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淡極始知花更豔——觀畫家吳曉暾作品有感

吳曉暾藝術簡歷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範揚工作室畫家、中山市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山市油畫藝術委員會副會長、中山市小欖美術協會副主席

1999年9月中國畫《水鄉之韻》之一參加省慶祝建國50周年美術展;

2000年11月油畫《這世界多麼美妙》參加廣東省2000首代油畫展, 刊登在《中國油畫》雜誌;

2000年12月中國畫《水鄉之韻》之二參加廣東省第二屆中國畫展;

2001年11月油畫《美妙世界》參加中國美術協會主辦“中國油畫大展“(杭州);

2002年9月中國畫《水鄉之韻》》之三參加廣東省第三屆中國畫展;

2003年4月油畫《永遠的水鄉》之一參加廣東省第二屆油畫展;

2004年5月油畫《晨曦一永遠的水鄉》之二參加廣東省教師美術作品展;

2004年9月油畫《永遠的水鄉》之三參加廣東省慶祝建國55周年美術展;

2004年9月中國畫《永遠的水鄉》之一參加廣東省慶祝建國55周年美術展;

2005年5月中國畫《水鄉物語》之二參加廣東省第四屆中國畫展;

2006年8月中國畫《涼秋》參加廣東省美術家成立50周年美術展;

2007年9月中國畫《秋水漸涼》、《韶光》參加中國美術主辦的第二十屆新人新作展;

2007年12月中國畫《歸》參加廣東省美術慈善大賽(拍出5萬元貢獻慈善事業)。

2008年5月中國畫《南方.南方榕櫥精神》參加廣東省第五屆中國畫展;

2008年9月油畫《和諧.生活》參加廣東省第三屆油畫展;

2008年9月油畫《村口》參加廣東省改革開放30周年展;

2008年9月中國畫《和雋圖》參加全國首屆山水畫雙年展

2009年6月中國畫《輕映碧天》參加廣東省慶祝建國60周年美術展;

2010年7月中國畫《東望》參加亞洲運動會全國美術展, 獲優秀獎(最高獎);

2010年12月中國畫《水暖心寬》參加全國美術展, 獲優秀獎(最高獎);

2010年12月舉辦個人展覽;

2013年1月舉辦個人展覽

出版畫冊及展覽:

2010年《吳曉暾畫集》

2013年《吳曉暾新山水畫》

2014年《墨花初綻——吳曉暾工作室師徒水墨作品集》並舉辦展覽

2015年《欖山八友之吳曉暾》並舉辦展

2015年3月參加【模山范水】國家畫院範揚工作室師生展山東曲阜孔子研究院

2015年8月參加【蚰雲長風】—範揚工作室結業展

2015年11月參加和合知道—欖山八友中國畫冊, 並出版吳曉暾畫冊

2015年11參加由中國收藏家協會主辦的中國二十八大家真跡展

2015年12月參加藝術未來【2015】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博覽會

2016年5月參加華人書全球巡展【北京站】, 暨華人傑出藝術家吳曉暾美國郵票全球發行儀式

2016年5月【丹青韻】—第二屆中國當代名家畫邀請展

吳曉暾作品

吳曉暾作品

我看曉暾

肖偉

認識曉暾有十幾年了, 他從不追求所謂長髮披肩的張揚個性, 也不跟風那些桀驁不馴的作派。 他只是單純地喜歡作畫。 就是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個子, 卻蘊含著“濃縮的精華”, 擁有極強的藝術正能量。

曉暾是個怪才, 藝術上不走常規路線, 獨闢蹊徑, 劍走偏鋒。

他的作品中, 民間的、兒童的、散漫隨性的藝術元素屢見不鮮, 放棄了學院派那種四平八穩, 盡情揮 灑自己的熱情, 獨享自己的創作空間。 歸結為一點:曉暾是用心在畫畫, 用靈魂在畫畫, 用情感在畫畫。 真正懂畫的人, 看了他的作品, 自然能體會得到。 談到自己 的畫, 曉暾總是說, 我就是喜歡這樣隨性畫, 不會那樣平實的循著他人的路走, 言外之意, 這是他的獨家貨色, 別人學也學不 來。 看得出來, 他對於自己作品的水準頗有些自許的。 十幾年前起, 曉暾畫的國畫、油畫、水彩畫因其個性鮮明, 在國家級, 省級美展中屢屢露面, 在畫壇闖出了自 己的一片天空, 自然成為圈中人的美談佳話。 近幾年, 曉暾轉向主攻中國畫, 成績亦斐然。 其國畫作品頻頻入選國家級美展並獲了獎。前幾天,曉暾給我看了他近期 的作品,又一次地驚歎曉暾的能量。這批作品散發出恬靜舒美、具有濃郁文人氣息而又不失創新的中國山水畫定會得到許多人的喜歡。

雖然曉暾標榜自己說是玩藝術,但縱觀他的人生軌跡,他對藝術的追求卻始終如一的熱愛並且執著。 十幾年過去,紙筆顏料畫冊花錢不少,洋洋灑灑的一大堆非主流的個性化作品換不了幾個錢,純粹是為自己的愛好。其中的冷眼和寂寞不是誰都能忍受的,從這一點 來說,曉暾能有今天的成果,不以藝術作為謀求功利的工具,沉得住氣來苦心研究是關鍵。他守得住寂寞,守得住無人喝彩的歲月,很多學藝術而後放棄藝術的人正 是欠缺這一種精神。

曉暾對自己藝術上的成就非常低調,甚至不敢言自己真懂藝術。他總是在默默地思考他的下一幅作品該如何去創新。他崇尚本真,他的作品總是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本真。看過他的作品,會從心裡歎一句“淡極始知花更豔,人間有味是清歡”!

曉暾好酒,他有時喝了些酒,半夜三更還會打電話來“胡言亂語”,甚至是“甜言蜜語”,我權且聽著,笑眯眯地聽著,因為我知道,只有當一個人真正引你為知己的時候,才會有如此親密無間的感情。

吳曉暾作品

吳曉暾作品

吳曉暾作品

吳曉暾作品

吳曉暾作品

吳曉暾是位感性畫家,其畫可貴在於以“靈”抒情、以“靈”寫意、以“靈”寫神。他以七分感性三分理性通過潑墨、宿墨技法以意象構成等語言去營造一個新的 南國水鄉。所謂七分感性三分理性可以理解為“大膽落筆細心收拾”。在作品中呈現出稚拙、野逸、深沉、博大的特點,能達到這樣的境界是難能可貴的。

——黎柱成

吳曉暾個性突出,作品具有一股內在的激情,以至於我們不會去考究他畫面上的每一根線條是否準確,每一筆色塊是否有理、是不是具有獨立的欣賞價值。從畫面上傳達出來的宏大氣勢、線條與色彩的分離、色塊與形象的游離使繪畫和精神無比接近。已足以使觀者產生共鳴和震撼!

靜觀曉暾的繪畫作品,仿佛是一隻單飛的雁,飛翔的姿勢如此與眾不同;又好象一匹離群的馬,固執而自由的馳騁在自己的藝術天地……

——劉春潮

欣賞吳曉暾的畫像嚼橄欖一樣,須慢慢細嚼才品出味來。他喜歡以大顏色塗抹表現濃烈奔放的氣氛,畫面內容充實場面宏大,有率真隨意的童趣味。他是一個有獨 特想像力的畫家,這不僅表現在造型和用色方面,也表現在空間與時間、生活與想像融合以及物象配置方面,以打亂的現實時空來構思自己的精神空間,以二維構成 觀念處理縱深空間,將抒情寫意因素融入表現主義。因此他的畫沒有似曾相識之感。而在根深蒂固的傳統畫壇陣地上像破繭天蠶般尋求突破口。吳曉暾就是努力實現 嬗變的破繭天蠶。

——伍漢文

初識曉暾,是朦朧的。去寫生,話語不多,更是喜歡獨行。這性格,應該是善思辨吧。要不近年怎會有那麼多作品獲獎呢!

觀其畫,也是朦朧的。是遠是近?是樹是屋?是人是物?也許是宿墨的效果,也許是技法的另類。

察其人,是熱情的。國畫、油畫、陶藝樣樣投入。美協大小事務親力親為,喝起酒來,豪爽之至。要不,怎會落得“小欖美協副會長兼秘書長”的名堂呢?!

窺其心,是明朗的。二十多年繪事堅持不懈,尚且還要堅持。要不,他的笑容怎會如此燦爛!

——沈文

其國畫作品頻頻入選國家級美展並獲了獎。前幾天,曉暾給我看了他近期 的作品,又一次地驚歎曉暾的能量。這批作品散發出恬靜舒美、具有濃郁文人氣息而又不失創新的中國山水畫定會得到許多人的喜歡。

雖然曉暾標榜自己說是玩藝術,但縱觀他的人生軌跡,他對藝術的追求卻始終如一的熱愛並且執著。 十幾年過去,紙筆顏料畫冊花錢不少,洋洋灑灑的一大堆非主流的個性化作品換不了幾個錢,純粹是為自己的愛好。其中的冷眼和寂寞不是誰都能忍受的,從這一點 來說,曉暾能有今天的成果,不以藝術作為謀求功利的工具,沉得住氣來苦心研究是關鍵。他守得住寂寞,守得住無人喝彩的歲月,很多學藝術而後放棄藝術的人正 是欠缺這一種精神。

曉暾對自己藝術上的成就非常低調,甚至不敢言自己真懂藝術。他總是在默默地思考他的下一幅作品該如何去創新。他崇尚本真,他的作品總是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本真。看過他的作品,會從心裡歎一句“淡極始知花更豔,人間有味是清歡”!

曉暾好酒,他有時喝了些酒,半夜三更還會打電話來“胡言亂語”,甚至是“甜言蜜語”,我權且聽著,笑眯眯地聽著,因為我知道,只有當一個人真正引你為知己的時候,才會有如此親密無間的感情。

吳曉暾作品

吳曉暾作品

吳曉暾作品

吳曉暾作品

吳曉暾作品

吳曉暾是位感性畫家,其畫可貴在於以“靈”抒情、以“靈”寫意、以“靈”寫神。他以七分感性三分理性通過潑墨、宿墨技法以意象構成等語言去營造一個新的 南國水鄉。所謂七分感性三分理性可以理解為“大膽落筆細心收拾”。在作品中呈現出稚拙、野逸、深沉、博大的特點,能達到這樣的境界是難能可貴的。

——黎柱成

吳曉暾個性突出,作品具有一股內在的激情,以至於我們不會去考究他畫面上的每一根線條是否準確,每一筆色塊是否有理、是不是具有獨立的欣賞價值。從畫面上傳達出來的宏大氣勢、線條與色彩的分離、色塊與形象的游離使繪畫和精神無比接近。已足以使觀者產生共鳴和震撼!

靜觀曉暾的繪畫作品,仿佛是一隻單飛的雁,飛翔的姿勢如此與眾不同;又好象一匹離群的馬,固執而自由的馳騁在自己的藝術天地……

——劉春潮

欣賞吳曉暾的畫像嚼橄欖一樣,須慢慢細嚼才品出味來。他喜歡以大顏色塗抹表現濃烈奔放的氣氛,畫面內容充實場面宏大,有率真隨意的童趣味。他是一個有獨 特想像力的畫家,這不僅表現在造型和用色方面,也表現在空間與時間、生活與想像融合以及物象配置方面,以打亂的現實時空來構思自己的精神空間,以二維構成 觀念處理縱深空間,將抒情寫意因素融入表現主義。因此他的畫沒有似曾相識之感。而在根深蒂固的傳統畫壇陣地上像破繭天蠶般尋求突破口。吳曉暾就是努力實現 嬗變的破繭天蠶。

——伍漢文

初識曉暾,是朦朧的。去寫生,話語不多,更是喜歡獨行。這性格,應該是善思辨吧。要不近年怎會有那麼多作品獲獎呢!

觀其畫,也是朦朧的。是遠是近?是樹是屋?是人是物?也許是宿墨的效果,也許是技法的另類。

察其人,是熱情的。國畫、油畫、陶藝樣樣投入。美協大小事務親力親為,喝起酒來,豪爽之至。要不,怎會落得“小欖美協副會長兼秘書長”的名堂呢?!

窺其心,是明朗的。二十多年繪事堅持不懈,尚且還要堅持。要不,他的笑容怎會如此燦爛!

——沈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