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女大男小”潮流到來,你準備好了嗎?

在中國傳統的婚姻觀念中, 女大男小、姐弟戀是很難被接受的事情, 以至於像李冰冰、鄭文迪、王菲、賈靜雯這些名人被曝光找了比自己小的男友時, 都會成為輿論熱點, 作為名人在婚戀選擇上可謂是慎之又慎, 他們都敢於接受姐弟戀這樣的方式, 那我們大眾的觀念中“女大男小”是否也能夠被接受了?

根據我們的採訪調查, 八成的青年白領並不反對女大男小, 他們更多的是持有一種自由的婚戀觀, 並不介意年齡的界限, 而在受訪的中老年群體中, 有接近六成的人表示對女大男小的婚姻心存疑慮, 他們的主要心結有兩個, 第一個是女大男小會造成男性在婚姻中失去主導權, 第二個是女大男小可能會出現生育孩子的問題。

其實, 在國際社會上, 女大男小和其他的婚戀觀一樣, 都是可以接受的, 並沒有受到特別對待, 只是中國社會受到幾千年男權思想的影響,

男女平等的思想在社會上出現的時間又相對較晚, 一些人還沒有接受婚姻中男女平等的觀念, 認為男性應該成為婚姻的主導。

“獨生子女”政策下長大的獨生子們或將徹底打破這樣的偏見, 因為他們的成長環境, 讓他們成為女大男小的需求者, 甚至是追求者。

獨生子成長受到兩個重要的因素影響:

第一個, 獨生子從小到大受到家裡長輩無微不至的寵愛;

第二個, 獨生子接受社會上全面男女平等觀念的教育。

這兩個因素分別影響了獨生子的心理和價值觀。

在心理上, 來至家庭無微不至的寵愛會使獨生子心理成長緩慢, 產生依賴心理, 這從現在很多成年獨生子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都有表現, 這樣的心理很容易催生獨生子的戀母情結。 在生活或者工作中, 獨生子會從心理上希望得到一個女性的照顧, 而女大男小的婚戀正好可以滿足這樣的需求。

因為從小就受到來自社會、學校對“男女平等”的教育, 所以80後、90後年青一代基本都支持“戀愛自由”、“我的愛情我做主”的價值觀, 對於自己的另一半, 他們更看重雙方是否能夠建立感情基礎, 認為年齡的界限可以打破。

獨生子的成長環境讓這一代男孩子能夠接受“女大男小”這樣的婚戀觀, 而現在的社會環境就將促使這些男孩子主動追求女大男小的婚戀方式。

現在的社會給未婚男性的壓力太大, 這種壓力來自於社會風氣、社會輿論、同齡女性以及男性自己。

現在的社會風氣讓本應該單純的愛戀變得十分的物質, 甚至是過度的物質, 網路上經常流傳的“天價彩禮”、“結婚時, 男方必須要有房有車”、“新娘結婚穿金戴銀”等等, 這些將婚戀純粹物質化的新聞,在無形中給青年男性造成壓力。

在職業發展上,青年男性與同齡女性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但同齡女性對自己另一半的要求往往會高於這一基礎,這樣就使青年男性與同齡女性的需求不對等,當他們經過幾年的發展後,已經有一定社會資源的男性又可能將同齡女性排除在選擇範圍內,轉而尋找更年輕優秀的女性,這也就形成了我們所說的剩女現象。

當這一現象出現的時候,女大男小的婚戀就必然成為一種選擇,當上面分析的各方面因素都產生大量需求時,女大男小也將成為一種趨勢。

這些將婚戀純粹物質化的新聞,在無形中給青年男性造成壓力。

在職業發展上,青年男性與同齡女性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但同齡女性對自己另一半的要求往往會高於這一基礎,這樣就使青年男性與同齡女性的需求不對等,當他們經過幾年的發展後,已經有一定社會資源的男性又可能將同齡女性排除在選擇範圍內,轉而尋找更年輕優秀的女性,這也就形成了我們所說的剩女現象。

當這一現象出現的時候,女大男小的婚戀就必然成為一種選擇,當上面分析的各方面因素都產生大量需求時,女大男小也將成為一種趨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