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發掘墓葬2900餘座,遺址110處,才出土了這麼點唐代銅器啊?

進入唐代, 由於青銅禮器不再流行, 日常生活中的銅器被金銀器、瓷器、漆器所代替;銅材主要用於鑄錢, 政府也多次發佈禁鑄銅器詔令, 所以除銅鏡、造像外, 唐代銅器在冶鑄技術上少有創新, 數量較少。

唐 《宮樂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20世紀50年代, 百廢待興, 時逢我國大規模經濟建設時期, 配合當時基本建設, 陝西省特別成立了西北工程文物清理隊, 對各建設工地的遺址和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清理, 西北工程文物清理隊和陝西省文管會發掘墓葬2900餘座, 110處遺址。 其中墓葬百分之六十是唐墓葬。 據不完全統計, 這些唐墓出土銅器中較完整上等級的生活用具有:盤8件, 長杯2件, 唾盂5件, 小盤2件, 盞1件, 盆1件, 長頸瓶4件, 熨斗4件, 蓋罐1件, 碟1件, 行爐2件, 缽6件等。 另有鎏金勺、鎏金刻花銅缽、鎏金小缽、刻花銅盒、劍飾、帶飾、車馬飾、釵、尺、鎖、鈴、鑷、臂釧、剪刀、馬鐙等, 另還有羊、馬、龍等動物。

這些上千座唐墓出土的銅器和墓葬內其他類別的出土物相比, 數量就較少。

鎏金銅鋪首

鎏金銅鋪首, 直徑26.5釐米, 西安市大明宮遺址出土。 其形象是一個大獸面, 巨口獠牙, 口中銜有門環。

鎏金鴛鴦海棠形銅盤

鎏金鴛鴦海棠形銅盤, 長20.7、寬14.7釐米。 銅盤呈四瓣海棠形, 盤正面鏨紋以一隻展翅的鴛鴦為中心展開, 周圍雕刻卷草、蓮瓣和連珠紋, 紋飾精美。

銅行爐

銅行爐, 長38釐米, 1958年西安市西郊南何村出土。 銅行爐是佛教徒盛香禮佛的重要器具, 在石刻和壁畫的供養人圖像中常見 。

銅細頸瓶

銅細頸瓶, 其一, 高27.5、口徑5.8釐米, 1954年陝西省長安縣首帕張村出土。 其二, 高16釐米, 1954年西安市東郊出土。

銅細頸瓶

其三, 高18.5釐米, 1956年西安市東郊唐墓出土, 其特殊之處在于蓋下帶有長柄,可能是便於隨時瞭解瓶內水或酒的多少。該瓶原以為是銀器,經檢測,成分還是以銅為主。

銅唾盂

銅唾盂,唾盂上部為淺盤狀,蓋上帶捉手,短頸,腹下垂,矮圈足。其一,高9.8、口徑8.8釐米,1971年禮泉縣出土。

銅唾盂

其二,通高16.7、口徑8.7釐米。

銅唾盂

其三,高14.7、口徑9.8釐米。唾盂,至遲出現于戰國,明代演變為渣鬥,為衛生用具,是古代貴族宴飲時唾魚骨或獸骨的盛器。1951年西安市南裡王村唐韋泂墓石槨線刻畫上,有侍女手上就捧著這種形狀的唾盂。

龍首長柄銅熨斗,長31.7、口徑14釐米,1956年西安市東郊郭家灘唐墓出土。熨斗在漢代已出現,也有叫“火鬥”“金鬥”,熨衣前,把燒紅的木炭放在熨斗裡,待底部熱得燙手了再使用。張萱《搗煉圖》有熨斗使用情況,圖上有搗染、織、熨衣的場景,旁邊木炭爐旁一個小宮女,手握團扇,扇爐中炭,以便及時更換熨斗中的木炭,說明人們已熟練地掌握織物的熨燙技術。”

銅蓋罐

銅蓋罐,高15.2釐米,斂口,鼓腹,矮圈足,蓋上有寶珠形捉手。

鎏金銅馬飾

鎏金銅馬飾,其一,高17.5、寬13.8釐米。其二,高17.5、寬14.5釐米。錘揲成形,通體鎏金,龍作飛騰狀,頭部高昂,尾部飄起。

鎏金馬鑣

鎏金馬鑣

鎏金馬鑣,鑣與銜配合,銜在馬口中,鑣是兩頭露在外面的部分。其一,長7釐米。其二,長7.2釐米。

鑷子,其一,長13.5釐米,西安市郊區唐墓出土。其二,長17.4釐米,1956年寶雞市薑城堡212廠出土,前為鑷子,後可為掏耳勺。《安祿山事蹟》載,天寶十年,安祿山生日,楊貴妃賜有銅鑷子。

鎏金刻花銅尺

鎏金刻花銅尺,長30.2、寬2.2釐米,1956年西安市東郊韓森寨出土。

銅釜

銅釜,高8.5、口徑32.9釐米,寬斜邊,曲腹至中部,底部下折,平底。

鎏金鐵芯銅杯

鎏金鐵芯銅杯,高6.2、口徑6.1釐米,重379克,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此杯質地經檢測,為鐵芯銅鎏金,澆鑄成型,杯身呈八棱狀,環形柄,環柄指墊上有兩相背高浮雕人頭像,整個杯面以聯珠紋劃分為八個區間,分別飾有八個高浮雕舞伎人物形象 。

銅罐

銅罐,通高25.2、口徑14.5釐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口沿外侈,短頸,鼓腹,環底,圈足外侈,圈足與罐底鉚接焊接而成,肩部有葫蘆形豎耳,上有半圓形提梁,可自由活動。

素面銅盤,敞口,淺腹,平底。其一,高4.9、口徑18.8釐米,1956年西安市三橋省農藥廠出土。

其二,高3.5、口徑13.5釐米,西安市郊區出土。唐代中央熔鑄銅器的是少府監掌冶署,地方銅器產地首推揚州。

銅缽

銅缽,其一,高6、口徑13.2釐米,敞口,深腹,平底,肩部及腹部各飾兩道弦紋。

銅缽

其二,高9.8、口徑18.3釐米,斂口,圓唇,圓鼓腹,平底 。其三,高10.8、口徑17釐米,斂口,圓唇,鼓腹,平底,肩部飾兩道弦紋。

鎏金忍冬紋刻花銅缽

鎏金忍冬紋刻花銅缽,高8.6、口徑13.8釐米,1980年陝西省涇陽縣燕王村公社坡西大隊張生玉交。斂口,圓唇,鼓腹,平底,刻飾忍冬花結,紋飾鎏金 。

銅鈸

銅鈸,直徑11.6釐米,造型及使用方法與現在的鈸相同。唐代,銅鈸在中原地區也十分流行。

八曲銅長杯

八曲銅長杯,為八曲長橢形。其一,高3.5、長13.3釐米。

八曲銅長杯

其二,高3.8、長13.9釐米。兩杯圈足均已失。這種平面呈八曲橢圓形,杯體較淺,曲瓣對稱,曲線處向器內凹入,兩側曲瓣的曲線不及底,為橫向分層式曲瓣的長杯,流行於7世紀後半葉,此兩杯應制作於這一時期。

鎏金刻花銅梳

鎏金刻花銅梳,高8.8、寬12.6釐米。片狀,呈半圓形,梳體以一粗弦紋分成兩區間,下部帶有梳齒,錘揲成型,主紋飾為折枝花葉。

刻花銅盒

刻花銅盒,長4.3、寬1.2釐米。蓋身之間有子母扣。盒蓋刻花葉形紋,魚子紋地。這種體量較小的盒子在唐代主要用於盛放化妝品,在一些出土的盒子內還發現有脂粉的痕跡。刻花銅盒這種多曲的形狀在九世紀後半葉唐代金銀盒中很常見,因而這件銅盒應是九世紀後半葉仿金銀器作品。

鎏金龍頭車飾

鎏金龍頭車飾,長23釐米,西安市胡家廟出土。鑄造成型。龍頸末端呈喇叭形介面,介面上方有一個小圓紮,以便固定。龍的鼻、口、眉、眼及毛髮等細部加飾陰刻線,通體鎏金。

從以上銅器可以看出,唐代銅器有以下特點:

第一,多為日常用品,數量較少。這是因為隋唐以後,人們的觀念發生了顯著變化,青銅禮器退出歷史舞臺,所以世俗化、生活化是唐代銅器的必然趨勢。

第二,厚薄適中,以適用為度。這大概和銅料緊張有關,由於社會經濟發展,流通領域用錢量大,鑄錢用銅大增。

第三,簡樸無華,多為素面;鏨刻花紋者多鎏金,紋飾裝飾意味濃;

第四,受唐代金銀器影響較深。唐代達到了中國金銀器製造業的高峰。

唐代隨著金銀器、漆器、陶瓷器的發達,青銅器製造業已衰落,但仍維持著相當的規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文藏】頭條號!

河北博物院藏:唐宋瓷器珍品賞析

元明清三代 青花抱月瓶一賞|好色之圖

欲知曉更多精彩內容請前往App Store或應用寶下載《收藏家》雜誌App!

其特殊之處在于蓋下帶有長柄,可能是便於隨時瞭解瓶內水或酒的多少。該瓶原以為是銀器,經檢測,成分還是以銅為主。

銅唾盂

銅唾盂,唾盂上部為淺盤狀,蓋上帶捉手,短頸,腹下垂,矮圈足。其一,高9.8、口徑8.8釐米,1971年禮泉縣出土。

銅唾盂

其二,通高16.7、口徑8.7釐米。

銅唾盂

其三,高14.7、口徑9.8釐米。唾盂,至遲出現于戰國,明代演變為渣鬥,為衛生用具,是古代貴族宴飲時唾魚骨或獸骨的盛器。1951年西安市南裡王村唐韋泂墓石槨線刻畫上,有侍女手上就捧著這種形狀的唾盂。

龍首長柄銅熨斗,長31.7、口徑14釐米,1956年西安市東郊郭家灘唐墓出土。熨斗在漢代已出現,也有叫“火鬥”“金鬥”,熨衣前,把燒紅的木炭放在熨斗裡,待底部熱得燙手了再使用。張萱《搗煉圖》有熨斗使用情況,圖上有搗染、織、熨衣的場景,旁邊木炭爐旁一個小宮女,手握團扇,扇爐中炭,以便及時更換熨斗中的木炭,說明人們已熟練地掌握織物的熨燙技術。”

銅蓋罐

銅蓋罐,高15.2釐米,斂口,鼓腹,矮圈足,蓋上有寶珠形捉手。

鎏金銅馬飾

鎏金銅馬飾,其一,高17.5、寬13.8釐米。其二,高17.5、寬14.5釐米。錘揲成形,通體鎏金,龍作飛騰狀,頭部高昂,尾部飄起。

鎏金馬鑣

鎏金馬鑣

鎏金馬鑣,鑣與銜配合,銜在馬口中,鑣是兩頭露在外面的部分。其一,長7釐米。其二,長7.2釐米。

鑷子,其一,長13.5釐米,西安市郊區唐墓出土。其二,長17.4釐米,1956年寶雞市薑城堡212廠出土,前為鑷子,後可為掏耳勺。《安祿山事蹟》載,天寶十年,安祿山生日,楊貴妃賜有銅鑷子。

鎏金刻花銅尺

鎏金刻花銅尺,長30.2、寬2.2釐米,1956年西安市東郊韓森寨出土。

銅釜

銅釜,高8.5、口徑32.9釐米,寬斜邊,曲腹至中部,底部下折,平底。

鎏金鐵芯銅杯

鎏金鐵芯銅杯,高6.2、口徑6.1釐米,重379克,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此杯質地經檢測,為鐵芯銅鎏金,澆鑄成型,杯身呈八棱狀,環形柄,環柄指墊上有兩相背高浮雕人頭像,整個杯面以聯珠紋劃分為八個區間,分別飾有八個高浮雕舞伎人物形象 。

銅罐

銅罐,通高25.2、口徑14.5釐米,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口沿外侈,短頸,鼓腹,環底,圈足外侈,圈足與罐底鉚接焊接而成,肩部有葫蘆形豎耳,上有半圓形提梁,可自由活動。

素面銅盤,敞口,淺腹,平底。其一,高4.9、口徑18.8釐米,1956年西安市三橋省農藥廠出土。

其二,高3.5、口徑13.5釐米,西安市郊區出土。唐代中央熔鑄銅器的是少府監掌冶署,地方銅器產地首推揚州。

銅缽

銅缽,其一,高6、口徑13.2釐米,敞口,深腹,平底,肩部及腹部各飾兩道弦紋。

銅缽

其二,高9.8、口徑18.3釐米,斂口,圓唇,圓鼓腹,平底 。其三,高10.8、口徑17釐米,斂口,圓唇,鼓腹,平底,肩部飾兩道弦紋。

鎏金忍冬紋刻花銅缽

鎏金忍冬紋刻花銅缽,高8.6、口徑13.8釐米,1980年陝西省涇陽縣燕王村公社坡西大隊張生玉交。斂口,圓唇,鼓腹,平底,刻飾忍冬花結,紋飾鎏金 。

銅鈸

銅鈸,直徑11.6釐米,造型及使用方法與現在的鈸相同。唐代,銅鈸在中原地區也十分流行。

八曲銅長杯

八曲銅長杯,為八曲長橢形。其一,高3.5、長13.3釐米。

八曲銅長杯

其二,高3.8、長13.9釐米。兩杯圈足均已失。這種平面呈八曲橢圓形,杯體較淺,曲瓣對稱,曲線處向器內凹入,兩側曲瓣的曲線不及底,為橫向分層式曲瓣的長杯,流行於7世紀後半葉,此兩杯應制作於這一時期。

鎏金刻花銅梳

鎏金刻花銅梳,高8.8、寬12.6釐米。片狀,呈半圓形,梳體以一粗弦紋分成兩區間,下部帶有梳齒,錘揲成型,主紋飾為折枝花葉。

刻花銅盒

刻花銅盒,長4.3、寬1.2釐米。蓋身之間有子母扣。盒蓋刻花葉形紋,魚子紋地。這種體量較小的盒子在唐代主要用於盛放化妝品,在一些出土的盒子內還發現有脂粉的痕跡。刻花銅盒這種多曲的形狀在九世紀後半葉唐代金銀盒中很常見,因而這件銅盒應是九世紀後半葉仿金銀器作品。

鎏金龍頭車飾

鎏金龍頭車飾,長23釐米,西安市胡家廟出土。鑄造成型。龍頸末端呈喇叭形介面,介面上方有一個小圓紮,以便固定。龍的鼻、口、眉、眼及毛髮等細部加飾陰刻線,通體鎏金。

從以上銅器可以看出,唐代銅器有以下特點:

第一,多為日常用品,數量較少。這是因為隋唐以後,人們的觀念發生了顯著變化,青銅禮器退出歷史舞臺,所以世俗化、生活化是唐代銅器的必然趨勢。

第二,厚薄適中,以適用為度。這大概和銅料緊張有關,由於社會經濟發展,流通領域用錢量大,鑄錢用銅大增。

第三,簡樸無華,多為素面;鏨刻花紋者多鎏金,紋飾裝飾意味濃;

第四,受唐代金銀器影響較深。唐代達到了中國金銀器製造業的高峰。

唐代隨著金銀器、漆器、陶瓷器的發達,青銅器製造業已衰落,但仍維持著相當的規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文藏】頭條號!

河北博物院藏:唐宋瓷器珍品賞析

元明清三代 青花抱月瓶一賞|好色之圖

欲知曉更多精彩內容請前往App Store或應用寶下載《收藏家》雜誌App!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