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思我所思、寫我傲骨~馬太平書法印象

文、書法:馬太平

魯迅先生雜文裡有這樣一句話:"猛獸總是獨行, 牛羊才成群結隊", 然而在生活中我無力地用這句話來安慰著自己。 

在現實生活裡常常有人將一個我不大喜歡的詞"感性"冠以我。 當然這也是有依據的, 因為我總喜歡用流淌眼淚的詞語去宣洩內心的動盪, 起初我認為這種動盪是不安, 是無奈, 後來才慢慢地理解這種動盪是"激情"。 

在平日的生活中, 我是一個不太討人喜歡的人, 無論從追求, 還是從所謂的"隨流", 都被人理解為內心的"孤傲"。 在不願交往的人群裡, 總是用傲慢與較真去迎合別人的接受, 以至於無論從上級眼中, 還是在同齡人中, 我成了一個傲慢無禮的典型。 

當然在我的人生旅途中, 我不太愛聽恭維的話, 更不喜歡去做恭維的事, 所以也就自然而然地多了幾分"古怪"與"狂野"。 

唯獨在書法的學習中, 我並沒有由著古怪與狂野蔓延。 而是走著較為老套的路子, 從上小學寫顏體大楷, 到上初中、師範跟著老師學書法, 依舊是顏體楷書和行書《聖教序》, 而並沒有由著自己的傲慢去直接進入草書。 與草書的結緣也是在後來漸漸熟知了幾位草書高手後, 在他們的開導與鼓勵下才開始的。



我比較喜歡草書中圓滑、有動感的線條。 也許是源於學過音樂的緣故, 在書寫時總喜歡跟著節奏去律動, 這種律動正如一支悠揚的旋律, 將自己帶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這種"忘我"時刻吸引著我, 以至於每天不去書寫時總覺得心癢。 也正是有了這種心癢, 讓我鼓起勇氣開啟了自己的求學之路。 

有人說"書法是學出來的, 不是練出來的", 起初不大明白, 現在漸漸才有所熟知。 學習書法最怕的便是"走彎路"。 幾次到京學習, 才確診自己以前或多或少也走了一些彎路, 但慶倖的是中毒不深, 所以趕緊回過頭來,

一點一點地去治療。 在眾多的學習期間, 旭光先生對我的影響無疑是最大的, 他所談的欣賞與道路問題, 到位與味道問題我尤為深刻。 這也就使得我的書寫又多了一些"樂趣"。 

我喜歡去撲捉大自然裡所有美的事物, 從上師範開始接觸音樂知識, 到大學重點學音樂、學欣賞、學創作、學樂器, 這種對律動的喜好與對寫作的偏愛也就一直陪伴著我。 經常寫散文與詩, 有時候也經常帶著寫一寫評論, 雖然見解淺薄, 但也一直學著去寫。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眼裡所謂的藝術家被一些不是藝術家的偽藝術家所掩飾。正如當代作家賈平凹先生所言:"不是藝術家的,把自己收拾的比藝術家還藝術家"一樣。形象的浮華被他們所發掘,卻並沒有撲捉到藝術家們深邃的思想。也許藝術家並不希望後人去學他們浮華的裝飾,可能更加喜歡人們去欣賞他們的作品,領略他們的思想。相比這些而言,我喜歡晉人"率真、肆意、豁達"的風度,我把這種風度理解為"自然、灑脫",並不斷地去實踐表現這種自然。

我理解的草書是天真、浪漫、充滿樂趣的,它不同於其他書體的表現形式。正如同欣賞今天的書法一樣,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書法從實用的舞臺退出,逐步步入純藝術殿堂。這也就要求我們欣賞者要用現代審美藝術的角度去欣賞,然而這種美正好是一種震撼與闊達;這種美如同山川一樣別致;這種美如同險峰一般雄偉;這種美有仙女散花的柔情,更有壯士撥劍的豪情;這種美既有方轉的秀麗,又有圓轉的開闊。

一直尋求著一種灑脫,無論是漫步田野,還是遊蕩山川,試圖放下心裡的浮躁,沉浸在一種空蕩,爛漫的世界中。儘管每天面對的依舊是為生活奔波,但也儘量用書寫的形式,用文人的矯情嬉戲著時光。

為了讓自己像一名真正的文人,我給自己取了一個筆名"石逸",並鼓起勇氣用它來署名,將自己一些不純熟的書法見解,文學認知分享了出來。

書記不等於書齡

何時?人人都成了書法家

捍衛書法家的尊嚴

天水石逸原名馬太平、1993年生,甘肅天水人,在讀書法(碩士)研究生,擅長書法創作、文學寫作、文藝評論等。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眼裡所謂的藝術家被一些不是藝術家的偽藝術家所掩飾。正如當代作家賈平凹先生所言:"不是藝術家的,把自己收拾的比藝術家還藝術家"一樣。形象的浮華被他們所發掘,卻並沒有撲捉到藝術家們深邃的思想。也許藝術家並不希望後人去學他們浮華的裝飾,可能更加喜歡人們去欣賞他們的作品,領略他們的思想。相比這些而言,我喜歡晉人"率真、肆意、豁達"的風度,我把這種風度理解為"自然、灑脫",並不斷地去實踐表現這種自然。

我理解的草書是天真、浪漫、充滿樂趣的,它不同於其他書體的表現形式。正如同欣賞今天的書法一樣,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書法從實用的舞臺退出,逐步步入純藝術殿堂。這也就要求我們欣賞者要用現代審美藝術的角度去欣賞,然而這種美正好是一種震撼與闊達;這種美如同山川一樣別致;這種美如同險峰一般雄偉;這種美有仙女散花的柔情,更有壯士撥劍的豪情;這種美既有方轉的秀麗,又有圓轉的開闊。

一直尋求著一種灑脫,無論是漫步田野,還是遊蕩山川,試圖放下心裡的浮躁,沉浸在一種空蕩,爛漫的世界中。儘管每天面對的依舊是為生活奔波,但也儘量用書寫的形式,用文人的矯情嬉戲著時光。

為了讓自己像一名真正的文人,我給自己取了一個筆名"石逸",並鼓起勇氣用它來署名,將自己一些不純熟的書法見解,文學認知分享了出來。

書記不等於書齡

何時?人人都成了書法家

捍衛書法家的尊嚴

天水石逸原名馬太平、1993年生,甘肅天水人,在讀書法(碩士)研究生,擅長書法創作、文學寫作、文藝評論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