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外資青睞A股的四大理由

■閻嶽

央行最新更新的境外機構和個人(下文簡稱外資)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情況表顯示, 截至9月末, 外資持有的股票金額為10210.27億元。 這是外資持股市值連續第9個月上漲, 也是其持倉市值首度超越1萬億元關口。 除去股價上漲帶來的市值增加外, 更多的外資進入A股是推高這一指標的重要原因。 外資為什麼如此青睞A股呢?筆者認為, 主要有四個理由:

首先, 中國經濟增速在世界經濟體系中名列前茅。 中國經濟在主動降速提質之後, 目前已經運行在中高速軌道中, 且呈現穩中有升的勢頭。 宏觀經濟的這種良好走勢確保了經濟邁向中高端目標的實現。

在這樣的宏觀經濟背景下, A股上市公司的業績自然十分靚麗。 今年第三季度, 滬市上市公司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16.68%, 深市上市公司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25.93%。 擁有這樣一批高速成長的上市公司, 外資怎麼會不想進來分一杯羹呢?這就涉及外資投資A股的管道問題。

其次, 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從QFII的引入, 到滬港通、深港通的開通, 這些都是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雙向開放的重要成果。 外資持有A股市值過1萬億元的主要功勞應該歸結於滬港通和深港通的開通。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正式開通, 在其開通前外資持股規模為4713億元, 到2015年5月末, 持股市值達到8503.53億元。

在2016年12月5日深港通啟動之後, 當月外資持股市值為6491.85億元(較上個月微降), 之後, 外資持股市值連續上漲9個月, 到今年9月末突破1萬億元關口。

由此可見, 滬港通和深港通的開通對於外資持有人民幣資產是有非常大幫助的。 這是我國資本市場堅持對外開放的重要成果。 未來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進程仍將穩步推進。

2018年6月份, 將會是A股正式納入MSCI的時間點。 這將是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又一典型案例。

第三, 人民幣的強勢崛起讓人民幣金融資產成為外資的主要配置選項之一。 人民幣正式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籃子已經一年多了, 到今年8月份, 人民幣已經成為國際支付第五大活躍貨幣。 截至今年上半年,

歐洲央行共增加等值5億歐元的人民幣外匯儲備。 新加坡、俄羅斯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穩步提升, 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規模大幅增長。 截至今年7月末, 熊貓債已累計發行1940.4億元;去年8月份, 由世界銀行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的全球首支以SDR計價、人民幣結算的“木蘭債”債券。

正是因為人民幣國際化取得的這些看得見的成果, 才讓外資主動配置人民幣金融資產成為可能。

第四, 境內外長期資金投資A股的超高收益讓外資配置A股的主動意願進一步增強。

最早進入國內A股市場的外資機構是QFII。 進入A股市場十多年來, QFII規模成倍增長, 監管層也一減再減其投資限制,

目前已經不再對其投資配置進行限制, 由其自主決定。 對於QFII這麼多年的投資收益率, 目前沒有準確的資料。 但我們可以參考與QFII基本對等的社保基金的投資收益率進行說明。

社保基金公佈的2016年年度報告, 社保基金2016年權益投資收益額319.40億元, 投資收益率1.73%;成立以來, 年均投資收益率8.37%, 累計投資收益額8227.31億元。

投資方式較社保基金更為靈活主動的QFII, 其投資收益率也許會明顯高於社保基金。 即便按8%的年均收益率來看, 在大多數的資本市場中都應該算是比較高的了。

因此, 外資對A股“買買買”就很好理解了。

(閻岳)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 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