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張裕的難題:淨利潤持續下滑,進口酒擠壓市場

國產葡萄酒老大張裕的日子依舊不太好過。 日前發佈的3季報顯示, 前3季度張裕營業收入實現微增, 但淨利潤卻持續下跌。

對張裕來說,

雖然擁有規模優勢, 但其自有產品在與進口葡萄酒競爭中很難得上風。

有業內人士指出, 張裕旗下沒有特別強勢的單品, 其進口葡萄酒業務仍處於佈局、推廣期, 在消費者中缺乏品牌認知度, 產品價格也無太大競爭優勢, 盈利能力要想獲得快速提升, 仍需時間。

3季報顯示, 張裕前3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8億元, 同比增長0.91%;淨利潤實現8.16億元, 同比下降1.04%。

在自有品牌銷售疲軟的背景下, 張裕近幾年投入大量資金, 以參股、並購等方式加碼進口葡萄酒業務, 然而至今仍然盈利不易。 今年4月, 張裕在2016年度財報中披露, 張裕主要控股參股公司中有兩家子公司業績出現虧損。

當然, 這並未阻止張裕海外並購的步伐。 今年5月, 張裕與LAMBOSpA簽署《股東間協議》, 共同出資4803萬美元, 合資設立智利魔獅葡萄酒簡式股份公司, 同時該合資公司以4803萬美元收購貝斯酒莊、公司以及貝斯酒莊管理團隊股權。

對張裕來說, 不僅面臨內部增長的挑戰, 其外部市場環境也異常嚴峻。 目前來看, 進口葡萄酒總量遠高於國內葡萄酒產量,

國產葡萄酒市場這幾年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公開資料顯示, 2013~2016年, 全國葡萄酒產量連續4年出現下滑。 而2016年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量達6.38億公升, 保持了超過10%的增幅。

受到國外葡萄酒大量湧入, 且產品價格區間進一步下降影響, 國內葡萄酒市場特別是中低價位葡萄酒市場競爭異常激烈, 這給張裕持續穩定增長帶來不小挑戰。

對於張裕進口葡萄酒發展的疲弱態勢, 有業內人士指出, 經過近10年發展, 進口葡萄酒市場已成紅海, 但張裕對進口葡萄酒品牌的導入時間很短, 張裕進口產品價格因此不具有競爭優勢。 在這一方面, 張裕還需要更多時間去沉澱。

雖然國產葡萄酒面對的市場環境不是很好, 但國內葡萄酒巨頭的利潤並非全部下滑。 半年報顯示, 張裕、中國食品酒品類、威龍股份三大巨頭的營收及淨利潤體量佔據榜單三甲, 而張裕是三甲中唯一一個淨利下滑的酒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