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聚焦|全球最大火電廠的清潔改造

10.26

T.O.D.A.Y「火電」

全球最大火電廠積極應對20億清潔改造難題的同時, 也在面臨“市場電”走不出去的困境。

“去年綜合升級改造後, 3、4號機組汽輪機熱耗較之前平均降低400 kJ/kWh,

相當於每發1度電較改造前少用燃煤14克。 ”8月31日, 在內蒙古大唐國際托克托發電有限責任公司通過蒙西電網為大唐再生資源公司供電。

“托電於2014年7月底前完成了10台機組脫硝改造;2015年至2017年, 對10台機組進行了超低排放改造。 以每台機組環保改造投入約2億元計算, 托電10台機組改造共花費約20多億元。 ”托電發電部主任孫永春向《能源》雜誌記者介紹。

其中, 脫硫採用石灰石-石膏濕法脫硫技術, 一爐一套脫硫裝置;脫硝全部採用(低氮燃燒器+SCR)技術;除塵方面, 1-8號機組安裝了五電場高效靜電除塵器, 9-12號機組安裝了布袋除塵器。

值得關注的是, 作為托電首創的技術, 空濕冷機組聯合提效的應用, 對於國內同類電廠或將具有較強的示範意義。

“利用濕冷機組與空冷機組排汽背壓不同的原理, 由空冷機組排汽加熱濕冷機組部分凝結水, 能顯著提高濕冷機組凝結水溫度, 降低空冷機組背壓。 ”

在剛剛商運的10號空冷機組正下方, 巨大的扇葉聲呼呼作響, 幾乎淹沒了生產設備部主任李海峰的聲音, “這項技術最終能實現冬天節水, 夏天節煤。 ”

從空中俯瞰全球最大火電廠全景

據悉, 雖然托電緊鄰亞洲最大的露天煤炭基地——准格爾煤礦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的重要水源基地——黃河, 但托電一直積極回應國家號召採取多項措施節煤節水。

“夏季能耗高峰時, 可達到最高節煤20克/千瓦時, 節約噴淋除鹽水6.72萬立方米;冬季將濕冷機組的迴圈水切換至新建間接冷卻塔冷卻, 降低機組水耗, 預計年可節水154萬立方米。 ”李海峰說。

走不出去的“市場電”

環保重壓下的托電, 同時面臨著“市場電”開拓受阻的困境。

“隨著多數發電企業逐漸參與上網競價, 托電也在不斷開拓新的電力市場。 ”王東升說。

“過去, 我們相當於電網的一個車間,

只管發電送到電網, 由他們去賣, 電廠沒有專門的行銷部門, 而如今為適應電力改革需要, 我們也成立了‘市場行銷部’尋找新的電力客戶。 ”

當前, 在發電板塊獨木難支, 其他行業又因經濟大環境低迷而普遍不振的背景下, 被業內視為“新增長點”的售電業務無疑成為一些發電企業的救命稻草。

然而, 此後兩年, 由於火電設備利用小時預期將進一步下降, 加之電煤價格持續高位運行、部分省份電力使用者直接交易降價幅度較大且交易規模繼續擴大等因素, 托電的經營業績也受到較大影響。

“近3年, 發電企業的利用小時數平均每年降低500小時, 盈利水準也逐年下降。 ”王東升透露, “火電企業發展仍面臨嚴峻形勢。

“過去, 托電所發電量全部為計畫電量。 而如今, 隨著電力產能過剩局勢加劇, 我們也不得不由計畫電向‘計畫+市場’相結合。 ”托電計畫部副主任張英賢對此感觸頗深。

據其介紹, 2017年托電計畫電量占全額的70%, 上網電價0.3177元/千瓦時;其餘30%為市場電, 最終銷售電價根據月度競價交易情況而定, 每月有所不同。

“托電的主要目標市場是京津唐地區和山東市場。 當前, 托電已經在這些市場打開了局面, 我們的市場行銷部人員去當地宣傳後, 通過競價已經拿到了相當比例的市場電量, 為日後進一步拓展市場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張英賢透露說, “真正比價格、比市場, 我們可以站得住腳。 ”

“然而, 也應看到:較低的市場成交價, 對於我們來說利潤微乎其微。 ”王東升坦言,“加之煤炭價格持續走高,對企業形成兩頭擠壓,對電廠的持續經營造成一定壓力。”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人士向《能源》記者分析:有些地區電力交易市場,地方保護主義色彩濃厚。相比而言,山東電力市場更加市場化,比拼的是誰的成本更低,誰的實力更強。

“按道理,市場化應該走市場價,誰的成本最低,誰的環保指標最好,誰就應該賣電最多。但由於目前部分地區的電力市場並不規範,所以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我們盼望電力交易市場儘快規範起來。”張英賢說。

版權聲明|稿件為能源雜誌原創

· END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情

”王東升坦言,“加之煤炭價格持續走高,對企業形成兩頭擠壓,對電廠的持續經營造成一定壓力。”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人士向《能源》記者分析:有些地區電力交易市場,地方保護主義色彩濃厚。相比而言,山東電力市場更加市場化,比拼的是誰的成本更低,誰的實力更強。

“按道理,市場化應該走市場價,誰的成本最低,誰的環保指標最好,誰就應該賣電最多。但由於目前部分地區的電力市場並不規範,所以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我們盼望電力交易市場儘快規範起來。”張英賢說。

版權聲明|稿件為能源雜誌原創

· END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