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中國藝術家在西班牙引爆18米長火藥,為探索“繪畫的精神”

作為首位在普拉多現場創作的在世藝術家, 蔡國強通過火藥進行了一場穿越時空的藝術冒險。

作品《繪畫的精神》爆破瞬間,

萬國大廳, 馬德里, 2017年(圖片提供: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

2017年10月23日晚9點當地時間, 藝術家蔡國強在西班牙馬德里歷史宮殿萬國大廳引爆18米長火藥繪畫《繪畫的精神》, 也是他於10月25日在世界最負盛名的繪畫博物館“普拉多美術館”開幕的同名個展的壓軸之作。

《繪畫的精神》, 2017年。 火藥、帆布, 300 x 1800 cm(圖片提供: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

近300位來自西班牙和世界的藝術界、政商等各界名流出席, 包括西班牙國家教育文化體育部長、普拉多董事會主席、中國駐西班牙大使, 英國國家美術館、義大利烏菲齊美術館等世界頂尖美術館館長, 還有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等好友, 在現場與藝術家共同經歷點火後, 導火線燃燒幾秒間卻好像時間定格的等待,

突然兩秒震耳欲聾爆炸、時空混沌, 作品在繚繞硝煙裡漸漸顯露, 激起滿場驚歎。 前洛杉磯美術館館長Jeffrey Deitch表示:這是過去十年裡看過最精彩的作品。

西班牙國家教育文化體育部長于作品《繪畫的精神》爆破前發言, 萬國大廳, 馬德里, 2017年

(趙小意攝, 蔡工作室提供)

蔡國強與好友Silas Chou和馬雲於作品《繪畫的精神》前, 萬國大廳, 馬德里, 2017年

(蔡文悠攝, 蔡工作室提供)

首位在普拉多現場創作的在世藝術家

《繪畫的精神:蔡國強在普拉多》將於普拉多美術館主樓內, 展至2018年3月4日。 蔡國強成為首位在普拉多現場創作的在世藝術家。

蔡國強從長久以來對普拉多館藏傑作的研究剖析出發, 期待重拾繪畫的精神——藝術家的感性、工匠般的能力, 和畫面裡的冒險感, 進而在實驗中尋找突破自己和當代繪畫的可能。

火藥畫《發情穀》、《萬國大廳…》、《帕米拉》於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展覽現場,

馬德里, 2017年

(蔡文悠攝, 蔡工作室提供)

火藥畫《黑色儀式》與《望雲》於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展覽現場, 馬德里, 2017年

(蔡文悠攝, 蔡工作室提供)

展覽總計近三十件火藥繪畫。 其中《晝夜托雷多》《萬國大廳…》《望雲》等八件重磅作品, 是藝術家于展覽開幕前一個月, 以歷史宮殿萬國大廳為工作室創作完成。 四百年前,委拉斯凱茲等當時最偉大黃金時代藝術家們,受地球之王菲力浦四世委託,在萬國大廳創作展出《布列達的投降》等曠世傑作;蔡國強此次現場創作後,這裡將由諾曼福斯特改造為普拉多美術館全新展覽空間。

蔡國強於火藥畫《晝夜托雷多》創作現場,萬國大廳,馬德里,2017年

(圖片提供: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

西班牙藝術界對蔡國強已不陌生。2008年他在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全面展示裝置等各種媒材作品的回顧展,於次年巡迴至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吸引 56萬觀眾,超過城市總人口40萬人。此次普拉多展覽聚焦繪畫,緣起蔡國強幾十年藝術生涯中未間斷的與格列柯靈性和精神的交流;過去兩年多,更透過普拉多專家和館藏,與提香、格列柯、委拉斯凱茲、魯本斯、戈雅等前輩畫家們對話,追問繪畫的過去、今天和未來。

普拉多美術館亦邀請六獲世界電影大獎“戈雅獎”的西班牙導演伊莎貝爾·科賽特(Isabel Coixet),推出4K高清展覽紀錄片。科賽特表示,“觀眾將通過影像見證兩年多裡展覽作品的創作過程,盡情欣賞作品的靈動魅力和無與倫比的美,瞭解藝術家對繪畫的深刻求索和思考”。20分鐘精簡版在展廳中播放;60分鐘完整版將於2017年末全球推出。

火藥畫《最後的狂歡》、《黑色罌粟花》、《發情穀》、《萬國大廳…》於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展覽現場,馬德里,2017年

(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起承轉合”,四個空間對話大師探索繪畫精神

此次展覽四個空間的主題和作品,將自然形成類似起承轉合的走勢和韻律:第一個空間“起”,展示蔡國強與格列柯靈性和精神的關係和對話——既是他早期繪畫探索的啟蒙,也是展覽的開始。

《晝夜托雷多》是蔡在萬國大廳完成的第一件作品。爆破出他2017年初重訪托雷多看到的畫面——從夜晚、黎明、白天、黃昏到夜晚的托雷多。市鎮、教堂、峽谷和天空和格列柯時代一樣,海市蜃樓般在畫中顯現;蔡說,“好像格列柯般的能量,時光交錯。”

《晝夜托雷多》,2017年。火藥、帆布,260 x 600 cm

(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畫格列柯「使徒」系列 之八、九、六、三、十、七》散發一種古典繪畫特別的儀式感。每個使徒,都由平放的兩塊畫布,一上一下壓住之間的火藥,爆破後形成一實一虛兩件畫作。下面更“實”,上面更抽象,“似乎靈性被移印出來”。

《畫格列柯「使徒」系列 之八、九、六、三、十、七,2017年。 火藥、帆布,每件152.5 x 244 cm(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尋找格列柯第3、6、8、9號》:這批習作,是蔡嘗試以火藥爆破體會格列柯的繪畫技法,包括色彩、光影和能量流動的表現。

第二個空間“承”,承接“起”中格列柯靈性的精神,但藝術表現更加自我和純粹,也是藝術家獻給近年逝去至親的作品。

《黑色儀式》在空白中爆破出蔡對近年去世的百歲奶奶、父親、岳父…的悲傷無助,更抽象無邊。

《黑色儀式》,2017年。 火藥、帆布,300 x 450 cm(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馬德里創作的《望雲》,以原生黑火藥和瓦倫西亞導火線,展示對親人的思念悠悠 。

蔡國強與太太吳紅虹拍攝於作品《望雲》前。這件作品描述了蔡對去世親人的思念,並且對望著

火藥畫《繪畫的精神》 。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馬德里,2017年

(蔡工作室提供)

三件抽象繪畫,承載情感的湧動,亦展示藝術家對火藥畫材料和技法的研究。

《藍》,2017。火藥、帆布,183 x 152.5 cm

(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第三個空間“轉”,豁然開朗,展示新的能量;宣洩色彩和激情,解放“繪畫的精神”。

《發情山》爆破出層疊的催情蘑菇,蓄積的情欲噴薄四溢。藝術家嘗試在畫面上追求一種豐富層次的縱深感,在當代藝術的單薄簡單和古典繪畫的和諧深厚之間掙扎,試圖尋找新的美學傳遞。

《發情山》,2017年,火藥、帆布(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最後的狂歡》是蔡基於普拉多館藏魯本斯作品的人獸旋舞動態和天使畫法研究而作,又與博斯的《人間樂園》有所呼應。各種動物墮落雜交,表現生命在星球上最後一灘水時還在“狂歡”的環境主題。

《最後的狂歡》,2017年。火藥、帆布,280 x 750 cm(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黑色罌粟》九張畫布依次減少黑色火藥用量,直到釋放出冷豔黑色下壓抑的腥紅,傳遞時間的變化。蔡解釋,“繪畫需要表現能量,這裡是能量自己表現自己”。

《黑色罌粟花》,2016年。 火藥、帆布,每屏,152.5 x 109.8 cm(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繪畫的精神》是藝術家在萬國大廳的收官之作,也是他兩年多繪畫研究、浸潤普拉多館藏繪畫精神後,肆無忌憚的總釋放。“從我對提香、格列柯、維拉斯凱茲、魯本斯、戈雅的能量和繪畫精神的感受,想像自己為他們各自創作一場白天焰火。規劃每一個大師各自所需的煙花效果;試圖把天空繪畫的宏大氣勢,抓入18米寬的畫布裡:以象徵大師們繪畫精神的抽象色彩,橫掃他們的經典符號”。

火藥畫《繪畫的精神》於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展覽現場,馬德里,2017年

(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第四個空間“合”,收積能量;與“起”呼應,更多靈性。

《萬國大廳…》捕捉委拉斯凱茲們於此藝術競技的光影。除了表現藝術家在萬國大廳創作近一個月裡黃昏時分的魂牽夢繞,還有一條魂魄般的黑線,暗示時空緯度的模糊。

《萬國大廳…》,2017年。火藥、帆布,360 x 600 cm(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帕米拉》“我先以火藥重畫普拉多館藏的《五月三日》,理解戈雅畫面的能量和張力”,再另創這件作品。“《帕米拉》是普拉多向另一個偉大文明古跡,在它遭遇不幸時的關切。”

《帕米拉》,2017年。火藥、帆布,240 x 450 cm(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展廳外長廊,呈現更多展覽緣起和背後故事。從蔡國強繪畫的本元“父親的火柴盒畫”,到二件蔡國強青年時代受格列柯影響所作油畫和丙烯作品,以及他 09年帶著女兒追溯格列柯足跡,從出生的希臘海島,經義大利,到西班牙,直到客死的異鄉托雷多的旅程。為展覽所作手稿精選,展示藝術家與普拉多館藏的關係,以及背後的創作過程。

蔡國強早期繪畫作品與父親蔡瑞欽的《火柴盒》於《繪畫的精神:蔡國強在普拉多》展覽現場,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馬德里,2017年(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蔡敘述父親火柴盒畫:童年時,看父親在小小火柴盒上,把實際平凡的家鄉風景,畫出萬千丘壑飛瀑,讓我在藝術路上明白,畫畫是寫心寫意,方寸之間,天涯萬里。再後來又意識到,父親的火柴盒還讓我在世界點火。自然之火,象徵我和東西方先輩們的延續, 跨越文化地域,回到本元。

作品《繪畫的精神》爆破瞬間,萬國大廳,馬德里,2017年(圖片提供: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

展覽資訊

《繪畫的精神:蔡國強在普拉多》

主辦:西班牙國立普拉多美術館

地點:西班牙國立普拉多美術館,馬德里

展覽日期:2017年10月25日-2018年3月4日

四百年前,委拉斯凱茲等當時最偉大黃金時代藝術家們,受地球之王菲力浦四世委託,在萬國大廳創作展出《布列達的投降》等曠世傑作;蔡國強此次現場創作後,這裡將由諾曼福斯特改造為普拉多美術館全新展覽空間。

蔡國強於火藥畫《晝夜托雷多》創作現場,萬國大廳,馬德里,2017年

(圖片提供: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

西班牙藝術界對蔡國強已不陌生。2008年他在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全面展示裝置等各種媒材作品的回顧展,於次年巡迴至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美術館,吸引 56萬觀眾,超過城市總人口40萬人。此次普拉多展覽聚焦繪畫,緣起蔡國強幾十年藝術生涯中未間斷的與格列柯靈性和精神的交流;過去兩年多,更透過普拉多專家和館藏,與提香、格列柯、委拉斯凱茲、魯本斯、戈雅等前輩畫家們對話,追問繪畫的過去、今天和未來。

普拉多美術館亦邀請六獲世界電影大獎“戈雅獎”的西班牙導演伊莎貝爾·科賽特(Isabel Coixet),推出4K高清展覽紀錄片。科賽特表示,“觀眾將通過影像見證兩年多裡展覽作品的創作過程,盡情欣賞作品的靈動魅力和無與倫比的美,瞭解藝術家對繪畫的深刻求索和思考”。20分鐘精簡版在展廳中播放;60分鐘完整版將於2017年末全球推出。

火藥畫《最後的狂歡》、《黑色罌粟花》、《發情穀》、《萬國大廳…》於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展覽現場,馬德里,2017年

(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起承轉合”,四個空間對話大師探索繪畫精神

此次展覽四個空間的主題和作品,將自然形成類似起承轉合的走勢和韻律:第一個空間“起”,展示蔡國強與格列柯靈性和精神的關係和對話——既是他早期繪畫探索的啟蒙,也是展覽的開始。

《晝夜托雷多》是蔡在萬國大廳完成的第一件作品。爆破出他2017年初重訪托雷多看到的畫面——從夜晚、黎明、白天、黃昏到夜晚的托雷多。市鎮、教堂、峽谷和天空和格列柯時代一樣,海市蜃樓般在畫中顯現;蔡說,“好像格列柯般的能量,時光交錯。”

《晝夜托雷多》,2017年。火藥、帆布,260 x 600 cm

(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畫格列柯「使徒」系列 之八、九、六、三、十、七》散發一種古典繪畫特別的儀式感。每個使徒,都由平放的兩塊畫布,一上一下壓住之間的火藥,爆破後形成一實一虛兩件畫作。下面更“實”,上面更抽象,“似乎靈性被移印出來”。

《畫格列柯「使徒」系列 之八、九、六、三、十、七,2017年。 火藥、帆布,每件152.5 x 244 cm(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尋找格列柯第3、6、8、9號》:這批習作,是蔡嘗試以火藥爆破體會格列柯的繪畫技法,包括色彩、光影和能量流動的表現。

第二個空間“承”,承接“起”中格列柯靈性的精神,但藝術表現更加自我和純粹,也是藝術家獻給近年逝去至親的作品。

《黑色儀式》在空白中爆破出蔡對近年去世的百歲奶奶、父親、岳父…的悲傷無助,更抽象無邊。

《黑色儀式》,2017年。 火藥、帆布,300 x 450 cm(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馬德里創作的《望雲》,以原生黑火藥和瓦倫西亞導火線,展示對親人的思念悠悠 。

蔡國強與太太吳紅虹拍攝於作品《望雲》前。這件作品描述了蔡對去世親人的思念,並且對望著

火藥畫《繪畫的精神》 。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馬德里,2017年

(蔡工作室提供)

三件抽象繪畫,承載情感的湧動,亦展示藝術家對火藥畫材料和技法的研究。

《藍》,2017。火藥、帆布,183 x 152.5 cm

(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第三個空間“轉”,豁然開朗,展示新的能量;宣洩色彩和激情,解放“繪畫的精神”。

《發情山》爆破出層疊的催情蘑菇,蓄積的情欲噴薄四溢。藝術家嘗試在畫面上追求一種豐富層次的縱深感,在當代藝術的單薄簡單和古典繪畫的和諧深厚之間掙扎,試圖尋找新的美學傳遞。

《發情山》,2017年,火藥、帆布(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最後的狂歡》是蔡基於普拉多館藏魯本斯作品的人獸旋舞動態和天使畫法研究而作,又與博斯的《人間樂園》有所呼應。各種動物墮落雜交,表現生命在星球上最後一灘水時還在“狂歡”的環境主題。

《最後的狂歡》,2017年。火藥、帆布,280 x 750 cm(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黑色罌粟》九張畫布依次減少黑色火藥用量,直到釋放出冷豔黑色下壓抑的腥紅,傳遞時間的變化。蔡解釋,“繪畫需要表現能量,這裡是能量自己表現自己”。

《黑色罌粟花》,2016年。 火藥、帆布,每屏,152.5 x 109.8 cm(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繪畫的精神》是藝術家在萬國大廳的收官之作,也是他兩年多繪畫研究、浸潤普拉多館藏繪畫精神後,肆無忌憚的總釋放。“從我對提香、格列柯、維拉斯凱茲、魯本斯、戈雅的能量和繪畫精神的感受,想像自己為他們各自創作一場白天焰火。規劃每一個大師各自所需的煙花效果;試圖把天空繪畫的宏大氣勢,抓入18米寬的畫布裡:以象徵大師們繪畫精神的抽象色彩,橫掃他們的經典符號”。

火藥畫《繪畫的精神》於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展覽現場,馬德里,2017年

(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第四個空間“合”,收積能量;與“起”呼應,更多靈性。

《萬國大廳…》捕捉委拉斯凱茲們於此藝術競技的光影。除了表現藝術家在萬國大廳創作近一個月裡黃昏時分的魂牽夢繞,還有一條魂魄般的黑線,暗示時空緯度的模糊。

《萬國大廳…》,2017年。火藥、帆布,360 x 600 cm(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帕米拉》“我先以火藥重畫普拉多館藏的《五月三日》,理解戈雅畫面的能量和張力”,再另創這件作品。“《帕米拉》是普拉多向另一個偉大文明古跡,在它遭遇不幸時的關切。”

《帕米拉》,2017年。火藥、帆布,240 x 450 cm(趙小意攝,蔡工作室提供)

展廳外長廊,呈現更多展覽緣起和背後故事。從蔡國強繪畫的本元“父親的火柴盒畫”,到二件蔡國強青年時代受格列柯影響所作油畫和丙烯作品,以及他 09年帶著女兒追溯格列柯足跡,從出生的希臘海島,經義大利,到西班牙,直到客死的異鄉托雷多的旅程。為展覽所作手稿精選,展示藝術家與普拉多館藏的關係,以及背後的創作過程。

蔡國強早期繪畫作品與父親蔡瑞欽的《火柴盒》於《繪畫的精神:蔡國強在普拉多》展覽現場,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馬德里,2017年(蔡文悠攝,蔡工作室提供)

蔡敘述父親火柴盒畫:童年時,看父親在小小火柴盒上,把實際平凡的家鄉風景,畫出萬千丘壑飛瀑,讓我在藝術路上明白,畫畫是寫心寫意,方寸之間,天涯萬里。再後來又意識到,父親的火柴盒還讓我在世界點火。自然之火,象徵我和東西方先輩們的延續, 跨越文化地域,回到本元。

作品《繪畫的精神》爆破瞬間,萬國大廳,馬德里,2017年(圖片提供: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

展覽資訊

《繪畫的精神:蔡國強在普拉多》

主辦:西班牙國立普拉多美術館

地點:西班牙國立普拉多美術館,馬德里

展覽日期:2017年10月25日-2018年3月4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