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蘇軾清明詩

導語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 人生看得幾清明。

文史e家(ID:wenshiyijia2016)原創, 轉載務必獲取授權。

△蘇軾畫像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歷史上有無數文人墨客為之留下了吟詠佳作, 這其中也有宋代大文豪蘇軾的身影。 蘇軾是北宋詩文大家, 詩詞文章經世不朽, 與父蘇洵、弟蘇轍並稱“三蘇”。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清明前後, 謫居黃州的蘇軾接連寫了四首清明詩, 記錄了自己的困惑與希冀, 也為後人留下了一段文壇佳話。

謫居黃州的日子

熙寧二年(1069年), 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相, 正式實行變法。 蘇軾與王安石政見不同, 曾多次上書批評新法, 王安石對此十分惱火, 數度請神宗罷黜蘇軾。 後來蘇軾自請出京, 輾轉在杭州、密州(今山東諸城)和徐州任職, 元豐二年(1079年)春, 蘇軾調任湖州知州, 不料到任僅三個月的時間, 一場震驚朝野的大禍便降臨到他的身上。

此時, 王安石因新法推行不順而被罷相, 呂惠卿等人代替王安石成了變法的核心人物, 此時黨派間的傾軋報復日益加劇, 打擊最後落在了一向反對變法又文名顯赫的蘇軾頭上。 元豐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監察禦史何正臣上疏彈劾蘇軾在《湖州謝上表》中愚弄朝廷, 妄自尊大, 接下來蘇軾政敵又紛紛上疏, 對其詩文隨意曲解, 誣其怨恨皇帝、誹謗朝政。 八月十八日, 蘇軾被關進禦史台監獄勘問, 因禦史台內遍植柏樹, 樹上常有烏鴉棲息築巢, 稱作烏台, 所以此案又被稱為“烏台詩案”。

蘇軾囚禁在獄中, 每日由長子蘇邁供奉飯菜, 父子二人約定每日只送菜與肉, 若有不測則送魚。 後來因錢糧用盡, 蘇邁外出借錢, 委託親戚代為送飯, 親戚不知道父子間的約定, 碰巧送了醃魚。 蘇軾見狀大驚, 以為此身難保, 便寫了兩首絕命詩托獄卒轉交給自己的弟弟蘇轍, 獄卒隨即將詩呈給神宗。 神宗一向賞識蘇軾的才學, 看到兩首絕命詩後, 從中感到蘇軾至死忠君、毫無怨恨的殷切心意。

皇太后看後也潸然淚下, 對神宗說:

“昔仁宗策賢良歸, 喜甚,

曰:‘朕今日又為子孫得太平宰相兩人!’

蓋軾、轍也, 而殺之可乎?”

此後不久太后病危, 彌留之際對神宗說:

“不須赦天下兇惡, 但放了蘇軾足矣。 ”

已有釋放蘇軾之意的神宗皇帝密遣太監到獄中觀察蘇軾起居, 見其睡覺時鼾聲如雷, 知道他內心坦然, 胸中無事。 經過反復考慮, 神宗終於下了赦免的旨意:

“蘇軾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

本州安置, 不得簽書公事情, 令禦史台差人轉押前去。 ”

元豐三年(1080年)初, 蘇軾與長子蘇邁在禦史台的押解下抵達黃州。 黃州即今天的湖北黃岡, 地處湖北東部, 大別山南麓, 長江北岸, 為荊楚之門戶。 初到黃州的蘇軾父子舉目無親,

多虧時任黃州知州的陳君式幫忙, 他把蘇軾父子安置到城外的定惠院中居住, 後來蘇軾一家老小也來到黃州, 小小的院落容不下蘇家近20口人, 陳君式又安排蘇軾一家遷居到比較寬敞的臨皋亭。

△蘇軾黃州塑像

從元豐三年(1080年)初到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 蘇軾在黃州謫居四年零四個月。此時的蘇軾,政治上形同囚犯,生活也十分艱難,但蘇東坡看透了人生的進退與榮辱,在這偏僻荒涼之地迎來了自己文學創作的巔峰,大氣磅礴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就是他在黃州時期的代表性作品。

命運多舛的︽寒食帖︾

△蘇軾《寒食帖》局部。

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節,民間習俗禁止煙火,只吃冷食。

元豐五年(1082年)寒食節,黃州陰雨連綿,江水高漲,久病的蘇軾眼見空空蕩蕩的鍋裡只有幾片野菜,潮濕的蘆葦燒得滿屋是煙,真是家徒四壁,報國無門。蘇軾百感交集,心酸地拿起毛筆,飽蘸墨汁,一揮而就,記下了這令他終身難忘的窘迫之境,這便是在中國書法史與詩歌史上都極具影響的《寒食帖》。

《寒食帖》全文17行,共129字,一曰: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與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二曰: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鳥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詩境沉鬱頓挫,充溢著淒苦悲涼的感傷之情,富有強烈的感染力,書法更是率性貫通,筆鋒含情。

蘇軾一向習慣斜執筆,這樣寫出的字頭向上斜,腳向下伸,稍顯扁胖,黃庭堅就曾調侃蘇軾的字是“石壓蛤蟆”。然而在《寒食帖》裡,蘇軾的筆意有了明顯的飛躍,黃庭堅也在題跋中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

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台筆意。

試使東坡複為之,未必及此。

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

政治上失意的蘇軾萬萬沒有料到,他的這幅寒食節急就章,竟被後人推崇為“天下第三大行書”,與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稿》齊名。

《寒食帖》問世之初便備受珍視,後來歷朝歷代都奉為神品,乾隆皇帝、納蘭性德等人都在上面留下了印記或文字。然而近代之後,《寒食帖》卻開始了它流亡國外、坎坷多舛的命運,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寒食帖》險遭焚毀,隨即流落民間;1922年,《寒食帖》流入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手中,1923年東京大地震,菊池家遭受火災,無數珍貴藏品付諸一炬,關鍵時刻,菊池惺堂隻身沖入火海,冒死將《寒食帖》搶救出來,據說《寒食帖》上的過火痕跡就是當時留下的。“二戰”末期,東京被盟軍炮火炸成一片廢墟,當時菊池惺堂已經去世,此帖被他的後人保護起來,幸得無恙。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世傑派人到日本,從菊池家後人的手中買回了《寒食帖》,王世傑在這幅字畫上寫下了最後一個題記:

“東坡先生此帖,曾罹咸豐八年,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之厄。爾後,流入日本,複遇東京空前震火之劫。二次世界戰爭期間,東京都區,大半為我盟邦空軍所毀,此帖依然無恙。戰事甫結,予囑友人蹤跡得之,乃購回中土,並記於此。後之人,當必益加珍護也。”

△讓《寒食帖》回歸故土的王世傑

《寒食帖》今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清明時節賦新詩

唐宋時期,寒食節禁火寒食,到清明節再起火賜百官,稱為“新火”,杜甫《清明》詩“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淨客船”說的便是這種習俗。

清明節這天,黃州知州徐君猷將子夜采得的新火遣人送到蘇軾家中,徐君猷是個文人,對蘇軾也非常敬仰,蘇軾遂作《徐使君分新火》表示謝意:

“臨皋亭中一危坐,三見清明改新火。

溝中枯木應笑人,鑽斫不然誰似我。

黃州使君憐久病,分我五更紅一朵。

從來破釜躍江魚,只有清詩嘲飯顆。

起攜蠟炬繞空室,欲事烹煎無一可。

為公分作無盡燈,照破十方昏暗鎖。”

從這首清明詩中,我們不難看出蘇軾久病且貧的窘境,也看出他與徐君猷之間的深厚感情。

貶官黃州期間,蘇軾的許多親友都和他漸漸疏遠,甚至斷了書信,蘇軾內心的失望與落寞可以想像。徐君猷的友情,給了蘇軾很大的慰藉,他在致友人的信中說:

“始謫黃州,舉目無親。

君猷一見,相待如骨肉,此意豈可忘哉?”

歷盡繁華也閱盡蒼涼的蘇軾,更能懂得雪中送炭的可貴,這年九月初九,徐君猷即將離任赴湘,蘇軾約他登高飲酒,以一首《醉蓬萊 重九上君猷》為其餞行。但令人嘆惜的是,徐君猷到湖南任上不久便離開了人世,蘇軾聞訊專門作詩悼念——當然,這是後話了。

△書畫《定風波》,書:劉傳光,畫:趙俊山

清明節第二天,蘇軾與友人結伴同行,前往黃州東南三十裡的沙湖春遊,不巧途中突遇大雨,同行的夥伴深感狼狽,蘇軾卻毫不在乎,依舊執杖高歌前行。過了一會兒,雲開日出,雨過天晴,剛才的風雨蕭瑟歸於平靜,蘇軾以一首《定風波》寫出了自己內心的感悟: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也無風雨也無晴”中的“風雨”二字,一語雙關,既指春遊途中所遇風雨,又暗指人生及政治上的苦難。自然界的風雨變幻既屬尋常,人生中的跌宕起伏又何足掛齒?

作者 | 王斯琪

編輯 | 陳曉燕 楊鏑霏

好文推薦:點擊文字,立即查閱

喜歡今天的內容嗎

請給我一個大大的

蘇軾在黃州謫居四年零四個月。此時的蘇軾,政治上形同囚犯,生活也十分艱難,但蘇東坡看透了人生的進退與榮辱,在這偏僻荒涼之地迎來了自己文學創作的巔峰,大氣磅礴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就是他在黃州時期的代表性作品。

命運多舛的︽寒食帖︾

△蘇軾《寒食帖》局部。

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節,民間習俗禁止煙火,只吃冷食。

元豐五年(1082年)寒食節,黃州陰雨連綿,江水高漲,久病的蘇軾眼見空空蕩蕩的鍋裡只有幾片野菜,潮濕的蘆葦燒得滿屋是煙,真是家徒四壁,報國無門。蘇軾百感交集,心酸地拿起毛筆,飽蘸墨汁,一揮而就,記下了這令他終身難忘的窘迫之境,這便是在中國書法史與詩歌史上都極具影響的《寒食帖》。

《寒食帖》全文17行,共129字,一曰: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與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二曰: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

那知是寒食,但見鳥銜紙。

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

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詩境沉鬱頓挫,充溢著淒苦悲涼的感傷之情,富有強烈的感染力,書法更是率性貫通,筆鋒含情。

蘇軾一向習慣斜執筆,這樣寫出的字頭向上斜,腳向下伸,稍顯扁胖,黃庭堅就曾調侃蘇軾的字是“石壓蛤蟆”。然而在《寒食帖》裡,蘇軾的筆意有了明顯的飛躍,黃庭堅也在題跋中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東坡此詩似李太白,猶恐太白有未到處。

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台筆意。

試使東坡複為之,未必及此。

它日東坡或見此書,應笑我於無佛處稱尊也。”

政治上失意的蘇軾萬萬沒有料到,他的這幅寒食節急就章,竟被後人推崇為“天下第三大行書”,與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稿》齊名。

《寒食帖》問世之初便備受珍視,後來歷朝歷代都奉為神品,乾隆皇帝、納蘭性德等人都在上面留下了印記或文字。然而近代之後,《寒食帖》卻開始了它流亡國外、坎坷多舛的命運,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寒食帖》險遭焚毀,隨即流落民間;1922年,《寒食帖》流入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手中,1923年東京大地震,菊池家遭受火災,無數珍貴藏品付諸一炬,關鍵時刻,菊池惺堂隻身沖入火海,冒死將《寒食帖》搶救出來,據說《寒食帖》上的過火痕跡就是當時留下的。“二戰”末期,東京被盟軍炮火炸成一片廢墟,當時菊池惺堂已經去世,此帖被他的後人保護起來,幸得無恙。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外交部長王世傑派人到日本,從菊池家後人的手中買回了《寒食帖》,王世傑在這幅字畫上寫下了最後一個題記:

“東坡先生此帖,曾罹咸豐八年,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之厄。爾後,流入日本,複遇東京空前震火之劫。二次世界戰爭期間,東京都區,大半為我盟邦空軍所毀,此帖依然無恙。戰事甫結,予囑友人蹤跡得之,乃購回中土,並記於此。後之人,當必益加珍護也。”

△讓《寒食帖》回歸故土的王世傑

《寒食帖》今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清明時節賦新詩

唐宋時期,寒食節禁火寒食,到清明節再起火賜百官,稱為“新火”,杜甫《清明》詩“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淨客船”說的便是這種習俗。

清明節這天,黃州知州徐君猷將子夜采得的新火遣人送到蘇軾家中,徐君猷是個文人,對蘇軾也非常敬仰,蘇軾遂作《徐使君分新火》表示謝意:

“臨皋亭中一危坐,三見清明改新火。

溝中枯木應笑人,鑽斫不然誰似我。

黃州使君憐久病,分我五更紅一朵。

從來破釜躍江魚,只有清詩嘲飯顆。

起攜蠟炬繞空室,欲事烹煎無一可。

為公分作無盡燈,照破十方昏暗鎖。”

從這首清明詩中,我們不難看出蘇軾久病且貧的窘境,也看出他與徐君猷之間的深厚感情。

貶官黃州期間,蘇軾的許多親友都和他漸漸疏遠,甚至斷了書信,蘇軾內心的失望與落寞可以想像。徐君猷的友情,給了蘇軾很大的慰藉,他在致友人的信中說:

“始謫黃州,舉目無親。

君猷一見,相待如骨肉,此意豈可忘哉?”

歷盡繁華也閱盡蒼涼的蘇軾,更能懂得雪中送炭的可貴,這年九月初九,徐君猷即將離任赴湘,蘇軾約他登高飲酒,以一首《醉蓬萊 重九上君猷》為其餞行。但令人嘆惜的是,徐君猷到湖南任上不久便離開了人世,蘇軾聞訊專門作詩悼念——當然,這是後話了。

△書畫《定風波》,書:劉傳光,畫:趙俊山

清明節第二天,蘇軾與友人結伴同行,前往黃州東南三十裡的沙湖春遊,不巧途中突遇大雨,同行的夥伴深感狼狽,蘇軾卻毫不在乎,依舊執杖高歌前行。過了一會兒,雲開日出,雨過天晴,剛才的風雨蕭瑟歸於平靜,蘇軾以一首《定風波》寫出了自己內心的感悟: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也無風雨也無晴”中的“風雨”二字,一語雙關,既指春遊途中所遇風雨,又暗指人生及政治上的苦難。自然界的風雨變幻既屬尋常,人生中的跌宕起伏又何足掛齒?

作者 | 王斯琪

編輯 | 陳曉燕 楊鏑霏

好文推薦:點擊文字,立即查閱

喜歡今天的內容嗎

請給我一個大大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