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悲催的劉邦與曹寡婦私生子劉肥為了逃避呂雉暗殺,竟然尊妹為母?

曹氏與劉邦生育了兒子劉肥, 雖系劉邦長子, 但是庶子;也就是說劉肥的生母曹氏, 不是劉邦的元配妻子, 而只是劉邦年輕時的情婦。 所以, 按傳統的嫡長子繼承制, 劉肥沒有資格成為太子和繼承皇位。 劉肥年齡跟呂雉的年齡差不多。 至於為什麼劉邦跟曹氏認識二十年都沒有結婚有很多種說法。 或許是那個年代的某種無奈, 比如薄姬的父母連生兩個孩子後都沒有結婚。 曹氏死得早, 劉肥跟呂雉所生的兒女在一起生活過很長時間。 劉邦出生在沛豐邑中陽裡一戶普通農民的家中, 他的父親為人尊稱為劉老太爺,

母親為人尊稱為劉老夫人, 因為他是家中最小的兒子, 所以名邦而字季。

劉邦當皇帝後, 他和曹寡婦所生的私生子劉肥下場如何?

漢高祖劉邦一生可能有很多女人, 但是被歷史承認的只有八個, 與這八個後妃一共生了八個孩子, 七名皇子, 一名公主, 還有一個皇子是劉邦出差時, 與一女人共度良宵所生。 按這個比例, 其實產量非常低, 按正常說, 一個妃子生兩、三個孩子還是比較符合常規的。 好吧, 這個我們先不作討論,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 劉邦與曹寡婦所生的私生子劉肥。

劉肥的母親是一個姓曹的寡婦, 早到劉邦給秦國做小官之時, 這曹寡婦就與劉邦在一起了, 後來, 劉邦被呂後的父親認為有大富大貴之相, 故主動將自己的愛女呂雉許配給他。 要知道, 當時的劉邦只是沛縣的一個窮小吏, 而呂雉的父親呂公是沛縣縣令的朋友, 而且劉邦比呂雉可是大了15歲。 劉邦一看, 這不是天上掉餡餅嗎?伸手欣然接住這大餅。

劉邦生劉肥的時候還沒認識呂雉,

後來劉邦認識了呂雉, 就和呂雉結了婚。 劉邦和呂雉結婚之後, 就徹底沒有劉肥他媽曹氏什麼事了。 所以劉肥雖是劉邦的第一個兒子, 但他卻不是嫡長子。

曹氏雖然這麼快就領盒飯走人了, 但是她的兒子劉肥的戲還沒有演完。 不僅沒有演完, 在這部名叫“漢初劉呂兩家諸王廢立”的歷史倫理大劇中,

接下來, 劉肥更是傾情演繹了一個最幸運王爺的角色。

為什麼說劉肥是“最幸運王爺”呢?主要是, 和他的幾個兄弟比, 劉肥的命確實是最好的。 俗話說, 不比不知道, 一比嚇一跳。 劉肥的命不僅比他的幾個兄弟都好, 就是同歷史上的所有王爺們比, 劉肥的命也是難得的好。

《史記高祖本紀》載:“高帝八男:長庶齊悼惠王肥;次孝惠, 呂後子;次戚夫人子趙隱王如意;次代王恒, 已立為孝文帝, 薄太后子;次梁王恢, 呂太后時徙為趙共王;次淮陽王友, 呂太后時徙為趙幽王;次淮南厲王長;次燕王建。 ”

漢惠帝二年(戊申, 西元前193年), 齊王劉肥入京朝見弟弟漢惠帝。

惠帝與齊王飲宴,二人行平等禮節如尋常家人兄弟一樣。呂太后為此發怒,要誅殺齊王。

她準備了兩杯毒酒,放在劉肥面前,讓劉肥用此酒來為她祝酒。漢惠帝不知緣故,也端起其中一杯,準備和劉肥一起敬酒,呂後怕毒死自己的兒子,於是碰到了漢惠帝的酒杯,劉肥對太后此舉產生了懷疑,因此就不敢再飲,假裝醉酒離去。劉肥認為太后想要殺自己,很難逃離京城,整天心裡惴惴不安,擔驚受怕。

後來劉肥經過打聽,知道那杯果然是毒酒,於是感覺很是憂慮,深怕自己不能從長安脫身。這時候,齊國的內史和他說,呂後只有漢惠帝和魯元公主兩個孩子,對他們很是疼愛,現在您有七十多個的城邑,而魯元公主只有幾個,您不如把其中一個郡送給魯元公主,來討呂後的歡心。

劉肥就將自己的兩座城的封地送給了魯元公主,呂後知道後很高興。

哪知呂後只褒獎了他的獻城之舉,卻死活不讓他走。這下齊王著急了,回到住處焦急萬分,嘴裡不停地念叨著“如何是好,如何是好”。那們內史又來給他出謀劃策,對他說:“我有一計,只怕大王不肯依從。”齊王說:“眼下只要能回國,哪裡還顧得了別的?快快說來。”內史要齊王尊魯元公主為王太后,只要這樣,就肯定可以回國。齊王為難地說道:“她是我的妹妹,怎麼能尊她為母呢?”內史無奈地說:“如今之計,在於脫身。繼續呆在京城,只怕夜長夢多。難道大王忘記趙王之事嗎?”齊王一聽,臉色陡然就變了,只得依計而行。第二天,他上表過後,呂後很是高興,就恩准齊王回國了。只是劉肥把妹妹尊為母親,這事也未免太過荒唐。如果高祖劉邦泉下得知自己的長子竟然一夜間成為自己的外孫,真不知作何感想。劉肥回到封地,這可把劉肥高興壞了。不知道劉肥是不是玩的太嗨了,沒過幾年就死了,但是也算是得到善終了。

劉肥死後自己的長子即位為齊王,沒過幾年呂後也死了。呂後一死大臣謀劃共誅諸呂,劉肥的兒子也起兵勤王,要消滅誅呂。後來呂祿呂產在諸侯聯軍的壓力和朝中大臣的誘使下,放棄兵權,諸呂被殺。

誅呂被殺之後,立誰為帝引起了大臣的爭辯。這個時候就有人提出立劉肥長子為帝,因為按長幼來看,他是劉邦的長孫,立他為帝是說的通的,而且在誅殺諸呂的時候也有功勞。但是更多人覺得他的母親太蠻橫了,而且勢力又大,怕搞不好又向呂後一樣。所以最終大臣們選擇了立劉恒為帝。

漢景帝三年(西元前154年),漢景帝劉啟採取晁錯的《削藩策》,下令削奪王國土地。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由於不滿朝廷削減他們的權力,以"清君側"為名聯兵反叛,舉兵造反,從而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吳楚七王之亂。叛亂從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開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六國(除楚國外)被廢除。

晁錯削藩

參與叛亂的是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王: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其中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都是漢高祖劉邦長子肥的兒子。

惠帝與齊王飲宴,二人行平等禮節如尋常家人兄弟一樣。呂太后為此發怒,要誅殺齊王。

她準備了兩杯毒酒,放在劉肥面前,讓劉肥用此酒來為她祝酒。漢惠帝不知緣故,也端起其中一杯,準備和劉肥一起敬酒,呂後怕毒死自己的兒子,於是碰到了漢惠帝的酒杯,劉肥對太后此舉產生了懷疑,因此就不敢再飲,假裝醉酒離去。劉肥認為太后想要殺自己,很難逃離京城,整天心裡惴惴不安,擔驚受怕。

後來劉肥經過打聽,知道那杯果然是毒酒,於是感覺很是憂慮,深怕自己不能從長安脫身。這時候,齊國的內史和他說,呂後只有漢惠帝和魯元公主兩個孩子,對他們很是疼愛,現在您有七十多個的城邑,而魯元公主只有幾個,您不如把其中一個郡送給魯元公主,來討呂後的歡心。

劉肥就將自己的兩座城的封地送給了魯元公主,呂後知道後很高興。

哪知呂後只褒獎了他的獻城之舉,卻死活不讓他走。這下齊王著急了,回到住處焦急萬分,嘴裡不停地念叨著“如何是好,如何是好”。那們內史又來給他出謀劃策,對他說:“我有一計,只怕大王不肯依從。”齊王說:“眼下只要能回國,哪裡還顧得了別的?快快說來。”內史要齊王尊魯元公主為王太后,只要這樣,就肯定可以回國。齊王為難地說道:“她是我的妹妹,怎麼能尊她為母呢?”內史無奈地說:“如今之計,在於脫身。繼續呆在京城,只怕夜長夢多。難道大王忘記趙王之事嗎?”齊王一聽,臉色陡然就變了,只得依計而行。第二天,他上表過後,呂後很是高興,就恩准齊王回國了。只是劉肥把妹妹尊為母親,這事也未免太過荒唐。如果高祖劉邦泉下得知自己的長子竟然一夜間成為自己的外孫,真不知作何感想。劉肥回到封地,這可把劉肥高興壞了。不知道劉肥是不是玩的太嗨了,沒過幾年就死了,但是也算是得到善終了。

劉肥死後自己的長子即位為齊王,沒過幾年呂後也死了。呂後一死大臣謀劃共誅諸呂,劉肥的兒子也起兵勤王,要消滅誅呂。後來呂祿呂產在諸侯聯軍的壓力和朝中大臣的誘使下,放棄兵權,諸呂被殺。

誅呂被殺之後,立誰為帝引起了大臣的爭辯。這個時候就有人提出立劉肥長子為帝,因為按長幼來看,他是劉邦的長孫,立他為帝是說的通的,而且在誅殺諸呂的時候也有功勞。但是更多人覺得他的母親太蠻橫了,而且勢力又大,怕搞不好又向呂後一樣。所以最終大臣們選擇了立劉恒為帝。

漢景帝三年(西元前154年),漢景帝劉啟採取晁錯的《削藩策》,下令削奪王國土地。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由於不滿朝廷削減他們的權力,以"清君側"為名聯兵反叛,舉兵造反,從而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吳楚七王之亂。叛亂從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開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六國(除楚國外)被廢除。

晁錯削藩

參與叛亂的是七個劉姓宗室諸侯王: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其中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都是漢高祖劉邦長子肥的兒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