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小孩不願意寫作文,爸爸媽媽該如何培養孩子快樂寫作的能力呢?

我認為沒有什麼語言比一個人真實的思想和感情更動人, 也沒有什麼言辭比事物本身更具有魅力。 熱愛真理, 謙卑地折服於真理的語氣, 比任何強辭雄辯都更讓人願意聆聽。 忘記了自己的語言的人是痛苦的, 被迫用別人的語氣、思路去說話也是痛苦的。 相反, 一些某個時期在語言上顯得笨拙、力不從心的孩子, 反而能寫出好的作品, 因為他們比以前者更珍惜語言, 更懂得去傾聽內心和外部世界真實的聲音。 我認為沒有什麼語言比一個人真實的思想和感情更動人, 也沒有什麼言辭比事物本身更具有魅力。

熱愛真理, 謙卑地折服於真理的語氣, 比任何強辭雄辯都更讓人願意聆聽。 如果一個人要在寫作上有所發展, 就應該仔細觀察、細心體會周圍的人、事、物。 如果一個人要使自己的表達要更吸引人, 就應該經常去傾聽內心的聲音。

1. 找到自己的語言 範文常常是用來教孩子寫作和表達的。

我們在讓孩子閱讀範文時, 應該告訴孩子範文之所以感人, 或者有說服力, 絕不是因為它是範文, 被印成了鉛字, 而是因為它流露了真實的情感、思想、描寫了真實的生活。 要告訴孩子他自己也有許多東西可以寫出來, 只要是真實的, 就是美的, 別人願意聽的、看的。 本來, 選取一些文辭優美、內容感人的範文讓孩子閱讀, 只是為了讓受到一些言語的薰陶、思想的教益, 但孩子面對張紙時, 就好像非得要寫出像範文一樣的文章。 孩子變成了所模仿的物件。 忘記了自己的語言的人是痛苦的, 被迫用別人的語氣。 思路去說話也是痛苦的。 正如走路一樣, 如果一個人一直認為自己走路的姿勢不好看,
總去模仿另一個人走路的樣子, 他最後可能連路都不會走了。

2. 僅僅是把回憶變成文字 一次, 小斯賓塞好奇地問我, 怎樣寫作文, 我告訴他, 從屋後的花園寫起吧。 他於是很認真地坐在花園裡, 呆了一個下午, 卻沒有寫出幾行字來,

當我拿起他的本子時, 他說:“我不知道寫什麼”。 我知道, 這是許多孩子都面臨的語言障礙, 他們不習慣把記憶轉變成文字, 也不習慣把看見的事物變成文字, 總認為作文是一件複雜的大事。 於是我告訴他:試試快樂寫作的方法, 假設你很想把我們屋後的花園告訴給你最喜歡的朋友, 並希望他看了以後到這裡來玩, 你就不會困難了。 另外, 你已經秀熟悉我們的花園了, 用不著像畫畫一樣照著寫, 試試用你的回憶。 小斯賓塞果然重新開始了。 這一次, 他寫得很順利, 把花園裡有什麼樹、什麼花、什麼時候最好玩, 全都寫了進去, 仿佛不如此他的朋友就不知道花園有多美、多有趣。 讀完這篇《屋後的花園》時, 我深深地被感動了, 原來,
花園在小斯賓塞的心裡完全是一個快樂得如同仙境一樣的地方。 他在作文裡這樣寫到:“夏夜, 有時天上佈滿無數星星, 我喜歡坐在花園裡, 靜靜地看它們, 聽它們說話的聲音。 涼風從花園的樹葉裡吹過, 樹葉也像在低聲細語……”

3. 不要讓語言潛能妨礙孩子寫作一般來說, 具有語言潛能的孩子總是在口頭表達上表現得很出色,他們善於學習和模仿新的詞彙,很小就對成人的語言環境有天生的敏感。父母們常常會驚奇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會使用各種詞彙,各種句式的聯接也是那樣的恰當、準確,各種修辭使用也恰到好處,在辯論中總是佔有優勢。本來,這種孩子已經有很好的語言潛能,完全可以在寫作上發展。但奇怪的是,他們往往寫不好作文(當然,也有的寫得很好)。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是語言的天賦阻礙了真實的表達。 相反,一些某個時期的語言上顯得笨拙、力不從心的孩子,反而能寫出好的作品,因為他們比前者更珍惜語言,更懂得去傾聽內心和外部世界真實的聲音。 我認為在教育孩子寫作的時候,對於語言潛能好,能言善辯的孩子要提醒他,語言本身的力量絕不會超過真實的思想、感情和真相。同樣,語言如果離開了真實的生活和感情,它只會變得華麗、虛弱。真理是樸實的,但每個人都願意傾聽。還應該告訴孩子的是,不要把虛構的當成了真實的。童話,就是童話,而其他文體則應該是真實生活的寫照,真實思想感情的流露,一旦他明白了這個道理,他的語言天賦便會插上另一個翅膀,在表達的天空自由翱翔。我曾經受到鎮上公立學校的邀請,給老師和孩子講如何寫作文。我談到這個觀點時,一位拉丁語老師反問道:難道我們不需要鼓勵孩子去大膽想像嗎?是的,孩子是需要想像,但之前他最好先學會準確地描述自己和外部事物,最好先學會記錄自己的回憶。如果要虛構,那只是在寫故事和童話時才那樣做,不能讓孩子為了寫作文而去想像,就像不要讓孩子因為題目是快樂而去裝出快樂一樣。

4. 把寫作變成他自己的事 寫作是一項作業、任務、要求,還是一件自己願意做、想做的事?這是每一個孩子和他們的父母、老師都面臨的一個問題。儘管每個孩子都在按老師的題目、父母的要求寫作文,但我認為其實不然。在根本上,寫作是孩子自己的事。也只有把寫作變成他自己的事,才能真正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和寫作的能力。讓孩子自選、自擬題目,是我對小斯賓塞寫作訓練一貫的做法。之前我曾經和許多父母一樣為他出題,但幾乎每一個題目他都不感興趣,或者寫不下去。後來我嘗試讓他自擬題目,他發現這是一件無比快樂的事,因為凡是他自己擬的題目,都是他熟悉的、想寫的,比如《蜘蛛的網》、《德柏特家的狗》。更有趣的是,一篇題為《與斯賓塞先生夜談》的文章,把我在一天晚上與他討論“耶酥為什麼不逃走”的問題全寫了進去。這些題目和我給他出的“如何成為一個紳士”、“祖國”等儘管相去甚遠,但每篇都真實、生動、有趣。當然麻煩也隨之而來,受我的影響,鎮上許多孩子都自擬題目寫作文,而且興致脖脖。一天,史蒂汶太太拿著她孩子的一篇作文來找我。她怒氣衝衝,進門時差點被裙子絆住跌一跤。“偉大的教育家斯賓塞先生,看看,難道這就是你教給孩子的作文嗎?我的上帝啊!”我趕緊接住她扔給我手裡的本子,仔細看起來,題目是“我的上帝啊”——真是太巧了,與史蒂汶太太進門說的第一句話一模一樣。我的媽媽,也就是人們稱的史蒂汶太太,總是說我不聽話,她好像一點也不喜歡我,很多時候,她的尖叫和恐嚇讓我絕望極了。以下是我記得最清楚的話:“你難道想挨一頓嗎?”當然我不想,如果是問我想不想要一隻霜淇淋或者下周不用上課,那我一定馬上回答她。不幸的是,當她說“你想挨一頓嗎”時接著總是揪住我的耳朵——問我反正是多餘的。“你再這樣胡鬧,我就剝了你的皮!”這句話比乾脆打我一頓更厲害,我曾見過她吃力地把一隻兔子的皮剝下來,我決不會讓她在我身上練習這種技巧。“這是我最後一次警告你。”其實我心理明白,“最後一次”後面,還會有很多次。“你以為你是誰?”沒有什麼比這句話更讓我緊張的了。難道我是誰她不知道嗎?有時我甚至懷疑,是不是我生下來時真的和別人的孩子抱錯了。“我洗衣服、煮飯把手指都磨破了,還不是為了你們。”其實我早就建議她幹這些活時最好戴上手套。“你以為錢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我倒真希望是這樣,否則她又會說:“你以為錢是從地裡長出來的嗎?”“唉!我的上帝啊!”我一聽到這句話就絕望。難道上帝真是她的嗎?當我看完時,差點忍不住笑起來。客觀地說,這是一篇不錯的作文。雖然觀點有些偏激,但生動,還有一點幽默。我問史蒂汶太太說:“你覺得他寫得真實嗎?”“真實——但這也算作文嗎?”以我的學識和所受的教育來看,無疑這就是作文,而且是他自己的作文。並且,我相信許多父母看了這篇作文後,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會受到啟發。我真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讓所有的孩子都寫一樣的題目?如果他對這個題目所涉及的題材沒有體驗、也不熟悉怎麼辦?前幾年的大學升學考試,由教育大臣出的題目真讓人又可氣又可笑。一個命題是“母親”,難道那些福利學校畢業的孤兒們也非得寫這個題目嗎?一些孩子生下來後就再也沒有看見過自己的母親。這難道不是有點不公平嗎?另一年的題目是“我敬愛的人”,許許多多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根本就沒有什麼談得上敬愛的人,這不是非讓他們撒謊不可嗎?雖然我非常理解教育大臣出這些題目的良苦用心,但這無疑是把寫作這種完全應該由學生自己做的事變成了為教育大臣或老師的願望而做的事。結果之一是,即使你是一個寫作上的天才,如果碰上不熟悉的題目,也會被大學拒之門外。值得慶倖的是,這種蠢事教育部再也不幹了。現在的題目從題材到體裁,選擇的餘地都更大了。除此之外,讓小斯賓塞對寫作樂此不疲的是我從來都鼓勵他寫他自己想寫的。等他寫完後,我再對一些文法、修辭不恰當的地方加以指正。

5. 讓寫作無處不在 什麼是寫作?為什麼很多孩子一聽到這個詞就頭疼,而另一些孩子卻把它當做一種樂趣?這裡面一定有某種秘密,發現了的就欣喜,沒有發現的就一直困惑。這個秘密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對什麼是寫作的回答。“寫”是記錄,“作”是創作。“寫”就是把思想、感情、思考、事件記錄在紙上,“作”就是使這種記錄有恰當的體裁、形式、文采。“寫”是求真,“作”是在真的基礎上求美,使所寫的東西具有感染力、說服力。其實寫作無處不在,要讓孩子從小就開始以各種方式來“寫”和“作”。

(1)摘記 在孩子學習了一些簡單的單詞之後,就應該給他準備一個摘記的本子,鼓勵他把平時聽到的有趣的故事、夢想、奇遇、新聞以及讀到的書,以簡單的方式記下來。有的可以抄錄,有的則可以簡略地記一兩句話。小斯賓塞從6歲開始就作摘記,到後來,他作的摘記一本又一本,裡面的內容包羅萬象,簡直就像一個大百科知識庫。摘記比起日記、周記來說,更隨意,孩子可以通過它很早就開始接觸社會、家庭、人生、自然等等。

(2)牆記 有些孩子對書本總會有排斥,只要讓他在很正規的本子上寫字,他就不感興趣,相反在父母禁止的牆壁上,他卻會常常即興揮毫。好吧,那麼就讓孩子在牆上寫吧。簡單的辦法是在牆上固定一個地方,貼上許多張牛皮紙,然後在上面有一點小小的提示,比如漫畫區、記事區、夢想區等等。讓他盡情去寫、去畫。天長日久之後,父母會發現牆壁像是有魔力一樣,孩子們把它視為自己的,而不是成人的小天地。

(3)信 孩子希望收到信,有時這種心情比成人還要迫切而隱秘,而要收到信惟一的辦法是先寄出信。鼓勵孩子寫信也是一種必要的寫作練習。在英國,有很多牧師、神父,還有一些童話作者,他們經常以通信的方式與陌生的孩子交流,這對孩子來說是一件有益的事情。長期以來,我也經常給一些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回信。每天下午4點至6點鐘,一定會是我給孩子們回信的時間。

(4)日記 這種有點古老的方式,看來對所有人都並不過時。小到小學生,大到一些傑出的人物,都喜歡以這種方式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只是孩子們用日記本,一定要與眾不同。我給小斯賓塞設計的日記本,後來被一位商人看中,他成批地生產這種特別適合孩子的日記本。不久後開始流行起來,這就是大家後來知道的“斯賓塞日記本”。

(5)故事本 這是一種有些神奇的本子,一定要硬面的,有插圖的。孩子們都喜歡講故事,聽故事,這種本子就是鼓勵他們把聽到的寫下來。比如家庭的故事,家族的歷史等。也要鼓勵他們自己創作故事。到七八歲時,他們有一種願望,就是把自己寫的或者是記下來的故事給其他的小朋友看。在我的宣導下,德比小鎮每年一次講故事比賽,非常有趣,後來固定下來,成為孩子們上課之余的一項重要活動。每到這一天,也就是感恩節的前一天,父母們總是把自己和孩子穿戴得整整齊齊,興高采烈地帶著自己的故事本來參加比賽。

(6)續寫指導 這雖然看起來有點笨拙,但也非常有效。對一些比較寬泛的題目,由老師或有條件的父母先寫上開頭,再讓孩子在每段的提示下寫完整。當然這些“提示”最好輕鬆、有趣一些。在英國許多學校後來接受了這種方法,甚至開設了一種寫作練習,就是續寫。當有一天,你發現寫作對孩子來說就像走路、奔跑、跳躍、散步一樣時,你就會發現這一項活動不僅可以開啟他們心智,而且可以給他們帶來無窮的方便和樂趣。這時,寫作就不再是一件神秘的事,而只是人的一項充滿快樂的智力活動了。現在,也許人們會發現,我提倡孩子快樂寫作,就和提倡對孩子進行快樂教育一樣,都是立足于孩子的自然屬性而提出來的。在我看來,沒有任何其他教育方法比順應孩子自然的次序、興趣更有效果、更有益處。

具有語言潛能的孩子總是在口頭表達上表現得很出色,他們善於學習和模仿新的詞彙,很小就對成人的語言環境有天生的敏感。父母們常常會驚奇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會使用各種詞彙,各種句式的聯接也是那樣的恰當、準確,各種修辭使用也恰到好處,在辯論中總是佔有優勢。本來,這種孩子已經有很好的語言潛能,完全可以在寫作上發展。但奇怪的是,他們往往寫不好作文(當然,也有的寫得很好)。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是語言的天賦阻礙了真實的表達。 相反,一些某個時期的語言上顯得笨拙、力不從心的孩子,反而能寫出好的作品,因為他們比前者更珍惜語言,更懂得去傾聽內心和外部世界真實的聲音。 我認為在教育孩子寫作的時候,對於語言潛能好,能言善辯的孩子要提醒他,語言本身的力量絕不會超過真實的思想、感情和真相。同樣,語言如果離開了真實的生活和感情,它只會變得華麗、虛弱。真理是樸實的,但每個人都願意傾聽。還應該告訴孩子的是,不要把虛構的當成了真實的。童話,就是童話,而其他文體則應該是真實生活的寫照,真實思想感情的流露,一旦他明白了這個道理,他的語言天賦便會插上另一個翅膀,在表達的天空自由翱翔。我曾經受到鎮上公立學校的邀請,給老師和孩子講如何寫作文。我談到這個觀點時,一位拉丁語老師反問道:難道我們不需要鼓勵孩子去大膽想像嗎?是的,孩子是需要想像,但之前他最好先學會準確地描述自己和外部事物,最好先學會記錄自己的回憶。如果要虛構,那只是在寫故事和童話時才那樣做,不能讓孩子為了寫作文而去想像,就像不要讓孩子因為題目是快樂而去裝出快樂一樣。

4. 把寫作變成他自己的事 寫作是一項作業、任務、要求,還是一件自己願意做、想做的事?這是每一個孩子和他們的父母、老師都面臨的一個問題。儘管每個孩子都在按老師的題目、父母的要求寫作文,但我認為其實不然。在根本上,寫作是孩子自己的事。也只有把寫作變成他自己的事,才能真正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和寫作的能力。讓孩子自選、自擬題目,是我對小斯賓塞寫作訓練一貫的做法。之前我曾經和許多父母一樣為他出題,但幾乎每一個題目他都不感興趣,或者寫不下去。後來我嘗試讓他自擬題目,他發現這是一件無比快樂的事,因為凡是他自己擬的題目,都是他熟悉的、想寫的,比如《蜘蛛的網》、《德柏特家的狗》。更有趣的是,一篇題為《與斯賓塞先生夜談》的文章,把我在一天晚上與他討論“耶酥為什麼不逃走”的問題全寫了進去。這些題目和我給他出的“如何成為一個紳士”、“祖國”等儘管相去甚遠,但每篇都真實、生動、有趣。當然麻煩也隨之而來,受我的影響,鎮上許多孩子都自擬題目寫作文,而且興致脖脖。一天,史蒂汶太太拿著她孩子的一篇作文來找我。她怒氣衝衝,進門時差點被裙子絆住跌一跤。“偉大的教育家斯賓塞先生,看看,難道這就是你教給孩子的作文嗎?我的上帝啊!”我趕緊接住她扔給我手裡的本子,仔細看起來,題目是“我的上帝啊”——真是太巧了,與史蒂汶太太進門說的第一句話一模一樣。我的媽媽,也就是人們稱的史蒂汶太太,總是說我不聽話,她好像一點也不喜歡我,很多時候,她的尖叫和恐嚇讓我絕望極了。以下是我記得最清楚的話:“你難道想挨一頓嗎?”當然我不想,如果是問我想不想要一隻霜淇淋或者下周不用上課,那我一定馬上回答她。不幸的是,當她說“你想挨一頓嗎”時接著總是揪住我的耳朵——問我反正是多餘的。“你再這樣胡鬧,我就剝了你的皮!”這句話比乾脆打我一頓更厲害,我曾見過她吃力地把一隻兔子的皮剝下來,我決不會讓她在我身上練習這種技巧。“這是我最後一次警告你。”其實我心理明白,“最後一次”後面,還會有很多次。“你以為你是誰?”沒有什麼比這句話更讓我緊張的了。難道我是誰她不知道嗎?有時我甚至懷疑,是不是我生下來時真的和別人的孩子抱錯了。“我洗衣服、煮飯把手指都磨破了,還不是為了你們。”其實我早就建議她幹這些活時最好戴上手套。“你以為錢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我倒真希望是這樣,否則她又會說:“你以為錢是從地裡長出來的嗎?”“唉!我的上帝啊!”我一聽到這句話就絕望。難道上帝真是她的嗎?當我看完時,差點忍不住笑起來。客觀地說,這是一篇不錯的作文。雖然觀點有些偏激,但生動,還有一點幽默。我問史蒂汶太太說:“你覺得他寫得真實嗎?”“真實——但這也算作文嗎?”以我的學識和所受的教育來看,無疑這就是作文,而且是他自己的作文。並且,我相信許多父母看了這篇作文後,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會受到啟發。我真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讓所有的孩子都寫一樣的題目?如果他對這個題目所涉及的題材沒有體驗、也不熟悉怎麼辦?前幾年的大學升學考試,由教育大臣出的題目真讓人又可氣又可笑。一個命題是“母親”,難道那些福利學校畢業的孤兒們也非得寫這個題目嗎?一些孩子生下來後就再也沒有看見過自己的母親。這難道不是有點不公平嗎?另一年的題目是“我敬愛的人”,許許多多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根本就沒有什麼談得上敬愛的人,這不是非讓他們撒謊不可嗎?雖然我非常理解教育大臣出這些題目的良苦用心,但這無疑是把寫作這種完全應該由學生自己做的事變成了為教育大臣或老師的願望而做的事。結果之一是,即使你是一個寫作上的天才,如果碰上不熟悉的題目,也會被大學拒之門外。值得慶倖的是,這種蠢事教育部再也不幹了。現在的題目從題材到體裁,選擇的餘地都更大了。除此之外,讓小斯賓塞對寫作樂此不疲的是我從來都鼓勵他寫他自己想寫的。等他寫完後,我再對一些文法、修辭不恰當的地方加以指正。

5. 讓寫作無處不在 什麼是寫作?為什麼很多孩子一聽到這個詞就頭疼,而另一些孩子卻把它當做一種樂趣?這裡面一定有某種秘密,發現了的就欣喜,沒有發現的就一直困惑。這個秘密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對什麼是寫作的回答。“寫”是記錄,“作”是創作。“寫”就是把思想、感情、思考、事件記錄在紙上,“作”就是使這種記錄有恰當的體裁、形式、文采。“寫”是求真,“作”是在真的基礎上求美,使所寫的東西具有感染力、說服力。其實寫作無處不在,要讓孩子從小就開始以各種方式來“寫”和“作”。

(1)摘記 在孩子學習了一些簡單的單詞之後,就應該給他準備一個摘記的本子,鼓勵他把平時聽到的有趣的故事、夢想、奇遇、新聞以及讀到的書,以簡單的方式記下來。有的可以抄錄,有的則可以簡略地記一兩句話。小斯賓塞從6歲開始就作摘記,到後來,他作的摘記一本又一本,裡面的內容包羅萬象,簡直就像一個大百科知識庫。摘記比起日記、周記來說,更隨意,孩子可以通過它很早就開始接觸社會、家庭、人生、自然等等。

(2)牆記 有些孩子對書本總會有排斥,只要讓他在很正規的本子上寫字,他就不感興趣,相反在父母禁止的牆壁上,他卻會常常即興揮毫。好吧,那麼就讓孩子在牆上寫吧。簡單的辦法是在牆上固定一個地方,貼上許多張牛皮紙,然後在上面有一點小小的提示,比如漫畫區、記事區、夢想區等等。讓他盡情去寫、去畫。天長日久之後,父母會發現牆壁像是有魔力一樣,孩子們把它視為自己的,而不是成人的小天地。

(3)信 孩子希望收到信,有時這種心情比成人還要迫切而隱秘,而要收到信惟一的辦法是先寄出信。鼓勵孩子寫信也是一種必要的寫作練習。在英國,有很多牧師、神父,還有一些童話作者,他們經常以通信的方式與陌生的孩子交流,這對孩子來說是一件有益的事情。長期以來,我也經常給一些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回信。每天下午4點至6點鐘,一定會是我給孩子們回信的時間。

(4)日記 這種有點古老的方式,看來對所有人都並不過時。小到小學生,大到一些傑出的人物,都喜歡以這種方式來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只是孩子們用日記本,一定要與眾不同。我給小斯賓塞設計的日記本,後來被一位商人看中,他成批地生產這種特別適合孩子的日記本。不久後開始流行起來,這就是大家後來知道的“斯賓塞日記本”。

(5)故事本 這是一種有些神奇的本子,一定要硬面的,有插圖的。孩子們都喜歡講故事,聽故事,這種本子就是鼓勵他們把聽到的寫下來。比如家庭的故事,家族的歷史等。也要鼓勵他們自己創作故事。到七八歲時,他們有一種願望,就是把自己寫的或者是記下來的故事給其他的小朋友看。在我的宣導下,德比小鎮每年一次講故事比賽,非常有趣,後來固定下來,成為孩子們上課之余的一項重要活動。每到這一天,也就是感恩節的前一天,父母們總是把自己和孩子穿戴得整整齊齊,興高采烈地帶著自己的故事本來參加比賽。

(6)續寫指導 這雖然看起來有點笨拙,但也非常有效。對一些比較寬泛的題目,由老師或有條件的父母先寫上開頭,再讓孩子在每段的提示下寫完整。當然這些“提示”最好輕鬆、有趣一些。在英國許多學校後來接受了這種方法,甚至開設了一種寫作練習,就是續寫。當有一天,你發現寫作對孩子來說就像走路、奔跑、跳躍、散步一樣時,你就會發現這一項活動不僅可以開啟他們心智,而且可以給他們帶來無窮的方便和樂趣。這時,寫作就不再是一件神秘的事,而只是人的一項充滿快樂的智力活動了。現在,也許人們會發現,我提倡孩子快樂寫作,就和提倡對孩子進行快樂教育一樣,都是立足于孩子的自然屬性而提出來的。在我看來,沒有任何其他教育方法比順應孩子自然的次序、興趣更有效果、更有益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