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帝王心術:把危機扼殺在搖籃裡

在漢武帝時代, 漢武帝頒佈了推恩令。

當時主父偃給漢武帝建議到:眾建多諸侯而能少其力。 眾建, 多建的意思, 多封幾個諸侯, 諸侯的力量就被平均掉了。 具體操作原理, 我來解釋一下。

中國古代的宗法制度是嫡長子繼承制。 嫡長子就是正妻生的長子, 可以立為太子, 將來繼皇帝位。 生個傻子怎麼辦?也一樣。 立國立嫡, 不立賢。 只立大的, 不立能幹的。 除了皇后生的長子立為太子之外, 其他的孩子和庶子可以分封為王。

港臺的電視劇裡面有什麼大太子、二太子、三太子, 扯吧!太子只能有一個, 有那麼多太子還不相互掐?太子有一三五, 皇帝就能有二四六。 太子不是尊稱, 並非皇上的兒子都是太子, 否則在大學教書的都是教授。 同理, 諸王的正妻生的長子叫世子, 將來繼承王位。 其他的孩子則可以封為侯, 侯之後就變成老百姓了。 你看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

大漢皇叔, 但在街上編草鞋, 皇叔怎麼慘到賣草鞋的份上了?就因為他的直系祖先不是嫡長子, 最後沒繼承中山靖王的王位, 被封為侯, 侯完了就沒戲了, 賣草鞋。

漢武帝的意思就是, 你嫡長子繼承了你爸爸的王位了, 讓你弟弟賣鞋去, 這多不合適。 所以把你的王國分給你的這些弟弟,

建立侯國, 你做你的王, 然後有幾個弟分幾塊地, 讓你弟弟做侯。

別忘了, 侯國則歸所在郡管轄, 只能享衣食租稅, 無治民權, 更無統兵權, 因此王國只會越分越小, 權力也被平均, 這樣就沒能力對抗中央了。 弟弟做了侯, 對皇上感恩戴德, 皇上給的侯, 沒皇上我賣鞋去了, 我怎麼會造反呢?漢武帝的推恩令讓諸侯王有苦說不出, 王國突然分成了若干個小侯國, 這就是“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理論原理。

推恩令頒佈後, 皇上開始就開始下刀子了, 又出了酎金律。 祭祀祖先時交來的黃金成色不足, 就要酎金奪爵。 祭祀祖先應該交24k的黃金, 你們交18k的, 對祖宗不敬還配當王侯?一百多個王侯的爵位就被撤了, 已經分封的那麼小了, 本就無力反抗, 這一撤一百多, 剩下的都是乖寶寶。

然後頒佈了附益之法, 不許諸侯王私自結交賓客, 限制諸侯王活動, 只能享衣食租稅, 不得參與政事。 楚王封在那兒, 可以享受那兒的衣食租稅, 可以是那兒最大的財主, 整個郡的財富都給你,

但是你不能干預朝政。

還有私出界罪。 規定諸侯國王不經中央同意不得擅自離開封地, 違者降為侯爵。 甚至發展到明朝的時候, 諸侯王不奉聖旨不許進京, 隨便進京就是大逆不道。 媽死了, 回去奔喪, 你哥不待見你, 不讓你去, 你就沒轍!清朝更神, 王爺不奉聖旨不許出京,都在北京圈著。皇上不給你派差,你一輩子離不開北京城,想上雲南旅遊去,門兒都沒有,你到那兒造反可怎麼辦?身為親王,看著是尊貴無比,也只能當宅男,膽戰心驚的實際上跟坐牢沒什麼區別。

北京有一個大葆台漢墓,連墓誌銘都沒有,不知道埋的誰,據說埋的是燕剌王劉旦。據史籍記載,劉旦這哥們兒是這麼死的:他出遊時使用了天子的儀仗,這就是作死嘛!天子出門金瓜鉞斧朝天鐙,十二對。劉旦覺得天高皇帝遠,北京離長安遠呢,沒人看得見,他也擺出十二對!王國丞相履行監視之職,一封奏章快馬寄往京師,說燕剌王違制。於是京師聖旨,特快專遞,一杯毒酒,燕剌王自殺。和珅之所以最後被處死,說穿了也是倆字——違制。你們家居然敢拿楠木蓋房?皇宮才行。這廝貪污了一輩子,結果治罪的時候沒說他貪污,說他違制。不過違制還不算最糟的,燕剌王自殺之後,兒子還可以襲爵,燕國還不至於被除國。

漢武帝的另一個法令——非正與亂妻妾位之律,就讓很多諸侯國被除國,變成了郡縣。

漢律規定只有正妻的長子能立為世子,如果正妻不能生育,就要除國為郡。小老婆生的庶子再多,就是生個足球隊也不能繼承。誰敢以庶繼位,就是“非正”,貶為庶民。以庶充嫡,這就叫“亂妻妾位”。這個法令和推恩令結合得很好,一邊給正妻有子的諸侯小孩推恩,一邊把正妻無子的諸侯小孩除名。有權的給你找個牽制,無權的一貶到底,導致所有的王國後來都被郡縣給包圍,想造反也沒轍。

這樣一來,漢武帝就把王國對中央的威脅扼殺在搖籃裡了。

王爺不奉聖旨不許出京,都在北京圈著。皇上不給你派差,你一輩子離不開北京城,想上雲南旅遊去,門兒都沒有,你到那兒造反可怎麼辦?身為親王,看著是尊貴無比,也只能當宅男,膽戰心驚的實際上跟坐牢沒什麼區別。

北京有一個大葆台漢墓,連墓誌銘都沒有,不知道埋的誰,據說埋的是燕剌王劉旦。據史籍記載,劉旦這哥們兒是這麼死的:他出遊時使用了天子的儀仗,這就是作死嘛!天子出門金瓜鉞斧朝天鐙,十二對。劉旦覺得天高皇帝遠,北京離長安遠呢,沒人看得見,他也擺出十二對!王國丞相履行監視之職,一封奏章快馬寄往京師,說燕剌王違制。於是京師聖旨,特快專遞,一杯毒酒,燕剌王自殺。和珅之所以最後被處死,說穿了也是倆字——違制。你們家居然敢拿楠木蓋房?皇宮才行。這廝貪污了一輩子,結果治罪的時候沒說他貪污,說他違制。不過違制還不算最糟的,燕剌王自殺之後,兒子還可以襲爵,燕國還不至於被除國。

漢武帝的另一個法令——非正與亂妻妾位之律,就讓很多諸侯國被除國,變成了郡縣。

漢律規定只有正妻的長子能立為世子,如果正妻不能生育,就要除國為郡。小老婆生的庶子再多,就是生個足球隊也不能繼承。誰敢以庶繼位,就是“非正”,貶為庶民。以庶充嫡,這就叫“亂妻妾位”。這個法令和推恩令結合得很好,一邊給正妻有子的諸侯小孩推恩,一邊把正妻無子的諸侯小孩除名。有權的給你找個牽制,無權的一貶到底,導致所有的王國後來都被郡縣給包圍,想造反也沒轍。

這樣一來,漢武帝就把王國對中央的威脅扼殺在搖籃裡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