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李麗華,難得富貴長壽一生的絕世名伶

3月19日, 李麗華溘然長逝。 她的逝世也標誌著那一代風華絕代美人們的謝幕。

對於80後, 90後們來說, 這是個陌生的名字。 是寫《霸王別姬》那個麼?是唱《愛江山更愛》的麼?最近剛好在B站看了邵氏的《武則天》,

才對這位霸氣的女明星有了一定認知。 沒想到初識伊人面, 就驚聞噩耗。

很多人說, 李麗華的謝幕標誌著那個電影黃金年代, 那個女明星爭奇鬥豔年代的終結。

回望李麗華的一生不禁感歎, 跟同時代的周璿、林黛一比, 這真真是個聰明得有些滑溜, 又一生好命的女子。

當年的話題女王

表再把范爺、大冪冪當作話題党的先驅了, 真正玩得溜溜的女王是這位!從出道處女作開始, 她就靠話題走上了人森巔峰。

李麗華其實算星二代, 她的父母皆是當時的京劇名伶。 由於母親在懷孕期間還要纏腰演出, 導致她出生時像個小貓咪一樣還不到4斤, 因此也有了“小咪”的綽號。

當然, 隨著名氣和年齡的變化, 小咪也搖身變成了小咪姐。

在沒進電影圈前, 李麗華就已經拜師學習京劇, 這也為以後的唱功和演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一部電影中當過配角後, 李麗華就迅速得到了一個女主的機會。 1939年, 她成為《三笑》的欽定女主角。

由於當時另外一家電影公司也在拍《三笑》, 女主還是周璿。 為了宣傳這部新人的片子, 電影公司想出了一個損招。 他們先讓在上海演出的非洲馬戲團在《新聞報》上刊登一條失物招領啟事, 稱拾到了“上等鑽戒一枚”。 第二天, 又以李麗華之名在報上發佈公告:“《三笑》的女主角李麗華, 看馬戲表演遺失罕見鑽戒, 急欲尋回!”對於孤島民眾們來說,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新聞卻引發了巨大熱議。 隨後李麗華在報上發文公開鳴謝, 馬戲團這邊則再一次發佈聲明, 表示將把酬金捐送上海救濟難民兒童教養院。 《三笑》未映先紅, 李麗華也迅速成為了熠熠生輝的滬上新星。

1947年, 李麗華出演的《假鳳虛凰》被指嘲諷理髮員, 引起抗議示威, 甚至驚動了美利堅媒體全程報導。 這種免費的宣傳自然讓電影再次大賣。

1958年, 李麗華應邀前往美國, 與好萊塢硬漢維克多•邁徹(Victor Mature)一起拍攝了一部《飛虎嬌娃》。 當時媒體炒作說李麗華嫌棄男主愛吃大蒜而據拍吻戲(還記得費雯麗吃大蒜與蓋博拍戲的八卦麼?),

李麗華後來澄清說 “不是因為大蒜, 而是能用演技說明的, 我覺得不需要這樣, 我們中國人, 不需要多巴結地拍外國片。 ”

與克拉克蓋博

當之無愧的影壇皇后

我在B站看了兩部李麗華的影片:《武則天》和《楊貴妃》。個人感覺她的身量雖然不高,但天生的一張銀盆臉的確適合唐代的風情。武則天時不怒而威的氣勢與楊貴妃侍兒扶起嬌無力的媚態,著實當得起影后的頭銜,演技甩XX幾條街。她曾憑藉這兩部影片兩度踏上坎城電影節紅地毯,還被西方媒體稱為“亞洲的伊莉莎白•泰勒”。

1965年和1967年,李麗華憑藉《故都春夢》和《揚子江風雲》,先後兩次拿下金馬影后。她一生主演了約140多部影片,就沒有她hold不住的角色。

李麗華的演藝起點在上海,但她的輝煌期絕對是在香港。據說當時邵音音(是的,就是把自己整成鬼的那位)的父親想追李麗華,於是開片《雪裡紅》讓她拍,她直接要了8萬的片酬。在當時,8萬可是能買彌頓道半條街的!據說電影開拍前,邵音音她爹跑了,是李麗華堅決啟用了新人李翰祥當導演。她堅持啟用新人李翰祥出任導演。在李翰祥那部大爆演藝圈桃色秘辛的《三十年細說從頭》中,他寫道:“小咪姐尤其特別,一早進廠,就把服裝穿戴整齊,坐在片場一角,輕輕的和同人們說說笑笑,氣溫三十五度的天氣,片場裡起碼超過40度,她仍然披掛整齊,全副裝備安然穩坐,最令人佩服的是滴汗不出,有道是心靜自然涼也。” “女明星中論風采、演技,無人能及”。

在快50歲的時候,李麗華拍攝了《迎春閣之風波》,她在影片中的風騷老闆娘扮相就是後來徐克拍《新龍門客棧》時金鑲玉的原型。

不管怎樣,李麗華成功延長了自己的藝術生命,直到快息影前的1973年,她還可以在中飾演老闆娘萬人迷,眼角眉梢盡是妖嬈潑辣。據說當年《火燒圓明園》時,慈禧的角色原本李翰祥心目中的人選是李麗華。

受盡寵愛的小女子

李麗華一生中有個三個老公,大富大貴有過,真愛玩過,到了老年與富商相守一生,福壽雙全。

李麗華的第一任丈夫是煙臺泰生東染料行創辦人張顏山的七兒子張緒譜。她在應邀為創辦的泰豐百貨公司開幕剪綵時與張緒譜相識,隨後成婚,並生下女兒小寶。本以為從此以後會過上錦衣玉食的少奶奶生活,不料卻顛沛流離的香港。因為老公要照顧生意分身乏術,在征得母親同意後,她帶著年幼的女兒獨自在香港打拼。

她的第二任丈夫是林黛的ex嚴俊。,報載二人大婚當天,李麗華身著奧黛麗•赫本風的婚紗頭飾,而嚴俊的前女友——演員林黛卻“帶著淚眼登機,開始環遊世界”。李麗華比林黛年長10歲,她們曾是朋友。李麗華婚後又進入林黛所在的邵氏與爭當家花旦,感覺很尷尬啊!當年有八卦說嚴俊非常摳門,但女人緣甚好,二人結婚後,報紙用了八個字來形容——感情甚篤,出入皆雙。

1980年,嚴俊病逝,李麗華悲痛欲絕,於是去臺灣散心。彼時遇到自己的影迷,紡織大王吳中一。吳先生的呵護備至成就了她的第三任婚姻。導演楊凡曾在書中提到吳先生陪李麗華來他影樓拍照,李麗華當時雖然也有有年紀了,但身材樣子都保養得體,還準備了紅綠兩套旗袍,吳先生表揚自己的太太“沒有中國女人可以把紅色穿得像小咪!”在吳先生過世後,她基本上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左右逢源被詬病

張愛玲曾這樣形容上海人, “上海人會奉承,會趨炎附勢,會混水裡摸魚,上海人不單純,他們是傳統的中國人加上近代高壓生活的磨練。新舊文化種種畸形產物的交流,結果也許是不甚健康的,但是這裡有一種奇異的智慧。”

李麗華梨園出身,常年在電影圈打滾的日子讓她異常精明,也有了牆頭草的嫌疑。她在出道之初就拜杜月笙做乾爹,而她最被人詬病的是在孤島時期在日偽主導成立的“中聯”、“華影”演戲,一部《春江遺恨》更讓她背上駡名。輾轉香港後,她加入了香港左派電影人組織——“讀書會”,並發表公開信,反思批評了自己主演過的片子《萬紫千紅》,將其形容為“敵偽時代的產物,按理早該封存,燒毀”,稱自己對此感到“無限煩惱與不安”,恨不得在“華影”主演過的所有片子都不要再度面世。而後,1953年,她卻又發表文章推翻了過去的自己,表示加入“讀書會”是“走錯了路”,自己的名氣被左派電影人利用了,從此公開“向右轉”。在與嚴俊結婚後,她的蜜月地是臺灣,還曾受到蔣介石的接見。1959年,她以難民身份移民美國,路透社拍下了她唱美國國歌的照片,並稱她為“最美麗的難民”。她曾經在知名攝影師黃宗霑的引薦下想往好萊塢發展,甚至有機會出演圖蘭朵公主,但後來不了了之,輾轉港臺拍片。“文革”後,她夜曾受到過鄧穎超和夏衍的接見。

我覺得與其說她參與政治,倒不如說她的精明世故讓自己乾脆地談錢,拍自己熱愛的電影,過自己要過的生活。

整容的先驅

坊間一直傳言李麗華是有做過整形手術的,我沒有找到明顯的證據。但從晚年的照片來看,倒有幾分像。當年的整容技術還不發達,晚年出現後遺症難以避免,參見邵音音。看她早期照片,對比後來,應該眼睛是有些變化的。但後來那雙顧盼生輝的眼睛實在太美了!為了保持自己的銀幕生涯,據說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日本做一些保養。看她晚年露面時,仍然皮光水滑就知道保養的重要性了。

長壽皆因性格好

對比同時代的周璿、林黛,這位活了93年的老太太之所以長壽,無疑與自身的豁達性格相關。

雖是上海土生土長,有著上海人的精明,但骨子裡李麗華是大開大合的性情中人。李翰祥曾說過:“小咪姐想得開”。

在香港時,自組公司的李麗華想讓張愛玲執筆編劇。她去拜訪時特地洗淨鉛華,穿著樸素,張愛玲評價說: “活色生香,好像一朵花,以前只是圖畫中的美人兒,還沒有這麼有意思”。李麗華回來也大大讚揚自己“一句髒話都沒講”。

李麗華就像一朵即使長在最貧瘠土地上也能開花的植物,再苦的日子她也有法子熬過來。當年與未婚夫鬧彆扭,她馬上大開宴席慶祝分手,半年之後兩個複合又立刻宣佈結婚。嚴俊在1980年因心臟病過世,李麗華曾感歎,如果嚴俊能跟她一起“多端端盤子”,放鬆心情多多活動,也許就不會走得這麼早。

回顧一生,只想感歎,李麗華,這是個活得潑辣的女子!

當之無愧的影壇皇后

我在B站看了兩部李麗華的影片:《武則天》和《楊貴妃》。個人感覺她的身量雖然不高,但天生的一張銀盆臉的確適合唐代的風情。武則天時不怒而威的氣勢與楊貴妃侍兒扶起嬌無力的媚態,著實當得起影后的頭銜,演技甩XX幾條街。她曾憑藉這兩部影片兩度踏上坎城電影節紅地毯,還被西方媒體稱為“亞洲的伊莉莎白•泰勒”。

1965年和1967年,李麗華憑藉《故都春夢》和《揚子江風雲》,先後兩次拿下金馬影后。她一生主演了約140多部影片,就沒有她hold不住的角色。

李麗華的演藝起點在上海,但她的輝煌期絕對是在香港。據說當時邵音音(是的,就是把自己整成鬼的那位)的父親想追李麗華,於是開片《雪裡紅》讓她拍,她直接要了8萬的片酬。在當時,8萬可是能買彌頓道半條街的!據說電影開拍前,邵音音她爹跑了,是李麗華堅決啟用了新人李翰祥當導演。她堅持啟用新人李翰祥出任導演。在李翰祥那部大爆演藝圈桃色秘辛的《三十年細說從頭》中,他寫道:“小咪姐尤其特別,一早進廠,就把服裝穿戴整齊,坐在片場一角,輕輕的和同人們說說笑笑,氣溫三十五度的天氣,片場裡起碼超過40度,她仍然披掛整齊,全副裝備安然穩坐,最令人佩服的是滴汗不出,有道是心靜自然涼也。” “女明星中論風采、演技,無人能及”。

在快50歲的時候,李麗華拍攝了《迎春閣之風波》,她在影片中的風騷老闆娘扮相就是後來徐克拍《新龍門客棧》時金鑲玉的原型。

不管怎樣,李麗華成功延長了自己的藝術生命,直到快息影前的1973年,她還可以在中飾演老闆娘萬人迷,眼角眉梢盡是妖嬈潑辣。據說當年《火燒圓明園》時,慈禧的角色原本李翰祥心目中的人選是李麗華。

受盡寵愛的小女子

李麗華一生中有個三個老公,大富大貴有過,真愛玩過,到了老年與富商相守一生,福壽雙全。

李麗華的第一任丈夫是煙臺泰生東染料行創辦人張顏山的七兒子張緒譜。她在應邀為創辦的泰豐百貨公司開幕剪綵時與張緒譜相識,隨後成婚,並生下女兒小寶。本以為從此以後會過上錦衣玉食的少奶奶生活,不料卻顛沛流離的香港。因為老公要照顧生意分身乏術,在征得母親同意後,她帶著年幼的女兒獨自在香港打拼。

她的第二任丈夫是林黛的ex嚴俊。,報載二人大婚當天,李麗華身著奧黛麗•赫本風的婚紗頭飾,而嚴俊的前女友——演員林黛卻“帶著淚眼登機,開始環遊世界”。李麗華比林黛年長10歲,她們曾是朋友。李麗華婚後又進入林黛所在的邵氏與爭當家花旦,感覺很尷尬啊!當年有八卦說嚴俊非常摳門,但女人緣甚好,二人結婚後,報紙用了八個字來形容——感情甚篤,出入皆雙。

1980年,嚴俊病逝,李麗華悲痛欲絕,於是去臺灣散心。彼時遇到自己的影迷,紡織大王吳中一。吳先生的呵護備至成就了她的第三任婚姻。導演楊凡曾在書中提到吳先生陪李麗華來他影樓拍照,李麗華當時雖然也有有年紀了,但身材樣子都保養得體,還準備了紅綠兩套旗袍,吳先生表揚自己的太太“沒有中國女人可以把紅色穿得像小咪!”在吳先生過世後,她基本上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左右逢源被詬病

張愛玲曾這樣形容上海人, “上海人會奉承,會趨炎附勢,會混水裡摸魚,上海人不單純,他們是傳統的中國人加上近代高壓生活的磨練。新舊文化種種畸形產物的交流,結果也許是不甚健康的,但是這裡有一種奇異的智慧。”

李麗華梨園出身,常年在電影圈打滾的日子讓她異常精明,也有了牆頭草的嫌疑。她在出道之初就拜杜月笙做乾爹,而她最被人詬病的是在孤島時期在日偽主導成立的“中聯”、“華影”演戲,一部《春江遺恨》更讓她背上駡名。輾轉香港後,她加入了香港左派電影人組織——“讀書會”,並發表公開信,反思批評了自己主演過的片子《萬紫千紅》,將其形容為“敵偽時代的產物,按理早該封存,燒毀”,稱自己對此感到“無限煩惱與不安”,恨不得在“華影”主演過的所有片子都不要再度面世。而後,1953年,她卻又發表文章推翻了過去的自己,表示加入“讀書會”是“走錯了路”,自己的名氣被左派電影人利用了,從此公開“向右轉”。在與嚴俊結婚後,她的蜜月地是臺灣,還曾受到蔣介石的接見。1959年,她以難民身份移民美國,路透社拍下了她唱美國國歌的照片,並稱她為“最美麗的難民”。她曾經在知名攝影師黃宗霑的引薦下想往好萊塢發展,甚至有機會出演圖蘭朵公主,但後來不了了之,輾轉港臺拍片。“文革”後,她夜曾受到過鄧穎超和夏衍的接見。

我覺得與其說她參與政治,倒不如說她的精明世故讓自己乾脆地談錢,拍自己熱愛的電影,過自己要過的生活。

整容的先驅

坊間一直傳言李麗華是有做過整形手術的,我沒有找到明顯的證據。但從晚年的照片來看,倒有幾分像。當年的整容技術還不發達,晚年出現後遺症難以避免,參見邵音音。看她早期照片,對比後來,應該眼睛是有些變化的。但後來那雙顧盼生輝的眼睛實在太美了!為了保持自己的銀幕生涯,據說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日本做一些保養。看她晚年露面時,仍然皮光水滑就知道保養的重要性了。

長壽皆因性格好

對比同時代的周璿、林黛,這位活了93年的老太太之所以長壽,無疑與自身的豁達性格相關。

雖是上海土生土長,有著上海人的精明,但骨子裡李麗華是大開大合的性情中人。李翰祥曾說過:“小咪姐想得開”。

在香港時,自組公司的李麗華想讓張愛玲執筆編劇。她去拜訪時特地洗淨鉛華,穿著樸素,張愛玲評價說: “活色生香,好像一朵花,以前只是圖畫中的美人兒,還沒有這麼有意思”。李麗華回來也大大讚揚自己“一句髒話都沒講”。

李麗華就像一朵即使長在最貧瘠土地上也能開花的植物,再苦的日子她也有法子熬過來。當年與未婚夫鬧彆扭,她馬上大開宴席慶祝分手,半年之後兩個複合又立刻宣佈結婚。嚴俊在1980年因心臟病過世,李麗華曾感歎,如果嚴俊能跟她一起“多端端盤子”,放鬆心情多多活動,也許就不會走得這麼早。

回顧一生,只想感歎,李麗華,這是個活得潑辣的女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