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蜻蜓FM10億融資後,音訊行業能突破變現瓶頸嗎?

上個月, 音訊行業最引人矚目的事件便是 蜻蜓FM的10億融資, 由微影資本和百度領投, 中民投資本、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智度股份等共同出資完成。 這次融資創造了音訊行業內單次融資金額記錄, 蜻蜓FM估值也隨之上升到25億元。

經歷了早幾年無數APP的混戰, 音訊行業的格局基本已經確定。 蜻蜓、喜馬拉雅成為第一梯隊, 荔枝、考拉緊隨其後, 將其他FM產品甩在身後。 儘管蜻蜓FM此次融資金額創造了新高, 資本的投入或許能帶來一時的熱潮, 但音訊行業的盈利模式仍舊不甚明朗, 變現仍舊是最大的難題。

蜻蜓FM10億融資, 能突破行業的天花板嗎

蜻蜓FM作為目前音訊行業內第一梯隊的成員, 下載用戶量達到3億人, 日活躍用戶達到1200萬人。 目前來看, 隨著中國智慧手機用戶量達到7億人, 音訊行業的整體市場用戶量也正在接近一個上限, 挖掘新用戶的成本也越來越高。

蜻蜓FM副總裁郭嘉在接受首席娛樂官(ID:yuleguan001)專訪時表示, 對蜻蜓FM而言, 更看重的一個資料 是每天活躍使用者的收聽時長: “我們上周開會得到的最新數字是 128分鐘, 這表明我們的用戶粘性很強。 ”

與微信等即時通訊社交軟體不同, 郭嘉認為, 每日活躍用戶收聽時長能達到 128 分鐘是由蜻蜓 FM 的“調性”決定的。 “不論蜻蜓 FM 是做廣播電臺聚合、有聲小說還是當下知識付費的垂直電臺, 我們都希望對用戶來說蜻蜓 FM 成為一種‘陪伴’。 ” 在這種 “陪伴”的出發點下, 蜻蜓 FM 從做電臺聚合起家, 到如今擁有有聲書、音訊直播、付費電臺等多種內容形式。

但從前幾年的行業情況看, 資本和使用者對音訊行業的未來發展都持有觀望態度, 很大一個原因是變現模式的瓶頸。

由於音訊產業的體量較小, 在使用場景有限、使用者數量有限的情況下, 音訊的流量始終是不及視頻的, 在廣告模式上難以超越視頻。 郭嘉提出, 如果音訊行業不能在商業模式上找到一個突破天花板的方式, 將始終被視頻領域壓制。

於是內容付費在音訊行業也就應運而生。 比起其他產品, 不少使用者發現, 蜻蜓FM的付費節目調性更傾向於“文藝生活”, 例如播放量極高的幾檔節目《矮大緊指北》《張大春細說三國》《蔣勳細說紅樓夢》等。 對於這一點, 郭嘉認為, 並非蜻蜓FM有意打造所謂的“文藝風格”, “實際上使用者的特性選擇了內容, 而不是蜻蜓決定內容。 蜻蜓FM的用戶主力是80後, 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社會經驗的積累,

比起職場技能, 他們更需要的是對生活的理解。 ”

郭嘉也認為, 技能獲取類的知識電臺, 用戶往往聽5-10分鐘就到疲勞點了, 而且用聽的方式來收集知識資訊效率並不高。 目前知識付費在音訊行業幾乎成為了一個新的變現模式風口, 表現似乎也還可以。 在蜻蜓FM上高曉松的付費節目源於其在愛奇藝的視頻節目《曉說》, 在蜻蜓FM上的播放量達到3866萬次, 不亞於視頻播放量。

在談到商業變現模式上, 郭嘉透露, 目前蜻蜓FM的收入主要來源於三大塊。 第一是SP的運營模型, 即蜻蜓FM作為三大運營商全網的SCP, 但這個收入隨著智慧機的普及, 總數在減少, 目前每年收入在千萬左右。 第二是廣告, 蜻蜓FM在2015年初接入廣告, 現在以80%的速度每年在遞增。 第三是內容付費, 郭嘉不願稱其為知識付費, 他認為音訊行業的內容會更傾向於使用者的感性體驗。

此次融資投資方中有微影和百度的身影, 對此郭嘉表示:“BAT早已經以各種形式在我們的合作架構中了, 未來資源分享也是肯定的。 ”對於音訊行業未來的發展, 郭嘉表示,就蜻蜓FM而言,看好新的年輕用戶對付費的意願和習慣,內容付費將會是變現模式的一大方式。

內容付費、音訊直播、智慧硬體,哪個才是新的盈利模式

在音訊行業創業的早年,資本和用戶都不看好這個市場,但近幾年的發展狀況已經讓音訊行業得到了市場的檢驗。根據艾媒諮詢(iiMediaResearch)發佈的《2016-2017中國移動電臺行業研究報告》, 2016年中國移動電臺整體使用者規模達2.26億,至2019年中國移動電臺使用者規模預計將超過3億。

經歷了2013到2015間中國移動電臺行業呈現使用者規模爆發、各大FM搶佔市場的激烈競爭局面,未來能讓各大FM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兩大優勢, 一是對用戶體驗的提升,二是如何建立成熟可靠的變現模式。

在用戶體驗上,目前各大FM以手機端、iPad端為主,在汽車、 家居等場景的應用和用戶體驗上仍舊較為不成熟。 同時在音訊內容上,例如一本書縮讀為20分鐘的音訊,也帶來較為粗糙的用戶體驗。

音訊的內容隨著使用場景的變化,實際上也會帶來商業模式的可能性。例如汽車內的場景就非常重要,目前音訊行業所包含的內容已經遠出電臺內容了,而大多數車內還沒接入這些,主要由於使用體驗複雜和流量所限。

目前FM為了解決對汽車、家居等未來場景的佈局, 主要採取與智慧硬體合作的方式。 蜻蜓FM與海爾冰箱合作,在某款帶有智慧屏冰箱上植入蜻蜓FM,為家庭主婦的做飯時間提供收聽服務。考拉FM發佈智慧音響考拉寶,試圖覆蓋汽車和家居兩大場景。喜馬拉雅FM則在2016年高調推出H8降噪耳機。從種種跡象來看,音訊硬體設備是目前各大FM佈局場景的重點。

在變現模式上, 廣告仍舊是最主要的收入方式, 儘管現在的增長斜率非常高,但有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就是, 廣告是和流量高度相關的。 目前中國智慧手機的用戶達到7億人,基本已經達到了中國人口的拐點,各大FM獲得新用戶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廣告增長的空間在未來2-3年內很可能達到瓶頸期。

於是內容付費就成為了時下最熱的變現模式,但對PGC內容的爭奪又成為了新一輪的戰爭。《羅輯思維》、高曉松、蔣勳、袁騰飛、易中天都成為各大FM競相爭奪的目標,簽約頭部KOL和頭部內容的成本成為像視頻或音樂行業一樣的獨家高額版權,也未嘗不可能。

另外在直播領域,音訊直播也成為一個新的發展可能性。 但音訊直播不如視頻直播會給使用者帶來直觀的刺激,對內容品質的要求也更高, 能否如視頻直播一般為平臺帶來可觀收入有待觀察。目前在蜻蜓FM、喜馬拉雅FM上的音訊直播,大多數內容是情感故事類,主要的使用場景也多為睡前,這種比起視頻直播的“秀場”“遊戲”,音訊直播顯然更為“平淡”。

根據易觀報告顯示,目前喜馬拉雅、蜻蜓、考拉和荔枝這四家平臺包攬了整個行業80%以上的份額。 寡頭格局基本已經形成, 未來音訊行業的競爭也將在這四家中展開,小官認為,率先摸索到成熟的變現模式和打造優勢的使用者體驗,將會是這個行業制勝的關鍵。

郭嘉表示,就蜻蜓FM而言,看好新的年輕用戶對付費的意願和習慣,內容付費將會是變現模式的一大方式。

內容付費、音訊直播、智慧硬體,哪個才是新的盈利模式

在音訊行業創業的早年,資本和用戶都不看好這個市場,但近幾年的發展狀況已經讓音訊行業得到了市場的檢驗。根據艾媒諮詢(iiMediaResearch)發佈的《2016-2017中國移動電臺行業研究報告》, 2016年中國移動電臺整體使用者規模達2.26億,至2019年中國移動電臺使用者規模預計將超過3億。

經歷了2013到2015間中國移動電臺行業呈現使用者規模爆發、各大FM搶佔市場的激烈競爭局面,未來能讓各大FM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兩大優勢, 一是對用戶體驗的提升,二是如何建立成熟可靠的變現模式。

在用戶體驗上,目前各大FM以手機端、iPad端為主,在汽車、 家居等場景的應用和用戶體驗上仍舊較為不成熟。 同時在音訊內容上,例如一本書縮讀為20分鐘的音訊,也帶來較為粗糙的用戶體驗。

音訊的內容隨著使用場景的變化,實際上也會帶來商業模式的可能性。例如汽車內的場景就非常重要,目前音訊行業所包含的內容已經遠出電臺內容了,而大多數車內還沒接入這些,主要由於使用體驗複雜和流量所限。

目前FM為了解決對汽車、家居等未來場景的佈局, 主要採取與智慧硬體合作的方式。 蜻蜓FM與海爾冰箱合作,在某款帶有智慧屏冰箱上植入蜻蜓FM,為家庭主婦的做飯時間提供收聽服務。考拉FM發佈智慧音響考拉寶,試圖覆蓋汽車和家居兩大場景。喜馬拉雅FM則在2016年高調推出H8降噪耳機。從種種跡象來看,音訊硬體設備是目前各大FM佈局場景的重點。

在變現模式上, 廣告仍舊是最主要的收入方式, 儘管現在的增長斜率非常高,但有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就是, 廣告是和流量高度相關的。 目前中國智慧手機的用戶達到7億人,基本已經達到了中國人口的拐點,各大FM獲得新用戶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廣告增長的空間在未來2-3年內很可能達到瓶頸期。

於是內容付費就成為了時下最熱的變現模式,但對PGC內容的爭奪又成為了新一輪的戰爭。《羅輯思維》、高曉松、蔣勳、袁騰飛、易中天都成為各大FM競相爭奪的目標,簽約頭部KOL和頭部內容的成本成為像視頻或音樂行業一樣的獨家高額版權,也未嘗不可能。

另外在直播領域,音訊直播也成為一個新的發展可能性。 但音訊直播不如視頻直播會給使用者帶來直觀的刺激,對內容品質的要求也更高, 能否如視頻直播一般為平臺帶來可觀收入有待觀察。目前在蜻蜓FM、喜馬拉雅FM上的音訊直播,大多數內容是情感故事類,主要的使用場景也多為睡前,這種比起視頻直播的“秀場”“遊戲”,音訊直播顯然更為“平淡”。

根據易觀報告顯示,目前喜馬拉雅、蜻蜓、考拉和荔枝這四家平臺包攬了整個行業80%以上的份額。 寡頭格局基本已經形成, 未來音訊行業的競爭也將在這四家中展開,小官認為,率先摸索到成熟的變現模式和打造優勢的使用者體驗,將會是這個行業制勝的關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