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緩解孕期痔瘡,孕媽應該做對的7件事,孕期悲催事 沒有之一

1、孕期長了痔瘡怎麼辦?

准媽媽是痔瘡的高發人群, 與靜脈受到壓迫、回流不暢及外來刺激有關。 准媽媽一旦出現痔瘡, 可以每天用冰袋給長痔瘡的部位做冷敷, 有助於消除腫脹和不舒服的感覺。 冰敷後, 再進行溫水坐浴。 每次大便後都要用柔軟、無香味、清潔的衛生紙徹底擦乾淨患處, 動作要輕柔。 另外, 也不妨去看看中醫, 中醫可能會推薦一些相對安全的外敷藥, 或許能夠幫准媽媽減輕不適。

2、孕期哪個階段容易得痔瘡?

如果准媽媽在懷孕前就得過痔瘡, 沒有及時治療, 那麼懷孕後痔瘡症狀很可能加重。 如果孕期是第1次得痔瘡, 那麼症狀很可能會出現在妊娠後期28~36周, 特別是分娩前1周會有便秘出現。 因為懷孕後, 子宮漸漸變大, 會對準媽媽盆腔靜脈和下腔靜脈造成壓力, 從而降低下肢及盆腔血液回流的速度, 加重子宮下方靜脈血管的壓力,

造成靜脈腫脹或擴張, 也就是痔瘡。

3、孕期能用痔瘡膏嗎?

治療痔瘡的藥物很多, 如痔瘡膏。 有些在緩解症狀方面效果很明顯, 但這些藥物中常含有麝香、明礬、甘露醇及抗生素等成分, 對胎寶寶都有影響。 准媽媽絕對不可以使用這些藥物來治療痔瘡。

4、孕期痔瘡出血怎麼辦?

如果患有痔瘡, 肛門內腫大扭曲的靜脈壁就會變得很薄, 排便時極易破裂, 造成出血。 准媽媽要多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避免久站、久蹲, 多做肛門收縮及放鬆運動。 便後避免用力擦拭肛門, 以溫水清洗肛門。

5、得了痔瘡, 能做手術嗎?

雖然痔瘡可以做手術治療, 但懷孕的准媽媽一般不宜手術。 因為手術有引起流產或早產的可能, 而使用麻醉藥和某些抗生素可使胎寶寶有致畸的危險。 所以准媽媽患痔瘡後, 應靠飲食調節和每天坐浴來治療, 一般不採用手術。 即使病情非常嚴重, 也要等到生產後才進行手術治療。

6、有痔瘡能順產嗎?

准媽媽得了痔瘡也要符合以下條件才能考慮是否能順產。 首先准媽媽的生育年齡在25~29 歲。

年齡越大, 發生妊娠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的概率也高。 其次就是營養是否合理, 體重是否合格。 最理想的懷孕體重是:在孕早期增加2千克, 孕中晚期各增加4~5 千克。 如果整個孕期增加20 千克以上, 就有可能是寶寶長得過大, 不宜選擇順產。

如果准媽媽都具有以上條件, 而且有具備足夠的體力完成分娩, 也有承受分娩疼痛的心理準備。 那麼是可以選擇順產的。 但是在順產的過程中, 准媽媽用力過度, 腹壓急劇增加, 會讓痔瘡疼痛難忍。 而且在生完孩子後, 肛門仍然很疼。 准媽媽要做好心理準備。

7、長了痔瘡會影響胎寶寶嗎?

准媽媽的痔瘡症狀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改善, 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貧血, 從而影響胎寶寶的正常發育。 同時, 排便不暢也會致使人體垃圾滯留在腸管內, 水分被蒸發掉, 就更難以排出體外;同時, 原本應該排泄的代謝產物又被人體吸收。 這對準媽媽和胎寶寶都會造成不小的危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