

上海在80年代建了很多收費的公共廁所,一般的公共廁所在附近馬路旁都有醒目的標誌和指示牌,以方便居民和旅客。我所注意的那處廁所大概是新建,指示牌還沒裝好,管理者不願因此影響服務和收入,臨時寫了塊牌子告示行人。牌子上的字是用扁刷子寫的,寫得比較隨意,油漆蘸多了,還有往下滴的痕跡。

▲三合板做的公廁指示牌

“公共廁所”四字筆劃橫平豎直,十分厚重。“共”字橫劃的右端微微向上一挑,倒也頗有些隸書的意味。更有味道的是左邊的“在弄堂”三個稍小些的字。“在”字像行書,筆劃粘連後更覺渾厚。“弄堂”二字的橫劃起筆有一停頓,小有油漆凝聚於此,刷子向右端移動時,由於刷中油漆下注的速度跟不上行筆的速度,留下了“飛白”的痕跡。當筆運行至右端,收筆時刷子向上側提了一下,也造成了隸書或章草收筆達到的那種效果。由於兩端都有停筆的動作,增加了書寫的節奏感。這些字,很有些用短鋒羊毫書寫顏體行書的味道,元氣淋漓,渾厚蒼茫。

▲“在弄堂”三字局部

在弄堂口的牆上,還有“公廁”兩個大字,旁有一大箭頭外加小字“30米”,向行人指示那裡有方便之處。“公”字僅四劃,卻比下麵八劃的“廁”字大一倍還多,真是“疏可走馬”,兩字構成十分有趣的章法。

▲寫在牆上的“公廁”二字

在一本討論書法的書中,談及“公廁”似乎不是很雅。但是,我所關心的當代日常生活中非名家的書寫本來就有很多類似的文字內容。其實,和我們今天在博物館裡見到的、清洗得乾乾淨淨的古代的一些器皿和武器相比,我所討論的這塊牌子要“乾淨”得多。有多少人知道那些器皿和武器曾沾染過多少人的鮮血,後面又有多少殘酷、恐怖、淒涼、心酸的故事呢?血被洗去了,淚被擦乾了,“只有疼痛從不提起,被刀鏃鏽住/疼痛懸掛在很久以前,早已一代代地臣服”。(本書第一章所引楊小濱詩)

當代日常生活中的書寫中,有時也能見到一些出自訓練有素之手的字跡。也就在2003年1月,我在上海雁蕩路散步時,見到一個叫元昌齋的飯館門前放著一塊招徠顧客的牌子,上面用紅油漆寫著“面”字。字是繁體,用筆也很是流暢,一望便知書寫者有相當的書法素養。

▲蕩路元昌齋

▲元昌齋前寫著“面”行書大字的木板

在我所見到的眾多當代人日常書寫中,促使我拿起筆來撰寫這本書的,是2001年我在重慶見到的一塊招牌。那年6月,我抵達重慶,準備順長江而下,遊覽三峽。在重慶與闊別十多年的老友周永健重逢。短暫的逗留期間,周兄和當時西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的講師曹建先生陪我參觀了重慶的一些名勝。路過青木關時,公路旁一個十分簡陋的理髮店的招牌《娟娟髮屋》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們停車拍了照。

▲重慶青木關路旁的一個理髮店 —娟娟髮屋

招牌看來是寫在白色的油漆漆過的三合板上(由於當時要趕路,沒有仔細核實)。從字跡上來判斷,這一招牌並非出自訓練有素的書手。不過,和上面提到的“禁止入內”和“公共廁所”的牌子相比,“娟娟髮屋”的書寫多少帶有一些審美創作的意識,因為它明顯地受到了美術字的影響,應該就是模仿和毛筆書法比較接近的美術字來書寫的。

▲娟娟髮屋的招牌

由於書寫者技術上還不是很熟練,字跡反少了美術字中程式化的那些東西。板子的長度不夠,四個字寫成上下兩排,書寫者斜角佈局,以求錯落變化之致。“娟娟”二字中,兩個“女”字偏旁處理得又很不一樣,第一個“娟”字的“女”字偏旁,第一劃收筆甚是果斷有力,筆劃的重心在下部。橫劃的起筆有逆鋒態勢,看得出書寫者想把它寫好的努力。右邊“肙”上面的“口”寫成一圓圈。第二個“娟”字下面“月”部的橫豎鉤很有魏碑的意趣,它使我想起清代書法家張裕釗的用筆,其中的兩點也寫得厚重。“屋”字中“至”的一豎,並沒有寫在正中,偏左了,由於書寫者控筆能力不強,筆劃還出現歪曲。但這一切都來得如此自然,沒有絲毫的造作。這塊招牌沒有金框,沒有署款,沒有印章,既簡單又土氣,但不失質樸的意趣。至於其介於美術字和毛筆書法之間、成熟和不成熟之間的諸種特點,又為我們留下了想像的空間。

我無意把娟娟髮屋的招牌捧得很高,但它無疑屬於我所說的“有趣味的書寫”。如果讀者您能夠欣賞龍門石窟中一些相當潦草粗率的北魏造像記蘊含的趣味的話,那麼,我想您應該也可以程度不同地欣賞當代人日常生活中那些有趣味的書寫,那些書寫也完全可能和我上面列舉的娟娟髮屋的招牌媲美,甚至更有意思。您如果不欣賞,也沒有關係,我只是希望您能瞭解,從清初碑學開始萌芽以來,就有人(包括像傅山那樣有成就的人)欣賞這樣的書寫。不管您欣賞與否,我們不應否認這樣一個事實:在當代中國的土地上,有著千千萬萬這樣的普通人書寫,不但普通人自己不把它們當回事,研究書法的人也往往對它們漠不關心,它們在屬於自己應該屬於的地方,無聲無息地在歲月中自生自滅。這是它們的命運!

摘選自白謙慎著《與古為徒和娟娟髮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