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普華永道:專業集約 加速智慧化變革

中經金融:follow me!

✦ 《中國經營報》記者 李慧敏

作為全球知名的專業服務機構,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以下簡稱“普華永道”)在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發佈的《年度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百家資訊》中,

連續十四年 (2003年~2016年)名列榜首。 2013年完成轉制, 成為普華永道國際網路的中國本土會計師事務所。

普華永道將“解決重要問題, 營造社會誠信”設定為企業使命, 近年來,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財稅改革、資本市場改革和經濟轉型升級等這些中國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的重大變革過程中, 普華永道彙集全球與本土資源投身其中, 扮演著重要角色, 協助解決“新常態”經濟格局下的重要問題。 尤其令人刮目的是, 對於支援中國經濟華麗轉身、幫助企業實現商業成功, 普華永道更多是通過前沿的科技研究以及創新手段來完成的。

普華永道首席合夥人李丹接受《中國經營報》專訪時表示,

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的發展和應用, 驅動了商業模式的顛覆式創新, 也極大改變了顧問服務的供給方式, 智慧化變革正在加速。 普華永道有基礎、有條件、有責任在創新引領方面展現更大的擔當。

積極參與資本市場改革

從大型國有企業及高成長民營企業改制上市、中概股“走出去”海外融資、高增長態勢的重大資產重組及跨境並購, 到新三板掛牌、私募融資、資產證券化, 普華永道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見證者與積極參與者, 一直活躍在資本市場的前沿。

2013年, 普華永道順利完成轉制, 成為一家加入普華永道國際網路的中國本土的會計師事務所。 轉制對於普華永道來說,

不僅僅是事務所組織形式上的變化, 更重要的是轉制後, 審計負責合夥人要對審計報告承擔無限責任。 轉制促使合夥人與合夥人之間相互負責的專業自律精神提升到了更高水準, 有力推動了事務所整體更加重視品質控制和風險管理, 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守門人的作用。

著力發展A股市場業務系普華永道轉制後最重要的戰略目標, 在人才儲備、業務規劃、服務品質以及員工培訓等軟體建設方面不遺餘力, 為實現持續提升提供保障。

截止到 2017年底, 普華永道擁有中國 CPA資格的合夥人將達到 80%。 李丹表示, 長期的本土化人才戰略, 令普華永道精通中國大政方針, 本地市場以及客戶文化, 為加大普華永道對 A股資本市場的持續投入、聚焦 A股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普華永道還將審計業務與資源按行業條線進行歸集, 實現專業智力集約化, 並為實現行業專門化戰略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和培訓成本。 行業專門化程度的進一步提升使得普華永道能夠提供思想領導力產品, 為在更高層次上保障審計品質、做好客戶服務工作奠定了理論基礎。

過去幾年, 普華永道為多家中國企業提供上市審計服務, 並協助了多家中國公司完成了A股、H股及海外上市, 在2013~2016年期間, 為國家經濟發展總共募集上市資金達到3600億元 。

借助前沿科技, 助力產業升級

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的發展和應用, 驅動了商業模式的顛覆式創新, 也帶來深刻思考。 普華永道深刻意識到,

通過制度體系建設、職業道德規範、業務執行監督等方式來保障審計品質外, 大資料分析、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在提高審計品質方面也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為此, 普華永道自主研發了多項審計系統, 例如:Aura, Halo, Connect等。 其中Halo審計系統還榮獲了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Bulletin頒發的2016年度創新審計發明大獎。 這些審計系統利用人工智慧、資料分析等創新科技全面高速處理客戶資訊, 提高對複雜資料的處理能力, 全方位提升審計效率及品質。 不僅提高了專業服務水準, 也為客戶帶來高附加值和更長遠的利益。

李丹表示, 普華永道通過對一些前沿科技越來越深入的研究, 幫助很多傳統企業提升創新能力, 擁抱新技術, 令企業更好、更快轉型升級, 支持中國經濟、中國企業實現華麗轉身。

“通過龐大全球網路和客戶資源,我們對150多種新興科技加以分析後,發現多數企業的決策層可以從一些新科技中尋找未來的機會或顛覆相關行業,這些新科技主要聚集在如下8個方面:人工智慧(AI)、增強現實技術(AR)、區塊鏈、無人機、物聯網(IoT)、機器人、虛擬實境技術(VR)以及3D列印。”李丹介紹。

“對這些新興行業企業,普華永道會進行重點跟蹤,普華永道的服務也由此貫穿這些企業的生命週期。”李丹介紹,普華永道利用專業知識,幫助企業尋求外部融資,為其搭建平臺拓展業務,從財務、會計、稅務、內部控制等方面為其合規性提供指導,幫助這些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介紹行業最新動態給傳統企業,尋找傳統企業與新技術的結合點,促其更好轉型。以傳統的製造業為例,普華永道重點分析了工業物聯網可能為製造業帶來的挑戰與機遇,給企業列出可執行的“行動清單”,並在其中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援,比如普華永道建議企業“將技術變革與運營變更相結合,從而説明企業落實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策略”等。

在流程優化方面,普華永道的流程優化諮詢專家説明企業重新審視自身的運營流程,找出其中不足或值得提高的部分,讓企業用新技術去聚焦其戰略重點,從而讓企業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隨著實體經濟向資訊化、智慧化和個性化的商業模式和生活模式演變,未來的金融服務模式也將向3.0轉型,而科技將是這個“新金融”模式的重要支柱。專家從大資料分析、區塊鏈技術等方面切入,利用普華永道的全球平臺,一方面為企業提供諮詢服務,另一方面,説明企業尋找到合適的資源進行整合,做大做強。

支援“雙創”,主打輕諮詢服務

“我們深深地相信,創新是一種競爭優勢,對企業發展和實現戰略目標而言至關重要。”李丹表示,普華永道從自身業務出發成立了創新服務部;為激發社會創新活力推出了普華永道創新中心。

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勢在必行的背景之下,在深入研究了中國經濟背景、相關的宏觀經濟政策以及市場與客戶的需求後,普華永道決定立足長遠,成立了中國創新服務部。該業務部門彙聚了一批具有跨行業經驗和全球視野的專家,專注于創新城鎮化、基礎設施及大型項目投融資、食品行業誠信等新領域,通過向客戶提供專業服務,助力整個中國社會的經濟轉型、結構升級與可持續發展。

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倡議提出以來,民間創業熱情持續高漲。然而創業者眾,成功者寡。針對創業公司面臨的各種挑戰,結合長期的專業服務經驗,普華永道推出了針對初創企業的“創業夥伴計畫”和創業學院,主打短平快、碎片化的輕諮詢服務,致力將多年累積的實戰案例經驗,以“虛擬財務總監”的模式服務創業者,説明創業者繞開種種陷阱,積小勝為大勝,從千萬家公司裡脫穎而出。

普華永道還於今年先後在上海、北京以及香港推出了普華永道創新中心;並在深圳前海成立了普華永道中國創智中心,致力於推動創新、洞察、教育三大戰略性核心功能。此外,2017年2月,普華永道還發起了上海科創聯盟。該聯盟凝聚了創新生態系統的各方力量,旨在通過去中心化的合作方式,促進生態圈各環節的合作與共用,共同推動有重大影響力的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企業間更能夠實現共用資金、共用技術,有效放大創新創業能量,實現共用發展、共同成長。普華永道期待科創聯盟能夠激發社會創新活力,形成共用共贏的創新生態系統,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實力和文化。

中經金融是《中國經營報》旗下專注財經領域新聞的公眾號,內容覆蓋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交易所等多個金融行業,每天多條原創,旨在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服務。

[版權說明]

本文為原創內容,如欲轉載,請聯繫後臺。

支持中國經濟、中國企業實現華麗轉身。

“通過龐大全球網路和客戶資源,我們對150多種新興科技加以分析後,發現多數企業的決策層可以從一些新科技中尋找未來的機會或顛覆相關行業,這些新科技主要聚集在如下8個方面:人工智慧(AI)、增強現實技術(AR)、區塊鏈、無人機、物聯網(IoT)、機器人、虛擬實境技術(VR)以及3D列印。”李丹介紹。

“對這些新興行業企業,普華永道會進行重點跟蹤,普華永道的服務也由此貫穿這些企業的生命週期。”李丹介紹,普華永道利用專業知識,幫助企業尋求外部融資,為其搭建平臺拓展業務,從財務、會計、稅務、內部控制等方面為其合規性提供指導,幫助這些企業登陸資本市場。

介紹行業最新動態給傳統企業,尋找傳統企業與新技術的結合點,促其更好轉型。以傳統的製造業為例,普華永道重點分析了工業物聯網可能為製造業帶來的挑戰與機遇,給企業列出可執行的“行動清單”,並在其中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援,比如普華永道建議企業“將技術變革與運營變更相結合,從而説明企業落實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策略”等。

在流程優化方面,普華永道的流程優化諮詢專家説明企業重新審視自身的運營流程,找出其中不足或值得提高的部分,讓企業用新技術去聚焦其戰略重點,從而讓企業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隨著實體經濟向資訊化、智慧化和個性化的商業模式和生活模式演變,未來的金融服務模式也將向3.0轉型,而科技將是這個“新金融”模式的重要支柱。專家從大資料分析、區塊鏈技術等方面切入,利用普華永道的全球平臺,一方面為企業提供諮詢服務,另一方面,説明企業尋找到合適的資源進行整合,做大做強。

支援“雙創”,主打輕諮詢服務

“我們深深地相信,創新是一種競爭優勢,對企業發展和實現戰略目標而言至關重要。”李丹表示,普華永道從自身業務出發成立了創新服務部;為激發社會創新活力推出了普華永道創新中心。

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勢在必行的背景之下,在深入研究了中國經濟背景、相關的宏觀經濟政策以及市場與客戶的需求後,普華永道決定立足長遠,成立了中國創新服務部。該業務部門彙聚了一批具有跨行業經驗和全球視野的專家,專注于創新城鎮化、基礎設施及大型項目投融資、食品行業誠信等新領域,通過向客戶提供專業服務,助力整個中國社會的經濟轉型、結構升級與可持續發展。

自“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倡議提出以來,民間創業熱情持續高漲。然而創業者眾,成功者寡。針對創業公司面臨的各種挑戰,結合長期的專業服務經驗,普華永道推出了針對初創企業的“創業夥伴計畫”和創業學院,主打短平快、碎片化的輕諮詢服務,致力將多年累積的實戰案例經驗,以“虛擬財務總監”的模式服務創業者,説明創業者繞開種種陷阱,積小勝為大勝,從千萬家公司裡脫穎而出。

普華永道還於今年先後在上海、北京以及香港推出了普華永道創新中心;並在深圳前海成立了普華永道中國創智中心,致力於推動創新、洞察、教育三大戰略性核心功能。此外,2017年2月,普華永道還發起了上海科創聯盟。該聯盟凝聚了創新生態系統的各方力量,旨在通過去中心化的合作方式,促進生態圈各環節的合作與共用,共同推動有重大影響力的技術、產品和商業模式的創新。企業間更能夠實現共用資金、共用技術,有效放大創新創業能量,實現共用發展、共同成長。普華永道期待科創聯盟能夠激發社會創新活力,形成共用共贏的創新生態系統,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實力和文化。

中經金融是《中國經營報》旗下專注財經領域新聞的公眾號,內容覆蓋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交易所等多個金融行業,每天多條原創,旨在為讀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服務。

[版權說明]

本文為原創內容,如欲轉載,請聯繫後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