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一個受賄的戚繼光和一個清廉的海瑞,誰更得重用?

中國古代社會極為重視各人品德修養, 完善而嚴密的儒家理念確實培養出了大批個人品德近乎完美無瑕的士人階層。 但是中國社會其實最缺少的不是廉吏、諍臣, 而是需要大批的能臣。

封建社會嚴格而僵化的教育體制下, 長於經典而短於庶務是絕大部分讀書人的通病。 再高的個人品德修養也代替不了處理實務方面的缺失。 很多時候“君子”們所謂的高尚、高傲反而會造成比貪官更大的災難。 貪污受賄、上下鑽營的戚繼光絕對要比清廉如水、鐵骨錚錚的海剛峰對社會更加有用。

對於戚繼光和海瑞, 一代明相張居正的用法就很有參考價值, 那就是重用戚繼光, 不用海瑞。 張居正用人時, 雖然不能像永樂這樣放得開, 但也打破了君子與小人的界限。

總結他用人的經驗, 最核心的一點就是重用循吏, 慎用清流。 循吏, 就是腦子一根筋, 只想把事情做好, 把事功放在第一位, 而不會有道德上的約束;清流則不同, 總是把道德放在第一, 說得多, 辦成的事兒少。 對這兩種人取捨, 張居正明顯不偏向於清流, 他的態度很鮮明。

有這麼一個例子, 就是在海瑞的運用上。 中國的老百姓, 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海瑞抬著棺材給嘉靖皇帝上書的事。

即便在當世, 海瑞就已經成了一個民間人物, 清官形象的代言人。 據說嘉靖皇帝看了他的萬言書。 非常震怒, 吼道:“把這個人趕緊抓來, 不要讓他跑了。 ”太監回答說:“皇上, 海瑞根本不會跑, 他把棺材都備好了, 他的家裡人倒是跑光了。

”嘉靖皇帝聽說以後, 又把海瑞的奏章拿來看了一遍, 歎道:“哎呀!他真是個比干啊!但我不是昏君。 ”他沒有處死海瑞, 但也不放他, 就關在大牢裡不聞不問。

還有一點是戚繼光明白自己是武將, 當政者不怕你貪, 反而怕你不貪。 就好比秦朝的王翦和南宋的岳飛,

王翦每次行軍打仗的路上都向秦始皇要封賞, 秦始皇也樂於給他而且更加信任他。 而嶽飛就不一樣了, 趙構不管是送美女還是送金錢給他, 他都一副清廉的樣子不肯接受, 趙構越來越不信任他和害怕他, 最終也導致其含冤而死。

這是為什麼呢?以貪養忠, 作為武將, 尤其是有能力的武將, 你貪, 代表你僅僅想要的只是錢, 那沒事國家也不在乎那點錢, 你要是不貪, 當政者會怎麼想, 你個人想要的不在乎兩個, 一個是錢另一個是權, 你既然不要錢, 那就是權了, 你說當政者能不害怕你, 能不想讓你死嗎?即使你沒有背叛他的意思。

這就是為什麼戚繼光受賄也能得到重用!

這就是為什麼戚繼光受賄也能得到重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